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中國傳統信仰中至高神)

上帝(中國傳統信仰中至高神)

上帝在殷商甲骨文卜辭和周朝金文中又稱“帝”、“上帝”、“天”。在甲骨文中,「天」與「上」或「大」字通借。孔子曰:“周因於殷禮”。而儒家則繼承了商周的禮制,祭祀的最高神,就是上帝(即昊天上帝,華夏至高神)。上帝居所在紫微宮

昊天上帝五方上帝、日月、皇地祇、神州社稷、宗廟等為大祀,星辰、五祀、四望等為中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及諸星、諸山川等為小祀。大祀養性,在滌九旬,中祀三旬,小祀一旬。其牲方色難備者,聽以純色代。告祈之牲者不養。祭祀犧牲,不得捶撲。其死則埋之。

“上帝”也可指五方上帝(東方上帝太昊伏羲,南方上帝神農,西方上帝少昊,北方上帝顓頊,中央上帝軒轅),五方上帝可稱上帝但不可稱天,只有昊天上帝=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帝
  • 外文名:DEUS
  • 尊稱昊天上帝
  • 屬性:華夏至高神
  • 範圍:華夏子孫
  • 居所紫微宮
上帝介紹,上帝的權能,上帝的人格,五位一體,祭祀傳統,祭祀禮儀,上帝與太一,五帝之一,

上帝介紹

上帝在殷商甲骨文卜辭和周朝金文中又稱“帝”、“上帝”、“天”。
北京天壇北京天壇
在甲骨文中,「天」與「上」或「大」字通借。孔子曰:“周因於殷禮”。而儒家則繼承了商周的禮制,祭祀的最高神,就是上帝(即中國人的祖先)。在儒家經典中,和天相等的另一稱號是上帝,或稱帝,天帝。皇天上帝的名稱來自《尚書·召誥》:“皇天上帝改厥元子茲大國殷之命。”《論語·堯曰》:“敢詔告於皇皇后帝”。《尚書·舜典》:“肆類於上帝,禋於六宗,望于山川,遍於群神。”中國古代的上帝,就是當時中國人的祖宗神,即五帝。五帝中最優秀者,是黃帝炎帝。而所謂首先是說,天子們的家族—“炎黃子孫”—乃是黃帝或炎帝的後代,後來就成為中國一般人祖宗的代稱。也就是說,秦漢及其以前,中國古人所信仰的上帝,乃是他們的祖宗。隋唐時期,國家禮典里至上神的名字被依據《周禮》,正式確定為“昊天上帝”。昊天上帝的意義,則依據儒者毛氏對於《詩經·黍離》中“悠悠蒼天”的解釋。認為昊天的意思是“浩大元氣”,而上帝的意思是說,天就像君主一樣統治著世界。按《開寶通禮》,
元氣廣大,則稱昊天。據遠視之蒼然,則稱蒼天。人之所尊,莫過於帝,托之於天,故稱上帝(《宋史·禮志》)。

上帝的權能

甲骨卜辭中,“帝”或者“上帝”是天神。有兩個方面的權能:
1.上帝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可以令風令雨,支配自然界。如武丁時期的卜辭說:“上帝……降……旱”。祖庚祖甲時的卜辭說:“……兄……上帝……出……”“唯五鼓……上帝若王……有佑。”如“貞,今三月帝令多雨”(《甲骨文合集》14136)“貞,帝其及今十三月令雷。”(《合集》14127正)“翌癸卯,帝不令風,夕霧。”(《合集》672正)帝可以命令下雨、颳風、打雷。卜辭中的"上帝" ,神力很大,日、月、星、風、雨、雷、電等諸神,俱聽其指揮。甲骨文的雨祭山川之辭,是由山川之神轉請上帝的,山川之神沒有降雨止雨的神權。雲雷雨都是上帝的意志,因此帝決定著農業收成的有無。帝能令雨水調勾,獲得好年成前如此等等。天上下雨也是上帝所命,所以甲骨文里有不少"帝令雨"的記載;其次,風不僅如此,天上的上帝並不僅僅是一個人,而且還有朝廷,有史、臣之類供其役使。甲骨文里有帝史、帝臣、帝五臣、帝五工臣等。自然神是上帝的臣侍, 如“帝史風” ( 《通纂》398)。如“燎帝史風,一牛”。(《合集》14226)這裡是說用一頭牛向上帝的使臣風進行燎祭。“熮祭”則指焚人祈雨之祭。卜辭中有焚女巫求雨的記載“貞,今丙戍烄奵,有從雨”“……卜,其烄詠母,有大雨。大吉”。《左傳》中魯國大旱,魯僖公焚巫求雨。卜辭中常見奏舞祈雨的記載。如“與翌日丙舞,有大雨,吉”。“丙辰卜,貞,今日奏舞,有從雨。”“貞,王其舞,若。貞,王勿舞。”“辛巳卜,賓貞,呼舞,有從雨。”
2.上帝可以控制人類社會,為害或福佑人間。如“戊申卜,爭貞,帝其降我黑,一月。”(《合集》10171正)“帝降其摧(摧,原指鳥害,引申為災害之義)。”(《合集》14173正)“帝唯其終茲邑(終絕此城邑)。”(《合集》14209正)“貞,帝其作我孳。”(《合集》14184)以上為製造災難或為害。“貞,唯帝肇王疾。”(《合集》14222正丙)“王作邑,帝若(佑)我。”(《合集》14200正)“來歲帝降其永(美善之義),在祖乙宗,十月卜。”(《小屯南地甲骨》723)“帝受(授)我佑。”(《合集》14671)殷王毎有軍事行動,必先貞問上帝授佑與否,因為上帝主宰著對外征伐的勝敗;而且上帝能保佑與作祟於殷王,掌握著殷王的吉凶福禍;上帝可以發號施令,指揮人間的一切,還可以傳呼命令,干涉人間的一切。天子是上帝之子、是受天命,即奉天命治理天下。人間的帝王和朝代就是五方上帝輪流所感應而生的,因此也稱為“感生帝”。
分類
權能
祭祀方法
上帝
昊天上帝、五方上帝
節氣、農耕、禍福、壽命、國事、戰爭、狩獵
太牢
天神
日、月、五星、十二辰、二十八宿、風師、雨師、司命
上帝的使者
少牢
地祇
皇地祇、社稷五嶽、四瀆、四鎮、海、山林、名川
上帝的藩屬,地域神、農耕、自然現象
少牢
人鬼
祖先、先公、遠祖、近祖、先臣
上帝的廷臣,生者與上帝溝通的媒介
時祭、褅祭
祖先崇拜
祖先神是生人祈求上帝的媒介。如“河令雨”(《殷墟乙編》3121),“求雨於上甲,……”(《合集》672正),“庚戍貞,其求禾於上甲”(《合集》1110),“唯上甲惚雨”(上甲阻止下雨,《合集》12648),“壬申貞,求禾於夔,燎三牛,卯三牛”(《合集》33278),“貞,往(禳祭)於夔,有從(縱)雨”(《合集》14375)。先公先臣及其死後成為上帝的臣屬,如卜辭中的“帝正”“帝史”“帝宗正”“帝臣”“帝五介臣”。他們也是祈求上帝的媒介。先王或先公是上帝的“帝廷”,如“下乙賓於帝”( 《乙編》7197) 、“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朱熹曰:“蓋以文王之神在天,一升一降,無時不在上帝之左右,是以子孫蒙其福澤,而君有天下也。”與人有血緣關係的祖先神是向帝轉達祈求人,祖先在天上陪伴上帝。
卜辭中有“王侑歲於帝五臣正”(《合集》30391)宋高承謂:“功臣配享之禮,由商人始也。”功臣可以配享先王,如“癸丑卜,上甲歲,伊賓。吉。”甚至可以配享上帝。如“貞,鹹賓於帝”。如“貞,鹹允佐王”。褅祭約有三類:郊祭之褅(祭天),殷祭之褅(天子諸侯宗廟之大祭),時祭之褅(宗廟四時祭之一,每年夏季舉行)
以德配天是天命說的基礎。《尚書·高宗肜日》:“惟天監下民、典厥義。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中絕命。民有不若徳、不聴罪、天既孚命、正厥徳、乃曰、其如台。嗚呼、王司敬民、罔非天胤、典祀無豊於昵。”生者要用德行和禮儀去獲得祖先的恩寵,取悅上帝,不然上帝會降罪。這是儒教禮制德行的依據。《商書·鹹有一德》說:“惟天降災、祥,在德。”又有“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淫祀無福”。祭祀和生者沒有血緣關係的祖先,無法取悅上帝。“潛養異姓之兒,陽若有繼,陰已絕矣。蓋自《春秋》餚子取莒公子為後,故聖人書曰‘莒人滅餚’,非莒人滅之也,以異姓主祭祀,滅亡之道也。”
上帝∽天∽道∽理
春秋戰國時,陰陽五行說以及星象觀測的發展使人們能預測自然現象,因此形成了以北極星為中心的天庭崇拜以及神道崇拜。北辰名耀魄寶,即為天帝,一名“太一”,是“天神之最尊貴者”。日月星辰的軌道被認為是神道。而對於人類社會的神道,則通過以德配天受天命來解釋,禮就是人間的神道神道設教也就是儒教。三綱五常對應著三辰五行。儒者們認為,上帝給人類指派了君和師,讓他們來教化、治理上帝的子民。“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四方。”“聖人亨,以享上帝”。「神者,微妙玄通,不可測量,故能知鬼神之情狀,與天地相似。知周萬物,樂天知命,安土敦仁,範圍天地,曲成萬物,通乎晝夜,此皆神之功用也。作《易》者因自然之神以垂教,欲使聖人用此神道以被天下,雖是神之所為,亦是聖人所為。」「神道微妙,寂然不測。人若能豫知事之幾微,則能與其神道合會也……言凡物之體,從柔以至剛,凡事之理,從微以至彰,知幾之人,既知其始,又知其末,是合於神道,故為萬夫所瞻望也。萬夫舉大略而言。若知幾合神,則為天下之主,何直只雲萬夫而已,此知幾其神乎者也。」程頤曰:“古者一年之間祭天甚多,春則因民播種而祈谷,夏則恐旱暵而大雩,以至秋則明堂、冬則圜丘,皆人君為民之心也。”或問朱熹:“帝即天,天即帝,分祭何也?”曰:“為壇而祭故謂之天,祭於屋下故謂之帝。”
宋儒程頤對於昊天上帝作出了進一步解釋,認為那一團元氣的自然之天,乃是上帝的身體,存在於元氣之中並且和元氣不可分離、主宰著元氣的天理,就是上帝。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天,或者上帝,就是理。這樣的上帝觀經過儒者朱熹的認可,成為後世上帝觀念的正統解說。“天者,理也;神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帝者,以主宰事而名。”

上帝的人格

上帝一詞散見於諸子著作及經典中,如周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墨子》。上帝的旨意貫穿了五經,其中最早的是《尚書》的《虞書·舜典》。除此之外,四書等其他的儒家經典以及各史書中也提到了上帝,有時也稱昊天上帝,在古代中國的原初神話和宗教體系中,指的是至上神,字面意思就是“在上的帝王”,意味著“最高的主宰”,也稱為“帝”,或者“天”,“太一”。中國古代上帝信仰有兩種起源,一是對“天”(天空、宇宙)的崇拜,一是對北極星(北辰、帝星)的崇拜。東漢大儒鄭玄聲稱“上帝者,天之別名”,並有六天一說,認為上帝有六位,即“昊天上帝”加東、南、西、北、中,五方上帝。宋朝理學派大儒朱熹認為,“天”、“帝”、“道”、“理”都是同一本體的不同稱呼,心學派陸九淵、王陽明則認為“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早期的上帝,帶有濃厚人格神色彩,如《尚書》“商書·伊訓第四”中提到:“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後期儒家信仰中“上帝”的人格神色彩消亡,僅被視為哲學上的無形無名的“本體”,稱為“理”。而人格神的上帝信仰則為道教所繼承,發展為道經中的“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尊玉皇上帝”,簡稱玉皇大帝,但已不再作為至上神(道教信仰,“道”的化身“三清”高於代表“天”的“玉帝”)。莊子認為,萬事萬物本於道,天由道而生。墨子把上帝鬼神看作人類之外的另一種生靈。
尚書》:“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其克相上帝,寵綏四方。”
《尚書·湯誓》:“王曰:“予惟聞汝眾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詩經》:“皇矣上帝,臨下有赫,監觀四方,求民之莫。”
《詩·大雅·大明》:“上帝臨女,無貳爾心。”
《墨子·非攻下》:“是故古之仁人有天下者,必反大國之說,一天下之和,總四海之內,焉率天下之百姓,以農臣事上帝山川鬼神。”
禮記》:“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於上帝。”
伊尹《湯誥》:“惟皇上帝,降衷於下民,若有恆性。”《國語·周語上》載:“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上帝明神而敬視之,於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韋昭註:“上帝,天也。明神,日月也。”《禮記·雜記下》記錄孟獻子的話說:“正月日至,可以有事於上帝。”周以十一月為歲首,周曆“正月”即夏曆十一月。“日至”謂冬至。這是十一月冬至日祭祀“上帝”的事例。魏晉以前的災異思想認為,上帝猶如嚴父,如果天子作惡就會降災,天至明而不可欺。“皇天所以譴告人君過失,猶嚴父之明誡。畏懼敬改,則禍銷福降;忽然簡易,則咎罰不除。經曰:「饗用五福,畏用六極。」傳曰:「六?作見,若不共御,六罰既侵,六極其下。」今三年之間,災異鋒起,小大畢具,所行不享上帝,上帝不豫,炳然甚著。不求之身,無所改正,疏舉廣謀,又不用其言,是循不享之跡,無謝過之實也,天責愈深。此五者,王事之綱紀,南面之急務,唯陛下留神。”上帝是仁德的神,帝謂五德之帝,“上帝為五德,五德似如大皞五人之帝,二文不同。庾蔚云:“謂大微五帝,應於五行,五行各有德,故謂五德之帝。木神仁,金神義,火神禮,水神知,土神信,是五德也。”所以上帝是五位一體的神。

五位一體

五位一體的上帝
上帝既是六天合一,又是五位一體,即五方、五行之神。“孔子曰:“凡五正者,五行之官名,五行佐成上帝而稱五帝”。天本來只有一個,“五帝,天之別名也”。但是到了漢代讖緯之書風行以後,便出現了“六天”之說。在太微宮中,則有五個星位,即為五方天帝。雲「上帝,大微五帝」者,按《周禮·司服》雲「昊天上帝」,鄭以為昊天上帝祇是一神,北極耀魄寶也。知此皇天上帝不祗是耀魄寶之上帝,為大微者,以《周禮·司服》雲「祀昊天上帝,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既別雲五帝,故知昊天上帝亦唯一神。此《月令》皇天上帝之下,更無別五帝之文,故分為二。又《元命包》云:「夏,白帝之子。殷,黑帝之子。周,蒼帝之子。」是其王者,皆感大微五帝之精而生。五帝猶仁、義、禮、智、信之心,隨感而應者也。五帝是“五行精氣之神”,人間的帝王和朝代就是五帝輪流所感應而生的,因此也稱為“感生帝”,如堯是赤帝所感生,舜是黃帝所感生,禹是白帝所感生,湯是黑帝所感生,周文王是蒼帝所感生。帝王祭天當然要祭祀與自己一朝相應的天帝。唐《通典》記載,周禮設六官,其中以六輅祭祀昊天上帝和東、南、西、北、中五大方位天帝:一曰蒼輅,以祀昊天上帝。二曰青輅,以祀東方上帝。三曰朱輅,以祀南方上帝及朝日。四曰黃輅,以祭地祇、中央上帝。五曰白輅,以祀西方上帝及夕月。六曰玄輅,以祀北方上帝及感帝、神州。
東方青帝太昊(伏羲氏),
南方炎帝(神農氏),
中央黃帝(軒轅氏),
五位一體的上帝五位一體的上帝
西方白帝(少昊),
北方黑帝(顓頊),為人格化的五位上帝。“
五帝即天也, 王氣時異,故殊其號,雖名有五,其實一神。明堂南郊,宜除五帝之坐,五郊改五精之號, 皆同稱昊天上帝,各設一坐而已。”朱熹曰:“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故以所出之祖配天地,周之后稷生於姜璪,更推不去,文、武之功起於后稷,故配天須以后稷。嚴父莫大於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上帝即天也,聚天之神而言之則謂之上帝。”「五帝謂東方青帝靈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光紀,中央黃帝含樞紐。」即:太皞、炎帝、少昊、顓頊、黃帝。祭祀方法:「為圓壇八陛,中又為重壇,天地位其上,皆南鄉,西上。其外壇上為五帝位。青帝位在甲寅之地,赤帝位在丙巳之地,黃帝位在丁未之地,白帝位在庚申之地,黑帝位在壬亥之地。其外為壝,重營皆紫,以像紫宮;有四通道以為門。日月在中營內南道,日在東,月在西,北斗在北道之西,皆別位,不在群神列中。……天、地、高帝、黃帝各用犢一頭,青帝、赤帝共用犢一頭,白帝、黑帝共用犢一頭,凡用犢六頭。日、月、北斗共用牛一頭,四營群神共用牛四頭,凡用牛五頭。」
五色帝
五方帝
五方
五行
五獸
五常
祭祀日
祭品
青帝
蒼龍
立春
青珪
白帝
西
立秋
白琥
赤帝
立夏
赤璋
黑帝
立冬
黑璜
黃帝
先立秋十八日
黃琮

祭祀傳統

古代中國只有天子有祭祀天帝的資格,祭祀上帝被認為是天義,是以華夏中國的歷代最高統治者被稱為天子。《說苑》指出“天子祠上帝,公侯祠百神,自卿以下不過其族”。中國後世王朝也繼續以這種規格祭祀上帝。殷商甲骨文就出現了上帝之名,當時的祭祀上帝就已經是天子的天權。
天子祭祀上帝的祭文天子祭祀上帝的祭文
昊天上帝(來自《尚書》)或皇天上帝(北京天壇供奉的神主牌)是上天、天帝、天父(與“地母”相對)、皇天(與“后土”相對)、老天爺等的正式尊稱。
古文獻記載,虞舜、夏禹時已有昊天上帝,稱為“類”。在殷商甲骨文中,昊天上帝是“帝”,或稱“上帝”,他是自然和下國的主宰,他的周圍還有日、月、風、雨等作為臣工使者。祭祀上帝要殺死或燒死俘虜和牲畜,作為祭品,耗費大量的財富。遠古時代祭天,是祈求上天太陽神保佑,以獲得農業豐收,人畜興旺。據《尚書·堯典》、《史記·五帝本紀》、《淮南子·天文訓》等史書記載,我國夏代以前祭天,是祭太陽祈年的,殷周以來祭天皆用火。《周禮》記有:“祀昊天上帝,以實柴祀日月星辰,以 燎祀司中司命、觀師、雨師”,註:“三祀皆積柴……燔燎而生煙”,《禮記·祭法》:“燔柴於泰山祭天也。”商代的統治者多以“天命自居”,認為自己的地位是上天給予的。《尚書·盤庚》:“先王有服,恪謹天命。”《詩經·商頌·玄鳥》曰:“天命玄鳥,降而生商。”:“殷人的宗教生活,主要是受祖宗神的支配。他們與天、帝的關係,都是通過自己的祖宗作中介人。”殷人有靠先祖來“賓帝”的觀念。所謂的賓帝就是商代的先王在上帝左右,上帝對商王有護佑和懲戒的能力。到了周代,“天”的觀念逐漸代替了殷人所說的“上帝”、“帝”。天帝的形象被人格化,周王又有了“天子”的稱謂。周王是作為天帝之子在人間統治人民的,他也要象侍奉父親一樣侍奉天帝。祀天就是對天帝的侍奉、享獻的儀式。殷周以來,對天帝的稱呼也日趨繁化,有:帝、上帝、天、皇天、昊天皇天上帝昊天上帝、維皇上帝,等等,指的都是有意志的人格化的神。

祭祀禮儀

祭祀上帝的禮儀和天壇
孔子云:「郊祀后稷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此萬世不易之法也。“古者天子夏親郊,祀上帝於郊,故曰郊”。郊祀祭天是華夏最重要的的國家祭祀活動。《禮記·郊特牲》曰:「天垂象,聖人則之,郊所以明天道也。」天所垂之天象表現為各種聖數,具體為陰陽、五行與諸節氣等,天子即依據這些「天象」,以行祭祀之禮。儒教的郊祀是天子承擔聖人之職位,代表所有生民與天地溝通,作為天與一般人的中介。人民必須藉由天子扮演聖人的職能,不斷與天地交通,宇宙全體之秩序才能得到安定,人民才可以安定的生活與生產。郊祀禮的規範載於《儀禮》、《周禮》、《禮記》中,輔以《禮記正義》、《孝經註疏》等皆是,並參考《史記》、《漢書》、《後漢書》、《晉書》、《通典》、《大唐開元禮》等史料。
周代祭天的正祭是每年冬至之日在國都南郊圜丘舉行,為民祈福,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之時要迎氣分別於東郊、南郊、西郊、北郊。相應的,天子則要在季春畢春氣、仲秋御秋氣、季冬送寒氣。“圜丘祀天”與“方丘祭地”,都在郊外,所以也稱為“郊祀”。圜丘是一座圓形的祭壇,古人認為天圓地方,圓形正是天的形象,圜同圓。圜丘祭祀昊天上帝或五帝以及日月星辰;方丘祭祀地祗社稷岳瀆之神。
昊天上帝
五方上帝
日、月
五星、十二辰、二十八宿
風師、雨師、司命
圜丘
皇地祇
神州
社、稷
五嶽、四瀆、四鎮、海
山林、名川
方丘
祭祀之前,天子與百官都要齋戒並省視獻神的犧牲和祭器。祭祀之日,天子率百官清早來到郊外。天子身穿大裘,內著袞服(飾有日月星辰及山、龍等紋飾圖案的禮服),頭戴前後垂有十二旒的冕,腰間插大圭,手持鎮圭,面向西方立於圜丘東南側。這時鼓樂齊鳴,報知天帝降臨享祭。接著天子牽著獻給天帝的犧牲,把它宰殺。這些犧牲隨同玉璧、玉圭、繒帛等祭品被放在柴垛上,由天子點燃積柴,讓煙火高高地升騰於天,使天帝嗅到氣味。這就是燔燎,也叫“禋(yīn)祀”。隨後在樂聲中迎接“屍”登上圜丘。屍由活人扮飾,作為天帝化身,代表天帝接受祭享。屍就坐,面前陳放著玉璧、鼎、簋等各種盛放祭品的禮器。這時先向屍獻犧牲的鮮血,再依次進獻五種不同質量的酒,稱作五齊。前兩次獻酒後要進獻全牲、大羹(肉汁)、鉶羹(加鹽的菜汁)等。第四次獻酒後,進獻黍稷飲食。薦獻後,屍用三種酒答謝祭獻者,稱為酢。飲畢,天子與舞隊同舞《雲門》之舞,相傳那是黃帝時的樂舞。最後,祭祀者還要分享祭祀所用的酒醴,由屍賜福於天子等,稱為“嘏”,後世也叫“飲福”。天子還把祭祀用的牲肉贈給宗室臣下,稱“賜胙”。後代的祭天禮多依周禮制定,但以神主或神位牌代替了屍。天子每年冬至、正月祈谷、孟夏祈雨、季秋祈雨一共4次祭祀昊天上帝。玉是給神的禮物。
天子祭天所穿冕服天子祭天所穿冕服
秦代祭天的有關資料甚少,只知道有三年一郊之禮。秦以冬十月為歲首,郊祀就在十月舉行。漢高祖祭祀天地都由祠官負責。武帝初,行三年一郊之禮,即第一年祭天,第二年祭地,第三年祭五畤(五方帝),每三年輪一遍。成帝建始元年(前32 年)在長安城外昆明故渠之南建圜丘。翌年春正月上辛日(第一個辛日)祭天,同祭五方上帝。這是漢代南郊祭天之始。後漢在洛陽城南建圜丘,壇分上下兩層,上層為天地之位,下層分設五帝之位,壇外有兩重圍牆,叫做“壝(Wéi)”。南北朝時郊祀制度也有一些變革。梁代南北郊祭天地社稷、宗廟,都不用犧牲,而用果蔬。三是圜丘壇外建造屋宇,作為更衣、憩息之所。舊制全用臨時性的帷帳,南齊武帝永明二年(483 年)始用瓦屋。隋文帝祭祀昊天上帝的圜丘有4層。昊天上帝在第一等,「五帝、日月在丘第二等,北斗、五星、十二辰、河漢、內官在丘第三等,二十八宿、中官在丘第四等,外官在內壝內,眾星在內壝外。」唐朝《大唐開元禮》是祭祀上帝最早的完整禮典,儒教的祭祀分為四類,即天神、地祇、人鬼以及先師先聖。祭天是國家第一禮典。五帝是從屬天的五行之精。冬至祭祀上帝的過程分為齋戒、共食、獻玉璧、獻太牢與酒、獻祝文、食胙肉、賜胙、望燎。宋代祭天也附祭五方帝,黃帝因而在祭天禮中也得到附祭。大德九年(1305),中書省討論圜丘祭天,主張只按《周禮》祀昊天上帝,取消五方帝附祭。但至大三年(1310)又按唐宋慣例,以五帝從祀。宋代圜丘合祀天地後,要在皇城門樓上舉行特赦儀式,赦免囚徒;改日,要到景靈宮祖宗神像前行“恭謝禮”。宋朝在祭祀祀儀上因襲唐朝,“冬至祀昊天上帝於圜丘,以五方帝、日、月、五星以下諸神從祀。又以四郊迎氣及土王日專祀五方帝,以五人帝配,五官、三辰、七宿從祀”(《宋史·禮志三》)。
明太祖即位後,命李善長探究祭天之禮的源流,並斟酌古今之宜,務在適中,定議以聞。李善長研究祭天之禮後說:“國有大事在祀,今當遵古制,分祀天地於南、北郊。歲冬至,皇帝大祀天於南郊,昊天上帝南向,以大明、夜明、星辰、太歲諸神配。方丘在北郊,歲夏至,皇帝大祭地於方澤。”從而進一步簡化禮儀,“正祀典,凡天皇、太一、六天、五帝之類,皆為革除。”在早期圜丘郊天儀式中,黃帝處於昊天上帝之下的二陔西南未地。它的地位較為顯赫。在祭品供奉上,黃帝與天(地)、始祖各供一犢,而四方帝共供二犢,日月北斗共供一犢。雖然後來,黃帝與其他四帝供品基本趨同,僅僅只有顏色的差異,但這仍然改變不了五帝以黃帝為核心的地位。明太祖洪武十年(1377 年),改變圜丘禮制,定每年孟春正月合祀天地於南郊,建大祀殿,以圜形大屋覆蓋祭壇。明成祖遷都北京後,在正陽門南按南京規制建設大祀殿,於永樂十八年(1420 年)建成,合祀天地。嘉靖九年(1530年),世宗改變天地合祀制度,在大祀殿之南另建圜丘。清代基本沿襲明制。世祖(順治)定都北京後即恢復修建正陽門南天壇各種配套建築,後經乾隆時改修,成為今天所見到的天壇古建築群。它包括圜丘、大享殿、皇穹宇、皇極殿、齋宮、井亭、宰牲亭等。清人祭天除採用漢制外,還保留了本民族入關前“謁廟”之禮,入關後改稱“祭堂子”。北京天壇祈年殿即為明清君主祭祀上帝之處,內供奉有昊天上帝之神位。
北京明天壇北京明天壇

上帝與太一

上帝與太一的關係
而據《史記》和《楚辭》記載,戰國秦漢時中國人(特別是楚國貴族)崇拜的最高神是太一(也稱泰一、泰皇、太皇、東皇太一),據說,天上的紫微宮是天帝之室,北辰(北極星)名耀魄寶,即為天帝,一名“太一”,是“天神之最尊貴者”。《五經通義》云:天神之大者曰昊天上帝,(即耀魄寶也;亦曰天皇大帝,亦曰太一。)其佐曰五帝。
屈原九歌·東皇太一》里有:
“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
撫長劍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琅。
瑤席兮玉瑱,盍將把兮瓊芳
蕙餚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
揚枹兮拊鼓,疏緩節兮安歌,陳竽瑟兮浩倡。
靈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滿堂。
五音紛兮繁會,君欣欣兮樂康。”

五帝之一

五帝之一玄天上帝
全稱北方真武玄天上帝,也稱北極玄天上帝。常被簡稱為北帝、真武大帝或玄天上帝。其又有玄武大帝、北極大帝、北極佑聖真君、開天大帝、元武神等稱;俗稱上帝公、上帝爺或帝爺公。其象徵北極星,為統理北方之道教大神、統領所有水族(故兼水神),因北方在五色中屬於黑色,又稱黑帝。玄天上帝亦是明朝鎮邦護國之神,明朝官方建了許多玄天上帝廟,並由官方祭祀。北帝據說擁有消災解困,治水御火及延年益壽的神力,故頗受擁戴。「立冬之日,迎冬於北郊,祭黑帝玄冥。車旗服飾皆黑。歌玄冥,八佾舞育命之舞。」據《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說,玄天上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變化之身,托生於大羅境上無欲天宮,為淨樂國王及善勝皇后之子。皇后夢而吞日,覺而懷孕,經一十四月及四百餘辰,降誕於王宮。後既長成,遂舍家辭父母,入武當山修道,歷42年功成果滿,白日升天玉皇大帝有詔,封為太玄,鎮於北方。《佑聖咒》稱玄天上帝是“太陰化生,水位之精。虛危上應,龜蛇合形。周行六合,威懾萬靈”。因此,北帝屬水,當能治水降火,解除水火之患。明代宮內多建真武廟就為祈免水火之災。北帝消滅龜精蟒妖於腳下的功勞又被元始天尊封其為玄天上帝。而玄天上帝不僅僅統率所有水域的安全,他還是北極星的化身,可指引船隻航行於正確方向,不會迷失於海上。北帝肖像圖至於玄武一詞,原是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的總稱。屈原《楚辭》之《遠遊》篇有句稱:“召玄武而奔屬”。玄武七宿之形如龜蛇,故注稱,“玄武謂龜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鱗甲,故曰武”。北宋開寶年間,玄武神降於終南山。太平興國六年(981年)封為翌盛將軍。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加封為翌聖保德真君,後為避聖祖趙玄朗之諱,改玄武為真武。北宋宋真宗、宋徽宗、宋欽宗等屢有加封。玄武七宿之中有斗宿。道教重視斗星崇拜,稱“南斗注生,北斗注死”,凡是人從投胎之日起,就從南斗過渡到北斗。人之生命壽夭均由北斗主其事。因此,人祈延生長壽,都要奉祀真武大帝。
玄天上帝的武當山金廟玄天上帝的武當山金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