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地區

荊州地區

荊州地區以原境內蜿蜒高聳的荊山而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荊州地區
  • 時間:1993年
  • 地點:湖北省
  • 性質:地級行政區域
歷史沿革,建區和撤銷,

歷史沿革

1993年以前湖北省記憶體在的一個行政區域,地區行政公署位於前江陵縣荊州古城內。
荊州地區以原境內蜿蜒高聳的荊山而得名。1949年7月成立荊州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治江陵縣荊州鎮。同月,析江陵之沙市建市,屬省轄市。1955年,沙市市劃歸荊州專署管轄。1979年,沙市市復為省轄市。1983年劃出荊門縣改荊門市,為省轄市。1994年經國務院批准,撤銷荊州地區、沙市市,合併設立荊沙市潛江仙桃天門三市劃出為省轄市。1996年更名為荊州市,京山縣鐘祥市劃出。市政府駐沙市區
沙市市 本江陵縣沙市鎮,1949年設沙市市,由省直轄。 1958年沙市市交由荊州專署領導。 1979年沙市市改由省直轄。 荊州專區、荊州地區 1949年設荊州專區,專署駐江陵縣(荊州)。轄荊門、京山鐘祥、天門、潛江、公安、松滋(駐新江口鎮)、江陵等8縣。 1951年原沔陽專區所屬沔陽(駐仙桃鎮)、監利石首3縣劃入荊州專區。轄11縣。 1952年由沔陽縣析置洪湖縣,駐洪湖。荊州專區轄12縣。 1953年由公安、松滋、石首3縣析置荊江縣,駐陡湖堤。荊州專區轄13縣。 1955年撤銷荊江縣,併入公安縣。公安縣遷駐原荊江縣址陡湖堤,原公安縣城關改名為南平鎮。荊州專區轄12縣。 1958年原由省直轄的沙市市劃歸荊州專署領導,洪湖縣遷駐新堤鎮。 1960年以江陵縣的沙洋鎮設立沙洋市,由荊州專署領導。轄2市、12縣。 1961年撤銷沙洋市,改設為沙洋鎮,劃歸荊門縣領導。荊州專區轄1市、12縣。

建區和撤銷

1970年荊州專區改稱荊州地區,地區駐江陵縣。轄沙市市及江陵、荊門、鐘祥京山監利石首(駐繡林鎮)、天門潛江沔陽(駐仙桃鎮)、洪湖(駐新堤鎮)、公安(駐陡市鎮,即原陡湖堤鎮)、松滋(駐新江口鎮)等12縣。 1979年沙市市改由省直轄。由荊門縣的城關鎮及附近地區設立荊門市,由荊州地區領導。荊州地區轄1市、12縣。  沔陽專區 1949年設沔陽專區,專署駐沔陽縣。轄沔陽(駐仙桃鎮)、漢川漢陽(駐蔡甸鎮)、嘉魚蒲圻、監利、石首等7縣及新堤辦事處。 1950年撤銷新堤辦事處,改設新堤鎮,歸沔陽縣領導。 1951年沔陽專署駐沔陽縣新堤鎮。同年,撤銷沔陽專區,將沔陽、監利、石首3縣劃歸荊州專區;漢川、漢陽2縣劃歸孝感專區;嘉魚、蒲圻2縣劃歸大冶專區。(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沿革》(1949-1979)史為樂編)
1986年5月2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石首縣,設立石首市(縣級)。
1987年7月31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7]130號)撤銷洪湖縣,設立洪湖市(縣級),以原洪湖縣的行政區域為洪湖市的行政區域。
1994年9月29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4]99號):(1)撤銷荊州地區、沙市市、江陵縣,設立荊沙市(地級),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沙市區北京路。(2)荊沙市新設沙市區、荊州區和江陵區。沙市區轄原沙市市的解放路、崇文路、中山路、勝利路、朝陽路5個街道辦事處和立新、關沮、聯合、羅場4個鄉,區人民政府駐北京路;荊州區轄原江陵縣的荊州、川店、馬山、李埠、彌市5個鎮和紀南、八嶺山2個,區人民政府駐荊州鎮;江陵區轄原江陵縣的郝穴、觀音壋、岑河、資市、灘橋、熊河、白馬寺、沙崗、普濟9個鎮和馬家寨、秦市2個鄉,區人民政府駐郝穴鎮。(3)荊沙市轄原荊州地區的松滋縣、公安縣、監利縣、京山縣和新設的沙市區、荊州區、江陵區。原荊州地區的仙桃市、潛江市天門市、鐘祥市、石首市、洪湖市由省直轄。
1995年12月29日,民政部批准(民行批[1995]86號)撤銷松滋縣,設立松滋市
1996年11月20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6]99號)將荊沙市更名為荊州市。
1996年12月2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6]111號)將荊州市管轄的京山縣劃歸荊門市管轄和將荊州市代管的鐘祥市劃歸荊門市代管。
1998年7月2日,國務院批准撤銷荊州市江陵區,設立江陵縣。縣人民政府駐郝穴鎮。
至此,荊州地區和荊沙市退出了歷史的舞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