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倫(古羅馬時代醫學家)

蓋倫(古羅馬時代醫學家)

克勞迪亞斯-蓋倫(Claudius Galenus , 129~199),也被稱為“帕加瑪的蓋倫”(Claudius Galenus of Pergamum,帕加瑪位於土耳其),是古羅馬時期最著名最有影響的醫學大師,他被認為是僅次於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的第二個醫學權威。蓋倫是最著名的醫生、動物解剖學家和哲學家。他一生專心致力於醫療實踐解剖研究,寫作和各類學術活動,撰寫了超過500部醫書,並根據古希臘體液說提出了人格類型的概念,主要作品有《氣質》《本能》《關於自然科學的三篇論文》。

基本介紹

  • 本名:蓋倫
  • 別稱:Claudius Galenus
  • 所處時代:古羅馬
  • 出生時間:129
  • 去世時間:199
  • 主要作品:《氣質》《本能》《關於自然科學的三篇論文》
  • 主要成就:醫學貢獻
生平,醫學知識,他的寫作,宮廷醫生,著作,成就,基本理論,成功研究,重要成就,重要貢獻,

生平

醫學知識

蓋倫出生於一個小亞細亞愛琴海邊一個建築師家庭,他對農業、建築業、天文學、占星術和哲學感興趣,但後來他將自己的精力集中在醫學上。他早年跟隨當地柏拉圖學派的學者學習,十七歲時跟隨一位精通解剖學的醫生學習醫學知識,在古羅馬時期,醫學被認為是一門實用的科學,因此相對受到了重視。20歲時他成為當地阿斯克勒庇俄斯神廟的一個助手祭司。148年或149年他父親去世後他外出求學。他在今天的伊茲密爾、科林斯亞歷山大共就學十二年。157年他返回別迦摩並在當地的一個角鬥士學校當了三、四年醫生。在這段時間裡他獲得治療創傷和外傷的經驗。後來他將傷稱為是“進入身體的窗”。
蓋倫漫畫蓋倫漫畫

他的寫作

從162年開始他住在羅馬並開始他的眾多寫作、教書和公開展示他的解剖知識。他獲得了一個有經驗的醫生的名聲和許多病人。後來他甚至成為羅馬皇帝馬爾庫斯·奧勒里烏斯的宮廷醫生。據說他主要說希臘語,當時希臘語在醫學相對於拉丁語更有名氣。166年至169年他曾短暫地回到過故鄉別迦摩。

宮廷醫生

蓋倫此後一直待在宮廷里做醫生和從事他的寫作。他對許多動物進行活體解剖來研究腎和脊椎的作用。他最喜歡用的動物是直布羅陀猿。據說他有20個聽寫者來記錄他的言語。191年的一場大火燒毀了他的部分著作。他的逝世年不很清楚,按照10世紀流傳下來的一部著作應該是200年,但也有人認為他216年才逝世。

著作

他的許多著作已經散失,僅存有少量阿拉伯譯文本。蓋倫最主要的著作是他的17卷的“人體各部位的作用”。此外他還寫了關於哲學和語言學的著作。他一生寫了131部著作,其中《論解剖過程》、《論身體各部器官功能》兩書闡述了他自己在生物解剖生理上的許多發現。這些著作既反映了他的學術成就,也反應映了他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蓋倫的著作也是波斯學者如阿維森納等的主要學術來源。
蓋倫(ClaudiusGalen,生於公元129年9月,死於210-16之間),這位著名的古羅馬的希臘醫生不僅對於中國的平民百姓,即使在醫學界人士中,也都非常陌生;然而,提到張仲景(公元148-219年,比蓋侖小19歲)則是耳熟能詳。其實,他們二人不僅生活在相同的年代,而且分別在古希臘醫學和中醫學的範疇內被尊為“醫聖”,各領風騷達千年以上。他們的醫學理論和實踐有許多相似之處,也有一些重大的區別。對他們進行比較可以折射出中西醫學不同的發展軌跡。
蓋倫本人是希臘人,出生在羅馬帝國鼎盛時代的安東尼王朝,它的疆土覆蓋著歐亞非三大洲的廣大地區。他的出生地是小亞細亞的海岸城市派伽蒙(Pergamon,現屬於土耳其,曾經是希臘的殖民地),當時是羅馬帝國統治下的一個文化中心。他的父親尼康(Nikon)是一位受過良好教育的建築師,擁有很多財富和土地。出身於社會上層的蓋侖,從少年時代就在父親的指導下學習哲學(尤其是邏輯學)、數學(尤其是幾何學)和修辭學(都是當時上流社會子弟們的必修課)。這些學識成為他日後在醫學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基礎。
公元147年,當蓋倫18歲時,他的父親在夢中受到醫神阿斯克勒庇奧斯(Asclepius)的“指示”,從而決定讓自己的兒子學習醫學(當時人們對夢兆都深信不疑)。此後,他在家鄉和附近的城市,以及埃及的亞歷山大城(當時的醫學中心)學習解剖學和醫藥學。同時開始了醫學論文的寫作,他的第一本著作是《蓋倫論醫學經驗》“Galen on Medical experiences”。
經過10年刻苦學習,蓋倫於公元157年回到故鄉派伽蒙,被聘任為“格鬥士學校”的外科醫生。在羅馬帝國時期,格鬥士是奴隸們的一種悲慘職業。在羅馬城的格鬥場上,他們必須拼個你死我活,才能罷休。然而,在派伽蒙則無法與之相比,“學校”當局需要設法儘量保全格鬥士的性命,以便減輕經濟成本。因此,這裡的外科醫生需要搶救受傷的格鬥士,幫助他們免於一死,迅速恢復健康,以便重新參加格鬥。所以,蓋倫在創傷外科治療和康復營養方面獲得了豐富的經驗,他的解剖學知識也能派上用場。於是,兩年後,他發現了胸部肌肉和橫膈膜與呼吸運動的關係,以及喉返神經與發聲的關係,並且用豬做實驗,證實了自己的發現。蓋倫對自己在這五年期間的外科工作頗為滿意。多年後,當談起這段臨床工作時,仍然自豪地說:這是“既沒有被我的老師們套用,也未曾在他們的著作中談過的醫學技藝。”
公元162年,蓋倫首次來到帝國的首都羅馬城,原來只是出於遊歷和學習的目的,結果卻停留了4年多,並且在文化界和醫學界取得了很高的榮譽,他的病人中包括馬可·奧勒留(Marcus Aurelius)和康茂德(Commodus)兩位皇帝、執政官,以及許多達官貴人和社會名流。
其實,當時在羅馬,醫生並不屬於上流社會的成員,只被視為工匠,至於擁有哲學家頭銜的醫生則另當別論。人們對於雙手沾有膿血的外科醫生更加另眼相看,只是理髮匠和奴隸們從事的工作。所以,蓋侖來到羅馬後,改而從事內科醫生的工作。他在治療病人時,除去使用自己製備的草藥成藥(至今仍以蓋倫的名字命名,稱為galenicals)外,也經常套用食療、沐浴、療養和護理,有時也採用靜脈放血療法。
然而,使他一鳴驚人而出人頭地的工作,卻是那些當眾演示的動物解剖和生理實驗;根據他的臨床經驗做出的能夠準確應驗的預後判斷;以及在大庭廣眾面前運用修辭學技巧所進行的邏輯性很強,言辭犀利的辯論。他所做的關於呼吸、發聲、脊髓神經和泌尿等功能的實驗震驚四座,然而,他在演講和辯論中所表現的傲慢態度和使用的刻薄語言卻深深地激怒和傷害了許多同行,成為他在公元166年匆忙地秘密離開羅馬,返回家鄉的重要原因。
公元168年,回到家鄉兩年後,奧勒留皇帝準備討伐入侵北部邊界的德國人(當時稱為高盧人),於是,又把蓋侖召回羅馬,要求他隨軍出征。被他婉言謝絕後,讓他留在羅馬擔任王子康茂德的侍從醫生,一同住在羅馬南方的皇宮裡。由於吸取了以往的教訓,蓋侖一改鋒芒畢露的作風,保持著緘默低調的生活。在醫療工作之餘,專心致志從事著書立說的工作,成為一位高產的作家。一生共完成了300多部(也有500多部的說法)著作,其間,他藏書的“和平神廟”發生大火,一部分著作被燒毀,至今仍有150多本著作留傳下來。
公元178年,奧勒留皇帝逝世,康茂德即位,卻於192年被暗殺,從而結束了安東尼王朝,進入了戰亂頻仍,民不聊生的“三世紀危機”時期。此時,蓋侖仍然住在羅馬,後來回到故鄉繼續進行寫作。
對於蓋侖的生平活動,行蹤,工作和寫作等經歷都有詳實的時間和地點的記載,主要是藉助於他的大量著作,因為他的著作大多屬於半自傳性質,對於自己的活動附有詳實的記載和敘述。然而,他的死亡日期卻無從查對,無法證實。所以,一般估計應當死於210至216年之間,享年80多歲。
蓋侖死於羅馬帝國開始衰落的“三世紀危機”(公元193-284之間)的初期,與中國東漢末年非常相似,出現了“三十僭主”,互相殘殺,北方異族入侵,民不聊生的情況,帝國終於分裂為東西兩部分。在文化上出現了有名的中世紀“黑暗時代”,不僅蓋侖的名字在黑暗中消失了,他的著作也被黑暗湮沒了。
但是,4世紀時,東部的拜占廷帝國的一些學者們開始熱衷於學習和研究古希臘文化,尤其是哲學和醫學。於是,蓋侖的著作被重新發現和編輯,開始在希臘和西亞一帶(包括敘利亞、巴勒斯坦等地)傳播,再傳入波斯和整個伊斯蘭世界,被翻譯為阿拉伯文。阿維森納(Avicenna,公元980-1037)等人對於翻譯蓋侖的著作和發展阿拉伯醫學發揮了重要作用,並把蓋侖學說提升為“蓋侖主義”,成為醫學的教條,他的著作成為醫學教材。
公元11世紀,阿拉伯醫學傳入歐洲,使蓋侖著作的阿拉伯文版本與其希臘文原著重逢,並被譯為拉丁文,成為這個大陸的醫學經典和醫學教科書,其統治地位一直維持到17世紀,歷時千餘年。
努頓(VivianNutton)這位研究蓋侖及其學說的著名學者在其《邏輯、學問和實驗的醫學》“Logic, learning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一文中,對這個時代的“蓋侖主義”的教條主義者們進行了批評,他說:“因此,蓋侖被轉變為‘蓋侖主義’,簡化為摘要、選項和指南,卻刪除了他的探索、懷疑和實踐經驗,只強調教條主義的方面。(僅僅)重複他的解剖學結論,而不談他的(解剖)方法。”
尤有甚者,由於蓋侖的解剖學和生理學具有顯著的“目的論”特色,因為他認為人體的各種解剖構造和生理功能都是“大自然”有目的地創造和安排的,所謂的“大自然不做徒勞無功的事情”(TheNaturedoesnothinginvain.)。同時,又在其著作中把“大自然”人格化,使用“她”作為“大自然”的代詞。這一切完全符合“上帝造人”的教義,因此得到教廷的鼎力支持,被尊為“醫學教皇”,並且像保衛《聖經》一樣保衛他的著作,任何人不得發表違背蓋侖學說的言論。塞維圖斯(Michael Servetus,1509-1553年)由於發表了血液從右心室進入左心室必須通過肺的言論,違反了蓋侖的主張,因而被教廷燒死在火刑柱上。
蓋侖,這位被教廷和自己的狂熱信徒們塑造的“巨人”,在“文藝復興”時代(開始於1453年土耳其占領君士但丁堡,即伊斯坦堡時),受到兩個後生的挑戰。
第一位挑戰者是帕多瓦大學(PaduaUniversity)年輕的外科和解剖學教授維薩留斯(AndreasVesalius,1514-1564年),他有幸在一位法官的支持下,獲得囚犯的屍體,進行解剖,從而發現了與蓋侖的動物解剖的不同之處。他用溶解的蠟注入各種動物的腦室,製作腦室模型,進行比較,並沒有發現多大差別,不足以說明動物之間在智力水平上的懸殊差異。相反,他卻發現高等動物的大腦的相對體積和重量都大得多,從而否定了蓋侖的“靈氣學說”和異網-腦室中心論。他把這些發現和結論寫入《論人體的腦白體》“On Corpora Fabrica”,請自己的老師,頑固的蓋侖主義者希爾威烏斯(Sylvius)為該書寫《序言》時,卻遭到了嚴厲的訓斥。
另外一位挑戰者是被譽為“現代醫學之父”的英國醫生威廉·哈維(William Harvey,1578-1657年)。由於受到老師發現靜脈瓣的啟發,而投身血液循環的研究。通過捆綁臂部中斷血流,而發現動脈和靜脈的血液流向相反;測量動脈和靜脈的血流量時,發現如此巨大的血流量不可能被靜脈末端的組織完全吸收;並且發現了肺的血液循環,因而提出封閉式“血液循環”的觀點,否定了蓋侖的血液往返流動的學說。他在1628年發表了《動物的心臟和血液的運動》“Movement of the Heart and Blood in Animals”,宣布了自己的發現和理論,卻被誣為“精神失常”的醫生,直到1657年死後,才被後人證實和接受。
從此,西方醫學正式進入了科學殿堂,成為現代科學大家庭的正式成員。(作者:王台)

成就

認為世界是由一個造世者故意建造的
蓋倫將希波克拉底的醫學理論一直傳遞到文藝復興。他的《希波克拉底的元素》描寫了基於四元素說上的四氣說的哲學系統。從這個理論上他發展了自己的理論。他對瑟爾蘇的用拉丁語寫的反對的理論基本上一字不提。蓋倫的理論與柏拉圖的一致,他認為世界是由一個造世者故意建造的——這是為什麼他的著作後來這樣容易被基督教徒和穆斯林接受。蓋倫認為好的醫生也應該是哲學家,但他的哲學觀點是折衷主義的,他接受亞里士多德"在自然中一切都是有目的的"的觀點,認為人體構造,如手上的肌肉和骨骼,都執行事先安排好的功能。

基本理論

蓋倫的最基本的理論是生命來自於“氣”,後來的作家將蓋倫的氣與靈魂相結合。腦中的“動氣”(Pneumaphysicon)決定運動、感知和感覺。心的“活氣”(Pneumazoticon)控制體內的血液和體溫。肝的氣控制營養和新陳代謝。

成功研究

他成功的研究是解剖學,在羅馬人統治的時期,人體解剖是嚴格禁止的。因此,蓋侖只能進行動物解剖實驗,他通過對豬、山羊、猴子和猿類等活體動物實驗,在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及醫療學方面有許多新發現。他考察了心臟的作用,並且對腦和脊髓進行了研究,認識到神經起源於脊髓。認識到人體有消化、呼吸和神經等系統。他看到猴子和猿類的身體結構與人很相似,因而把在動物實驗中獲得的知識套用到人體中,對骨骼肌肉作了細緻的觀察,他還對植物,動物和礦物的藥用價值作了比較深入的研究,在他的藥物學著作中記載了植物藥540種,動物藥物180種,礦物藥物100種,在藥物的研究上也卓有成效。

重要成就

蓋倫的最重要成就是他建立了血液的運動理論和對三種靈魂學說的發展。大約在公元前5世紀後期畢達哥拉斯學派的非羅勞斯認為人體具有三種靈魂,即(一)生長靈魂,這是人、動物和植物所共有的,在人體它位於臍部;(二)動物靈魂,這是人和動物所共有的,它位於心臟、主管感覺和運動;(三)理性靈性靈魂,這隻有人才具備,位於腦部,主管智慧。亞里士多德則分別稱這三種靈魂為生殖靈魂、感覺靈魂及理性靈魂。植物只有生殖靈魂,動物有前二種靈魂,只有人才具備三種靈魂。蓋倫則把這三種靈魂的說法與人體的解剖學、生理學知識創造性的結合起來,提出了所謂"自然靈氣"、"生命靈氣"、"動物靈氣"的理論。他認為這三種靈氣,在人體分別位於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和神經系統。它們都發源於一個被稱之為"紐瑪"的中心靈氣。這種"紐瑪"存在於空氣中,人體通過呼吸,吸進"紐瑪"從而獲得活動。
蓋倫認為肝是有機體生命的源泉。是血液活動的中心。已被消化的營養物質由腸道被送入肝臟,乳糜狀的營養物在肝臟轉變成深色的靜脈血並帶有自然靈氣。帶有自然靈氣的血液從肝臟出發,沿著靜脈系統分布到全身。它將營養物質送至身體各部分,並隨之被吸收。肝臟不停地製造血液,血也不地被送至身體各部分並大部分吸收,而不作循環的運動。蓋倫認為心臟右邊是靜脈系統的主要分枝。從肝臟出來進入心臟右邊(右心室)的血液,有一部分自右心室進入肺,再從肺轉入左心室。另有部分蓋倫以為它可以通過所謂心臟間隔小孔而進入左心室。流經肺部而進入左心室的血液,排除了廢氣、廢物並獲得了生命靈氣,而成為顏色鮮紅的動脈血。帶有生命靈氣的動脈血,通過動脈系統,分布到全身,使人能夠有感覺和進行各種活動,有一部分動脈血經動脈而進大腦,在這裡動脈血又獲得了動物靈氣,並通過神經系統而分布到全身。蓋倫認為血液無論是在靜脈或是動脈中,都是以單程直線運動方法往返活動的,它猶如潮汐一樣一漲一落朝著一個方向運動,而不是作循環的運動。

重要貢獻

蓋倫在描述性生物學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對人體許多系統解剖結構的系統描述以及結合解剖構造對血液運動的系統論述,都在生物學史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哈維建立血注入循環理論之前,他的血液運動理論一直為西方學者所信奉。但是在蓋倫的論述中也有許多錯誤,例如他所說的心間隔上有小孔,血液能通過小孔,往返於心臟左右兩邊。這純是他的猜測,實際根本不存在。蓋倫的許多解剖學和生理學都是建立在錯誤的結論基礎之上的。人們後來發現,蓋倫的某些錯誤之所以產生,是由於他所進行的解剖對象是動物,主要是狗而不是人。他的生理描述往往是脫離了實際,而屈從於宗教神學的需要。後來人們為消除他在解剖學、生理學上的錯誤影響,曾進行了艱苦的鬥爭。
蓋倫提出了氣質這一概念,用氣質代替了希波克拉底體液理論中的人格,形成了4種氣質學說,此分類方式一直在心理學中沿用至今。
直到16世紀蓋倫在歐洲是一個醫學權威。學者不對實物進行觀察而相信蓋倫已經描述了一切可以描述的事物。放血療法成為一個基本療法。蓋倫認為人的所有疾病都是由於體液的不平衡造成的,體液分為四種,即黏液、黃膽汁、黒膽汁、血液,因此許多治療方法就是將有病的體液排泄出來,即放血或服用瀉藥和催吐劑。第一個嚴肅地改變這個狀況的是維薩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