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得勝(清光緒朝江西省南贛鎮總兵)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得勝(1823—1908),字捷三,沂州府蘭山縣朱范村(今屬江蘇東海縣)人。生於道光三年(1823年),鹹豐年間,起於行伍,先後參與平定太平天國與捻匪之亂,曾先後捻軍重要首領任鎖、賴文光等,以功授江西贛鎮總兵。其所部號稱“海勝軍”,甲午戰爭時期,統率海勝軍檄防海州本州及贛榆沿海。日人偵知其戒備森嚴而放棄從海州登入。光緒末,奉旨補授陝西河州鎮總兵。以疾奏請開缺,並辭營務。回家養老。光緒34年(1908年)去世,享年86歲。本地稱其名,往往以“老君某”代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得勝
  • 別名:王捷三
  • 國籍:中國(清朝)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山東沂州府蘭山縣朱范村
  • 出生日期:道光三年(1825年),一說1823年
  • 逝世日期:光緒34年(1908年)
  • 職業:晚清將領
  • 主要成就:參與鎮壓太平天國
    鎮壓捻軍,擒獲其首領賴汶光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少年貧困,投身行伍,立功江南,鎮壓捻軍,沂州剿匪,再次剿捻,保境安民,辭官回鄉,人物相關,興建菊園,菊園布局,菊園敗落,振興京劇,

人物簡介

王得勝(1825—1908),朱樊村人(清屬山東蘭山縣,民國初年劃郯城縣。1941年8月臨沭建縣,屬臨沭縣。1971年5月,因石樑河水庫水位提升,劃歸江蘇東海縣);鹹豐初年,跟隨海州守備秦懷揚,剿撫土匪,初立戰功
海勝軍封條海勝軍封條
鹹豐六年,到了江南大營,隸屬於欽差大臣德興阿和漕運總督袁甲三。因有功,再次保舉,賜給藍翎帽飾,去做海州外委。應鄉紳士民的要求,委任他到贛榆縣去辦理團練。此時捻軍突然襲來,將贛榆城團團圍住,一連攻打了九晝夜,城牆被轟的東倒西歪,城內糧食也吃光了。得勝毫無氣餒,就用牛車、土袋堵住城牆缺口,把箱籠上包的牛皮煮爛,和軍士們一起當飯吃。就這樣終於把城池保住。
漕運總督王夢齡,奏明朝廷,保舉他為漕河兩標的千總,並儘先拔補,因此不久就代理了贛榆的千總。這時賊人擾犯海州,得勝帶一百五十人去支援,設下埋伏,擒獲賊人多名,賊人嚇得抱頭鼠竄。
同治二年,漕運總督吳棠(謚勤惠),奏請朝廷,派陳國瑞自淮徐北上,進剿沂州境內的幅軍。先打到長城,又攻到中村,俘虜了幅軍首領孫化祥,將沂州境內的幅軍全部肅清。得勝在其中贊助,立功最多。因功保舉為守備,加都司銜。
又跟國瑞進攻敵人據點白蓮池,他第一個登上圍牆,被敵人矛頭剌中腹部,血流如注,腸子外出,他急忙用布裹住傷口,仍然奮勇前進,終於擒獲敵人首領劉雙印。受到親王僧格林沁的特別讚賞,越級提拔為游擊,仍然留漕河兩標,得儘先補用。並讓他自己招募士兵,組成“得勝營”,遊動防禦在海州清江桃源一帶。當時東捻首領任柱,率軍逼近海州。得勝用計深入到敵人內部,決計擒拿任柱,結果任柱沒被拿到,只將他哥哥任鎖捉回。後來任柱死,餘黨平,吳棠奏明朝廷,補用為參將,並加副職銜。
王得勝書法王得勝書法
同治六年,捻軍首領賴汶洸,由清淮向南逃跑,得勝率軍追趕,一晝夜走了三百多里。最後在揚州的五台山,擒獲了汶洸;當時督率雖是道員吳毓蘭,親手擒獲汶洸的卻是得勝;因功再次越級提升,免補副將,以總兵補用;並賞給“志勇巴圖魯”(勇士)名號;八年,大軍擊西捻首領張總愚于山東境內,得勝參加了大小數十戰。事平之後,由軍機處記名,候升提督,不久就代理了海州營參將。由於他多次擒獲敵人首領,也屢次將他的戰功上報朝廷,光緒九年,授任江西南贛鎮總兵。
光緒十五年,兩江總督曾國荃發來公文,委任他統領淮北輯私營,兼任漕標營務處;光緒二十一年,中日戰爭爆發以後,兩江總督張之洞(諡文襄),用公文命他招募海勝軍八營,在青口一帶駐防。不久又奉朝旨,補授為陝西河州鎮總兵;因有病,奏請免除官職。
王得勝封敕碑王得勝封敕碑
回鄉以後,居家教子。和當地文人學士交遊。喜愛書寫大字,筆力遒勁,為時人所稱道。
凡地方上舉辦與公眾有利的慈善事業,他都捐助巨額資金。光緒三十四年,壽終於家,時年八十六歲。
兩江總督端方,奏請朝廷在海州地方為王得勝建立了專祠,按照禮制,定時祭奠宣統元年,鄉紳父老共同具文籲請,將他的事跡載入國史,並附祀於忠親王僧格林沁的專祠中。

人物生平

少年貧困

王得勝,道光初年生於山東沂州府蘭山縣朱范村(今屬江蘇省東海縣石樑河鎮)。
家境貧困,父親早亡,母親袁氏以傭工為生。自己自少年時就以與人傭工為生,平時亦喜好使槍弄棒。十三歲時曾一度至海州,傭于海州守備秦懷揚家。成年後,回家鄉娶妻生子,曾一度至井店子(今山東臨沭縣城東井店村)武館做武師。

投身行伍

鹹豐初年,王得勝與其叔在鄰近歡墩埠集上打死一當地人,逃至海州投奔舊東主秦懷揚。時南方太平軍為亂,海州守備秦懷揚招募兵勇,王得勝遂投身行伍,成為秦懷揚手下一員兵勇。因其彪悍勇猛且辦事幹練,深得秦懷揚賞識,受命沭陽剿匪,捕獲良多。

立功江南

鹹豐六年,秦懷揚舉薦其赴江南大營,隸欽差大臣德楞泰(應為德興阿)、袁甲三。在江南大營,王得勝憑藉自己出眾的武功,驍勇善戰,加上秦懷揚的舉薦,王得勝很快在兵營里聲名大振,有“鐵金剛”之稱。
太平軍奪取六合之後,回固了城。因此清軍在攻六合一時無法攻取。清兵再攻六合,王得勝先登,殺開缺口,最終清軍占領六合。王得勝於此役後獲賞六品功牌。接著在後來江江浦之戰再立戰功,欽差大臣德興阿保奏後,上諭:“著賞戴藍翎頂戴,並給予五品外委牌扎。”

鎮壓捻軍

當時捻軍活躍於淮北一帶,當地紳民紛紛組織鄉勇團練以御捻軍襲擾。於是海州地方紳民上書官府,亦要求組練團練保衛地方。於是王得勝得以外委至海州,經漕督王夢齡奏保,以千總留漕河兩標儘先拔補招募鄉勇組練團練。
鹹豐十年(1860年)年初,奉團練幫辦大臣袁甲三調令,去臨淮關與捻軍作戰,因功蒙賞五品頂戴。戰後奉命回駐海州,保護淮河漕運。
九月,捻軍張樂行劉天祥所部進攻贛榆縣城(今贛榆縣贛馬鎮)。海州急調王得勝赴贛榆與知縣方鈞共同禦敵。王得勝僅以一百五十餘人兵力勇目王秀廷及所部團練、鄉兵御守,捻匪環攻九晝夜,城垣傾圯,城內絕糧。王得勝以牛車土囊補塞缺處,煮篋笥敗皮與軍士分啖,卒保危城殺敵甚或眾。
鹹豐十一年(1861年)捻軍增加兵力,王得勝、王秀廷率部死守,擊退並擒斬幅匪高三。這年為加強守備,王得勝與縣人周日森修築青口圩。八、九、十這三個月,捻匪精銳大攻縣城,縣令玉亮督王秀廷部固守。捻軍最終不勝走去。

沂州剿匪

清末太平軍與捻軍為亂,一時各地兵防空虛,治安惡化,加上時局動盪,因此匪患日趨嚴重。沂州地處蘇魯交界,因此匪患尤其嚴重。
同治二年,漕督吳勤惠公棠奏遣陳帥國瑞,由淮徐進剿沂境幅匪,首克長城賊圩,次攻中村,生擒逆首孫化祥,沂境肅清,王得勝贊助之功為多,以功保守備,加都司銜。
接著隨國瑞進攻白蓮池教匪老巢,先登中矛,血溢腸出,裹創復進,獲匪首劉雙印。經僧格林沁保奏,獲朝廷“著免升都司,以游擊仍留漕河兩標儘先補用。”五年,連年在徐(州)、淮(陰)一帶剿匪有力,經漕運總督吳棠保奏:“著以參將儘先補用,並賞加副將銜。”

再次剿捻

王得勝自己招募兵士,組成“得勝營”,游防海州、清江、桃源等處。這時捻軍分成東捻和西捻,東捻巨酋任柱(即任化邦)率眾逼海州,王得勝以計深入賊巢,決戰中擒任柱未得,擒其兄任鎖而歸。後任柱死,餘黨平。漕督吳棠奏保,以參將補用加副將銜。
同治六年(1867年),捻軍統帥賴文光由清淮南竄,得勝追之,一晝夜行三百餘里,後就擒賴文光於揚州之五台山,道號吳毓蘭為督率,得勝實獨擒之。以功免補副將,以總兵補用,並賞“志勇巴圖魯”名號。
同治八年(1869年),大軍擊捻巨酋張宗禹於東境,得勝大小數十戰。事平,以提督記名簡放,旋署海州營參將。

保境安民

之後王得勝仕途順暢,屢獲升遷。光緒九年(1883年),授江西南贛鎮總兵,十一年(1885年)告歸。
十五年(1889年),兩江總督曾國荃,檄委其統淮北緝私營,兼漕標營務處。
十六年(1890年),馬陵山匪徙嘯聚,王得勝先事偵知,俘三十餘人,盜風遂戢。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甲午戰爭爆發,日艦至海州灣,兩江總督張之洞,命其所部海勝軍八營,駐防海州、青口一帶,守海疆、防倭寇。王得勝日夜巡視墟溝、青口一帶,日本人見海州地方防守嚴備,遂撤去。

辭官回鄉

甲午戰爭結束,日艦撤走,半年後海勝軍奉命遣散。王得勝奉旨補授陝西河州鎮總兵,但並沒有赴任,而是以疾奏請開缺,並辭營務,回到了家鄉。
在家鄉含飴弄孫,並與當地文人學士相交遊。喜作大字,為時所稱。凡公益善舉,不惜巨金。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終於家,壽八十六。
江督端方,奏請于海州地方建立專祠,列入祀典。宣統元年,紳耆合詞籲請,將事跡宣付史館,附祀僧忠親王祠。
王得勝少時家貧,其後來自述說:”余世居山東沂州蘭山縣朱樊村,幼孤,家寒素,時當發逆之亂,未能讀書“,但在後來行伍生涯中讀書習字。及其辭官歸隱田園後,與當地文人士子交遊。傳聞其喜作大字,書法有一定功力。

人物相關

興建菊園

王得勝與其子王佐良兩代為官,積攢了大量錢財
王得勝喜好園林,於是在家鄉西南部修建自己的園林。園林為占地數百畝、窮極奢華,加以擴建亭台樓閣、水榭迴廊等建築物,建築風格兼有南北,而且其內功能齊全,有總兵大院。府邸、祠堂、花園、僱工房、騾馬棚等,一應俱全。王得勝將其命名為“菊園”,自號“菊園主人”。

菊園布局

菊園建在王氏祠堂對面,與家祠只有一路之隔,寓意是提醒賞園的子孫後代莫忘祖德。
菊園遺址之一菊園遺址之一
園名是王得勝出面,由光緒二十年甲午科狀元、新派人物張騫所題,並將張的手跡“菊園”二字勒石為匾,橫置園門上方。園門內側橫匾“逸也”二字,與外匾隔牆相背而放,文意深邃。園門兩側則有有秀才出身的其次子王佐良撰寫一幅對聯:“涉園轉悔輕投筆,解甲歸來再種花。” 以喻其父歸隱後自得之樂。
為使園內設定高深清雅,不落俗套,其子王佐良不惜重金,廣為置辦園內名花珍木,奇石異玩。既有稀世鐵樹、宋代老松,也有特意從江南太湖之濱採買的高約一丈八尺的太湖石,高聳在園中花亭之南。此石名曰“飛凌石”,由當時著名書法家王思衍題寫石名。使滿園為之增色。
飛凌石之北的花亭,造型別致美觀,為王府內眷遊園時小憩之處。此外,園內高有人造花山,低有花溝;向陽外有花缸,背風處有花窖,安排得錯落有致,情趣盎然,既博天下園林之長,又有王氏父子的標新立異之作。
因當地無天然水源,王佐良便雇用人工在園北大門外挖護園溝一道。溝上架小橋,拱形如彎月。園內門東側栽植一片江南毛竹,有風過處,颯颯娑娑,搖曳淺吟。漫步鬱鬱蔥蔥的叢深竹林,仿佛置身於江南水鄉。在竹林對面,即甬道西側,側栽種了大片的桂花,有“桂花開放貴人來”之意。顯然是為了逢迎官場、供貴賓來賞之需要。每年八月桂花盛開時節,菊園裡桂花濃郁的香氣隨風飄逸,溢出園外,瀰漫大半個村莊。
菊園遺址之二菊園遺址之二
菊園既然以“菊”為名,其主花自然是菊花了。王佐良官運亨通時,這裡的菊花多達六百多種。顏色上有黃、白、紫等常見花色,亦有當時極為罕見的綠色、雙色菊花;花型上有單瓣、復瓣、扁球、外翻、龍爪、松針等;栽培方式上,有立菊、獨本菊、大立菊、花壇菊、嫁接菊。品品不同,期期各異。到每年的“重九”賞菊季節,王家便敞開園門讓遠親近鄰入園賞菊,與人分享。幾百種菊花同時開放,千姿百態,爭相傲霜鬥雪,其曄然鮮艷自開到落,至始不變,標格天然,自有一種神韻。王氏父子時時自比陶淵明,或設小酌於亭上池畔,對酒賞菊;或留戀徘徊菊間籬下,際思失意,感慨官場人世之勾心鬥角,戰場風雲之變幻莫測。
更讓王得勝父子值得炫耀與自傲的,是花園之北,高聳著兩根由慈禧皇太后御賜的,高約數十米,需三個成年男人才能合抱,寓意青龍和白虎的大理石旗桿,顯示著王家顯赫無比,高不可攀的威嚴與權勢。

菊園敗落

民國17年國民革命軍北伐至贛榆,任命王蘭卿為新縣長。而時任贛榆縣長的王佐良拒絕服從國民政府命令,拒交縣印。王蘭卿在獨立師師長李明揚的幫助下,武裝接管縣府。贛榆縣國民黨人與共產黨人發動民眾,組織“反王(佐良)大同盟”,蒐集王佐良劣跡,列“叛逆通敵,勾結土匪為守地方,冤殺保商隊護兵陳洪玉、良民周振宗,放縱舅爺包攬詞訟,抽頭聚賭,放兔鶻、不務正業,玩鵪鶉、遊手好閒”等罪狀。經南京特別軍事法庭審理後,叛王佐良無期徙刑。兩年後,獲得保外就醫資格,三年後去世。
隨著王佐良的去世,王家莊園日漸破敗;1940年代,八路軍115師進至魯南,來到朱范村將師部設於王家的莊園內。
1940年代末,本地區解放。當時行政當局將其部分建築拆毀,成為建設位於臨沂的華東革命烈士陵園的建築財料。到1958年大躍進時期以及後60年代的四清運動,莊園遭到徹底摧毀,到70年代已經蕩然無存。

振興京劇

同治十一年(1872年)時為江西贛鎮總兵的王得勝返鄉期間創辦慶盛京劇科班,成江蘇最早的京劇科班。
創建“慶盛班”的第二年,王得勝恰巧因疾病向清王朝告假,交卸隊伍,回家調治,有更多精力打理一手創辦的“慶盛班”。當時,同治至宣統的數十年間,京劇在江蘇境內逐漸流行。在蘇北,里下河地區出現京、徽爭勝的局面。在淮海地區,贛榆“慶盛班”70人出科後即組班演出。
清末,“慶盛班”進入成熟期,演出日頻,輾轉往來於蘇北魯南一帶。在淮北、徐州、日照、海州、沂蒙山區各地,都有“慶盛班”演出的身影,影響甚遠。灌雲縣的大伊山古屬海州府,民國元年廢州改縣,置東海、灌雲兩縣。大伊山當時就是灌雲的縣城,臨海面山,水陸交通發達,市商雲集,人員熙攘,江蘇各種戲曲劇種均在這裡交匯。因此,大伊山也成為“慶盛班”經常光顧的地方。《大伊山百年京昆話今昔 》一文中曾記錄這樣一個場景:“‘慶盛班’下榻在山前大寺內。據寺旁張開舉老人講,每天凌晨班主王德勝就帶領弟子在老白果樹下吊嗓習武,晚上在北極宮閣樓上演出,劇目武戲偏多,有《鎖五龍》,《盜御馬》,《牧虎關》等。”
為打造“慶盛班”,王得勝不惜花費巨資,聘請教師,購置器樂、行頭。其中高資聘請近代京劇名角姚慶祥任教,就是王得勝的得意之筆。
姚慶祥(1840—1928) 原籍安徽,後遷居江蘇贛榆。京劇、崑劇演員,教師。青年時帶藝投北京三慶班,工文武老生兼紅淨,得程長庚、盧勝奎諸前輩名家教益,藝業精進。清同治十一年(1872)應總兵王德勝之聘,至贛榆縣創辦京劇慶盛科班,任總教習。
姚掌班時,挑選人科學徒極嚴,不合條件者一概拒收。他為人耿直,身體力行,親手制訂十大班規,防止陋習,獎罰分明。每日雞鳴即起,親到練功場說身段並陪同學徒打把子,一招一式分毫不爽,乃至學徒們登台演出亦必親臨把場。經他教授的學徒成名者甚多,如武生兼紅淨謝慶喜,紅遍魯南蘇北。
“慶盛班”期滿後,其部分弟子受聘於當地商人繼辦的德義、長勝、同慶、金堂等科班中任教,他不辭八旬高齡又在同慶科班任總教習。民國十年(1921)贛榆縣青口鎮成立京劇研究社,他每周三次去該票房為票友說戲。先後傳授了《六部大審》、《太白醉寫》、《燒窯封官》、《梅龍鎮》、《普球山》、《祥梅寺》、《摘櫻會》等。姚文武昆亂不擋,技藝精深,在贛榆縣歷時50年,培養出180餘名戲曲人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