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醫學(醫學門類一級學科)

臨床醫學(醫學門類一級學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臨床醫學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診斷、治療和預後,提高臨床治療水平,促進人體健康的科學。臨床即“親臨病床”之意,它根據病人的臨床表現,從整體出髮結合研究疾病的病因、發病機理和病理過程,進而確定診斷,通過預防和治療以最大程度上減弱疾病、減輕病人痛苦、恢復病人健康、保護勞動力。臨床醫學是直接面對疾病、病人,對病人直接實施治療的科學。

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醫學陳規被打破,產生了人體解剖學。17世紀,生理學建立。18世紀,病理解剖學建立。19世紀,細胞學、細菌學獲得長足發展。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逐漸成為兩個獨立學科,數學、生物學、物理學、化學等方面的巨大進步為現代臨床醫學的產生奠定了堅實基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臨床醫學
  • 外文名:Clinical Medicine
  • 學科代碼:1002
  • 二級學科數:17個
  • 學位醫學學士、醫學碩士、醫學博士
  • 學歷:研究生、本科、專科、中專
  • 代表色:白色
學科簡介,定義,分類,臨床醫學與基礎醫學,發展歷程,古代,近代,現代,未來,基本觀點與方法,臨床診斷,臨床治療,病歷,醫患關係,臨床醫學教育與執業醫師資格,醫學院校基本教育,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醫師資格考試,

學科簡介

定義

醫學是旨在保護和加強人類健康、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科學體系和實踐活動。臨床醫學主要指醫學中側重實踐活動的部分。臨床醫學是直接面對疾病、病人,對病人直接實施治療的科學。
臨床醫學主要研究疾病的病因、診斷、治療和預後,致力於提高臨床治療水平,促進人體健康。
臨床醫學根據病人的臨床表現,從整體出髮結合研究疾病的病因、發病機理和病理過程,進而確定診斷,通過預防和治療以最大程度上減弱疾病、減輕病人痛苦、恢復病人健康、保護勞動力。

分類

臨床醫學屬於醫學(門類代碼10)下屬的一級學科,學科代碼1002,以下又分為18個二級學科,分別是:
內科學(100201)、兒科學(100202)、老年醫學(100203)、神經病學(100204)、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100205)、皮膚病與性病學(100206)、影像醫學與核醫學(100207)、臨床檢驗診斷學(100208)、外科學(100210)、婦產科學(100211)、眼科學(100212)、耳鼻咽喉科學(100213)、腫瘤學(100214)、康復醫學理療學(100215)、運動醫學(100216)、麻醉學(100217)、急診醫學(100218)

臨床醫學與基礎醫學

臨床醫學需要在基礎醫學所取得的知識基礎上診治病人,二者的關係與基礎科學套用科學的關係有類似之處。然而還應看到,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關係又有相當重要的不同之處。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都有認識人體(主要是健康人,也包括病人)生命活動、發現其中規律的使命,而臨床醫學是發現疾病的唯一途徑,為醫學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研究材料。

發展歷程

古代

早在史前時期,人類就開始積累治療疾病的經驗,形成了臨床醫學的雛形。
古代中國在漫長的歷史中形成了獨特的傳統醫學臨床體系,詳見中醫學
古埃及的埃伯斯紙草書文中記載了205種疾病,介紹了外科學的膿腫切開、淺表腫塊切除、包皮環切等手術,內科學的發汗、吐、泄、利尿、灌腸等療法。木乃伊的製作也涉及到高超的外科學知識。古印度的阿輸吠陀中記載了相當多的藥物和治療經驗,首次將醫學分為8科,《闍羅加集》和《妙聞集》分別是阿輸吠陀醫學的內科學和外科學名著。古希臘希波克拉底文集》中記載了外科學關於骨折脫臼、頭部損傷的治療方法。古羅馬的蓋倫在藥物治療方面也有成就。
在古代,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分野並不明確,受客觀條件的限制,大多以經驗積累為主,缺乏科學、系統的整理。

近代

17世紀的醫生西登哈姆(Sydenham T.,1624-1689)提出:“與醫生最有直接關係的既非解剖學之實習,也非生理學之實驗,乃是被疾病所苦之患者,故醫生的任務首先要正確探明痛苦之本質,也就是應多觀察患者的情況,然後再研究解剖、生理等知識,以導出疾病之解釋和療法。”西登哈姆的呼籲獲得了人們的支持,醫生開始回到病人身邊,從事臨床觀察和研究。西登哈姆也被稱為“臨床醫學之父”。
18世紀,臨床教學興起。萊頓大學在醫院設立了臨床教學專用病床。臨床醫學家布爾哈夫(Boerhave H.,1668-1738)充分利用教學病床展開床邊教學,開創了臨床病理討論會(CPC)的先河。
這一時期逐漸形成了生物醫學模式。這一模式將健康看作宿主、環境和病因三者的平衡。每一種疾病都能從器官、細胞、生物大分子上找到可測量的形態和(或)化學變化,確定生物的和(或)物理的病因,從而進行治療。

現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響下,20世紀醫學先後發生了三次革命,產生了現代臨床醫學。
第一次革命發生在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標誌為磺胺類藥物的發現、抗生素的發現和青黴素的大規模生產。
第二次革命發生在七十年代,標誌為電子計算機X線斷層掃描機(CT)和磁共振檢查(MRI)的發明與套用。
第三次革命發生在七十年代後期,標誌為利用遺傳工程生產生物製品(如生長抑素胰島素生長激素干擾素B肝疫苗)。
伴隨著藥物學、治療學、分子生物學、免疫學、醫學遺傳學器官移植技術傳染病學醫學影像學等學科的發展,生物醫學模式在七十年代逐漸過渡到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從生物學、心理和社會三個因素綜合的看待健康與疾病,從多個方面實施綜合治療。
現代臨床醫學已經形成了分科專業化、發展國際化、技術現代化、學科相互滲透交叉等鮮明特點,與社會醫學全科醫學的關係日益緊密,成為人類與疾病抗爭的最重要武器。

未來

作為與疾病直接對抗的科學,臨床醫學在未來將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具體發展趨勢有四個:
套用分子生物學改造臨床醫學、臨床醫學與各種學科交叉融合、臨床醫學與預防醫學相結合、老年醫學成為臨床醫學的重要研究課題

基本觀點與方法

臨床診斷

  1. 基本過程 診:對患者進行病史檢查、體格檢查和有選擇地進行輔助檢查,儘可能真實全面的蒐集臨床資料;斷:對已經獲得的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形成結論;驗證診斷:用治療或其他手段檢驗結論。
  2. 基本問題 就醫者是否為病人;疾病是器質性的還是功能性的;疾病的病因是否明確,是單個還是多個;疾病是否有併發症;疾病是急性的還是慢性的;是否有危及生命的症狀與體徵;病人的功能狀況如何;疾病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輔助檢查是否必要可行;檢查結果與臨床印象是否矛盾;治療結果是否支持診斷。
  3. 基本形式 病因診斷、病理解剖學診斷、病理生理學診斷、綜合診斷,暫時難以診斷的可以進行印象性的臨時診斷
  4. 思維方法 程式診斷法、歸縮診斷法、目錄診斷法、除外診斷法
  5. 方法與技術 採集病史:主要是問診和查閱病歷;體格檢查:主要是望診觸診、捫診、聞診聽診;必要的輔助檢查:主要是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內鏡檢查、病理檢查

臨床治療

  1. 思維過程 治療能實現什麼樣的目標,是治癒,還是姑息性治療、對症治療,抑或鞏固性治療、預防復發、限制功能喪失、預防併發症;套用全部能獲得的數據,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手段;優先處理對病人生命和健康影響最大的疾病;各種治療手段之間,特別是各種藥物之間,作用是相加還是相減,還是各自起作用;治療何時停止,何時改變用量或使用其他療法;明確各種治療手段的局限性、可能的併發症及其應對措施;治療的好處與潛在的壞處及費用相比是否值得;治療結果是否支持原先的診斷
  2. 基本原則 以人為本的原則、職業道德原則、重視心理治療原則、整體性和統一性原則、個體化原則、最最佳化治療原則、最低成本原則、預防為主原則
  3. 治療方法(以治療目的分類) 根治性治療、支持治療、對症治療、姑息治療、預防性治療、康復治療、診斷性治療
  4. 治療方法(以治療手段分類) 手術療法、介入療法、內鏡治療、冷凍療法、加熱療法、雷射治療、藥物療法、放射治療、生物反應調節劑治療、幹細胞移植治療、基因治療與基因療法、血液淨化療法、心理治療自然療法、飲食療法

病歷

病歷是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字、符號、圖表、影像、切片等資料的總和。病歷是最重要的醫療檔案和最基本的原始資料。記錄病歷是臨床醫師的基本功。病歷分為門(急)診病歷、住院病歷、出院病歷和轉診病歷。
病歷記錄應力求文字通順、簡潔、準確,字跡清楚、整潔,內容如實反映診斷治療項目及其過程和病情變化,完成後不得隨意塗改,上級醫師修改病歷要用紅墨水,各級醫師都要簽全名。偽造病歷是違法行為。

醫患關係

在臨床實踐中,應以病人為中心,以解除病人的病痛為最高要求,同時臨床醫務人員也必須懂得自我保護:
  1. 熟悉醫療衛生法律法規,遵紀守法
  2. 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思想
  3. 始終有一份敬業精神
  4. 掌握建立良好醫患關係的本領
  5. 讓病人建立起對醫師的信任
  6. 不將生活和工作中的不快帶入臨床活動
  7. 不與病人發生正面衝突
  8. 及時解釋病情,採取必要的對症治療
  9. 說話要有分寸
  10. 始終對疾病抱有一份敬畏
  11. 診斷治療必須因人而異
  12. 只要病家不放棄,就必須治療
  13. 重視病人家屬、朋友、同事的情感與需求
  14. 認真傾聽同事的意見
  15. 不要在病家面前評價同事的不足

臨床醫學教育與執業醫師資格

醫學院校基本教育

中國大陸的醫學教育在高等學校進行,分為本科和專科兩種,統稱為醫學院校基本教育,參見本詞條其他義項。
通過醫學院校基本教育,學生習得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基礎知識,積累了臨床經驗,為從事臨床醫學工作打下基礎。

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

參見: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助理全科醫生培訓
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簡稱“規培”,是醫學生畢業後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等院校醫學類專業本科及以上學生,即臨床醫學類、口腔醫學類、中醫學類和中西醫結合類學生,在5年院校醫學畢業後,以住院醫師身份接受的系統化、規範化培訓。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按內科、外科、全科、兒科精神科等不同專業方向進行,培訓時間為3年,完成培訓並通過過程考核和結業考核者,可獲得全國統一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合格證書。
醫學類專科學生也要完成類似的培訓,稱為助理全科醫生培訓,時間為2年。

醫師資格考試

醫師資格考試的性質是行業準入考試,是評價申請醫師資格者是否具備從事醫師工作所必須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考試。醫師資格考試分實踐技能考試和醫學綜合筆試兩部分。
考試分為兩級四類,即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兩級;每級分為臨床、中醫、口腔、公共衛生四類。
實踐技能考試採用多站測試的方式,考區設有實踐技能考試基地,根據考試內容設定若干考站,考生依次通過考站接受實踐技能的測試。每位考生必須在同一考試基地的考站進行測試。
執業醫師考試時間為2天,分4個單元;執業助理醫師考試時間為1天,分2個單元,每單元均為兩個半小時。
醫學綜合筆試全部採用選擇題形式。採用A型和B型題,共有A1、 A2、 A3、 A4、 B1五種題型。助理醫師適當減少或不採用A3型題。醫師資格考試總題量約為600題,助理醫師資格考試總題量為300題。
通過全國統一的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和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後,由國家衛生和計畫生育委員會統一發放執業醫師資格證,證明持證人具有獨立從事醫療活動的技術和能力,證書永久有效。攜帶醫師資格證到自己工作醫院所在地的衛生局註冊取得醫師執業證書後,便具備行醫資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