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煮食品

蒸煮食品

蒸煮食品是指通過等較低溫度(100~200℃之間)的烹飪方式烹製的食品。

高溫烹飪方式如煎炸燒烤等雖然風味佳,但易產生致癌物或致突變物,如多環芳烴。同時會造成營養素如維生素的大量流失。

蒸和煮雖然比煎炒出來的食物色香味遜色了些許,但是營養素卻保留得非常完整,同時極容易被人體所吸收和消化,也杜絕了病原微生物的危害,是公認的健康烹調方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蒸煮食品
  • 外文名:Steamed foods
  • 方式:蒸、煮
  • 特點:較低溫度(100~200℃之間)
  • 優勢:保持營養、防止致癌物產生
  • 原理:對流、傳導、輻射等
定義,蒸煮的意義,維生素,無機鹽,其它營養,防止有害物質,降低患癌機率,原理,蒸製,煮製,

定義

蒸煮食品是指通過蒸、煮等較低溫度(100~200℃之間)的烹飪方式烹製的食品。國外的一項研究表明,採取蒸煮的烹飪方法要遠遠好過煎、炸、熏,蒸煮方法可以保留食材中原有的營養成分。因此,專家建議儘量採用低溫蒸、煮方法烹飪食品。現代營養學家認為.大米、麵粉、玉米面用蒸的方法,其營養成分可保存95%以上。如用油炸的方法,其維生素B2尼克酸損失約50%,維生素B1則幾乎損失殆盡。
蒸煮食品

蒸煮的意義

維生素

據報導,全世界每年新增維生素A缺乏者100萬~500萬人。我國居民平均每日維生素B,攝人量只占標準量的67%~83%,約有60%的人體內維生素c不足。維生素缺乏可以引起數十種疾病。其實煎、熏、炸的烹飪習慣會“盜竊”食物中的營養。
以炸、煎及炒的方式烹調最容易對蔬菜中的各類維生素造成破壞,而蒸煮蔬菜時,維生素損失相對小得多。蒸是以水蒸氣為傳熱介質,而煮是以較多的湯汁為傳熱介質,這兩種烹飪方式都會損失一定的維生素,但蒸比煮會保留更多的水溶性維生素。實驗發現,以蒸煮方式烹調土豆,維生素c的保留率分別為89%和69%,維生素B。分別為90%和88%,尼克酸分別為93%和78%,葉酸分別為93%和66%,維生素B6分別為93%和66%。

無機鹽

煎、炸等烹飪方法會使食鹽中的揮發,使碘鹽中的含碘量和人體實際攝入量不同。因為煎、炸時需要極高的油溫,大約為l 80℃,而碘是一種化學性質活潑的元素,在高溫下易揮發.因而,經過油炸高溫處理的食鹽中,碘可損失40%~50%。因此,如果不改變烹飪習慣,即使大力推廣碘鹽,人們仍然不能達到足夠的攝人量。

其它營養

雞蛋是人常吃的營養比較豐富的食品,由於烹調方法不同,其營養的保存和消化率也不盡相同。煮蛋的營養和消化率為100%,蒸蛋的營養和消化率為98.5%,而煎蛋的消化率為81%,因此,吃雞蛋以蒸煮為最佳的烹飪方式,既營養又容易被消化。再以花生為例,花生又名長生果、萬壽果、落花生。香脆美味、營養豐富,具有補虛、益壽、抗衰老、美容的功效,特別是花生仁的紅衣能抑制纖維蛋白的溶解,促進骨髓製造血小板的功能,對各種出血性疾病有較好的止血作用。但要想保持其營養成分及功效。就必須煮著吃,如果是炸著吃,雖然味道香美,但營養成分將損失近一半。

防止有害物質

另外,炸、烤的烹飪方法不僅會損害食物的營養成分,還能產生多種有害物質。炸、烤的油溫較高.一般在180~300 ℃,在高溫下,食物會發生一系列變化:蛋白質類食物產生致癌的雜環胺類物質,脂肪類產生苯並芘類致癌物和不飽和脂肪酸的環化、聚合、氧化產物,碳水化合物類食品會產生較多的丙烯醯胺類物質,它們也是潛在的致癌物質。科學研究證實,食物的烹飪溫度越高,產生的致癌物質越多.亦越難被人體消化吸收和代謝,而低溫烹飪方法,如蒸、煮、燉等,是最益人體健康的。因為它的加工溫度在1000℃上下,不會產生有害物質,因此,我們應大力提倡使用蒸煮方法來烹飪食物,避免採用高溫的烹飪方法,這樣不僅能夠減少致癌物質的危害,而且有利於消化吸收。特別是兒童、老人和體弱者的免疫機能較差,解毒能力較弱,更應當特別注意預防食物當中的有害因素。

降低患癌機率

人們對於吸菸致癌的認知度已經有了一個普遍的認識,但卻忽略了另一種比香菸更容易致癌的煙——廚房油煙。上海市公布了這樣一組調查數據:中青年女性長期在廚房做飯時接觸高溫油煙,會使其患肺癌的危險性增加2~3倍。
研究表明,高溫油煙會製造出有毒的煙霧,損傷呼吸系統細胞,很容易誘發肺癌。而且這種有毒煙霧的產生和溫度的高低有著很大的關係。做飯時當鍋內食用油燒到150℃時,其中甘油會生成丙烯醛,並會產生一股強烈的辛辣味,對眼、鼻、咽喉黏膜有較強的刺激;當油燒到“吐火”時,除產生丙烯醛外,還會產生凝聚體,會使細胞染色體受到損害,這也正是導致人體細胞發生癌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特別是多次加熱的食油,如反覆用來油炸食品的食油,本身不但會含有致癌物質,同時它所產生的油煙實際上更是一種致癌物質的高濃縮產物,含致癌物更多,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如果將消滅這種有害物質的任務全部寄希望於抽油煙機上,那幾乎是很難辦到的。目前抽油煙機的作用的範圍僅在油煙機下方45厘米處有效,其餘油煙散發的有毒油煙量是吸一根煙的上千倍,在這種環境中人每天吸收的有毒油煙,比人在一小時內抽了兩包香菸還多,這也正是在本人與家庭成員中均無吸菸史的情況下有些人卻患上癌症的原因之一。

原理

蒸製

蒸製成熟主要是通過蒸汽的熱傳導方式,把熱量傳給生坯,生坯受熱後,澱粉和蛋白質發生一系列變化:澱粉受熱開始潤脹糊化,吸收水分變為黏稠的膠體,下屜後隨溫度下降,逐漸變為凝膠體,使製品表面光滑;蛋白質受熱變性凝固,使製品形態固定。由於蒸製品多使用酵母和化學膨鬆劑,受熱時會產生大量氣體,也就使生坯中的麵筋網路形成了大量的氣泡,成為多孔結構、富有彈性的海綿膨鬆狀態。這就是蒸製成熟的基本原理。主要的傳熱方式是傳導和對流作用,輻射作用較少。
蒸煮食品
1.對流
由於流體微團改變空間位置所引起的流體和固體壁面之間的熱量傳遞過程稱為對流換熱。對流換熱是液體或氣體進行熱交換的主要形式,它可分為自然對流和強制對流兩種方式。自然對流是指低溫而相對密度大的流體向下運動,高溫而相對密度小的流體向上運動從而引起的熱交換。強制對流是依賴外力作用實現熱交換的對流。
在蒸櫃或蒸鍋中,熱蒸汽混合物與麵食表面的空氣發生對流作用,使麵食表面吸收部分熱量而升高溫度,同時,蒸汽在麵食表面冷凝。當蒸鍋中的空氣排盡後,對流作用減緩,但是,由於蒸櫃內有一定的壓強,饅頭表面的冷凝蒸汽又重新蒸發,新的蒸汽補充過來,使得麵食進一步升溫。對流作用貫穿於蒸製的全過程,特別在蒸製初期起到主導作用。
2.傳導
熱傳導是由物體內部分子和原子的微觀運動所引起的一種熱量轉移方式,是物體較熱部分的分子受熱振動與相鄰部分的分子相碰撞,使熱量從物體的較熱部分傳到較冷部分的過程。蒸櫃內的熱量不僅是由水蒸氣直接傳導給饅頭坯,而且在面坯內部的熱量是由一個質點傳給另一個質點,使產品成熟。傳導是蒸製麵食熟制的主要傳熱方式之一。
3.輻射
輻射換熱是指通過載能電磁波使物體間發生熱交換的過程。輻射換熱與熱傳導、對流換熱不同,熱傳導和對流換熱只發生在溫度不同的物體接觸時,而熱輻射不需要這樣,因為電磁波的傳播不依靠中間介質,因而輻射可以在空中傳播,其輻射強度與距離、環境溫度有關。故熱量不需要任何介質直接輻射給麵食。蒸製裝置內部的蒸汽管壁、鍋壁等高溫界面會產生少量的熱輻射。實際上,熱交換的過程往往不是由一種形式單獨進行的,而是由基本過程組合而成的複合過程。在實際工作中,隨著溫度的變化,三種傳熱方式或以一種方式為主,其他兩種方式為輔;或三種傳熱方式同時發生。汽蒸過程主要是以蒸汽為熱載體,對流和傳導是協同進行的。因此,需要保證對流順利,讓空氣排出,熱蒸汽不斷補充進來並與饅頭接觸,蒸製設備不可過於密閉。

煮製

煮製就是把成形的生坯投入沸水鍋中,利用水受熱後所產生的對流作用,使製品成熟。其成熟原理與蒸製相同。煮製食品品種繁多,包括麵團製品和米類製品兩大類,麵團製品如冷水面的餃子、麵條、餛飩等和米粉麵團的湯糰、元宵等;米類製品如飯、粥、粽子等。
煮製法具有兩個方面的特點。一是煮製主要依靠水的傳熱,而水的沸點較低,在正常氣壓下,沸水溫度為100℃,是各種熟製法中溫度最低的;加上水傳導熱的能力又不強,僅僅是靠對流的作用,因而,製成品受到高溫影響較少,成熟較慢,加熱的時間比較長。二是製品在水中受熱,直接與大量水分接觸,澱粉顆粒在受熱的同時,能充分吸水膨脹。因此,煮製的製品多較黏實、筋道,熟後重量增加。但是,在熟制過程中,必須嚴格控制出鍋時間,否則,煮製時間過長,製品受到溫度和水分的影響,容易變糊變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