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玖

莫玖

莫玖,廣東省雷州府海康縣白沙鄉東嶺村人(今雷州市白沙鎮東嶺村), 明末清初高棉越南的著名華僑。原名莫紹源,俗稱“玖公”。生前為河仙總兵,去世後追封為上柱國大都督等。莫氏父子在河仙開疆拓土,建立起以華人為主體、頗有影響的政權“港口國”,後歸屬阮氏,受到越南阮氏朝廷的肯定以及民眾特別是華僑的推崇。有小廣州之稱。

基本介紹

  • 本名:莫玖
  • 別稱:莫紹源,玖公
  • 所處時代明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雷州市白沙鎮東嶺村
  • 出生時間:1655年
  • 去世時間:1735年
  • 主要成就:建立港口國
人物生平,所獲成就,

人物生平

1671年,“因不堪胡虜侵擾之亂”,舉族“越海南真臘國為客”。莫玖在真臘河仙地區大力發展勢力,建立了市鎮與村莊,把河仙經營成為人煙輻輳、“華夷雜處”、經濟繁榮的國際性港埠,時稱“港口國”;後向廣南稱臣。莫玖去世後,其子莫天賜在河仙建起規模宏偉的府城,以明朝制度與文化為榜樣,建孔廟,立義學,習詩書,同時兼容本土各民族文化和歐洲宗教文化,建構起一個文質彬彬、具有濃郁中華色彩的海上“農冠文物之邦”; 其子莫天賜一度自號“高棉王”,在軍事與外交上與暹羅相頡頏,成為左右中南半島因際政局的重要力量。莫氏重視發展經濟,拓展對中國馬來半島、印尼群島的貿易,使河仙成為東南亞繁榮的港埠,有“小廣州”之稱,為南越開發與社會進步作出重要貢獻。
莫玖
嘉隆十七年(1818),建鄚玖廟(忠義祠)於河仙屏山(Binh-son)東湖(Ho Dong)旁,俗稱陵山(Nui lang),祀武毅公(鄚玖)、國公(鄚天賜)、理正侯(鄚子泩),守墓士卒仍53人,春秋兩祭。並賜蜂岸一所,許鄚氏子孫世收其稅,以為香火之資。
明命三年(1822),阮聖祖念鄚氏“有功於國”,追封莫玖為樹功順義中等神,天賜為達義之神,子泩為忠義之神,準河仙美德社依舊奉事。嗣德元年,以鄚氏曾孫鄚文烽為隊長,使監天賜祀事。紹治六年(1846)遷其廟於城西。每逢農曆五月初八日鄚玖誕辰,五月二十七日鄚氏逝世,本地都有大規模的祭祀緬懷先賢活動。

所獲成就

18世紀的河仙政權,清朝視為安南、暹羅的屬國,名“港口國”,而稱鄚天賜為國王。《清朝文獻通考》謂:“港口國,在西南海中,安南、暹羅屬國也。王鄭(應為鄚)姓,今王名天錫。其沿革世次不可考。國中多崇山,所轄第才數百里,有城以木為之,宮室與中國無異,自王居以下皆用磚瓦,⋯⋯”
清朝詔諭及內部公移則有稱鄚天賜為“河仙鎮目”,或“土官”。
有些西方旅行者到過河仙,稱之為“邦國”或“公國”。曾經遊歷越南的法國人波微(Pierre Poivre)說:“從馬來之陸地及島嶼可北抵一小邦,其名為Cancar(即港口),海圖則稱為Ponthiamas。”一些歐洲人的旅行記錄說,鄚天賜曾經自稱“高棉王”(“真臘王”)。
在鄚天賜時代,河仙名義上歸屬高棉,又向廣南稱臣,然而自置幕府,自建軍隊,自定經濟政策(稅收、鑄幣),擁有相當大的自治權力和主權,在中南半島國際關係上地位非常特殊。而阮府對待河仙鎮顯然有別於境內其它營鎮。17世紀40年代阮府所設諸營,包括原屬高棉的鎮邊、藩鎮、龍湖三營,皆設鎮守、該簿、記錄等官統治,由阮主直接委任;而河仙鎮則由都督治理,鄚氏世襲,河仙鎮成為事實上的“國中之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