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射(詞語)

無射(詞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wú yì

①不厭。《詩·周頌·清廟》“駿奔走在廟,不顯不承,無射於人斯。”陸德明 釋文:“射,音義,厭也。”

十二律中的第十一律。

因鐘聲合乎無射的意律,故用無射作鐘名。

③農曆九月的別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無射
  • 拼音:wú yì
  • 釋義:不厭
  • 出處:《詩·周頌·清廟》
詞語,晉江耽美作者,

詞語

公元前522年,周王朝的國君周景王想造一套名叫“無射”的大型編鐘,其中包括原來沒造過的體積更大、聲音更低的大鐘。
為了這件事,周景王先徵求臣單穆公的意見,問他對造無射鐘這件事有什麼看法。單穆公說:“不行!做大錢已經耗損民資,又鑄大鐘,會使耗損加重,這樣下去對國家不利。鐘是為了讓人聽的,鐘聲太低,耳朵聽不清,就不算鐘聲了。這就好像眼睛看東西,能看得比較清楚的,不過在一步左右;再看遠一點的,也不過在一丈左右。能夠聽到大鐘聲音的細微差別的,不過只是個別人能做到的。何況先前的國君制鐘,大不出二尺二寸半,重不過一百二十斤。還是不做為好。
周景王不聽,又去問盲樂師伶州鳩。伶州鳩說:「我是不如單穆公的。我聽說,政治像音樂。音樂要和諧,音樂所用的音要服從和諧的需要,音律的調整就是為了達到樂音和諧的目的。音樂中講音高的標準,就是講樂音要有一定的規律。古代的“神瞽”(盲人樂師)的重要職責之一,就是要寫定最好聽的樂音的範圍(從某個音到某個音),提出它的標準,決定某個樂調的標準音有多高,再用這個標準來調鐘。鐘調試準確了,奏出的音樂才和諧,和諧的音樂才說明國家的政治秩序完善,“百官”才能有道有法,各有所施。」並給周景王講了一大通音樂的理論,用這些理論去比喻治國的道理。
但是,周景王不聽,仍要造“無射”鐘。
鐘造好後,樂工們都說鐘是“和諧”的,而伶州鳩則說“不和諧”。他說:“天子大約要由於心痛而死去吧!聲音是音樂的車廂,鐘是發音的器物。天子考察風俗因而製作樂曲,用樂器來匯聚它,用聲音來表達它。小的樂器發音不纖細,大的樂器發音不粗獷,那樣就使一切和諧。一切和諧,美好音樂才能完成。所以和諧的聲音進入耳朵而藏在心裡,心安就快樂。纖細就不能讓四角都聽到,粗獷就不能忍受,內心因此不安,不安就會生病。現在鐘聲粗獷,天子的內心受不住,難道能夠長久嗎?”
兩年後 公元前520年,周景王去世。

晉江耽美作者

無射晉江耽美作家。作品有《寄生》,《寄生Ⅱ》《殺青》,《玉樹後庭花》,《寒水碧於天》,《終身制保鏢》等,最廣為流傳的的是《占山為王》。風格奇幻多變,作品引人入勝。在晉江有專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