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巒河經營所

翠巒河經營所

翠巒河經營所位於黑龍江省翠巒區(局)址西北部19公里處,1950年建所,當時命名為第二作業所,1954年4月21日改稱第二伐木場,並由擋石河遷至翠巒河,1958年5月改稱第二林場,1963年7月15日更名為翠巒河林場,1964年10月7日改稱翠巒河服務站,1967年11月10日改稱翠巒河管理區,1969年11月18日改稱翠巒河林場,1972年3月28日改稱翠巒河經營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翠巒河經營所
  • 經營區總面積:11191公頃
  • 林業用地:10897公頃
  • 總人口:505人
地理位置,機構設定,經營方式,自然資源,骨幹項目,

地理位置

翠巒河經營所在海拔300—350米處,氣候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降雨量500—600毫米,全年無霜期100天左右。
全所經營區總面積為11191公頃,27個林班,其中林業用地10897公頃,非林業用地294公頃(其中耕地面積1073.5畝)。
全所現有居民總戶數165戶,總人口505人。現有職工151人,其中幹部16人,全民職工86人,契約制工人65人,離退休職工95人。

機構設定

全所黨總支委員會共有中共黨員33名,下設3個黨支部。黨支部總支書記(所長)謝鵬程,工會主席王鵬萱。

經營方式

近年來,全所多種經營工作以林權制度為契機,以傳統種、養、采、加、服項目為基礎,實行兩個結合,即:林下經濟與庭院經近年來,全所多種經營工作以林權制度為契機,以傳統種、養、采、加、服項目為基礎,實行兩個結合,即:林下經濟與庭院經濟相結合,短期項目與中長期項目相結合。發揮兩個作用:公司作用和協會作用。以大戶帶小戶,富戶幫窮戶,極大地調動了職工民眾發展多種經營的積極性,促進了全所多種經營發展。2006年,全所實現產值850萬元,總收入240萬元,年人均純收入為4600元,從事多種經營戶數達到70%以上,安置富餘勞動力200人。

自然資源

1、山野菜:猴腿刺嫩芽蕨菜黃瓜香、老桑芹。
2、山野果:都柿刺梅果山葡萄山核桃山梨五味子松籽
3、山藥材:五加參黨參黃芪串地龍沙參白鮮皮核桃皮暴馬子等60多種。
4、食用菌:木耳針蘑元蘑、草蘑、猴頭雞腿蘑香茹
5、野生動物:鹿狍子野豬黑熊野兔獾子野雞飛龍灰鼠花鼠野鴿子
6、景觀景點:苗圃、休閒廣場、紅松母樹林、魚池。

骨幹項目

1、種植業:五味子7萬株,7公頃,從業人員20人。
2、養殖業:養牛45頭、養鹿19頭、野豬8頭、養羊69隻。
3、加工業:山野菜加工2600斤,從業31人,人均純收1096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