飥飥饃

飥飥饃

飥飥饃是西安回族最具代表性的小吃之一。飥飥饃是聰明的華人穆斯林汲取阿拉伯大餅、胡餅之精華,採納中國傳統烤餅工藝烙制的一種純麵粉的宜儲便攜的小圓餅,一般系用慢火烙制。飥飥饃是牛羊肉泡饃的主角,且隨著牛羊肉泡饃知名度的提高,享譽食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飥飥饃
  • 是否含防腐劑:否
  • 產生地西安回族
  • 製作基本功:揉功,火功
主要特點,歷史淵源,烤餅來源,胡餅簡介,圖爾木,飥飥饃,製作方法,泡饃,

主要特點

飥飥饃餅圓內側爆起一道黃邊,饃面有花色斑紋,綿軟中透出淡淡的甜味,即所謂“虎背全國菊花心”。最初,飥飥饃被以阿拉伯語“食品”之音“圖爾木”(Turml)命名,後來,其名演變為飥飥饃。現 在,西安穆斯林說“飥飥饃”時,仍將“饃”讀為“mu”,或簡稱“飥飥”。飥飥饃的成名,和牛羊肉泡饃有密切的關係。因為韌筋甜綿耐煮,掰碎後入肉湯旺火煮而不散,塊與塊之間互不粘連,飥飥饃成為牛羊肉泡饃的主角,且隨著牛羊肉泡饃知名度的提高,享譽食壇。
陝西飥飥饃陝西飥飥饃

歷史淵源

烤餅來源

從烹飪工藝看,飥飥饃屬於烤類;從世界烹飪史看,烤餅類最早是從西域傳入的。我國古籍主要記載了四種餅類食物,但這四類餅的概念,和今天所說的餅並不完全是一會事。第一類是蒸餅,也是古代最普及的一種麵食,類似於今天的蒸饃(即饅頭);第二類是湯餅,湯餅實際是一種湯麵條,與現 在所說的餅沒有任何聯繫;第三類是油餅,與現 在的油煎餅相似,唐慧琳在《一切經音義》中說:“此油餅,本是胡食,中國效之,微有改變。”所謂“本是胡食”者,即為西域民族所制,後傳入內地;第四類是胡餅,即西域胡人的食物。《御覽》引《續漢書》說“靈帝好胡餅,京師皆食胡餅”。可見,早在東漢這種胡餅就傳入了黃河流域。《通鑑》卷218天寶十五載六月乙未條上說唐玄宗安史之亂逃離長安後吃不上東西,楊國忠自市胡餅以獻,由此可知胡餅在唐代已流行於長安地區。
上述四種餅,前兩種源於漢族,後兩種傳自西域。餅實際是古代麵食的通稱,明王三聘在《古今事物考·飲食》中總結說:“凡以面為食具者謂之餅,故火燒而食者呼為燒餅,水瀹(yùe)而食者呼為湯餅,籠蒸而食者呼為蒸餅,而饅頭謂之籠餅是也。”油餅和胡餅的意義,和今天所說的餅相似,特別是胡餅,與我們要詳述的飥飥饃有其內在的聯繫。
在伊斯蘭教興起之前,西域胡人即普遍食用胡餅,並傳之於內地。後來,伊斯蘭教傳播於西域時,穆斯林自然繼承了傳統飲食文化,使胡餅成為一款清真美食。

胡餅簡介

東漢劉熙釋名》說:“餅並也,溲(sōu)面使合併也。胡餅之作……以胡麻著上也。”可見,胡餅就是一種上面敷有胡麻的燒餅,如果不敷胡麻,再包入餡子就是燒餅。北魏齊民要術》中有“作燒餅法”:“面一斗,羊肉二斤,蔥白一合,豉汁及鹽熬令熟,炙之,面當令起。”這種餅與後來西安回坊的羊肉餅,很有相似之處。《齊民要術》中還有一種“髓餅”,“以髓脂蜜合和,面厚四五分,廣六七寸,便著胡餅爐中令熟,勿令反覆,餅肥美可久經”,這種餅更象現 在的油酥餅。
胡餅的最大特點是攜帶方便,能久貯存。穆斯林商人經年累月長途跋涉在外,胡餅便成為他們的首選攜帶食品。大約在盛唐時期,到長安經商的阿拉伯商人還帶來了一種阿拉伯烤大餅,這是一種不含餡、不用任何調料的烤餅。

圖爾木

長安是我國餅的故鄉。《太平御覽》中說:“餅出三輔。”“三輔”就是漢代京都長安的通稱,可見長安的餅漢代就很有名。唐代以前,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重心在黃河流域的秦中,從宋代開始才重心東移。黃河流域適宜種植小麥,從而餅就成為當時最重要的主食。
就長安的餅來說,唐以前的記載頗多,唐以後逐漸少了,但人們的飲食習慣並不一定隨時間或地域而變化。在時間上,自兩漢歷魏晉南北朝到隋的飲食習慣一脈相承。在地域上,長安是當時東方世界的大都會,各地的美味都會匯聚於此。“餅”文獻記載少了,並不說明“餅”的品種和文化沒有發展。相反,就在唐以後,長安穆斯林的著名“麵餅”— 飥飥饃出現了,走入了中國清真飲食文化史,為發展中國清真餐飲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唐以後,聰明的華人穆斯林為外出攜帶乾糧方便,汲取阿拉伯大餅、胡餅之精華,採納中國傳統烤餅之工藝,烙制了一種純麵粉的小圓餅。這種餅筋韌香荃,存放幾天而不變質,特別適應於遠途攜帶食用。唐宋,乃至元代前期,中國穆斯林大多使用的是阿拉伯語。
這種小圓餅烙製成功以後,該起個什麼名呢?當時的穆斯林並不精通漢語,對漢族各類餅的稱謂也不熟悉。由於這個小圓餅成了他們當時的主要食品,也為了與雜居的漢族與其他民族交流方便,他們便用阿拉伯語“食品”的譯音 “圖爾木”(Turml)命名了這個小圓餅。

飥飥饃

“圖爾木”只是作為一個語音符號,在廣大穆斯林中使用與流行,它的來歷人們都已淡忘,誰也不知道這三個字如何寫,更不知道其含義是什麼了。再後來,也許是近代、現代或是當代,有經營者要為“圖爾木”做招牌,或是有人要寫關於“圖爾木”的文章,這才認真思考起了這個“圖爾木”。如果說古代穆斯林給“圖爾木”起了一個語音名稱,那么,現 在的穆斯林則給它起了一個書面名稱。“圖爾木”是食品,起名自然少不了“食”字旁,於是,一個古色古香的名稱“飥飥饃”出現了。“飥”是依音借用古代“餺飥”之“飥”, “餺飥”是古代一種湯麵條,和餅無關係。用“饃”取代了“木”音,一則意思相吻合,十則聲母都是“m”,屬諧音。直到現在,西安穆斯林說“飥飥饃”,仍將“饃”讀為“mú”。最多的時候是簡稱為“飥飥”。
飥飥饃飥飥饃

製作方法

烙制飥飥饃有兩個基本功:一是揉功,二是火功。麵粉加十分之一酵面(若烙制硬面饃則不用酵面),揉成團,面不宜太軟,至筋韌光滑,擀成小圓餅。鏊燒熱,餅入鏊兩翻後,改中火,再改文火。六翻後,饃餅發輕,摁有彈力,平放左手心,右手搔餅面,則左手心發癢,即可出鏊。飥飥饃底色潔白,花紋金黃,筋韌甜綿,特別是夾入臘羊肉,則更是妙不可言。硬面飥飥饃則要求有筋勁,掰碎後入鍋煮製而不粘不散。西安穆斯林婦女基本都會烙飥飥饃。
飥飥饃從製作工藝上分有兩種,一種是硬面,一種發麵。硬面饃用於牛羊肉泡饃,一般直徑約有10厘米;發麵饃日常乾食,或外出攜帶,一般直徑約有15厘米,有的家庭圖方便,便烙成直徑約30厘米的大飥飥饃。儘管大,西安穆斯林仍呼其為飥飥饃。

泡饃

飥飥饃的成名,和西安穆斯林的名吃牛羊肉泡饃有密切的關係。飥飥饃是牛羊肉泡饃的主角,因此,飥飥饃的名聲是隨著牛羊肉泡饃知名度的提高,而享譽食壇。
西安牛羊肉泡饃西安牛羊肉泡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