薄荷葉

薄荷葉

薄荷葉是植物薄荷的葉,味道清涼,具有蕃荷葉、人丹草、昇陽草、卜荷之稱的薄荷,主要含薄荷油、薄荷醇以及薄荷酮、異薄荷酮、迷迭香酸等成份。

可以健胃祛風、祛痰、利膽、抗痙攣,改善感冐發燒、咽喉、腫痛,並消除頭痛、牙痛、噁心感。也常用於製作料理或甜點,以去除魚及羊肉腥味,或搭配水果及甜點,用以提味;也可做成消炎消腫的潤膚水。產南北各地;生於水旁潮濕地,海拔可高達3500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薄荷
  • 拉丁學名:Mentha haplocalyx Briq.
  • 別稱:水薄荷、水益母、接骨草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管狀花目 Tubiflorae
  • :唇形科 Labiatae
  • 亞科:野芝麻亞科 Lamioideae
  • :塔花族 SATUREJEAE
  • :薄荷屬 Mentha
  • 分布區域:產南北各地
  • 亞族:薄荷亞族 MENTHINAE
  • :薄荷組 Sect. Mentha
  • 亞組:薄荷亞組 
  • :薄荷系 Ser. Sibiricae Boriss.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生長環境,繁殖方法,栽培技術,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薄荷葉片長圓狀披針形,披針形,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稀長圓形,長3-5(7)厘米,寬0.8-3厘米,先端銳尖,基部楔形至近圓形,邊緣在基部以上疏生粗大的牙齒狀鋸齒,側脈約5-6對,與中肋在上面微凹陷下面顯著,上面綠色;沿脈上密生餘部疏生微柔毛,或除脈外餘部近於無毛,上面淡綠色,通常沿脈上密生微柔毛;葉柄長2-10毫米,腹凹背凸,被微柔毛。
薄荷葉

分布範圍

產南北各地;生於水旁潮濕地,海拔可高達3500米。熱帶亞洲,蘇聯遠東地區,朝鮮,日本及北美洲(南達墨西哥)也有。模式標本采自斯里蘭卡。

生長環境

薄荷適應性很強,在海拔2100m以下的地區均能生長,在陽光充足,海拔300~1000m的地區均可栽培。薄荷對土壤要求不嚴格,在粘土、壤土、沙土上等均可生長,一般土壤pH以6.5~7.5為宜。喜溫和濕潤環境,根莖種植後日平均氣溫6℃時即可出苗,地上部能耐30℃以上溫度,5~6月份生長最快,適宜生長溫度為20~30℃。當氣溫降至零度以下時,地上部分萎縮乾枯,停止生長。根比較耐寒,一30℃仍能越冬,生長初期和中期需要雨量充沛,現蕾期、花期需要陽光充足。光照不充足、連陰雨天,薄荷油和薄荷腦含量低。薄荷根人地30cm深,多數集中在15cm左右土層中。薄荷7月下旬至8月上旬開花,現蕾至開花10~15d,開花至種子成熟20d。割完第一刀後薄荷在10月以後還能開花。

繁殖方法

1. 根莖繁殖
薄荷的根莖繁殖一般於10月下旬~11月上旬進行.在整平的畦面上,按行距25~30em橫向開溝(深10cm)。選取色白、粗壯、間節短的根莖切成10 cm小段,按株距15em栽入溝內。栽後施稀薄糞水,覆細土,耙平壓實,一般每667m2用白嫩新根莖100kg左右。
2. 分株繁殖
選取生長良好、品種統一、無病蟲害的田塊作留種地。秋季收割後,立即中耕、除草和追肥1次。翌年4~5月間,當苗高15cm時拔秧移栽,移植地按行距20 cm、株距15cm挖穴,每穴栽秧苗2株。栽後蓋土壓緊,施稀薄人畜糞水定根。幼苗初期宜加強巾耕鋤草2~3次。在田間齊苗後。及時查苗、間苗和補苗,移栽的苗要及時灌水。移栽以“清明”前進行為宜,可提高產葉量和增加產油、腦量。
3. 種子繁殖法
一般於春天播種育苗,每667m2用種量為l.2 g,播種至發芽需20d。苗高15 cm左右時移栽大田。此法幼苗生長緩慢,易產生變異,成苗後植株萃取精油的品質較差。因此生產上一般很少採用。
4. 扦插繁殖
一般於每年4~5月,將地上莖枝切成10cm的小段作插條。在整好的苗床上,扦插育苗,插條生根發芽後移栽大田:也可挖取粗壯、節間短、色白和無病蟲害的根狀莖.切成6~10cm長,按株、行距20cmx45 cm,採用溝栽或穴栽,植後覆土3cm左右,15~20 d萌發。

栽培技術

1. 選地與整地
薄荷對土壤要求雖然不嚴格,但栽植薄荷最好選地勢平坦,排灌良好,疏鬆肥沃的2~3年未種過薄荷的地塊。秋季按常規深翻,結合翻地每公頃施入優質農家肥6萬~7.5萬kg,春季解凍後結合耙地每公頃施硝酸銨300~375kg、磷酸二銨300~375kg、過磷酸鈣525~600kg。耙細耮平後做畦,畦寬100~120cm,畦間距30~40cm,畦高15~20cm。
2. 繁殖方法
薄荷可用種子、扦插、分株和根莖繁殖。生產上以根莖繁殖和分株繁殖為主。分株繁殖即拔苗移栽。選生長良好,無蟲無病,品種純正的田塊作移苗田,4~5月份當苗高10~15cm時,即可起苗,分株移栽。
根莖繁殖栽植期為10月下旬至翌年4月底,以秋末栽植為最好。早栽生根快,發芽多,且根、芽粗壯。栽種前,將根莖翻起,挑選白色、粗壯、節短的一年生根莖,栽植行距25cm,也可將根莖切成10cm長小段,均勻撒在溝內,隨即覆土,反覆耙耱,以防橋空不實,冷風入侵,凍死根莖,每公頃約需種根莖1.2~l.5t。
3. 播種
方式:一是選用當年生的新根秋季壓根種植;二是用兩年生的側根春季插根種植,成活率高,是提
純復壯的主要手段。
時間: 春播時間選擇在驚蟄前,過遲則側生根發芽露出地面容易損壞幼芽,影響成活和出苗。
方法:驚蟄前,用畜力犁開溝,溝距(即行距)20~25cm,將兩年生側生根系插入溝內,株距5~6cm,每公頃插9萬~12萬株,根深以覆土後距地表5~7cm處為宜,然後用耙耬平即可。
4. 田間管理
補苗: 播種後要及時查苗補苗,保證田間不缺苗斷條,每公頃保苗在30萬株以上。
中耕除草:苗高約9cm時,要中耕除草一次,7月第一次收割後,應及時進行第二次中耕,除去部分過密根莖。第二、三年春季,苗高12~18cm時,結合除草,除去過密幼苗,每隔10cm留苗一株。
摘心:摘心以摘掉頂端兩對幼葉為宜,薄荷摘心應因地制宜,一般密度較大的單種薄荷以不摘心為好,而密度小或長勢較弱的薄荷需摘心,促進側枝生長,增加密度,摘心宜在晴天中午進行。
追肥: 薄荷追肥應以氮肥為主,第一次在苗高5~10cm時每公頃施尿素225kg,第二次在苗高約20cm時每公頃施尿素150kg,第三次在頭刀收割後,每公頃施尿素225kg,每次施肥應深施於行間溝內,不能直接施到根部。
澆水:薄荷生長期間,要經常保持地表濕潤,乾旱時應及時灌水,以小水洇澆為宜。夏秋季節降雨量大,要排除田間積水,以防根莖窒息死亡。
5. 病蟲害防治
薄荷病蟲害主要有斑枯病、鏽病和銀紋夜蛾等。斑枯病要及時摘除病葉帶到田外處理,減少侵染源,可用120倍的波爾多液噴灑,或用65%代森鋅500倍液葉面噴霧。鏽病應在發病初期用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用40%多菌靈膠懸劑800倍液噴霧。銀紋夜蛾用90%敵百蟲1000倍液,或用2.5%溴氰菊酯,或用20%殺滅菊酯1500倍液噴霧。

主要價值

唇形科草本植物薄荷的莖葉。產於江蘇等南北各地。採收期因產地而異,一年可采割2~3次。鮮用,或陰乾切段用。芳香和調味的作用:主要利用薄荷所特有的清涼潤喉而芳香宜人的氣味來掩飾和改善一些具有異味和難以吞服的藥物的不適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