罄竹難書

罄竹難書

罄:《說文》器中空也。古文磬字。《·小雅》罄無不宜。《》罄,盡也。《左傳·僖二十六年》室如縣罄。《釋文》罄,亦作磬,盡也。本義為器中空,引申為盡,用盡。比喻事實(多指罪惡)很多,難以寫完(古人寫字用竹簡,竹子是制竹簡的材料)。

罄竹難書,指把竹子用完了都寫不完(古人寫字用竹簡,竹子是制竹簡的材料),比喻事實(多指罪惡)很多,難以說完。出自《呂氏春秋·季夏紀》:“此皆亂國之所生也,不能勝數,盡荊越之竹猶不能書。”《漢書·公孫賀傳》:“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辭,斜谷之木不足為我械。”本意都是“事端繁多,書不勝書”。《舊唐書·李密傳》記載李密數說隋煬帝的十大罪狀,其中有“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的話。意思是說,用盡南山的竹子作竹簡,也寫不完他的罪行;決開東海的水,也洗不盡他的罪惡

【“罄竹難書”常誤寫為“磬竹難書”,應注意。】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罄竹難書
  • 作品出處:《呂氏春秋 》《漢書·公孫賀傳》《舊唐書·李密傳》
  • 文學體裁:成語
  • 詞性:貶義詞
  • 拼音:qìng zhú nán shū
  • 釋義: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
成語辨析,成語人物,成語出處,成語示例,成語辨析,成語典故,成語爭議,歷史用法,負面語意,正面語意,中性語意,現代用法,

成語辨析

【成語用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
【近義詞】十惡不赦罪大惡極擢髮難數、作惡多端
【反義詞】宅心仁厚豐功偉績
【成語解釋】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

成語人物

成語出處

“罄竹難書”最早出現於《呂氏春秋·季夏紀》:“此皆亂國之所生也,不能勝數,盡荊越之竹猶不能書。”《漢書·公孫賀傳》:“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辭,斜谷之木不足為我械。”本意都是“事端繁多,書不勝書”。
呂氏春秋呂氏春秋
很多人只知道《新唐書·李密傳》:“隋時李密移檄郡縣,數煬帝十罪曰:‘罄南山之竹,書罪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罄竹難書”解為“事端繁多,數不勝數”。
李密本是隋煬帝楊廣的侍衛,他生性聰明靈活。在一次值班的時候,因左顧右盼,被隋煬帝發現,認為他不老實,於是就免了李密的差使。李密並不懊喪,立志要做一番大事業,從此發奮讀書。一次,李密在大街上騎著牛,把《項羽傳》掛在牛角上,抓緊時間讀書,恰巧被宰相楊素看見,楊素跟李密親切地交談了一陣,覺得他是個很有抱負的人。楊素回到家跟他的兒子楊玄感說:“李密的學識淵博,才能也很強,將來有什麼重要事情你可以跟他商量。”從此楊玄感和李密好朋友。
後來楊玄感起兵要推翻隋煬帝的統治,就把李密請去當他的謀士,可是楊玄感因被別人迷惑,幾次關鍵時刻不用李密的計謀,最終導致兵敗被殺。李密脫離危險後,繼續反抗隋朝,他投奔了翟讓領導的瓦崗農民起義軍,在李密的幫助下,這支起義軍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取得了很大勝利。翟讓就主動把首領的位置讓給了李密。李密建立政權後,在進攻洛陽時,李密發出了討伐隋煬帝的檄文,宣布隋煬帝有十大罪狀,號召百姓起來推翻隋煬帝,其中有“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意思是把南山的竹子都製成竹簡,也寫不完隋煬帝的罪狀,決開東海的堤壩,滔滔海水流完了,隋煬帝的惡行還沒有流完。成語“罄竹難書”,比喻罪惡滔天
罄竹難書
新唐書<李密傳>》:“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成語示例

錯誤用法:
1、淪陷區的同胞在抗戰中所表現的奇蹟,真是所謂罄竹難書啊。鄒韜奮《抗戰以來》
2、熱播電視劇《衛子夫》中,段宏稱讚淮南王劉安“護民之功,罄竹難書”。
原因:此詞語用來修飾罪惡很多,屬貶義詞,不能用來修飾光輝事跡及美好的事情。

成語辨析

注意字型區分:“罄”不能寫作“馨”
“罄”古同“磬”,可作“磬竹難書”

成語典故

李淵自從在太原起兵以後,自任為大將軍,積極地向隋軍進攻。
這個時候,突厥的力量很強,李淵因為一方面擔心突厥壞事,一方面又想要借用胡人剽悍的胡馬,所以聽從別人的建議,向突厥的始畢可汗契約,雙方約定:“若得攻入長安,民眾土地歸於唐,金玉繒帛歸於突厥。”
李淵為爭取人心,大開糧倉,救濟災民,並且乘機招募義兵。然而,這些義兵都是烏合之眾,沒有經過檢閱練習,所以帶領起來萬分辛苦。
此時,李密在河南省東部,擁有極大的力量,而且發表了一篇著名的檄文聲討隋煬帝,其中的名句有“罄南山之竹,書罪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這句話的意思是,用完南山的竹子做簡策,也寫不完煬帝的罪狀。罄是用盡的意思。用東海的滔滔大水,也寫不完煬帝的罪惡。以後我們形容罪狀之多,寫都寫不完,稱之為“罄竹難書”,這就是此句成語的由來。
自從這一篇檄文一出,海內轟動,人人傳閱,李密的聲勢如日中天,各地反隋的領袖如竇建德徐圓朗等紛紛上表,勸請李密即天子位,李密卻以為洛陽尚未拿下,還不必急在一時。
因為李密的聲勢浩大,所以李淵想要來拉攏他,遣使通書。李密自以為力量雄厚,要求李淵率領步騎數千到河南來,當面締結盟約,由李密自任盟主。
李淵不敢得罪李密,卻又不想跑到河南去。他笑著說:“李密這個人如此夸矜自大,我正準備進兵關中,如果一口回絕他,等於平白又多了一個敵人,不如拍拍他的馬屁,使他更為驕傲,然後再慢慢觀看鷸蚌相爭,好來坐收漁利。”
於是,李淵就命令溫大雅回了一封書信給李密,信上說:“天生萬民,必有司牧,當今能為司牧,作為天子者,除了你還有什麼人?老夫年逾知命(知命為五十歲),沒有這個野心了。願意跟著大弟你,攀鱗附翼。”
李密見到信,看得眉開眼笑,樂不可支。從此,對李淵深信不疑。

成語爭議

中國台灣地區前領導人陳水扁亂用成語 “罄竹難書”鬧笑話
陳水扁亂用成語,竟然說義工的義行“罄竹難書”,成為台灣政壇一大笑話。
據報導,2006年5月20日陳水扁到海灘撿垃圾。在賣力撿了滿袋垃圾後,陳水扁讚揚台灣志工精神時說:“有很多我們的志工團體,不管是政府代表或者是民間企業幫忙等等,這些都是罄竹難書,非常感人的成功故事。”報導稱,太陽太大了,陳水扁被曬昏了吧。
不料,22日台灣的教育部門負責人杜正勝立法院接受質詢時,還要拍馬屁“護主”。杜正勝說,“罄是用盡,竹就是竹片,是在紙張發明前的書寫工具,難是難以,書就是書寫,就是用盡所有的紙也寫不完,也就是要做的事實在太多。”
國民黨立委李慶安質問:“所以部長你覺得這個形容沒有錯?”杜正勝說:“單單就這四個字,沒有錯。”李慶安嘲諷說,不要因為陳水扁說錯你就硬拗。你對教育的貢獻真是“罄竹難書”!一句話讓杜正勝啞口無言。
根據台灣教育部國語辭典的解釋,“罄竹難書”的意思是:即使把所有竹子做成竹簡,也難以寫盡。《舊唐書》卷五十三《李密傳》:“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後世於是就用“罄竹難書”比喻罪狀之多,難以寫盡。
陳水扁用錯成語露怯 台官員奉迎胡解成語出醜
2006年5月22日上午,台政府教育部門負責人杜正勝在台立法院教育委員會“說文解字”,為成語“罄竹難書”下了新的批註,意思是“用盡所有的紙張都寫不完”。杜正勝胡解成語,遭到立委嘲諷和島內中文教師的反彈。
據台媒報導,陳水扁20日在白沙灣當環保志願者淨灘時表示,台灣義工的貢獻是“罄竹難書”。杜正勝22日上午在台立法院回應相關質詢時表示,“罄是用盡,竹是竹片”,“罄竹難書”用現代白話文來說就是“事情多到連紙張都寫不完”。
針對杜正勝對成語做出新的“註解”,中國國民黨籍立委李慶安則批評,這是替陳水扁說錯話在“硬拗”,她質疑,如果學生作文中出現“老師對我的恩惠真是罄竹難書”,這樣算對還是不對?杜正勝則回答說,“我不能當閱卷老師”,李慶安最後語帶嘲諷地“讚許”杜正勝對教育的貢獻“罄竹難書”。
杜正勝歪解成語也引起了島內教師的反彈,台媒引述台灣中山女中語文教師李素真的話指出,“罄竹難書”一詞源自於《呂氏春秋》,是指一個人的罪惡太多,就算用盡所有的竹子,也寫不完罪狀。罄竹難書是“負面”形容詞,不應隨便解釋。

歷史用法

負面語意

漢書》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安世者,京師大俠也,聞賀欲以贖子,笑曰:‘丞相禍及宗矣。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辭,斜谷之木不足為我械。’”意指南山的竹子寫不盡我要說的話。
此處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辭亦為負面用法,指罪行極多。
《舊唐書·李密傳》“磬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意思是說,用光南山的竹子當竹簡,也寫不光隋煬帝的罪行。

正面語意

皮日休文集》第九卷〈移元征君書〉:“果行是道,磬南山之竹,不足以書足下之功,窮百穀之波,不足以注足下之善。”意思是說,用光南山的竹子當竹簡,也寫不完你的功勞。

中性語意

罄竹難書最早見於《呂氏春秋》,形容“亂象極多,難以勝數”。後來多指“罪惡極多”。
《呂氏春秋·季夏紀·明理》描述亂世的各種異象,如馬有生角、雄雞五足、雞卵多毈、有豕生狗等。又說:其主不知驚惶亟革,上帝降禍,凶災必亟。“此皆亂國之所生也,不能勝數,盡荊、越之竹,猶不能書。”意謂這些怪象都是政治敗壞所產生的亂亡之兆,而且多到用盡荊、越兩地的竹子來寫都寫不完。
孫臏兵法》:“戰者,以形相勝者也。形莫不可以勝,而莫知其所以勝之形。形勝之變,與天地相敝而不窮。形勝,以楚越之竹書之而不足。”

現代用法

罄竹難書一語,最初形容“亂象極多”,後多指“罪惡極多”。雖然亦有正面用法,指“善行”或“功績極多”,但一般引用此語時,多只用以“形容罪狀之多”。在未說明的狀況下使用正面用法,可能會造成誤會。也可作“磬竹難書”。
辭典解釋
漢語大詞典》:“極言事實之多,難以盡載。常指罪惡,後偶亦形容好人好事。”《漢語成語考釋詞典》:“指事實很多,難以寫盡,多用來指罪惡,間或指功績。”《辭源》:“喻項目之多,不盡期錄。”
漢語成語考釋詞典》:“指事實很多,難以寫盡,多用來指罪惡,間或指功績。”
辭源》:“喻項目之多,不盡期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