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目

蛇目

蛇目(Serpentiformes)是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爬行綱雙孔亞綱的1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蛇目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爬行綱
  • 亞綱:雙孔亞綱
  • :蛇目
種屬分布,形態特徵,主要亞目,盲蛇亞目,盲蛇科,異盾盲蛇科,細盲蛇科,原蛇亞目,蟒蛇科,林蚺科,島蚺科,筒蛇科,美洲閃鱗蛇科,倭管蛇科,針尾蛇科,瘰鱗蛇科,新蛇亞目,游蛇科,眼鏡蛇科,蝰蛇科,

種屬分布

已知約2500種。中國約有200種。世界性分布主要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樹棲、穴居、淡水和海水中均有。

形態特徵

體形細長,沒有四肢,也絕無前肢帶。最小長100毫米,最大如南美的蟒長達10米以上。低等種類往往有後肢帶,少數體外還有後肢的殘跡。沒有耳孔,也無鼓膜、鼓室和耳咽管。除一些穴居種類的眼隱於鱗片下面外,眼外均罩1層由上、下眼瞼癒合形成的透明薄膜。舌細長,分叉,可以伸縮。頸部一般不明顯。軀幹與尾之間以1個呈橫裂的泄殖肛孔分界。身體構造的特點主要是與體形變細變長有關,大多數蛇目動物還與能吞吃大型食物有關。體形變長不是靠脊椎骨的延長,而是靠脊椎骨數目的增多。多達141~435枚。由於沒有前後肢,脊柱僅分化為薦部之前的背椎和薦部之後的尾椎。前後兩枚椎骨的連線,除1對前關節突與1對後關節突相關節以及椎體關節外,還多1對椎目突與椎弓凹的關節。前部的背椎、後部的背椎或整個背椎的椎體下方具有椎體下突。尾椎下方常有1對脈突。除前2枚背椎外,從第三背椎起每一背椎連有1對長的肋骨。內臟器官亦增長,成對的器官往往前後配置或者一側退化。蛇目動物的上頜骨齶骨與翼骨疏鬆地聯結於腦顱上,其上長有一些像倒鉤一樣的牙齒,吞食時有攫握食物的作用。這些成對的骨骼可以交替移動。將食物向口內挪,便於吞下。下頜骨左右兩半由韌帶相連,並借方骨連於腦顱上,所以口可以張得很大,又兼下頜部皮膚鬆弛,因而可吞吃大物。沒有胸骨,腹部肌肉有節奏的收縮,可使吞下咽部的整體大型食物移向胃內。雄蛇尾基部兩側有1對交接器,交配時自內向外經泄殖肛孔兩側翻出,每次交配只用其一。卵生或卵胎生。
黑曼巴蛇黑曼巴蛇

主要亞目

按現行分類系統,可分為3亞目、11科。
①盲蛇亞目(Scolecophidia)分盲蛇科、異鱗蛇科和細盲蛇科。
②原蛇亞目(Henophidia)分蟒科、筒蛇科、針尾蛇科、內鱗蛇科和瘰鱗蛇科。
③新蛇亞目(Caonophidia)分游蛇科(有幾個亞科)、眼鏡蛇科(有眼鏡蛇亞科、扁尾蛇亞科和海蛇亞科)和蝰科(有白頭蝰亞科、蝰亞科和蝮亞科)。除游蛇科的大部分外,此亞目都是毒蛇。

盲蛇亞目

盲蛇亞目是最原始的蛇類,多具有後肢帶,分布於世界各溫暖地區。盲蛇亞目包括一些體型最小的蛇,很多成員身長不到15厘米,但也有少數種類體型較大。盲蛇亞目從頭到尾身體粗細大體一致,頭尾均短,外形略似蚯蚓,多營穴居生活,食蚯蚓、白蟻等地下的各種無脊椎動物。盲蛇亞目成員全身均勻覆蓋覆瓦狀圓鱗,沒有腹鱗的分化,眼隱於眼鱗之下。

盲蛇科

(Typhlopidae)
盲蛇科有6屬150~226種,是盲蛇亞目種類最多、分布最廣的一科,主要分布於非洲亞洲南部和大洋洲,少數分布於中美洲,此外有一種出現於南歐,兩種見於美國佛羅里達。盲蛇亞目的三個科牙齒的位置各不相同,盲蛇科僅上頜有牙齒。盲蛇科最著名的種類當屬鉤盲蛇Ramphotyphlopsbraminus,鉤盲蛇是所有蛇類中唯一孤雌生殖的成員,只有雌性而無雄性。鉤盲蛇也是體型最小的蛇類之一,身長僅15厘米。鉤盲蛇原產於亞洲,但是由於潛伏於花盆的土壤中而被人類帶到世界其它地方,現在除了亞洲熱帶、亞熱帶地區以外,非洲、大洋洲和美洲部分地區以及很多大洋的島嶼上都能見到,成為分布最廣泛的蛇類之一,鉤盲蛇也是中國最常見的盲蛇,最北可見於重慶和宜昌。盲蛇科有少數種類的體型較大,如非洲的巨盲蛇Rhinotypholopsschlegeli身長將近1米,遠遠大於其它盲蛇。

異盾盲蛇科

(Anomalepidae)
異盾盲蛇科有4屬16~20種,分布於美洲從尼加拉瓜阿根廷北部。異盾盲蛇科和盲蛇科一樣上頜有牙齒,但下頜前端尚有一枚牙齒,少數則為多枚牙齒。異盾盲蛇科成員往往比盲蛇科成員更加細小,通常不超過30厘米,是體型最小的蛇類之一。

細盲蛇科

(Leptotyphlopidae)
細盲蛇科由2屬64~93種,主要分布於美洲熱帶、亞熱帶地區和非洲,少數種類見於美國西南部、阿拉伯、印度和巴基斯坦。與其它盲蛇亞目成員不同,細盲蛇科牙齒長在下頜而非上頜。細盲蛇科體型比盲蛇纖細,多數種類不超過30厘米,也包括一些體型最小的蛇。

原蛇亞目

原蛇亞目又稱蟒蛇亞目,是大中型的原始蛇類,多有後肢帶殘餘。原蛇亞目主要分布於熱帶地區,集中分布在亞洲南部到大洋洲一帶,種類不多,有些類群分類爭議較大。

蟒蛇科

(Boidae)
蟒蛇科約有17屬73種包括現存最大的蛇類,但多數種類沒有那樣大。蟒蛇科不僅有後肢帶殘餘,還有殘餘的後肢,呈鱗片狀,有些種類還有可以感受紅外線的頰窩。蟒蛇科可分為卵生的蟒亞科和主要為卵胎生的蚺亞科,二者均即包括巨型蛇類,也包括一些中型蛇類。蚺亞科包括蚺和沙蟒,二者有時也進一步分成兩個亞科。蚺分布廣泛,主要分布於美洲,少數分布於馬達加斯加島紐幾內亞島。蚺中最著名的是分布於南美洲北部的綠水蟒Eunectesmurinus,這是現存最大的蛇類,雖然身長一般略小於網蟒,但是比網蟒更重。更常見的是紅尾蚺Boaconstrictor,其分布廣泛,見於美洲大部分熱帶地區,亞種多達10餘個。
地毯蟒地毯蟒
普通蚺的一些亞種是蚺中體型比較大的成員,長達4.5米,但是比綠水蚺要小很多,而一些亞種體型很小,長僅1米。沙蟒有10多種,身長多不超過1米,適應在沙中穴居,與其它蟒蛇科成員習性截然不同。沙蟒主要分布於亞洲和非洲的乾燥地區,並有一種見於歐洲,而北美有兩種小型的蚺蛇也與沙蟒有較近的親緣關係。蟒亞科主要分布於舊大陸熱帶地區,其中多數分布於大洋洲,而最著名的蟒屬Python則分布於亞洲和非洲,蟒屬中有多種巨型蛇類,其中東南亞的網蟒Pythonreticulatus身長可達10米,是最長的蛇,只是重量要小於綠水蟒。亞洲的印度蟒Pythonmolurus的非洲的非洲岩蟒Pythonsebae身長均可超過7米甚至更長,是僅次於綠水蟒和網蟒的巨蟒。澳洲的蟒中最著名的是地毯蟒Moreliaspilota,地毯蟒長2~4米,亞種繁多,不同亞種花紋差異很大。分布於澳洲北部和紐幾內亞的綠樹蟒Moreliaviridis在幼年的時候顏色為黃色或桔紅色,但成年後變成綠色,綠樹蟒與南美洲的蔥綠樹蚺Caralluscaninus非常相似,但並非近親。

林蚺科

(Tropidophiidae)
林蚺科有4屬24種,分布於墨西哥到南美洲北部以及加勒比海諸島,主要為陸棲,體型很小,最小者身長僅32厘米,大者也不過1米。林蚺科成員為卵胎生,過去多被併入蟒蛇科,並歸入其中的蚺蛇一類。
古巴林蚺古巴林蚺

島蚺科

(Bolyeridae)
島蚺科僅2屬2種,即現在僅分布於印度洋馬斯克林群島的圓島上的島蚺Casareadussumieri和可能已經滅絕的雷蛇Bolyeriamulticarinata。島蚺以前在馬斯克林群島的其它比較大的島於上如模里西斯島也有分布,但是由於人類的活動,特別是由於人類帶來的豬的破壞了其生存環境,島蚺在這些島上滅絕而僅存於圓島上。島蚺與林蚺有一定親緣關係,過去多被併入蟒蛇科中的蚺蛇一類,但不同於林蚺和蚺蛇,島蚺為卵生而非卵胎生。
島蚺島蚺

筒蛇科

(Aniliidae)
筒蛇科僅筒蛇Aniliusscytale一種,分布於南美洲北部。筒蛇身長不到1米,為具有後肢帶殘餘的原始蛇類。筒蛇色彩鮮艷,雖然無毒,但其花紋與劇毒的珊瑚蛇略有些相似。對筒蛇科的分類爭議很多,有些人認為筒蛇科僅此一種,另一些人則將其它很多原蛇亞目的成員也歸入筒蛇科。
筒蛇筒蛇

美洲閃鱗蛇科

(Loxocemidae)
美洲閃鱗蛇科僅僅有美洲閃鱗蛇Loxocemusbicolor一種,分布於墨西哥南部到哥斯大黎加,為穴居蛇類。美洲閃鱗蛇與亞洲的閃鱗蛇比較相似,但是可能和美洲的筒蛇關係更加密切,可併入筒蛇科。
美洲閃鱗蛇美洲閃鱗蛇

倭管蛇科

(Anomochilidae)
倭管蛇科有1屬1~2種,分布局限於馬來半島和馬來群島,為穴居蛇類。倭管蛇介於原始的進步的蛇之間,與筒蛇科或針尾蛇科可能有一定關係,有時併入筒蛇科或針尾蛇科。

針尾蛇科

(Uropeltidae)
針尾蛇科有8屬47種,分布於印度南部和斯里蘭卡。針尾蛇是中型的穴居蛇類,與管蛇相似但是沒有後肢殘餘。針尾蛇尾端有極度膨大的鱗片,形成小嵴或小刺,在挖穴過程中起到一定作用,鱗片有類似閃鱗蛇般的虹彩。

瘰鱗蛇科

(Acrochordidae)
瘰鱗蛇科有1屬3種,是為分布於亞洲南部和大洋洲的水生蛇類。其中分布於澳大利亞北部和紐幾內亞的阿拉佛拉瘰鱗蛇Acrochoridusarafurae與分布於東南亞的爪哇瘰鱗蛇Acrochoridusjavanicus生活於淡水中,另一種小瘰鱗蛇Acrochoridusgranulatus則生活於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熱帶近海,從印度直到西太平洋諸島,中國南方也能見到。瘰鱗蛇沒有腹部的大鱗,在陸地上行動艱難,皮膚鬆弛,在水中遊動時皮膚豎向展開使身體側扁。瘰鱗蛇以魚為食,象蟒蛇一樣用纏繞的方式殺死獵物。
阿拉佛拉瘰鱗蛇阿拉佛拉瘰鱗蛇

新蛇亞目

新蛇亞目又稱游蛇亞目,是進步的蛇類,肢帶已經完全消失,一些種類還進化出了毒牙和毒腺,成為高效率的捕食者。新蛇亞目包括現存的全部毒蛇和大多數無毒蛇,其分布非常廣泛,世界上大多數地方均能見到。

游蛇科

(Colubridae)
游蛇科多達300屬1600~1800種,爬行動物的最大一科,包括現存2/3的蛇,世界各大洲均有分布,且為除澳洲以外各地的主要蛇類。游蛇科成員非常複雜,相當於進步蛇類的收容所,亞科眾多,劃分混亂,有時有些成員被列為獨立的科,其中最有爭議的是分布於非洲和中東的穴蝰,和新蛇亞目各科的成員均有些相似,但親緣關係均不很近,有時被單列為穴蝰科Atractaspididae。
乳蛇乳蛇
游蛇科多數為無毒蛇,部分為後溝牙毒蛇,其毒性多數不大,但也有極少數劇毒的種類和少數毒牙前置的種類。游蛇科成員形態多種多樣,其中有些種類一個種就有多種不同的花紋,最著名的就是美洲的王蛇Lampropeltisgetula和乳蛇Lampropeltistriagulum。王蛇有10餘個亞種,彼此之間差異甚大,從外表上往往會誤認為是不同的種類。乳蛇亞種多達25個,雖然無毒,但是外表與劇毒的珊瑚蛇非常相似,不同亞種的乳蛇看起來很象是不同種類的珊瑚蛇。游蛇科最奇特的種類當屬亞洲熱帶地區的幾種金花蛇屬成員Chrysopelea,它們可以在空中滑翔一段距離,有飛蛇之稱。劇毒的游蛇科成員主要分布於非洲,如非洲樹蛇屬Dispholidus和非洲藤蛇屬成員Thelotornis,它們的毒性均可致命,且非洲藤蛇的毒液尚無抗毒素。
非洲樹蛇非洲樹蛇

眼鏡蛇科

(Elapidae)
眼鏡蛇科有70多屬310多種,是前溝牙的毒蛇。眼鏡蛇科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個溫暖地區,在陸地和海洋均有分布,其中在澳洲是主要蛇類。眼鏡蛇科常被分成陸生的眼鏡蛇科Elapidae和海生的海蛇科Hydrophiidae2個科,而海蛇科又常被分成尚須依賴陸地來繁殖的扁尾蛇科Laticaudidae和高度適應海洋生活的海蛇科Hydrophiidae2個科。眼鏡蛇科成員形態大多數與游蛇科類似,但少數種類,如大洋洲的棘蛇屬Acanthophis體型極似蝰蛇科成員,這可能與大洋洲沒有真正的蝰蛇科成員有關。
內陸泰攀蛇內陸泰攀蛇
眼鏡蛇科成員的毒牙不能摺疊收回,所以毒牙不能太大,遠小於蝰蛇科成員,其中體型最大的眼鏡蛇毒牙並不大於最小型的蝰蛇,但眼鏡蛇科成員的毒性往往更加劇烈,陸地上毒性最大的蛇是澳大利亞的內陸泰攀蛇(細鱗泰攀蛇)Oxyuranusmicrolepidotus,其一次排毒量可以殺死25萬隻老鼠!而一些種類的海蛇毒性可能更大!陸棲的眼鏡蛇有45屬250種,在大洋洲、亞洲、非洲和美洲都有一些著名的種類。眼鏡蛇在大洋洲是主要的蛇類,由於缺少其它蛇類,眼鏡蛇占據了比較多樣的生態位,著名的種類除了前面提到的泰攀蛇和棘蛇以外,還有虎蛇Notechis,伊澳蛇Pseudechis等,其中伊澳蛇屬包括澳洲最常見和分布最廣的毒蛇。亞洲的眼鏡蛇中最著名的當屬眼鏡王蛇Ophiophagushannah,這是世界上最大的毒蛇,大者體長可超過5米。非洲的眼鏡蛇以曼巴蛇Dendroaspis最著名,曼巴蛇主要為樹棲蛇類,但黑曼巴蛇Dendroaspispolylepis常在地面活動,黑曼巴蛇是非洲最大的眼鏡蛇,體長可達4米,黑曼巴蛇也是非洲毒性最大的蛇,且動作敏捷,攻擊速度快,非常危險。
眼鏡王蛇眼鏡王蛇
亞洲和非洲還有幾種噴射毒液的眼鏡蛇,主要攻擊對手的眼睛。美洲的眼鏡蛇以珊瑚蛇Micrurus和擬珊瑚蛇Micruroides為代表,它們是色彩最艷麗的蛇之一,也是美洲毒性最大的蛇類之一,一些美洲的無毒蛇如乳蛇擬態成珊瑚蛇來保護自己。扁尾蛇有1屬6種,多分布於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熱帶近海,但有一種分布於索羅門群島的湖泊中。扁尾蛇毒性劇烈,但很少咬人。海蛇有16屬55種,為卵胎生蛇類,完全擺脫了對陸地的依賴而在陸地行動困難或不能行走。海蛇與扁尾蛇分布區域大體類似,但其中的長吻海蛇Pelamisplaturus不局限於近海而可生活與遠洋中,因此分布非常廣泛,不僅遍及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熱帶海域,還遠及東太平洋各地直到美洲沿海,它們也是是世界上數量最多的蛇類。
曼巴蛇曼巴蛇

蝰蛇科

(Viperidae)
蝰蛇科有28~34屬220~250種,是管牙的毒蛇,毒牙巨大並可以摺疊收回,為最進步的蛇類。蝰蛇科成員的體型多與其他蛇類明顯不同,身體短粗,尾短而突然變細,頭大而成三角形,有些種類頭上還有可感受紅外線的頰窩。蝰蛇科可分為無頰窩的蝰蛇亞科Viperinae、有頰窩的蝮蛇亞科Crotalinae和原始而神秘的白頭蝰亞科Azemiopinae三個亞科,它們有時也被升級為單獨的科。蝰蛇亞科約有12~13屬70餘種,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和非洲各地。
犀噝蝰犀噝蝰
蝰蛇亞科包括分布最北的毒蛇,其中極北蝰Viperaberus遍布歐亞大陸北部,也是見於英國的唯一毒蛇,最北可深入北極苔原地區。蝰蛇亞科包括一些毒牙最大的毒蛇,如非洲的加彭噝蝰Bitisgabonica的毒牙可長達5厘米。加彭噝蝰也是非洲最大和最著名的毒蛇之一,身體非常粗壯,與其近親犀噝蝰Bitisnasicornis等同為花紋最複雜的蛇類。白頭蝰亞科僅以白頭蝰Azemiopsfea為代表。白頭蝰是蝰蛇科最原始的成員,分布於緬甸和我國南方等地,非常罕見,目前人們對其所知甚少。蝰蛇科其它成員均屬於蝮蛇亞科,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亞科,分布廣泛,在除了澳大利亞以外的各個大陸都有分布,且在大多數地區都是主要的毒蛇。
白頭蝰白頭蝰
蝮蛇亞科最著名的當屬響尾蛇Crotalus,以尾部可以發出聲音報警和可以感受紅外線而聞名。響尾蛇主要分布於北美洲,但是有3種見於中南美洲。美國東南部的東部菱背響尾蛇Crotalusadamanteus體長超過2米,是北美洲最大最重的毒蛇。中南美洲的巨蝮Lachesismuta體型比東部菱背響尾蛇更大,體長近4米,是西半球最大的毒蛇,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蝮蛇和最重的毒蛇。在亞洲蝮蛇的種類很多,其中蝮蛇屬Agkistrodon和烙鐵頭屬Trimeresurus的成員是中國最常見的毒蛇,也是中國咬傷人的主要毒蛇。
東部菱背響尾蛇東部菱背響尾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