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得彥

禹得彥

禹得彥(1822~1906),陝西大荔縣禹家莊人,陝西回民起義首領,“十八大營元帥”之一。陝回起義失敗後,移居涇源十二堡、華亭北頭(今北關),後支持各地修建清真寺,1900年親手修建了清真北大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禹得彥
  • 國籍:中國
  • 民族:回族
  • 出生地:中國
  • 主要成就:投誠  造福鄉梓 發展清真教
背景,主要生平,一心為民,

背景

生於清道光元年農曆二月二日,原籍是陝西省渭南縣與大荔縣交界的禹家大莊,亦稱“雙井禹家”。在鹹豐年間,他已成為當地有名的財主。除擁有大量的土地外,他還在大荔、渭南三原、西安、開封等地開設商號、當鋪。並在四川境內開辦鹽井,故當地人稱其為“川客禹家”。到清同治年間,由於清王朝所施行的民族政策,導致陝西全省民族關係日益惡化,回、漢民族間矛盾更為突出。
同治年間,因清政府為鎮壓太平天國、捻軍,大幅增加山陝各地賦稅,由於長期存在的漢回矛盾。更兼此時中國國內伊斯蘭宗教意識強烈,新疆已遭浩罕阿古柏入侵,甘陝回族人亦意圖建立獨立的伊斯蘭國家,從而導致叛亂猶如星火燎原,很快從渭南、大荔、華陰一帶漫延至關中三府(西安、同州鳳翔)、二州(乾州、彬州),聲勢甚為浩大,是繼太平天國之後,清末的一次大型叛亂,然而由於回漢矛盾,此次叛亂迅速轉變為針對秦地漢人的宗教戰爭,直接導致山陝漢族人口大幅度下降,回民人口亦不能倖免。
回民軍迅速發展到30餘萬,幾乎席捲了整個陝西。同時在甘肅也爆發了回民大動亂。禹得彥舉家出資,率禹家十一村族眾與普洱馬阿訇白彥虎馬正和、任武等組成聯軍,共同抵抗滿清中央政府。此後叛變正式變為宗教戰爭,敵對對象擴大至秦地所有不信教的漢人。回民軍接著進攻西安,7月大敗渭南清軍,8月擊敗欽差大臣勝保華陰。11月清廷改派多隆阿為主帥,併購置洋槍、大炮,以數倍於回軍之兵力,攻破回軍在同州一帶的防地和倉渡、羌白鎮王閣村等根據地。

主要生平

同治二年(1863年)3月起義軍從陝西敗退到甘肅東部的董志原。第二年回軍重整隊伍,兵力近萬人,由禹得彥和白彥虎崔偉陳林等共同統領。東到西華池,西至肖金鎮,南至寧州邱家寨,北至驛馬關,縱橫三四百里,回民軍在這裡墾田練兵,先後又占領了慶陽隴州平涼、涇川、華亭、靜寧等地,與清軍展開拉據戰。
同治五年(1866年)4月,回民軍欲打回陝西,清政府部署強大兵力對回軍實行數面包圍。當年秋天,由於陰雨連綿,敗退華亭仙姑山一帶,回軍陷於糧草不濟、形勢危難的困境。被清將雷正綰譚玉龍蔣凝學、張再山、陳德隆彭楚漢、李助發、王得勝等重重包圍。清將中的張再山更是囂張異常,自持饒勇,誇口在三天之內,全殲回軍。當此之時,回軍首領商議破釜沉舟,決一死戰。由禹得彥率精壯人馬在華亭縣境內白草峪、王家峽(又稱管子峽)到木頭嶺一帶山頂設伏待候。正面則由鄒保和、陳林率老弱眷屬於後,以於彥祿為先鋒,佯為敗逃,誘敵深入。驕悍一時的張再山率其親兵三營,窮追不捨,中埋伏之計,被禹得彥率眾堵擊於王家峽谷之內,使其全軍覆沒。總兵杜連陸、副將范清之、部將張德勝皆被俘斬首,張再山在幾名親信的舍死保護下,化妝潛逃。從而使義軍轉危為安,並獲得大量軍需糧草,再度進入董志原,多次打敗清將譚玉龍,殺死清將周顯丞。並以機動靈活的戰術與在同心、金積鎮馬化龍部遙相呼應,隨時出沒於陝西西南和甘肅東部。
同治六年(1867年),清廷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陝甘軍務。左率其湘軍12萬,動用南方12省的稅銀,並向英、法貸款120萬兩白銀,購置洋槍大炮。"用東南之財賦,瞻西北之甲兵"來鎮壓西北回族起義。
同治七年(1868)回軍沿渭水東走,逼近西安,禹得彥率部北攻榆林等地,擊潰清將馬長慶,都司梁風山,署都司韓錫懇等。兵力遠達米脂、延安。10月左宗棠至西安,鎮壓陝甘回軍。
同治八年(1869)2月陝西回軍退至金積堡與馬化龍聯合,將十八大營縮編為四大營。禹得彥仍為四大營首帥之一,他們又與河州馬占鰲部取得聯繫。同年3月甘肅另一支起義軍董福祥李雙良張俊投降清後,被編為董字三營。充當清軍先鋒攻打金積鎮
同治九年(1870)清將劉松山被回軍狙殺,金積堡戰局為之一變,回軍復入陝境。禹得彥與崔偉率部東下,由隴縣、寶雞至鳳翔陳村鎮,禹、崔分兵,禹活動於扶風、渭南、白水、宣君等地。陝情危急,左宗棠受清廷嚴旨斥責。
左宗棠起用劉松山之侄劉錦棠為主將,再攻金積。1870年7月,由於回軍接應困難,左宗棠乘機調撥強大兵力四面圍攻。金積堡的武裝和食糧補給被層層切斷。
10月,在金積堡一帶活動的禹得彥、崔偉等部原擬率兵解金積堡之圍的目的未遂。留在金積堡內的陝回軍陳林、於彥祿、閻興春等約萬餘之眾被左宗棠分化,其投誠後安插平涼、華亭交界之化平川(今涇源縣)居留。而東進不果的禹得彥、崔偉等則衝破清軍多層防線的包圍,攜帶家眷從海原、靖遠、長流水(固原),出會寧西走狄河,轉戰在平番縣境內,於平戍驛一帶開闢戰場。陝西義軍首領聯合西寧以東各族反清力量,從小峽至大峽沿湟水80里地的各個險要山崗築碉設堡,憑天險而禦敵。他們分工合作,禹得彥遠攻八番、古浪白彥虎大通援肅州,崔偉攻克碾伯鎮及其境內的番勝溝。他們進入西寧郊區附近和當地義軍互成犄角,聯合作戰,打擊清軍,迫使清軍經過兩個半月時間才到達西寧。
同治十年(1871)陝西義軍在康家崖大勝清兵之後,為縮短戰線,集中防禦,而西撤河西主力,到達太子寺
同治十一年(1872)正月太子寺之戰河州義軍首領馬占鰲在大敗左宗棠之後,竟乘勝降清。而肅州義軍馬文祿部在當年5月遭清軍大兵進攻之際,向陝、青義軍呼援。禹得彥、崔偉即抽兵力經大通出扁都口予以支持。這時他們的眷屬仍滯留在西寧之大小南川。左宗棠急調重兵切斷陝西義軍對肅州支援的道路。一方面派董福祥劉錦棠和新降的馬占鰲切絕起義去路。並派人利誘馬桂源、禹得彥、崔偉,讓其剿滅白彥虎作為投誠進見之禮,遭到馬桂源兄弟及禹、崔等拒絕。他們和白彥虎西寧府東關共議抗清,擁立馬桂源為統領河湟、陝兵大元帥。
1872年9月13日著名的西寧戰役爆發,以劉錦棠為首的清軍開始進攻固守西寧的起義軍。時陝西回軍白彥虎率部駐紮紅水溝,禹得彥部和崔偉部駐紮小峽馬營灣。在“兩山對峙,湟水中流,高峰危聳,中通一徑之地”,持險抗清。從9月下旬至11月底,他們充分發揮熟悉地理地形的優勢,打得劉錦棠所率眾官兵首尾難接,傷亡慘重。《平回志》一書描寫道“兩月有餘,大小五十餘戰。又邊地苦寒,山谷盤亘,冰凌凝結。計五十餘戰,半系夜不收隊。露立冰雪窖中”。這段官方史書講述的是清軍作戰的艱苦,也反映了起義軍抗擊之兇殘。左宗棠坐鎮蘭州,不斷派兵支援。起義軍傷亡過萬,給養無著,加上西寧城內漢族道員郭襄之不肯附逆,聯合漢族士紳,關閉了西寧城門,使起義軍斷絕後路。11月18日戰略要地小峽失守,起義軍分頭突圍,在平戍驛(今青海平安鎮)發生激戰,這次戰鬥中,禹得彥和白彥虎帶領士卒突圍,戰鬥中禹身中槍傷,白左乳中彈。19日西寧光復,他們分別竄逃。禹得彥與崔偉接受招撫之後被左宗棠人格魅力打動,之後誠心為國。左公死後崔偉派其弟從甘肅到福州弔唁。白彥虎率其所余突圍西行經永安和涼州於次年4月達肅州城。
根據原先隨白彥虎到達脫骨蟒(即今吉爾吉斯東乾族住地大營盤),後來又潛回中國定居在華亭十二堡的赫三泰老人1945年對人講述:“劉錦棠派的黃萬鵬部皆因憚白軍之勇,往往讓五旗軍充作前哨去追打,他們則有意磨蹭,藉口躲避。而白軍尾部和五旗軍前鋒往往是前後相連宛如一隊,有時還互致‘色蘭’或隔河搭營,並未發生激戰”,又原五旗軍後裔禹彥虎(後住十二堡石咀街道)在1948年(當時年近八旬)也對人說:“董福祥是禹大人(得彥)的乾兒子,過去和白彥虎有交情,他們在追趕白彥虎時都有意放路,才能使白順利出口外。”
“當時投誠元帥中,禹得彥的官最大,戴紅頂子”……左宗棠以“德重名遠”匾送禹得彥。涇源縣蘭大莊蘭風朝講“禹得彥投誠以後,左宮保打算把他安插到平涼七里店一帶,並給他打下堡子,但他不敢在那裡住,以後調到華亭十二堡。
1881年(光緒六年),解職歸田的禹得彥自來華亭定居之後,盡力維持地方安定。十二堡和石咀這兩處不大的川谷地帶,氣候條件、地理條件皆較安置陳林赫明堂以及崔偉、畢大才等所處的化平川和張家川恭門鎮等處都較為優越,所以生產發展比較快,生活條件比較優裕。他與安插在化平川陳林、閻興春及安插在張家川的崔偉,畢大才常有來往,對宗教公益很為熱心。每當平涼、西吉、張家川、固原、化平各地建修清真寺時,都少不了他的支持、大力幫助。當這些地區的同胞之間發生內部磨擦或與外界產生矛盾之際,他都能挺身而出,利用個人的身份與威信公正調處、化解矛盾,所以深得官府和各方面人士的信賴。

一心為民

他還撫養了許多孤寡老人和孤兒,還把因戰亂而被丟棄的兩名漢族孤兒養育成人,並為之成家立業。
禹得彥在他生活的華亭縣城和涇源十二堡兩地,大力供幫學堂,修建清真寺。1882年(光緒八年),修建了十二堡東寺、十二堡大寺、石咀寺、西溝寺;1886年(光緒十二年)修建了華亭南寺;1890年(光緒十五年)創修了安口西寺、華亭東寺、龐磨大寺;1900年(光緒廿六年)創建了華亭北大寺。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春他病歿家中,享年85歲。去世後周圍各地回漢人民皆來弔唁,葬禮非常隆重。直至民國5年為他舉行去世10周年紀念之際,依然有官方和民間的多人前來參與。十二堡家中有現存的當時涇源道尹周務學所書“遺徽宛在”的黑底金字大匾。家中現存有左宗棠書贈的條幅內容為:
“梅花萬樹鼻功德,竹葉一樽心太平。”
“須憑精識能陶冶,所以雕鑿無瑕痕”。
“天地正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