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師爺的故事

紹興師爺的故事

紹興師爺的故事是浙江省的傳統民間文學。

山海經故事叢書是一套充滿歷史傳奇、民間智慧和民俗風情的叢書,這裡有西施幫助越國復國的勇敢和美麗,有三國風雲人物的狡黠故事和英雄氣概,有江南第一家的鬥智鬥勇、化險為夷,也有王羲之吳道子李白蘇軾米芾徐文長鄭板橋等等文人雅士的聰明諧趣,還有紹興師爺、濟公的神奇莫測、扶危濟困,更有八仙、珍珠蚌等美麗動人的傳說……其中所體現出的中華民族的優良美德和幽默智慧。

基本介紹

  • 書名:紹興師爺的故事
  • 作者浙江文藝出版社
  • ISBN:9787533927448
  • 頁數:165
  • 定價:¥11.00
  • 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04-01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內容簡介,書摘,目錄,

內容簡介

到第三天半夜時,巡撫衙門的大堂突然失火,烈焰沖天……第二天,巡撫對救火人員論功行賞,副將也交回了印箱。巡撫打開印箱一看,原來盛在箱內的一塊塊石頭,變成了一顆黃澄澄的巡撫大印。一場殺身之禍,就由紹興師爺一條妙計消解了。
紹興師爺的故事紹興師爺的故事

書摘

紹興師爺的故事
惜墨如金筆如刀
前清時,浙江有個將軍,與巡撫面和心不和。將軍心胸狹窄,老想找巡撫的岔子,但一直沒有找到。
有一次,他們都奉命到京城。公事未完,已是臘月殘冬。這時,恰逢朝廷要放一個知縣到浙江,便當面授命給那位巡撫,令他帶回聽用。巡撫是知縣的頂頭上司,很自然,知縣對他的接觸就比較多;相比之下,對將軍就不是那么熱乎。這一來,將軍又怪在巡撫頭上,對巡撫就更加記恨在心。
除夕一過,就是元旦。每年元旦,京城的文武百官都要到金鑾殿向皇帝行朝賀禮,如果這時候有外官在京,也不例外。那天朝賀完畢,將軍回到寓所,靈機一動,就寫了一個奏牘,呈了上去。妄說知縣朝賀不恭,巡撫既失察在前,又庇護在後,大大有罪。皇帝一看奏牘,十分生氣,也不問個青紅皂白,嚴詞斥責了巡撫,並命他自省罪責。巡撫受到委屈,但是有口難辯。
巡撫有個隨從,那天無事,到茶館與一位要好的朋友敘敘,無意中談到了這件為難事。旁坐有個紹興師爺聽了,捋捋鬍鬚說:“這有何難?欲要翻案,不必多,用八個字足夠了。”
那隨從便問他哪八個字。紹興師爺說:“這裡不是說話之地。你去告訴你家大人,我戚三山在此。”
那隨從回去之後,如實告訴了巡撫。巡撫一聽是戚三山,哎呀,他是我少年的同學呵!於是命隨從帶路,親自把戚三山請到寓所,當即擺酒話舊
酒過三巡,戚三山拿過筆,端端正正在紙上寫了八個字,交給巡撫。巡撫接來一看,只見上面寫著:參列前班,
豈敢後顧。
巡撫面對這八個字,越看越有道理,真是字字如刀,剖切入里,不覺摸摸自己的頭皮說:“對呀對呀,唉,我怎么就想不到呢!我弟才智過人,愚兄甘拜下風!”於是當即寫了一個奏牘,把“參列前班,豈敢後顧”這八個字用在裡面。果然,皇帝一見這個奏牘,態度大變——巡撫就此無事,將軍反而獲罪。
那末這八個字為什麼有這樣大的作用呢?原來巡撫與將軍的官位都比較高,朝賀時是跪在前面的,而知縣是七品小官,朝賀時則跪在後面。朝拜皇帝,不問大官小官,都得畢恭畢敬,誰也不能前顧後盼。現在將軍既然看到了後面的縣令,那恰恰證明他自己在朝賀時行動失檢,目無皇上。這樣,他的罪無論如何也逃不脫了:要末你老老實實承認是誣告,要末你就去背個“大不敬”的罪名。——這就是紹興師爺用筆的厲害之處。
止戈整理
理服陳閣老
陳閣老告老還鄉,清朝皇帝賜他一隻白鵝,重二十三斤,讓他在家消閒消閒。陳閣老就把御賜的白鵝帶回海寧
陳閣老為了顯示這白鵝是皇上所賜,便在白鵝頭頸上掛了一塊金牌,牌上刻著“御賜白鵝二十三斤”幾個字。他不時把鵝放到府門口,讓它自由自在地踱來踱去
一天,那隻白鵝“哐噠、哐噠”走上街去,在一家豆腐店門口伸長了頭頸,把柜上一板豆腐吃得精光。豆腐店倌知道鵝是閣老府的,趕也不敢趕,只好讓它吃。誰知白鵝自從那天起,吃出味道來了,就天天要來吃豆腐。旁邊好心腸的人對豆腐店倌說:“你小本經紀,怎能每天損失一板豆腐?”有個膽子大一點的人,看著豆腐店倌可憐,就代他到閣老府賬房間裡講人情。賬房先生一聽,就說:“以前吃了多少豆腐,錢照付。以後每天照樣給它吃一板豆腐,每月三十來算賬領錢。”豆腐店倌這才放了心。
可是街坊有人議論:“啥世道,人還不如畜生!”
好景不長。一天,那隻白鵝正在吞吃豆腐,驀地來了一隻花狗同鵝奪食。白鵝去噬花狗,花狗卻咬住白鵝的頭頸,一拖,白鵝就斷了氣。
白鵝被狗咬死,豆腐店倌嚇出了一身冷汗,立即去向閣老府稟報。陳閣老一聽大怒道:“什麼?
我每天照應你一板豆腐,你連狗咬鵝也不管,分明是個刁民!”隨即叫海寧州正堂把豆腐店倌關押起來。
飛來橫禍落在這家小小豆腐店裡:男人被關,買賣做不成了。妻子傷心地在門口啼哭。
這時,有個紹興師爺走過,見她哭得淒涼,便問了原因,然後安慰道:“不要哭,歇一個月我來幫你忙,一定把你丈夫要回來。”豆腐店倌的妻子聽了,半信半疑。
一個月很快過去,那位紹興師爺果然不失信。
他給豆腐店倌妻子一份稟帖,說:“你快去交給閣老府。”為了救丈夫,她只好硬著頭皮去了。那稟帖里寫的啥昵?原來寫著:
鵝掛金牌,犬不識字。
禽獸相爭,與人何涉
閣老賢明,請釋奴夫。
陳閣老一看稟帖,自知理虧,心想:如不釋放,必定引起公憤,還不如順水推舟,得個通情達理之名。於是就叫海寧州正堂把豆腐店倌放了。
後來有人問那紹興師爺,為啥要歇一個月才去懇求釋放,不好早點嗎?紹興師爺笑笑說:“他是陳閣老啊!當時遞帖,會火上加油,救不了人,只好先讓他三分。等他消了氣,才能以理勝他。”
吳本初 蒐集整理
一紙奏摺廢舊規
據說在清代,食鹽不能從長江以南運到長江以北,也不能從長江以北運到長江以南。
有一年,江南食鹽歉收,一時供應不上。杭州知府就派了一批鹽商暗中去江北運鹽。不料在過江時不小心,競被對方攔截。
鹽商們垂頭喪氣地回到杭州,把詳情向知府大人稟告。杭州知府寫了一封書信,派人快馬送去,懇求體察實情,給予照顧。不料對方一點也不肯賣情面,說這是先朝傳下的規約,誰也不得逾越。知府為此事整天愁眉打結,屬僚們也一籌莫展
這天,有個幕僚忽然想起他一個姓李的書友。這書友秀才出身,住在鐵冶嶺層園,博學多才,是個一等的“刀筆”,只是平時不願輕易出手,如果他肯出手,那必定是馬到成功。於是,那幕僚向知府推薦了李秀才。知府就備帖叫他去請。
那幕僚到鐵冶嶺層園找到李秀才,就單刀直入地說明了來意。李秀才一聽此事關係到江南百姓的生活,就欣然同意了。
兩人來到知府衙門,知府親自接待。李秀才說:“要解決此事,勢必通天。但革除舊規並不容易。皇上準奏,固然能為民造福;萬一不準,怪罪下來,則非同小可。不知大人肯擔此風險否?”
知府考慮一下說:“有理走遍天下。只要理站得正,這風險就由我來擔吧!”李秀才高興地說:“爽快,爽快。”便當場寫了一個奏摺。其中主要有這樣兩句:
列國紛爭,尚且移民移粟;
大清一統,何分江北江南
知府看了大喜,立即差人將此奏摺送往京師。
皇上讀後批給戶部。戶部覺得句句在理,無可辯駁,就下文取消這一禁令。從此,食鹽就能南北調運了。
江峰口述
諸葛佩 蒐集整理
三個燒餅買“涌金”
杭州知府想請徐文長寫“涌金門”三個大字,把園林裝點裝點。其實,是想借徐文長的名氣,抬高自己的身價。他挽熟人,托親眷,幾次向徐文長出價:“願以三百兩白銀作為酬勞。”不料竟一次又一次地碰壁,徐文長說什麼也不肯寫。
這樣,弄得知府毫無辦法。有個師爺對知府說:“徐文長原先也是我們行中的人,在下十分熟悉。此人絕頂聰明,一般不會上當。不過他有個怪脾氣,凡是他樂意的人,你不請他,他也會題個聯或者畫個畫送給你;否則,即使金元寶捧到他面前,也難以求到他的半星墨跡。大人不用煩惱,常言道,只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呵!”
杭州知府聽聽師爺的話里有文章,便要求他出主意。師爺說:“辦法倒是有的。不過,不宜張揚。時間或許要長一些。這叫‘急事緩取’。”
知府頷首微笑,把師爺請進內室密商對策。
過了幾天,紹興前觀巷巷口新擺了一個燒餅攤。
燒餅師傅姓金,專賣豬油蔥花餅,兩文錢一個,真是又香又酥,價廉物美。徐文長很愛吃這種燒餅,一天三個,每天必買。
幾天之後,徐文長覺得有點奇怪:這個金師傅做的燒餅,個頭要比別的攤上大得多,味道也難的攤上好得多,為何價鈿不貴,兩文錢一個,難道不怕蝕本?於是就去詢問金師傅。
金師傅說:“我是薄利多銷,多中取利。再說,來買燒餅的多是些窮兄弟,不好多賺他們的血汗錢呵。”
徐文長暗想,做生意的人多得很,像金師傅這樣的厚道人,實在少見。於是就關心起他的生計來:“金師傅,你為何不去租一間當街的小屋昵?這樣每天搬進搬出,多么不便。”
金師傅說:“先生,我初到寶地,人生地不熟,哪能租得到當街的房屋呢?”
徐文長說:“這個容易,我給你想辦法。”
金師傅說:“那我一定要好好謝謝你了。”
徐文長真的替金師傅租到了半問當街小屋。金師傅把屋粉刷粉刷,就搬到那裡營業。
第二天,徐文長又來買燒餅了。他把新屋裡里外外打量了一番,高興地說:“這樣好多了,好多了。可惜還缺塊招牌!”金師傅委婉地說:“這個只好作罷了。請人寫招牌,我還沒有這個力量哩!”
徐文長連忙說:“我願效勞,我願效勞。”
金師傅抓抓頭皮說:“老是麻煩你,多不好意思。”
徐文長笑著說:“區區小事,何用掛心。快告訴我,你叫什麼名字。”
金師傅指指地上那隻號有“涌記”兩字的粉籮說:“小名阿涌,俗得很哪。”
徐文長說:“好,我馬上給你寫來。”轉身便走。
金師傅隨手拿了三個豬油蔥花餅,興沖沖地追了上去,邊追邊喊:“徐先生,哪好再勞駕你,我自己到府上拿吧。”
等到金師傅趕到“青藤書屋”,徐文長早把招牌寫好了——“金涌記香酥燒餅,門貨拆兌。徐渭書”
十四個大字,赫然耀目。金師傅高興得笑眯著眼,連連道謝,一邊遞上三個燒餅,一邊氣咻咻地說:“先生你真好,為了我,連燒餅都忘在小店裡了。”說完,急忙拿了招牌字,千謝萬謝地告辭了。他走出“青藤書屋”,加大腳步,什麼也顧不得收拾,徑投杭州而來。
徐文長目送金師傅出門之後,才覺得肚子有點餓了,拿起餅來咬了一口。他想:金師傅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做什麼呢?……低頭一想,唔,不對,大水衝倒龍王廟——中了杭州府師爺的圈套,“涌金門”三字被騙走了!
楊乃浚蒐集整理
“敲竹槓”的來歷
現在,民間常常用“紹興師爺”一詞,來形容人的刁鑽刻薄。其實,原先的“紹興師爺”都是科舉不第的讀書人,他們有學識,有心機,辦事頂真。後來,有一樁偶然的事情,使“紹興師爺”和“敲竹槓”無形地聯繫在一起,故而使“紹興師爺”這個詞帶有貶義性質。
清末時候,沿海一帶販賣煙土成風,清朝政府在各地設立關卡,嚴禁販賣煙土。有個狡猾的雲南客商,經常以販賣土布、山藥為名,夾運煙土,往返於雲貴、江浙之間。因為他想的辦法巧妙,所以從未被關卡查獲過。原來,他在毛竹剛生長時,就偷偷剖開嫩竹,藏進煙土,等毛竹長大後,便將這些毛竹做成竹槓、船篙。因此,竹槓外面,天衣無縫,一點不露痕跡。
這一天,雲南商船來到浙江紹興碼頭,關卡檢查官照例上船檢查,他們從船艙底下翻到船艙上面,從土布翻到藥材,查不出一點菸土。正準備放行時,一個在關卡辦事的紹興師爺突然來到船上,似乎要再搜查一遍的樣子。這時,他正吸著長管旱菸,一邊“啪嗒啪嗒”地吞雲吐霧,一邊走進船艙,提起長筒煙管,向擱在船艙上的竹槓“篤篤篤”地敲了幾下,準備把菸灰磕掉。
誰知這“篤篤篤”一敲非同小可,嚇得雲南客商忙從船艙里鑽了出來。他神色慌張,以為紹興師爺看出了他窩藏禁物的秘密,敲敲竹槓,是打個暗號給他。
雲南客商早有準備,忙從懷裡掏出一包銀子,假稱“雲南旱菸”,悄悄地塞給這位紹興師爺,並打著笑臉說:“這是包上等‘雲南旱菸’,煙味醇厚,與別處旱菸不同,請師爺笑納。”
紹興師爺朝雲南客商看了一眼,用手一掂,分量沉重,知道裡面是銀子。心想:他既然重金相贈,船中一定藏有禁品,但一時又查不出來,如今樂得做個人情,便悶聲不響地將“雲南旱菸”塞進腰包,管自上岸而去。
後來,雲南客船夾運的煙土,被別的關卡查獲了,才知道煙土是暗藏在船上的竹槓中的。從此,“敲竹槓”一詞,便與“紹興師爺”連在一起,在民間流傳開來。
魯新蒐集整理
周省三換套
杭州府首席刑名師爺周省三,原籍紹興府會稽縣。這天,他正在參閱公文,為一件冤案煞費苦心
什麼冤案,因為他家鄉老故親有個女兒,名叫蘭香,在會稽縣一個姓鮑的大鹽商家裡做丫環。這姓鮑的年過半百,膝下無子,討了個二十多歲的二房,一年後生了個胖兒子,誰知產婦娘吃了一碗由蘭香端來的白糖西湖藕粉就死了。鮑家大奶奶一口咬定是小蘭香與死去的二房爭高低,起了謀害之心。
一張狀子告了小蘭香一個死罪,現在關在牢里。這位老故親挽親托眷,典屋賣田,結果還是救不了自己的女兒,所以他特地趕到杭州來,向周師爺求救。在封建社會,犯了死罪,一般都在秋後處決,牽連到自己頭上,紛紛說明情況,收回偽證。這樣,反而使元兇自己暴露了出來。元兇不是別人,正是那個鮑家大奶奶。因為她既想傳“香火”,又要拔“眼中釘”,於是嫁禍於小蘭香。滿以為來個“移花接木”,可以瞞天過海了,誰知害人反害己,最終自己身陷囹圄
許滔蒐集整理
虛設“甲千年”
江邊有座小山頭,世代都是李家產業。有一年來了個風水先生,說這山的風水好,要是在上面安葬祖墳,後代子孫必然高官厚祿。這話傳到鄰村張員外耳朵里,張員外便起了壞主意,說這山是他家的,上面有張姓的祖墳。從這以後,張、李兩家便打起官司來。
張員外做賊心虛,為了達到霸占這座小山的目的,就挑了一壇酒、一個豬頭,去求紹興師爺助他一臂之力。
紹興師爺對張員外這種行為極為厭惡,他口裡不說,心中有數,便湊過去耳語了一陣,說得那張員外眉開眼笑紹興師爺為使他相信,又補充說:……

目錄

紹興師爺的故事
惜墨如金筆如刀
理服陳閣老
一紙奏摺廢舊規
三個燒餅買“涌金”
“敲竹槓”的來歷
周省三換套
虛設“甲子年”
遺囑藏機
駱大師爺鳴不平
憑只言破案
一豎脫嫌疑
寫稟救寡婦
“奪鐲揭被”
“犬門而入”
改一字救命
水上官司
打袋判案
“誤傷白毛猴”
七月熱天穿棉袍
棒下見情義
智賺洋海關
隱語“三十六”
一字二解
“進去剃”
蟹災與蟹味
幕客遺聞
大將軍征途赦士
舊客誤贈“名督撫”
杜幕友揚州護官
巡撫衙門追印
“屢敗屢戰”得廷寵
厲生出走江寧
邊哭邊唱“愛民歌”
二聖祠名士題聯
賣官河
打師救師
其他聰明人軼事
“十九層地獄”
一隻金鳳凰
買十擔膏藥
“瘟狗有福”
三氣孫財主
剃頭
“我是天子”
住店
吃黃瓜之嘲
聽話“驢子”
倒順七句詩
猜“羊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