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義章

大乘義章

隋慧遠(523~592)著。原著共五聚,凡二百四十九科,分十四卷;現存前四聚(缺第五雜法聚),凡二百二十二門,分為二十卷。收錄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四十五卷“諸宗部”內。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大乘義章
  • 作品出處:《大正新修大藏經》
  • 作者:隋慧遠
  • 卷數:十四卷
作者介紹,內容介紹,特色,影響,

作者介紹

作者慧遠是法上的弟子,慧光的再傳,而慧光則出於勒那摩提之門。據《續高僧傳·法上傳》(卷八),法上本來著有《大乘義章》六卷(已佚),慧遠此書可能和法上之作有相承關係。

內容介紹

本書分為五聚:一、教聚,二、義法聚,三、染法聚,四、淨法聚,五、雜法聚。
教聚中分三門
(一)眾經教跡義,(二)三藏義,(三)十二部經義。
義法聚中分為二十六門
(一)佛性義,(二)假名義,(三)入不二門義,(四)二諦義,(五)二無我義、(六)如法性實際義(以上卷一),(七)三解脫門義,(八)三有為義,(九)三無為義,(十)四空義,(十一)四優檀那義,(十二)四悉檀義,(十三)四真實義(以上卷二),(十四)四諦義,(十五)四緣義,(十六)五果義,(十七)六因義,(十八)四空義,(十九)五法三自性義,(二十)六種相門義,(二一)八識義(以上卷三),(二二)十因義,(二三)十一空義,(二四)十二因緣義,(二五)十八空義,(二六)二十二根義(以上卷四)。
染法聚有六十門
又分三類,第一,初煩惱義有三十門:(一)二障義,(二)三障義,(三)三根三道三毒煩惱義,(四)三使義,(五)三漏義,(六)四縛四流四枙義,(七)四取義,(八)四種身結義,(九)五住地義,(十)五蓋義,(十一)五下分結義,(十二)五上分結義,(十三)五慳義,(十四)五心[持-寺+裁]義,(十五)五心縛義,(十六)六垢義,(十七)七漏義,(十八)七使義,(十九)八慢義,(二十)八種惡覺義,(二一)八妄想義,(二二)八倒義,(二三)九結義(以上卷五),(二四)十使義,(二五)十纏義,(二六)十障義,(二七)十四難義,(二八)十六神我義,(二九)六十二見義,(三十)八萬四千煩惱義(以上卷六)。第二,諸業義分十六門:(一)身等三業義,(二)三性業義,(三)三受報業義,(四)三界系業義,(五)三時報業義,(六)四曲穢濁三業義,(七)黑白四業義,(八)五逆義,(九)六業義,(十)七不善律儀義,(十一)八種語義,(十二)九業義,(十三)十不善業義,(十四)十四垢業義,(十五)十六惡律儀義,(十六)飲酒三十五失義(以上卷七)。第三,苦報義分十四門:(一)二種生死義,(二)四生義,(三)四有義,(四)四識住義,(五)四食義,(六)五陰義,(七)六道義,(八)七識住義,(九)八難義,(十)九眾生居義,(十一)十二入義,(十二)十八界義,(十三)二十五有義,(十四)四十居止義(以上卷八)。
淨法聚有一百三十三門
又分因法、果法兩類。第一,因法有一百一十五門:(一)發菩提心義,(二)回向義,(三)金剛三昧義,(四)斷結義,(五)滅盡定義,(六)一乘義,(七)二種莊嚴義,(八)二種種姓義,(九)證教二行義(以上卷九),(十)三歸義,(十一)三學義,(十二)三聚戒義,(十三)三種律儀義,(十四)業觀舍義,(十五)三慧義,(十六)三種般若義,(十七)三智義,(十八)三量智義,(十九)同相三道義,(二十)別相三道義,(二一)三種住義(以上卷十),(二二)煩等四心義,(二三)人四依義,(二四)法四依義,(二五)四聖種義,(二六)四親近行義,(二七)轉業四行義,(二八)四修定義,(二九)四不壞淨義,(三十)四堅義,(三一)四種道義,(三二)四種善法義,(三三),四種味義,(三四)四德處義,(三五)四種求知義,(三六)四陀羅尼義,(三七)四無量義,(三八)四無礙義,(三九)菩薩四無畏義,(四十)四攝義(以上卷十一),(四一)五願義,(四二)五戒義,(四三)五品十善義,(四四)五停心義,(四五)五聖支定義,(四六)五聖智三昧義,(四七)五智義,(四八)五忍義,(四九)五種菩提義,(五十)五種方便義,(五一)五種善法義,(五二)五行義,(五三)五生義,(五四)五無量義,(五五)五德舉罪義,(五六)五種教誡義,(五七)六波羅蜜義,(五八)六念義,(五九)六種決定義,(六十)六妙行義,(六一)六種善法義,(六二)六和敬義,(六三)六修定義,(六四)六三昧義,(六五)六攝義,(六六)七善律儀義,(六七)七淨義,(六八)七財義,(六九)七種大乘義,(七十)七地義,(七一)八戒齋義(以上卷十二),(七二)八禪定義,(七三)八解脫義,(七四)八勝處義,(七五)八行觀義,(七六)八大人覺義,(七七)八法攝摩訶衍義,(七八)九次第定義,(七九)九想觀義,(八十)九斷智義(以上卷十三),(八一)十想義,(八二)十一切入義,(八三)十聖處義,(八四)十種慰喻義,(八五)十願義,(八六)十種供養義,(八七)十無盡藏義,(八八)信等十行義,(八九)十明義,(九十)十忍義,(九一)十無生忍義,(九二)十住義,(九三)十行義,(九四)十回向義,(九五)十地義,(九六)十功德義,(九七)見性十法義,(九八)涅槃十因義,(九九)菩薩十力義,(一○○)菩薩十無畏義,(一○一)三乘共十地義(以上卷十四),(一○二)十智義,(一○三)十一智義,(一○四)十一淨義,(一○五)十二頭陀義,(一○六)十二巧方便義,(一○七)十三住義,(一○八)離十四垢業義,(一○九)離隱六方、離四惡友、攝四善友義,(一一○)十四化心義(以上卷十五),(一一一)十六特勝義,(一一二)菩薩十八不共法義,(一一三)二十種法師德義,(一一四)三十七道品義(以上卷十六),(一一五)賢聖義(以上卷十七)。第二,果法分十八門:(一)涅槃義,(二)無上菩提義(以上卷十八),(三)淨土義,(四)三佛義,(五)三智義,(六)三不護義,(七)三念處義,(八)四一切種淨義,(九)二智義,(十)四智義,(十一)四無畏義(以上卷十九),(十二)五分法身義,(十三)五眼義,(十四)六通義,(十五)十號義,(十六)十力義,(十七)十八不共法義,(十八)百四十不共法義。第五雜法聚,文佚,由道宣的傳說推考,應當包會二十九門。

特色

公元六世紀初,勒那摩提和菩提流支東來,傳入世親的學說。慧(惠)光親承他們的教授,成為一代宗師。慧光的著作中有《大乘義律章》一種(已佚),由他採用“命章開釋”的方法以釋經的情況來看,這部著作可能是慧遠“大乘義章”的權輿(道宣《續高僧傳》卷二十七《惠光傳》)。慧光的弟子法上學德為一時之冠,在魏、齊兩代為大統將近四十年,領導二百餘萬的僧尼。他的著述除《大乘義章》六卷以外,還有《增一數法》四十卷(亦佚),這是把經論中所有名相,按照數目次序加以匯集編排,以便受持。現在我們看慧遠的《大乘義章》以五聚攝法,一方面暗合境行果的次第,一方面每聚之中又以法數為次,就繼承了中國佛教義學中這一個優良傳統。
本書內容以慧遠的已所宗的南道地論師義為主,對於當時流行的《毗曇》、《成實》,也處處予以精簡。並對菩提流支之說作了率直的批評(如判教等),而一時傳為南地論師所撰的《大乘起信論》,也多處引用,成為現存有關《起信論》的最古文獻。至於每一義門中又諸門分別,自二門以至十一門不等。辨析法義是很詳盡的。

影響

在慧遠的時代,中國大乘佛教派別尚未大興,他這部著作總結這一時期以前中國所接受的全部大乘教義加以綜合性的概括,可說是在大乘佛教發展過程中所作的出色貢獻之一。後來唐代玄奘的弟子窺基撰《大乘法苑義林章》,根據師傳之說對於教義中很多重要問題加以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也是受慧遠著述的影響。
(郭元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