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馬頭琴音樂

蒙古族馬頭琴音樂

馬頭琴蒙古族音樂文化的典型代表,無論是它的造型、製作材料,還是它的音質音色、音樂表現風格和演奏方法,均體現著蒙古族的性格內涵,充分反映了蒙古族遊牧生活的歷史形態,表達著蒙古族對自然宇宙哲學性的思考體悟

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歷史淵源,藝術特色,代表作品,傳承意義,

歷史淵源

蒙古族馬頭琴歷史悠久,在蒙古族形成時期,馬頭琴就已存在。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馬頭琴形成了帶有鮮明地域色彩的不同流派,這些流派又與蒙古族內部和外部的聚散離合以及歷史變遷密切相關。可以說,馬頭琴伴隨著蒙古族從草原和歷史的遠處一路走來,其中承載了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

藝術特色

馬頭琴不但在一些正式和隆重場合演奏,也出現在民間的婚典儀典和親友聚會等日常活動中;既可為歌伴奏,亦可獨奏曲目。馬頭琴具有深厚的社會和民俗傳統基礎,發揮著傳播文化、陶冶情操、移風易俗等社會功能。

代表作品

馬頭琴的傳統曲目多從民歌中演化而來,可分為五類:1.原生民歌,如《朱色戀》、《八雅鈴》;2.英雄史詩曲牌,如《奔馬調》、《打仗調》;3.馬步調,即表現馬形象的曲調;4.從民歌發展而來的琴曲,如《荷銀花》、《莫德烈》等;5.漢族古老曲調,如《普安咒》、《柳青娘》等。

傳承意義

馬頭琴蒙古族文化中極受尊崇,已成為蒙古族文化極為重要的表現形式。近幾十年來,馬頭琴的發展遇到了嚴重的困難。歷史上馬頭琴有四大傳統演奏流派,每一種演奏流派都有自己傳統的演奏曲目。但時至今日,馬頭琴傳承人日漸稀少,曲目失傳現象嚴重,保護工作已刻不容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