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參(茜草目茜草科植物)

紫參(茜草目茜草科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紫參(學名:Rubia yunnanensis Diels)又名:大理茜草滇茜草紅根、色子片等,屬雙子葉植物綱茜草目茜草科草本;高20~70cm。莖方形,單一或分枝,表面紫棕色或綠色,被倒向柔毛。葉對生,全為單葉或莖下部為三出複葉,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1.3~7cm,邊緣有圓齒。輪傘花序6花,集成假總狀或圓錐花序花萼鐘狀,紫色;花冠藍紫色或紫色,外被長柔毛;雄蕊2,花絲短,藥隔長;子房4裂,花柱著生子房底。小堅果橢圓狀卵形,褐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紫參
  • 拉丁學名:Rubia yunnanensis Diels
  • 別稱:大理茜草、滇茜草、紅根、色子片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合瓣花亞綱
  • :茜草目
  • :茜草科
  • 亞科茜草亞科
  • :茜草族
  • :茜草屬
  • 分布區域:四川西南部(木里)和雲南各地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栽培技術,

形態特徵

草本;莖長10-50厘米,近直立或披散狀,有時平臥;根條狀,稍肉質,數至十餘條簇生和莖基部均紅色;莖、枝均有4直棱或4狹翅,通常節部被硬毛,其餘近無毛,很少微粗糙。葉紙質,形狀和大小均多變異,線狀披針形至卵形或倒卵形、長圓形至闊橢圓形,有時近圓形,通常長1-4厘米,很少達5厘米,寬0.3-2厘米,頂端漸尖至短尖,有時微驟尖,邊緣常反卷,被短硬毛,兩面近無毛或脈上被短硬毛,很少上面微粗糙;基出脈3條,很少5條,通常在上面凹陷,下面凸起;葉柄幾無或上部葉有極短柄。
聚傘花序三歧分枝成圓錐花序狀,腋生和頂生,通常比葉長,近無毛或被稀疏短硬毛;小苞片披針形,長約2-5毫米,通常1脈或花序下部的有時3脈,近無毛或被疏毛;花梗長1-3毫米,萼管近球形,徑0.3-0.4毫米,頂端截平;花冠黃色或淡黃色,乾時近白色,稍肉質,無毛,冠管長約0.5毫米或稍過之,裂片5,不反折,近卵形,盛開時長約1.2-1.5毫米,有時可達2毫米,頂端增厚而稍硬,內彎成短喙狀;花柱2裂幾達基部,長0.5-0.6毫米。花期夏秋,果期初冬。

分布範圍

中國特有,產於四川西南部(木里)和雲南各地。生於海拔1700-2500米處的灌叢、草坡或路邊。

主要價值

性味:性平,味苦、辛。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活血理氣止痛。用於急慢性肝炎、脘脅脹痛、濕熱帶下、乳腺炎、疔腫。
化學成份:全草含甾醇、三萜類、胺基酸、原兒茶醛;根含水蘇糖(stachyose)。

栽培技術

整地與施肥
選地勢高,排水好的田塊,深耕細作。結合整地,施足基肥:每畝施土雜肥3000公斤,尿素20公斤,磷鉀肥50公斤,然後作畦,等待播種。
紫參
播種
茜草用種子繁殖,也可扦插繁殖。播種期分春播和秋播。春播在清明前後,秋播在封凍之前。
種子繁殖:播前先在整好的畦面上開成淺溝,再將種子均勻地撒入溝內,覆土,澆水,保墒,以利出苗。行距為30厘米。每畝播種量3公斤。茜草出苗後,應加強田間管理,生長一年後即可移栽。移栽時,將茜草苗按行株距50×30厘米定植在整好的畦面上,澆水保墒,以利成活。
扦插繁殖:選生長健壯,發育充實,無病蟲害的莖蔓,每2—3節剪成插條。按行株距10×5厘米左右插入土中,上露1節。澆水、保墒、遮蔭,以利成活。培育1年即可移栽。
田間管理
茜草齊苗後,注意中耕除草。乾旱天氣及時澆水,陰雨天氣注意排水。苗高30厘米時,於株旁插立支柱,供其攀援。花蕾現後,除留種株植外應摘除花蕾,以減少養分消耗。
收穫與加工
茜草一般於移栽後2—3年的秋季,地上莖葉枯萎後採挖。先將地上莖藤割去,再刨出地下根,去淨泥土,曬乾即可入要出售。畝產量150公斤。
【白藥】曬活參:根用於跌打損傷,月經不調,閉經,瘀血腫毒,吐血,風濕,心煩不寐,胃痛,風濕寒痛《滇藥錄》。Svrthorxqixzix(儒候啟脂),seitfairxqit(篩繁啟):根用於神經衰弱,貧血,血小板減少風濕骨痛跌打損傷,月經不調,崩漏,尿血,血瘀肺結核咯血淋巴結核小兒疳積,安胎;外治瘡癰紅腫,久不潰破《大理資志》。消擋眼草,曬活參:根及根莖主治跌打損傷,月經不調,閉經,瘀血腫痛《民族藥志二》。消檔眼草,滇紫參:根用於跌打損傷,月經不調,閉經,瘀血腫痛[16]。
【傈僳藥】百家乳玉:功用同白族《滇藥錄》。百家乳玉:根主治頭暈,失眠,肺結核,風濕,跌打勞傷,月經不調,吐血《民族藥志二》。
【普米藥】色子片:功用同白族《滇藥錄》。色子片,呂達大:根及根莖主治跌打損傷風寒濕痹,胃痛,失眠,心煩《民族藥志二》。
納西藥】悶炎婁才哼:功用同白族《大理資志》。
彝藥】跌:功用同白族《大理資志》。根治療月經不調,產後腹痛惡露淋漓,跌打損傷,風濕骨痛《哀牢》。
景頗藥大葉茜草,岸:根用於排石《滇藥錄》。來源: 《中國民族藥志要》,賈敏如、李星煒,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05
根及根狀莖(小紅參):甘、微苦,溫。通經活血,祛風除濕,鎮靜,止痛。用於月經不調,跌打損傷,風寒濕痹,胃痛,經閉。 全草(滇茜草):甘,平。補血活血,祛風除濕,軟堅破積。用於貧血,跌打損傷,慢性胃脘痛,脂肪瘤,月經不調。來源: 《中國中藥資源志要》,中國藥材公司科學出版社,199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