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蛇

腹蛇

屬於蛇目 Serpentiformes, 蝮科 Crotalidae 。蝮蛇體長60~70厘米,頭略呈三角形。與頸部分界明顯;眼、鼻之間有頰窩,眼後到頸部有一條棕褐色縱帶,其上緣鑲有一黃白色細紋。體粗,尾短,末端尖細。口內前部有一對著生在上頜骨的圓錐狀管型毒牙;後方還有8對預備毒牙。體色不一,可由淺褐色逐漸轉成紅褐色的變異。背面灰褐色到褐色,頭背有一深色“∧”形斑,腹面灰白到灰褐色,雜有黑斑。我國至少有6種蝮蛇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蝮蛇
  • 別稱:虺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爬行綱
  • :蛇目
  • :蝮科
  • :蝮屬
  • 分布區域:我國北部和中部均有分布
基本信息,異名,生活習性,動物形態,蛇毒,中國主要種類,短尾蝮,中介蝮,雪山蝮,千山蝮,黑眉蝮,高原蝮,烏蘇里蝮,

基本信息

異名

(《詩經》),反鼻(《經典釋文》),土虺蛇(《普濟方》),反鼻蛇(《綱目》),碧飛(《湖州府志》),方勝板、土錦、灰地匾(《綱目拾遺》),草上飛(薛德焴《系統動物學》),七寸子、土公蛇、狗屙蝮、爛肚蝮(《生物學通報》3:4,1958),土球子(《東北動物藥》),地扁蛇(《中國藥學大辭典》)。
腹蛇

生活習性

常棲於平原、丘陵、低山區或田野溪溝有亂石堆下或草叢中,彎曲成盤狀或波狀。捕食鼠、蛙、哳蜴、鳥、 昆蟲等。蝮蛇的繁殖、取食、活動等都受溫度的制約,低於10℃時蝮蛇幾乎不捕食;5℃以下進入冬眠;20℃~25℃為捕食高峰;30℃以上的鑽進蛇洞棲息,一般不捕食。夜間活動頻繁,春暖之後陸續出勢尋找食物。

動物形態

蝮蛇全長54~80厘米。頭部呈三角形;吻端圓,吻鱗寬稍大於高。鼻間鱗較寬,其後緣向外側方斜出。前額鱗大,長寬略相等;額鱗之長和兩顱頂鱗間的縫合線的長度相等:顱頂鱗之長與額鱗加前額鱗1/2的和相等。眼上鱗長於額鱗,小於顱頂鱗。鼻孔位於2鼻鱗間,前鼻鱗比後鼻鱗大一倍。眼前鱗2片,眼後鱗2~3片,眼下鱗1片,前端與第3上唇鱗相接。
蝮蛇吞鳥蝮蛇吞鳥
上唇鱗7片,第3片入眼;下唇鱗10片,前4片與前額鱗相接。前頦鱗大,左右並立;後頦鱗小,左右分開,中間隔1對小鱗;後頦鱗和第1腹鱗間有5對左右的小鱗片。體鱗起棱,通常23~21~17行。腹鱗138~168片;肛鱗單一;尾下鱗28~56對。背面為暗褐色,體側各具黑褐色圓斑1行,約30個左右。兩側斑紋在背中央往往相連線。頭頂灰褐色,從眼後到口角有一黑褐色闊條紋;上、下唇和頭部腹面
葉林腹蛇葉林腹蛇
均淡黃色。腹面灰白色,散有黑色斑點,有時全呈灰黑色。尾短,焦黃色。棲息於平原或較低的山區,常盤成圓盤狀或扭曲成波狀。捕食鼠、蛙、蜥蜴、小鳥、昆蟲等。有劇毒。我國北部和中部均有分布。
坦尚尼亞雨林發現的新種角腹蛇坦尚尼亞雨林發現的新種角腹蛇

蛇毒

蝮蛇毒是一種略帶黃色透明的液體,黏性大且有一些小顆粒狀物。經生化部門測定其含水量為50%~75%,比重在1.03~1.10之間。蝮蛇咬傷1次放出的乾物重量是25毫克。被蝮蛇咬傷後,應立即注射抗生素毒血清,此藥對該蛇咬傷有特效。蝮蛇的毒液是其捕食、消化和自衛的秘密化學武器,也是臨床上良好的鎮痛、止血藥品。蛇毒的鎮痛作用雖慢但持久,安全範圍大,長期套用不會成癮。蛇毒中還含有多種溶細胞素,目前有關科學家已致力於這方面的研究,以期攻克癌症。
主要成分
蛇毒是毒蛇從毒腺中分泌出來的一種液體,主要成份是毒蛋白質,約占乾重的90%至95%。酶類和毒素約含二十多種。此外,還含有一些小分子肽、胺基酸、碳水化合物、脂類、核苷、生物胺類及金屬離子等。蛇毒成分十分複雜,不同蛇毒的毒理及毒理作用各具特點。
蛇毒的特點是成分複雜,不同的蛇種、亞種、甚至同一種蛇不同季節所分泌的毒液,其毒成分仍存在一定的差異。將蛇毒分離提純,目前已知有神經毒素、心臟毒素、凝血毒素、出血毒素及酶類等主要成分。此外,還含有一些小分子肽、胺基酸、碳水化合物、脂類、核苷、生物胺類及金屬離子;其中一些具有生物活,或與生物活有一定關係。蛇毒經純化後,其毒成分可比粗毒大5~20倍,毒成分亦是各有不同。
理化性質
蛇毒為粘稠、透明或淡黃色的液體,是多種毒蛋白、酶和多肽的混合物,含水量約為65~80%左右,有特殊腥味,易起泡沫,加熱可以破壞,常溫下易變腐而失活,冰櫃內保存新鮮蛇毒也會部分失去毒力,然經真空低溫乾燥後,可保存原毒力數十年不變,蛇毒具有蛋白質、多肽之共,凡有強酸、強鹼、氧化劑、還原劑、蛋白水解酶均能使之變質,破壞。
有毒成分及毒理
蛇毒的生物學功能主要是幫助蛇本身捕食和消化食物,就其有毒成份主要是神經毒素、心臟毒素、細胞毒素、出血毒素、促凝、抗凝組份和一些酶等,各含多少或有無,隨蛇種而異。
1. 神經毒素:
按作用部位、作用方式分為兩種類型:
一種是作用於運動神經與骨骼肌接頭處的突觸後膜,與後膜的膽鹼能受體相結合,使運動神經末梢釋放的乙醯膽鹼對該受體不起作用,從而導致骨骼肌鬆弛,稱突觸後神經毒素,其作用特點似箭毒,又稱擬箭毒樣神經毒素。
另一種是作用於神經-肌肉接頭的突觸前膜,抑制突觸前膜乙醯膽鹼的釋放過程。
2. 血循毒:
血循毒的種類多,成份複雜,以心血管和血液系統為主,產生多方面的毒作用。
(1).膜毒素:膜毒素系強鹼蛋白,其毒比神經毒素弱,可損害心肌細胞的結構和功能。蛇傷後,隨著血循環中蛇毒濃度的升高,可發生短暫興奮後轉入抑制,心搏障礙,心室纖顫,甚至心肌壞死,導致心力衰竭而死亡。若有PLA2(磷脂酶A2) 存在,該毒素可大量溶血,這將加速休克動物的死亡。
(2).細胞毒素:作用在細胞膜上,導致膜結構改變而釋放細胞內容物, 也能直接溶解某些動物的紅細胞。
(3).出血毒素:引起動物水腫、出血和組織壞死。這種毒素的局部效應迅速,可使局部通透增加,產生廣泛的血液外滲,導致多個臟器出血。
3. 酶:
(1) 蛋白水解酶:絕大多數的蛋白水解酶可凝固纖維蛋白原,蛋白水解酶可損害血管壁引起嚴重出血,組織破壞,甚至深達骨部,同時釋放出組織胺,組織胺和緩激肽都能引起血壓劇降至休克水平,它還使神經細胞的通透增加,影響神經功能。
(2) 磷脂酶A2(PLA2):具有突觸前神經毒作用、肌溶作用、心臟毒作用、溶血作用、出血作用、促凝、抗凝作用加溫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降壓作用、水腫作用等。
(3) 透明質酸酶:能溶解細胞與纖維間質的酸粘多醣,破壞結締組織的完整,促使蛇毒從局部向周圍組織擴散,擴大局部炎症,加深症狀。
蝮蛇蝮蛇
蛇毒中毒的死亡原因
1. 呼吸肌麻痹:常見於銀環蛇、金環蛇、海蛇蛇傷;也可見於眼鏡蛇、眼鏡王蛇毒中毒,若搶救不及時,發展為缺氧腦病,窒息死亡。
2. 循環衰竭:常見於蝰蛇、五步蛇、烙鐵頭等毒蛇傷因出凝血障礙所致,也可見於眼鏡蛇、眼鏡王蛇等蛇毒的心臟毒引起心力衰竭而造成。
3. 急腎功能衰竭:常見於蝰蛇毒溶血產生的大量血紅蛋白,其次是五步蛇、蝮蛇和海蛇毒損害骨骼肌所產生的大量肌紅蛋白, 在酸尿中, 沉積於腎小管,產生腎小管阻塞,引起急腎功能衰竭。
4. 出血及凝血障礙:常見於蝰蛇蛇傷、五步蛇傷引起的廣泛內、外出血,溶血,特別是心肌、肺及腦出血死亡。
5. 感染:創面壞死感染,氣壞疽,敗血症及創口合併破傷風,呼吸麻痹後引起積聚肺炎,吸入肺炎,真菌感染等致死。
6. 嚴重中毒者,引起腎上腺皮質功能衰竭是蛇傷中毒死亡的輔因。
中蝮蛇毒後中蝮蛇毒後

中國主要種類

短尾蝮

又名土公蛇、七寸子、土蝮蛇等,中小型蛇類,全場2/3m左右。頭為長三角形,頸明顯,有頰窩,具白眉(眼後黑帶斑背緣的白邊),上唇鱗7(2-1-4或3-1-3),頰鱗1,眶前鱗眶後鱗各2,顳鱗2(3)+3(4)。背鱗21-21-17行,起棱,腹鱗135-173;肛鱗1片。尾下鱗29-54對。背部為深淺不同的褐色,有兩行明顯而規則的深色圓斑,交錯或略並列排列,圓斑中央色淺;尾端無斑,色焦黃;背鱗外側有一行不規則的黑斑點;腹面色淺或灰白,散有許多黑點或無黑點;頜部黃白色,在其前部兩側各有一黑斑,但淺色個體無此斑。生活於平原、丘陵、山區,海拔313—1900m都有分布。常見於亂石堆、雜草破、灌叢、天地、村舍等處。日夜均有活動,以黃昏最活躍。食鼠、鳥、蜥蜴、蛇、蛙、魚等。卵胎生。8-10月產卵,每產2-14條。分布於遼寧、河北、陝西、甘肅、四川、貴州、湖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台灣;國外見於日本、朝鮮、蒙古、俄羅斯。

中介蝮

全場0.5m左右。頭略成三角形,頸明顯,有頰窩瞳孔為直立的棗核型,有“白眉”。上唇鱗7(2-1-4)或6(2-1-3),頰鱗1,眶前鱗眶後鱗各2,顳鱗2(1)+4(3)。背鱗23-23-19行,除最外1-2行光滑外均起棱;腹鱗157-178;肛鱗1片,尾下鱗40-53對;背面黑、灰、土黃或褐色,自頸至尾有白色細橫斑;腹面灰黑色,布有不規則的深褐或帶黑色的小斑點,;郃部密布細黑褐斑點。生活于海拔900-1650m地形起伏較大的山地。多見於岩石空隙、牧草繁盛灌木叢生處,生活緩慢。食鼠、蜥蜴、其他蛇類、蛙、鯢、魚等。卵胎生。5-7月交配,8-9月產仔,每產2-10仔。分布於山西、陝西、內蒙、寧夏、甘肅、新疆;國外分布於蒙古西南,原蘇聯遠東地區。

雪山蝮

全長500mm左右。頭較大,呈三角形,頸明顯,有頰窩。上唇鱗6(2-1-3),或7、8;頰鱗1,眶前鱗1,眶後鱗2;前顳鱗2。背鱗19-19-15(17)行,除最外一行光滑外,均起棱;腹鱗136-145;肛鱗1片;尾下鱗30-35對。背部暗褐色,有黑色斑,頭頂有一對黑斑,唇部色淡。生活于海拔3000-4000m的高山上。分布於雲南。

千山蝮

體型較大,全長535-739mm.頭較大,三角形,扁寬,頸細,有頰窩。上唇鱗8(2-1-5),頰鱗1,眶前鱗1,眶後鱗2,顳鱗2+4。背鱗23-23-17行,另有24(25)-2317行者,起棱;自背中脊向外側棱漸變弱,最外一行光滑無棱;腹鱗145-166;肛鱗1或2片;尾下鱗32-50對。背面瓦灰或藍灰色,自頸至尾有不規則"X"形黑褐色斑;眼後至口角有一約2mm的窄帶狀黑斑;通稱“黑眉”;腹面、下唇、下頜灰白色;自喉至尾灰黑色。生活于山區林緣、灌叢、草叢、碎石坡等處。食鼠為主。五月出蟄,十月入蟄。卵胎生,九月產仔,每產2-6條。分布於遼寧。(1)指名亞種A.q.qianshanensis Ji分布於遼寧千山、復縣、瓦房店。(2)蛇島亞種 A.q.shedaoensis Zhao 僅分布於蛇島。

黑眉蝮

又名土丘子、貼樹皮。體粗壯,較長大,全長444-790mm.頭較大,三角形,不寬扁,頸明顯,有頰窩,瞳孔為直立棗核。上唇鱗7(2-1-4),頰鱗2,顳鱗2+4。背鱗23(21,22)-23-17行,脊部數行強棱,最外一行微棱;腹鱗150-168;肛鱗2片;尾下鱗36-51對。背面棕褐、棕紅、棕黃色,自頸至尾有淺色窄橫斑,在體前部多為兩小段相接的橫斑,向後則連成整個橫斑,間或有左右交錯者;腹面、郃部黃白或乳白色,向後則只較背色稍淺;頭背有深色斑,眼後至口角的黑褐色帶斑(黑眉)寬約4mm。生活于山區,多在山上部草叢中、亂石堆上、石縫裡等處活動,以闊葉林、鼠類出沒出多見,尤以柞木林中為多。飼養中食鼠為主,偶食蛙,不食魚、鳥;文獻記載亦食魚、蜥蜴、鳥。卵胎生。9月產仔,每產5-8仔。分布於東北、河北、山東、山西、內蒙;國外分布於朝鮮、俄羅斯遠東地區。

高原蝮

全長500mm左右。頭較大,三角形,頸明顯,有頰窩,瞳孔直立棗核狀。上唇鱗7(2-1-4)或6,8;頰鱗2;眶前鱗眶後鱗各2;顳鱗2+4;背鱗21-21-15行或19-19-17行,起棱;腹鱗149-178;肛鱗1片;尾下鱗29-48對。背面棕褐色,自頸至尾有黃或灰綠色不規則斑塊;頭背有深色縱紋。唇部肉紅色。腹面土紅色,密布黑色細斑點。生活于海拔3000m左右的高原,常見於梯田邊雜草亂石堆上及溪流旁。食鼠。卵胎生。每產5-7仔。分布於甘肅、青海、西藏、四川。

烏蘇里蝮

又名貼樹皮、土球子、土公蛇。個體較細小,尾較短。全長172-676mm。頭三角形,不寬扁,頸明顯。上唇鱗7(2-1-4),頰鱗1,眶前鱗眶後鱗各2,顳鱗2+3。背鱗21-21-17,個別22(23)-21-17行,除最外行光滑外均起棱;腹鱗139-157;肛鱗1片;尾下鱗36-51對。體色多變;多黑、棕、土黃等色,自頸至尾有2行中央色淺的深色圓斑或由此斑形成的網紋,或斑紋不顯;尾色同體色;腹面色淺者頜部灰白;腹面黑色發亮者,郃片和下唇鱗腹側有黑斑,頜部亦灰白,眼後斜向口角有深色寬頻狀斑,其背緣有清晰的細白邊(白眉)。多生活在山地、丘陵、林緣、草灌叢、溝邊、田野、塘邊等處,出入蟄時以亂石堆中多見。有固定的棲息場所。食鼠、蛙 為主,亦食魚、泥鰍,偶食蜥蜴和蛇。卵胎生。8月下旬至9月中旬產仔,每產2-10仔。分布於東北三省、山東、河北、內蒙;國外分布於朝鮮、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