簫經

簫經

簫經:是中國第一部專門論著品簫的文論,該文為靈明道人(本名牛巍)在大學二年級(07年)時寫作完成。本文參考《續修四庫全書·樂類》等歷史文獻,結合作者演奏經驗,從簫的起源、形制到演奏做了較為詳細的論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簫經
  • 屬於:論著品簫的文論
  • 作者:靈明道人
  • 完成時間:07年
  • 參考文獻:《續修四庫全書·樂類》等
介紹,全文,

介紹

受到當代著名竹笛、洞簫製作師周林生先生的肯定。簫經 歧路樂府主人自序 余才出於天,法本於己,遍采典籍,私淑古人,蹉跎半世,未有 師授。所善諸技,皆得自先賢筆記也,尤喜洞簫。
簫經

全文

歧路樂府主人自序
余才出於天,法本於己,遍采典籍,私淑古人,蹉跎半世,未有師授。所善諸技,皆得自先賢筆記也,尤喜洞簫。因讀《棋經》、《茶經》而慨:中華古籍,卷帙浩繁,雅樂興衰,千秋佳話,竟無論簫者,豈不荒唐!故提拙筆,為敘品簫之道。
源流篇第一
三代之簫為今之排簫,亦名鳳凰簫。三代之笛為今之洞簫,考黃帝使伶倫作笛,後人以為橫笛,實謬。《玉海》:黃帝使伶倫伐竹而作笛,吹之作鳳鳴鳳鳴,簫之聲容也。洞簫作於橫笛之先,蓋因其前探而吹,合乎自然。簫自秦,禮崩樂壞,鮮有擅者,漢馬融賦《長笛》,晉桓伊作《梅花三弄》,傳簫之一脈。至開元盛世,明皇樂帝,制《霓裳》,衍多部樂,簫遂大盛。有宋一朝,教坊大興,簫亦大行。至蒙元,蠻夷東侵,神州淪陷,文明毀之一旦,簫道庶幾斷絕。明清二朝,簫竟為青樓館娃所用,痛乎哉!當世好簫者何啻千萬,多葉公之好也。古今惟善琴者皆能品簫,能品簫者皆超邁之輩,或隱或狂,微斯人,願訪之執弟子禮。
形制篇第二
簫分南北,貴者九節,象道之極,然長短迥異。蓋我天朝遼闊,南北風物各不同也。北簫長二尺七寸,南簫長一尺八寸,皆六按孔,一山口。北簫鳳眼有四,南簫僅得其二,管長短之故也。噓氣之口,北簫平而圓,名山口;南簫陡而尖,名歌口,故聲不同。又有尺八琴簫之屬,皆非慣用。尺八者,風靡有宋。歌口奇大,五竅缺商,故音聲委婉。宋後中原失傳,淪落炎洲倭島久矣。琴簫者,清彭祉卿之發明,鑿八竅,因其特合琴律,故名琴簫,又因其別於世俗,亦名雅簫。今有改制八竅簫及加鍵簫,因其旋宮甚易,海內名手皆喜之。南北洞簫,其管長不過二尺,而鳳眼之下長短不一,故為分別。欲使聲正,則管徑之比,恰合四十之數。按竅形狀,南小於北,略圓。
聲容篇第三
北簫慷慨雄勁,能動木石,品之而涕下,南簫止於吳儂軟語。此北人多豪傑,南人多墨客也。北人粗豪義氣,故簫之聲亦豪,古劍客吟簫作殺,野史志之,雖無確實,亦為佐證。南人文弱儒雅,簫聲亦雅,昔子房夜持南簫盡散烏江子弟,其聲戚然,思之扼腕。
律制篇第四
朱明以昔,依三分損益律,其法古傳,約略可考。取周尺一把,漢劉歆之銅斛尺差堪近矣。以九寸為管,三分為徑,吹之得黃鐘律,復以弦應其聲,得黃鐘弦,為宮。三分而益一,得林鐘,為征。以林鐘三分而損一,得太簇,為商。類此推之,則十二律相生畢。所謂黃鐘生林鐘,林鐘生太簇,太簇生南呂,南呂生姑先,姑先生應鐘,應鐘生蕤賓,蕤賓生大呂,大呂生夷則,夷則生夾鐘,夾鐘生無射,無射生仲呂也。益一者,為上生。損一者,為下生。六律為上,六呂為下,像十二月,合陰陽奇正,故曰樂道即天道。然此法推至仲呂生清黃鐘,其聲不得還元,又宋蔡元定推至十八律,制箏阮猶可,付之簫管,必難套用。
後明王公朱道人始創新法密律,沿用至今,較之西夷樂律,庶幾無異。取黃鐘管,以大九九之珠盤,加以算術,得密律,分別乘除,得數管,則十二律生矣。以之制簫,考漢荀氏管口校正為準,依密率法,得各竅間隙,仲呂復生清黃鐘,可還元。此法不拘管徑,但以宗之,即得正律,無不神驗。後四百餘年,西夷始知,可見我天朝教化。
技法篇第五
論技法,實為品簫末節。簫以氣為上,指為末。氣息勻和,不急不餒。運指務要鬆弛,如行雲流水,順乎氣息,必以氣運指。指在氣先,則曲散。氣在指先,則曲亂。唯氣指合一,從心所欲,方稱名手。出手疊打,須於不經意間,多則刻意,非正道。少則遲滯,非巧技。簫之指技,異於笛而嚴於笛,善學者不可不察。
旋宮法第六
旋相為宮,古已有之。乃取簫管,參差輪換按之,得諸調。昔民間匠師精擅此法,簫以小工調之角聲定均,開下手三竅為宮,依次開合,七聲齊畢。又以各竅為宮,得七調,其清角變宮,皆叉手按之。今世名手以按半竅為多,可得十二調,其五調雖不見諸套用,亦可謂之今勝昔也。旋宮指法,以底竅合字為宮,曰乙字調。以一竅四字為宮,曰上字調。以二竅乙字為宮,曰尺字調。以三竅上字為宮,曰小工調,以四竅尺字為宮,曰凡字調。以五竅工字為宮,曰六字調。以六竅凡字為宮,曰正宮調。
用法篇第七
簫之為用,吹噓養氣,定性明心。吹噓之法,古多秘之,蓋中華傳道,私相授受,恐妄傳匪人也。昔琴師焚香沐浴,以求琴德,簫亦如此。吹簫之先,應凝神調息,斷絕諸般怨念,務使神閒氣定。世人皆知洞簫斷腸,乃品簫者境界使然。有吹者強作悲戚,簫聲欲絕,久之傷己傷人,淪為魔道,學者不可不知。
品簫篇第八
品簫氣必極細,力發乎丹田,方得清微之大聲。品簫之先,須氣沉丹田,默觀內景,引氣遊走周天。神定之後,方可輕啟兩唇,唇間裂隙若針絲,吐氣不可急,急則有惡聲,緩緩噓氣少許,盡入管中,發簫音之正始。唇不可盡掩管口,亦不可不掩;掩之過甚,則簫聲沉濁,音不諧。掩之過少,則簫聲悽厲,其中奧妙,學者自知。
持簫之法,須端正身形,不可搖曳無根,當如黃山之松,巋然屹立。上體中正,渾圓無極矣。兩手開合,太極始分;及至噓氣入管,則萬物化生,與道渾然也。此乃三一之法,大道之本。
知簫法,吹正音嗚嗚然,煌煌乎有鳳德。明者愛其幽雅深邃,持之修身,可證仙道;持之入世,可達世故。此簫之大者。
境界篇第九
樂之一道,雲集群響,法本靈明。人心之動,外物使然。盈乎正氣,魅邪不侵。是故聖人鼓琴,漆園擊缶,率性而為,皆合自然。品簫境界,天人歸一,參道之行,合道之本。觀梨園樂工,技藝絕倫,然非品簫,乃用簫耳。至於文雅炫耀,亦非品簫。簫之境界有二,即有簫,無簫。娛人之簫,何足道哉,曾不若籠中獅猴,博鄉愚拊掌。娛己之簫,差堪近道。我吹與我聽,如一泓清池,漣漪微動,然我仍如清池,還我本相,故曰有簫。及至入道,則我自吹手中之簫,恍若太虛無形無相,如何動他,故曰無簫。有無之間,境界天壤,法我法自然,法有相法無相,近道而合道,乃知天地宇宙之生息,窺萬古造化之妙。
歧路樂府主人,傷心之輩也。幼讀詩書,胼胝數載,有辭章三百篇,自詡雅士,而耽於音律,不得上進,遂淪為樂府教坊中人,又號歧路客。曾有詩云“一生羞做路歧人”,路歧者,故唐之歌舞樂師也。作《簫經》凡九篇,發願有二:傳我天朝教化,儆大夢世人。文辭粗魯,識見淺陋,行家一笑可也。
《簫經. 源流篇第一》(
譯文
上古所謂的"簫",實際上就是現在的"排簫",也名叫"鳳凰簫".上古所謂的"笛",實際上就是現在的"洞簫".查考古籍:上古黃帝叫伶倫發明製作"笛",後人往往把他當作是"橫笛",這種認識其實是錯誤的.根據《玉海》記載:黃帝叫伶倫砍伐竹子製作成笛,吹響它來模仿鳳凰的鳴叫聲.而鳳鳴之聲,正好符合簫的發音特點.因此洞簫的發明應當在橫笛之前,吹奏時身體略微前傾,十分合乎自然.到了秦代,古禮喪失,典雅的古樂受到破壞,很少有擅長吹奏洞簫的人.漢代馬融創作《長笛賦》,晉代桓伊創作《梅花三弄》,從而使洞簫之樂一脈相傳.到了唐朝開元盛世,唐明皇製作《霓裳羽衣曲》,衍變多部樂,洞簫在該曲中獨領風騷,從而盛行推廣開來.宋代教坊林立,吹簫者眾多.到了元代,外族侵犯中原,神州淪陷,漢民族傳統文化遭遇浩劫,洞簫文化瀕臨斷絕.到了明朝和清朝,簫這門高雅的樂器竟然被青樓藝妓所利用,真令人痛心啊!當今世間愛好洞簫者何止千萬,但其中多數人無非附庸風雅,這與葉公好龍有何區別呢?古往今來,惟有善操古琴的人最懂得品簫,能品簫的人都是超凡脫俗灑脫豪放之輩,有的成了隱士,有的則放浪形骸,狂放不羈,如果不是這樣的人而又德藝高超,我願專程拜訪並行師徒之禮.   《簫經. 形制篇第二》(
譯文
簫的流派似可分為南簫與北簫: 這是由於祖國疆域遼闊, 南方與北方(一般以黃河流域為界___譯者注)風土人情各不相同的緣故吧. 按我國傳統丈尺標準, 北簫長約二尺七寸, 南簫長約一尺八寸, 都有六個音階按孔, 一個山口(俗稱吹孔___譯者注). 規範的北簫底部鏤刻四隻"鳳眼", 而南簫只鏤刻兩隻"鳳眼", 這是由於簫管長短不一的原故. 北簫的吹孔平而圓, 呈"U"字形, 雅名稱為"山口"; 南簫的吹孔陡而尖,呈"V"字形, 雅名稱為"歌口"____因而音色有區別. 其餘類別也包括尺八和琴簫, 都屬於不常用的特色樂器. 尺八:流行於宋代, 歌口(吹孔)特別大, 只有五個按孔而缺少商音,因而音色委婉; 尺八在宋代以後則鮮為人知, 其製作與演奏方法反而被日本傳承至今. 琴簫:發明者是清代的彭祉卿, 這種簫鑽有八孔, 因為與古琴的音律特別相合, 所以叫做"琴簫", 又因為它那音色儒雅獨特, 所以也叫"雅簫". 如今還有改革的八孔簫和加鍵簫, 由於轉調很方便, 所以深受國內名家讚許. 南\北洞簫, 竹管長度並沒超過二尺, 但鳳眼之下的長短卻有明顯的區別. 如要想發音純正, 那么管長與管徑的比值,就應當合乎四十的數據. 南簫的按孔要比北簫小些並略微圓些.
《簫經. 聲容篇第三》(
譯文
北簫慷慨激昂,雄勁悲壯,連山川草木也能聞之動情,吹奏品味時會情不自禁地潸然淚下;南簫則多局限於吳越柔情蜜語。這是由於北方英雄豪傑居多、南方騷人墨客居多的緣故吧。北方人直爽豪放,義氣剛烈,所以簫的演奏風格豪放激越,古代劍客往往吟簫催動殺機,野史屢屢記載這類事情,雖然其中有些藝術加工的痕跡,但也可以作為佐證材料。南方人文弱儒雅,簫音也顯得雅致,楚漢相爭時,垓下決戰,張良用一管南簫吹散項羽八千子弟兵,那思鄉之音淒楚悲涼,聞聽之人無不揪心斷腸。
《簫經》律制篇第四
律制篇第四
明朝之前的笛簫律制,採用的是三分損益法,這是從古人那裡流傳下來的,今天看來,也似乎可以知道個端倪。取周尺一把,大致相當於漢朝劉歆發明的銅斛尺。製作一個九寸長的管子,管徑為三分,用正確的吹法來吹,可以得到黃鐘音。再用它來確定一個可以發黃鐘音的弦長,這就是黃鐘弦,把黃鐘弦當作主音,損益計算。。後文的計算敘述起來很麻煩。。略去。。。
根據三分損益的方法來計算,可以推出12個不同的音來。這就是《呂覽》中所說的五度相生的方法(黃與林為五度關係,此後類推)。益一而生的,叫做上生;損一而生的,叫做下生。上生得來的六個音,都是奇數的“律”;下生的得了來的六個音都是偶數的“呂”,象徵著一年的十二個月,與天地陰陽之數暗暗符合,所以說,音樂之道,就是自然之道。但是這種方法推到最後的“仲呂生清黃鐘”時,清黃鐘音總是偏高而不能還原,實際上,在每次損益時,音高就已經開始改變了,只是改變得不多,不易聽出來而已。所以宋朝的蔡元定,依照損益法,又推出來十八個音來,多出的幾個音仍是半音。用這種律製作箏阮類的樂器還可以,因為它們有很多的弦,可以做到一根弦一個音。但是用它來制簫,卻是一定不能適合的。
後來到了明朝王子朱載堉那裡,開始發現了一種新的定律方法叫做新法密律,實際上就是西洋音樂中所說的十二平均律,一直沿用到現在。他的新法是用八十一檔的超級大算盤,計算多次,找出了密律的值,用這個值來衡量黃鐘律管,製作出了很多不同的律管,用新律管來確定了十二律。作者按:次法實際就是用算盤來開了十二次方,在無計算機的年代,可見我國算術學問的先進。
再依照密律來製作簫,參考改進了漢朝荀勖發明的管口校正數值,可以精確地計算出每一音孔所在的具體位置。而且這種律,推到最後,“仲呂生清黃鐘”這個問題可以圓滿地解決。這種方法對任何口徑的律管都適用。(作者按:雖然說都適用,但是使笛簫發音最佳的管徑應該是管長的四十分之一)。之後四百多年,西洋藩邦才研究出來(或許是抄襲我天朝的呢),我們的祖國是多么的偉大啊。
《簫經. 技法篇第五
譯文
要談到簫的吹奏技巧,那實在是屬於品簫的次要課題了。吹奏洞簫當以調息運氣為首要,指法技巧為次要。氣息均勻平和,既不急促也不鬆弛。運指則一定要自然鬆弛,如同行雲流水一般,運指應當隨著氣息的運用調控而協調自如。運指如果搶在運氣之先,曲音就會顯得鬆散;行氣如果跑在運指之先,曲調就會錯亂。唯有氣息與運指同步合一、吹奏時能隨心所欲的人,才稱得上名手。疊音打音等各種運指技巧,應當在不經意之間運用得恰到好處:如濫用技巧則顯得刻意雕琢,違背自然法則;如運指過於平淡或者不嫻熟,簫音遲鈍呆滯,那也說明指法技巧沒過關。洞簫的指法技巧,與橫笛有區別,但又比橫笛的運指還要嚴格講究一些,善於習練的人不可不明辨揣摩。
《簫經》之 旋宮篇第六
旋宮篇第六
靈明道人自解
古代已經發明了轉調的方法。一支簫,以不同的指法演奏,可以吹出不同的調子。過去有民間藝人非常擅長這種方法。簫(笛也如此)是以全按做5指法的3來定調的(比如全按做5的3是姑先,就稱為姑先簫或姑先笛),放開下手三孔做主音。將手指依次打開,可以吹出一宮的全部音階。再把每一孔當主音,可以吹出七種不同的調子。其中一些音,需要用叉口指法來按出(老均孔笛簫)。當今著名演奏家,大多用按半孔的技巧來轉調(也有用叉口法的,比如瀋陽於立龍先生),可以吹出十二個調子來,其中有五個調並不用,但也可以算是今勝昔吧。轉調指法,以全按做5的5為主音的,叫做乙字調;以全按5的6為主音的,叫做上字調;以全按做5的7為主音的,叫做尺字調;以全按做5的1為主音的,叫做小工調;以全按做5的2為主音的,叫做凡字調;以全按做5的3為主音的,叫做六字調,以全按做5的4為主音的,叫做正宮調。
《簫經. 用法篇第七 譯文
道為體,簫為用;體用不二,人簫合一.吹簫可以調息養氣,定性明心(由戒而生定,由定而生慧___明心而見性).其高級悟道的吹奏之法,古人比較保守,往往秘而不宣,因為中華傳統授徒傳道之法,皆注重緣分道根,而後方可口傳心受,生恐妄傳無德無才之人.以往琴師演奏前,必先沐浴焚香("日含五行精,月受六律紀."弦孔之數皆求法於陰陽,合於術數也),虔誠地力求達到符合琴之德律的水準,吹簫者也是如此.吹簫之先,應當集中精神調整呼吸,斷絕各種私心雜念,一定要設法達到神閒氣定的境界.世人都知道洞簫那種如怨如慕,如泣如訴感人斷腸的特點,那是由於吹簫者已經達到了那種境界才能演奏到如此水平.有的人吹奏時故作悲愁之狀,簫聲時續時斷,久而久之,既傷自己的身體,也影響了別人清淨的耳根,仙道未成,反而走火入魔,這些道理,學簫的人不可不知啊!
《簫經. 品簫篇第八》
譯文
品簫行氣必須極其細而勻,才能獲得貌似清微而實際非常靜遠宏亮的音響效果(《老子曰"大音稀聲,大象無形."____譯者補註).輕輕開啟嘴唇,不可緊張做作,微露如同針線那樣細的縫隙,運氣不可急促,急促就會發出濁音,樂曲的音頭應當緩緩地使氣息運入簫管之中,沒有雜音.嘴唇不可全把吹孔掩住,也不可不掩,唇掩之點位置一定要適當;嘴唇若把吹孔遮掩得過分了,簫聲就會顯得低沉混濁,甚至影響音準.嘴唇若讓吹孔太露,簫聲就會顯得悽厲.學習洞簫的人通過練習揣摩,自然會知曉其中的奧妙.
持簫的姿勢和方法,必須端正身姿,不可東搖西晃,不可腿腳輕浮,應當像黃山清松那樣巋然屹立.身體上部保持中正,恍如混沌無極的狀態;兩手自然開合,猶如鴻蒙濟判,太極始生兩儀的狀態;待到噓氣進入簫管,就如同"道生一,一生二,三生萬物",與自然之運化渾然一體.這乃是天地人三才合一之妙法,也是以簫悟道證道之根本.
應當知曉品簫之法,樂音純正,共鳴悠遠,簫音有亮度而且富於色彩變化,有如鳳凰之美德.明達者感愛洞簫那幽雅深邃的特點,持簫修身,超凡脫俗;持簫入世,也能世事洞明,人情練達.這正是習簫品簫最重要的宗旨.
《簫經. 境界篇第九》(  境界篇第九
譯文
音樂之道,無論是演奏各種樂器,還是人聲詠唱,其實都是心靈之聲的流露而已。境由心生,所有歌曲樂曲無一不是自然、社會諸般萬象在作者心靈中的反映。如若心胸豁達,正氣充盈,就能抵制任何誘惑,百邪不侵。因此古代儒家聖賢或道家先師(莊子曾做過漆園吏--譯者注)無論鼓琴還是擊缶,都是心曠神怡,妙合自然。品簫的境界,妙在天人合一:參悟自然運化的奧妙,合乎道體之根本。
你看戲班樂隊里那些吹簫的人員,可謂技藝超群,但那卻談不上是品簫,只不過算是用簫罷了。至於說有些人的簫雖然吹得文雅優美,但有炫耀賣弄之嫌,那也算不上品簫。品簫的境界有兩種:可分為“有簫之境”和“無簫之境”。若是只知吹簫取悅於人,那是不值一提的,還不如那些經過馴養的獅子、猴子,它們的表演,也許還能博得鄉野人群更多的掌聲。吹簫自娛自樂,即使吹得不好,也堪稱比較接近於道。我吹給自己聽,澄澈的心靈猶如一灣清澈的池水,微微泛起漣漪;但我心靈依然如同清池一般,還原於本來面目,所以這就是“有簫之境”。待到心靈徹悟,步入高級階段,那么我自吹手中的簫,物我兩忘,人簫合一,恍若與無形無象的太虛融為一體,所以這就是“無簫之境”。
“妙有”與“真無”,其間境界竟然有天壤之別!我乃小宇宙,自然乃大宇宙,修身則要效法地人天,效法大自然,效法有相之妙與無相之真,親近自然從而與道相合,便能知曉天地萬物生生不息的信息,能窺探宇宙時空發展運化之奧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