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策

簡策

簡策指在竹片和木板上書寫文章,編連成冊的書籍。這是我國最早的正式書籍形式,盛行於春秋到東漢末年。削製成的狹長竹片或木片,統稱為簡,竹片稱簡,木片稱札或牘。若干簡編綴在一起的叫策(冊),編簡成策的繩子叫做編。簡策上的字均用毛筆墨書,寫錯了就用小刀颳去,叫做削。簡策制度對後世書籍制度的影響很深,現代出版工作中的許多習慣用語、名詞、概念,如“冊”、“編”、“篇”、“刪削”等,就是沿襲簡策時期的制度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簡策
  • 讀音:jiǎn cè
  • 概念:秦、漢用的簡策,竹做的叫"簡策"
  • 又稱:簡冊
  • 出現時間:秦
  • 定義中國早期的書籍形式之一
詞語解釋,簡介,簡策和版牘,歷史,考古記載,古籍記載,藝術家 簡策,簡介,個展,群展,

詞語解釋

jiǎn cè
ㄐㄧㄢˇ ㄘㄜˋ
簡策(簡策) 
1. 簡策,簡冊
[book] 古代連線成冊的竹簡。泛指書籍
2.亦作“簡筴”。即簡冊。由竹簡編連而成。後指史籍典籍
《管子·宙合》:“是故聖人著之簡筴,傳以告後進。”
漢 王充 《論衡·定賢》:“口談之實語,筆墨之餘跡,陳在簡筴之上。”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古史世本,編以簡策,領其名數,故曰録也。”
宋 司馬光 《進交趾獻奇獸賦表》:“臣等謂宜命協律播之聲歌,詔太史編之簡策。”
《金史·選舉志一》:“前代立賢無方,如版築之士,鼓刀之叟,垂光簡策者不可勝計。”

簡介

中國早期的書籍形式之一。在造紙技術發明以前,中國古代書籍主要是用墨寫在竹木簡上。人們將竹木劈成狹長的細條,經過刮削整治後在上面寫字,單獨的竹木片叫做“簡”,若干簡編連起來就叫做“策” (亦寫作“冊”),這是現在稱 1本書為1冊書的起源。簡策在中國使用起源很早。《尚書·多士》記載:“惟殷先人,有典有冊。殷革夏命。”說明商代的祖先已有編連的簡策,記載了商代推翻夏王朝統治的史實。由於竹木易得,書寫記事比甲骨、青銅、玉石等記事材料方便,篇幅不受限制,編連成策後閱讀存放也較便利,因而書籍的生產比過去容易得多。中國先秦時期的古籍,最初就是寫在簡策上而流傳下來的。在紙張發明並推廣普及以後,大約在公元 4世紀的東晉時期,簡策才基本絕跡。

簡策和版牘

簡策是中國早期的書籍形式之一。在造紙技術發明以前,中國古代書籍主要是用墨寫在竹木簡上。人們將竹木劈成狹長的細條,經過刮削整治後在上面寫字,單獨的竹木片叫做“簡”,若干簡編連起來就叫做“策” (亦寫作“冊”),這是現在稱 1本書為1冊書的起源。簡的書寫用毛筆和墨,古籍中有“漆書”之說,編繩有用皮編之說,在簡上寫錯的字要用刀削去,因此古人常以“刀筆”並提。
簡策簡策
版牘是正規書籍形式之一。在竹木簡盛行的同時,也用木版作為文字載體。未寫字的木版稱為“版”,寫了字的稱為“牘”。 1尺見方的牘,叫做“方”。《禮記》上說的“百名以上書於策,不及百名書於方”,指的就是不到百字的短文便寫在 1尺見方的版牘上。若是百字以上的長文,方牘容納不下,就要寫在簡策上了。
版牘寫錄短文,記錄雜事,有很大的靈活性。

歷史

簡策產生於商周時代。“簡”指狹長的竹片或木板編綴在一起,就稱為“冊”(策),也成為簡策。
關於簡的製作,古書上也有很清楚的記載,歷年來從地下挖掘的實物,也給我們提供了越來越明確的認識。漢代學者王充在他的著作《論衡·量知篇》中寫道"……竹生於山,木長於林,截竹為簡,破以為牒,加筆墨之跡,乃成文字。"台灣劉向《別錄》中說:"新竹有汗,善朽蠹,凡作簡者,皆於火上炙乾之……以火炙簡令汗去其青,易書復不蠹,謂之殺青,亦曰汗簡。"一根竹片叫做"簡",每單根簡是組成整部著作的基本單位,一部書往需多根簡寫成。把許多根簡編連到一處,就叫做"策","策"字也可以寫成"冊"。據《說文解字》,"冊"是象形字,像一長一短,中有二編之形。一根簡容不下許多字,長文章必須用許多簡編成策。在當時,一篇文章就是一冊,所說的篇"也就是那時的計數單位。如《論語》二十篇,《孟子》七篇等。
簡策上的字是用毛筆沾墨寫的,這叫做"筆",寫錯了就用小刀颳去,這叫做"削"。簡策使用的時期很長,甲骨文和青銅器上都有"冊"字,這說明在公元1300多年之前簡策就已有了。它最盛行的時間是從春秋到東漢末年。竹和木是很普遍的材料,用它們來製作書籍,容易得多,便利了人們寫作。竹策的誕生為促進中國文化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如我國第一位教育家孔子的《五經》等書,就是寫在簡策上的。
但是,簡策太重,一部書要人抬、肩扛、車拉,十分不便。人們在長期的實踐中發現了另外一種可代簡策的東西--帛。於是帛書便應運而生。簡之長短雖然不十分規則,但還是有一些慣例,一般長簡為二尺四寸,中簡一尺二寸,短簡八寸。一根簡上通常只寫一行文字,也有寫兩行甚至三行的。書寫順序取從上往下、從右向左的定製,這種形式一直影響著我國歷代的書寫和閱讀習慣。

考古記載

考古發現的簡策實物中,主要是戰國到秦漢時期的簡,數量最多的是漢簡。從古籍記載和考古發現的簡策實物中考證,簡的寬度一般在0.5~1厘米左右,長度根據用途不同而定,如漢代重要的儒家經書用簡長2尺4寸,其他內容的用簡長度有2尺、1尺2寸、1尺1寸和短於1尺的不等。根據大量出土簡牘實物分析,有時同時間、同性質出土的簡,長短也不完全相同。木簡古代多稱為札。簡最初可能是專指竹簡,後來兼指木札。簡策通常用絲繩或麻繩編連,編繩因簡策長度而有所不同,從 2道到5 道均有,以編2道或3道為常見。一般是先將簡編連成策再書寫,也有先寫後編的。
簡的書寫用毛筆和墨,古籍中有“漆書”之說,編繩有用皮編之說,但在考古發掘中還沒有發現過用漆書寫和用皮繩編連的簡策。在簡上寫錯的字要用刀削去,因此古人常以“刀筆”並提。

古籍記載

據古籍記載,古代的簡策曾有幾次發現,最早的一次是在漢景帝年間(公元前156~前141),當時魯共王在孔子的舊宅牆壁中發現一批用古文字寫的簡策。西晉時在汲郡(今屬河南)古墓中出土了幾十車竹簡,經荀勖、米晳等學者考訂,整理出《紀年》、《易經》等16部書籍,共75卷,10多萬字。其中有史書、經書等,均為秦漢以來沒有傳本的書籍,但這些簡後來在兵亂中已散失殆盡。
19世紀以後在中國西北地區曾出現不少漢晉木簡,但已被外人劫掠一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湖南 長沙湖北 江陵山東 臨沂甘肅 居延、湖北雲夢等地,先後出土了大量的竹木簡,有許多失傳已久的古籍被重新發掘出來,為研究中國古代歷史提供了極其寶貴的資料。

藝術家 簡策

簡介

德國華裔青年畫家,1984年出生於山東省濟南市,1988年移居德國,2002年考入柏林藝術大學(Universität der Kunst Berlin)美術系,先後師從格奧爾格·巴塞利茨(Georg Baselitz),達尼爾·里希特(Daniel Richter)和羅伯特·盧甘達(Robert Lucander),2006-2007年獲得Erasmus獎學金,留學英國倫敦大學金匠學院(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2008年以大師生學位畢業,同時從2003-2009 年獲得德國人民基金會獎學金 (Studienstiftung des deutschen Volkes)在柏林洪堡大學(Humboldt-Universität)藝術史專業和哲學專業、柏林自由大學 (Freie Universität) 東亞藝術史專業攻讀第二學位,碩士畢業(M.A.)。2010年應邀在上海安傑現代藝術畫廊和北京空白空間畫廊藝術駐留和舉辦個展,並先後在德國柏林、科隆、杜塞多夫、不萊梅以及丹麥和斯洛維尼亞多次舉辦個展和參加群展 。從2013年起獲得德國人民基金會博士生獎學金,在柏林洪堡大學攻讀藝術史博士學位。
畫家 簡策畫家 簡策

個展

  • 2014 TANGRAM / 七巧報, Galerie Herold, 不萊梅, 德國
  • 2013 XY - false reject, 杜塞爾道夫孔子學院, 德國
  • FACES, KBM Legal & Plus4Media, 科隆, 德國
  • 2012 Smile Without A Face / 表情無相, 空白空間畫廊, 北京
  • A MAZE, Contra 畫廊, Koper, 斯洛維尼亞
  • 2011 The Maker, Alexander Ochs 畫廊, 柏林
  • Who Is Who, 孔子學院, 柏林自由大學 (Freie Universität)
  • Models, Contra 畫廊, Koper, 斯洛維尼亞
  • 2010 馬可·波羅:旅行指南, 安傑當代藝術畫廊, 上海
  • Fact = Fiction / 真相=假相, 空白空間畫廊, 北京
  • 1 für ALLE, Läkemäker 畫廊, 柏林
  • 2009 Ce Jian, Contra 畫廊, Koper, 斯洛維尼亞
  • 2008 Wie Sie sehen..., Läkemäker 畫廊, 柏林

群展

2013: Geographic Laboratory, Philine Cremer 畫廊, 杜塞道夫, 德國; 空白空間畫廊, 北京, Art Basel 香港雙年展;Aufwachen! Besser machen!, Kleine Humboldt-Galerie, 柏林。
2012: Wall / 牆, 重工藝術空間, 四川綿陽; Here We Are / Tu Smo, 伊斯特拉當代美術館, Pula, 克羅地亞。
2011: China Revisited, Marianne Friis 畫廊, 丹麥; Phantome, Uferhallen, 柏林; Das Ich im Anderen /他人中的我, 麥卡托基金會,埃森 (Mercator Stiftung, Essen), 德國。
2010 Chinese*, Alexander Ochs 畫廊, 柏林; 第二眼. (再)架構現實, 簡策策展, 黑橋OFF空間, 北京; New Spirit of Painting, Contra 畫廊, Koper, 斯洛維尼亞; The Best of Dimension 5, The Forgotten Bar, 柏林。
2009 Prolog 4 素描展, Galerie parterre, 柏林; Besuch aus Berlin, GalerieZ, 斯圖加特, 德國。
2008: 30 gegen 3000000. Skulptur und Malerei aus Berlin, Schloss Holte-Stukenbrock, 德國 Plötzlich, Uferhallen, 柏林; Kotti Contemporary, Tek-Mer Markt, 柏林; Eine Woche junge Kunst, Mediapark, 科隆, 德國。
2007 Kunsthochschule Berlin-Weißensee & Freunde, 4. Berliner Kunstsalon, 柏林。
2006 Berliner Positionen, Kunst-Kabinett Usedom, 德國。
2005 Subjektive Obsession, 柏林藝術大學, Art Frankfurt, 法蘭克福, 德國。
2004: Identität im digitalen Zeitalter, 德國國家印刷廠和 Künstlerhaus Bethanien, 柏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