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義諦

第一義諦

“第一義諦”是指至高無上圓滿究竟之真理。那么,什麼是第一義諦呢?佛言:“一切諸法皆是虛假,隨其滅處,是名為實,是名實相,是名法界,名畢竟智,名第一義諦,名第一義空。”(《大般涅槃經·卷第四十》)世尊在這裡明確開示:諸法實相是第一義諦。

什麼是諸法實相呢?《佛藏經》云:“何等名為諸法實相?所謂諸法畢竟空,無所有。”

諸法實相,是佛法的基本原理,也是佛法與外道、魔說的分水嶺。《三藏法數》云:“蓋如來所說諸大乘經,皆以實相理印定其說。外道不能雜,天魔不能破。若有實相印,則是佛說;若無實相印,則是魔說。”智者大師《法華玄義》云:“諸小乘經,若有無常無我涅槃三印之印證,即佛說,修之得道;無三法印,即是魔說。大乘經但有一法印,謂諸法實相,名了義經,能得大道;若無實相印,是魔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第一義諦
  • 外文名梵語parama^rtha-satya,巴利語paramattha-sacca,藏語don-dam-pah!I bden-pa
  • 拼音:dì yī yì dì
  • 注音:ㄉㄧˋ ㄧ ㄧˋ ㄉㄧˋ
  • 出自:《佛學大辭典
基本信息,相關釋義,

基本信息

解釋:同“ 第一義 ”。
王安石 《答蔣穎叔書》:“佛說有性,無非第一義諦,若第一義諦,有即是無,無即是有。”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七章:“一切世諦,於如來儘是第一義諦。”

相關釋義

在《佛學大辭典》中的釋義
(術語)對於世俗諦之稱,又雲真諦聖諦、勝義諦、涅槃、真如實相中道法界真空等,總以名深妙之真理,諦者真實之道理也。此道理為諸法中第一,故云第一義,真實故云真,為聖者所見,故云聖,為殊勝之妙義,故云勝義。
或云:二諦之一。即最殊勝之第一真理。為‘世俗諦’之對稱。略稱第一義。又稱勝義諦、真諦、聖諦、涅盤、真如、實相、中道、法界。總括其名,即指深妙無上之真理,為諸法中之第一,故稱第一義諦。
佛教各宗派對第一義諦所下之定義不盡相同,如小乘說一切有部將單一而不可分解之對象視為真實存在之認識,稱為勝義諦;中觀學派則認為諸聖賢了解緣起性空之理,洞徹世俗認識之顛倒,以此道理為真實,稱為真諦小乘經部瑜伽行派等則將佛教智慧及依此智慧為對象之理解,稱為勝義諦。就大乘而言,則主要藉真諦與俗諦二者調和世間與出世間之對立,將此二諦聯繫起來觀察現象,稱為中觀中道,為大乘最基本的原則之一。此外,禪林多用第一義,相對於第二義之相待差別,特以第一義來詮顯絕對不可思議之境界。第一義復稱向上門、正位等;第二義則稱向下門、偏位等。[俱舍論卷二十二、中論卷四觀四諦品、顯揚聖教論卷二、卷六](參閱‘二諦’244)
在《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中的釋義
世俗諦’之對稱。又稱勝義諦、真諦、第一義。指具有卓越意義的真理、最高的真理、完全的真理。亦指圓滿究竟之悟(智慧)的境地。
慧遠大乘義章》卷一釋此詞雲(大正44·482c)︰‘第一義者,亦名真諦。“第一”是其顯勝之目,所以名“義”。真者是其絕妄之稱,(中略)審實不謬,故通名諦。’
古代諸家對此語之使用,頗有相異之處,《大方等大集經》卷十八雲(大正13·123b)︰
‘若有言語,則有滯礙,若有滯礙,則是魔界。若法不為一切言說所表者,乃無滯礙。何謂法不可言說,所謂第一義。其第一義中,亦無文字及義,若菩薩能行第一義諦,於一切法盡無所行,是為菩薩能過魔界。’
大般涅槃經》卷十三亦云(大正12·443a)︰‘世諦者,即第一義諦,(中略)有善方便隨順眾生,說有二諦,(中略)如出世人之所知者,名第一義諦。世人知者,名為世諦。’
若相對於世俗而顯第一義諦,則第一義諦為相對於‘有’之‘空’、相對於‘差別’之‘平等’、相對於‘可說’之‘不可說’、相對於‘相待’之‘絕待’。
[參考資料]《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五;《辯中邊論》卷中;《顯揚聖教論》卷六;《大乘莊嚴經論》卷二;《成實論》卷二、卷十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