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澗

石門澗

石門澗,位於江西省九江市的廬山西麓、素稱:“廬山西大門”。因天池山、鐵船鋒對峙如門,內有瀑布垂落而得名。海拔400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澗兩側的山上,生長著熱帶、亞熱帶和溫帶的多種植物,山外不常見的石楠、野桐、馬褂木等,薈萃其間,蓊鬱成林。還有兩株千年黃楊,可謂“廬山植物一絕”。時代的“斷層”在這裡竟如此分明,難怪說石門澗是一座集史科、地質、生物進化為一體的“自然生態大觀園”。

景區面積六千餘畝、景觀百餘處。集“雄、險、奇、秀”於一體,是一座地質變化、生物進化、自然造化、歷史文化的綜合大觀園,有“匡廬絕勝”、“山水絕勝”之美譽。古譽“:廬山第一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石門澗
  • 地理位置:江西省九江市的廬山西麓
  • 開放時間:09:00~17:00
  • 門票價格:52元
  • 著名景點:鐵雲垛、鐵雲山銘、石門澗冰坎
  • 建議遊玩時長:1-2小時
  • 適宜遊玩季節:夏季最佳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景點美圖,基本簡介,傳說,地質地貌,遊玩景點,景區建設,交通指南,門票信息,

基本簡介

廬山石門澗,位於江西省九江市的廬山西麓、素稱廬山西大門,廬山石門澗因天池山、鐵船鋒對峙如門,內有瀑布垂落而得名。廬山石門澗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植物種類繁多,石門澗又有“廬山植物一絕”美譽。
石門澗
景區面積六千餘畝、景觀百餘處。集“雄、險、奇、秀”於一體,是一座地質變化、生物進化、自然造化、歷史文化的綜合大觀園,有“匡廬絕勝”、“山水絕勝”之美譽。古譽廬山第一景。
石門澗是廬山僧俗最早開闢的旅遊景點。東晉時東林寺高僧慧遠及廬山道人曾遊覽石門澗,並寫下了吟詠石門澗的詩及序。隨後,唐代江州司馬白居易曾到此覓古攬勝,他在詩中感慨:石門澗的山水“清輝如古昔”,只是由於道路的險峻,這個廬山早期開發的景點“自東晉以後,無復人遊歷”。明萬曆46年(1648年),旅行家徐霞客“知石門之奇,路險不能上”,遂攀藤附葛,考察了石門澗,並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游廬山日記》,稱讚石門澗瀑布,”噴雪奔雷,騰空震盪,耳目為之狂喜。”
石門澗石門澗
山因人重,景借名傳。早在1600年前,這裡就遊蹤不絕。東晉隆安4年,名僧慧遠在此築“龍泉精舍”,率儒、釋、道18高賢常游於此,傳經布道,使之成為淨士宗的發源地。其寫下的《游石門詩並序》,開了我國山水遊記的先河。此後謝靈運、李白、白居易、徐霞客等歷代數以百計的文人墨客都為之相涉,並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歌賦與摩崖石刻,文化底蘊深邃豐厚。
廬山石門澗瀑布是廬山眾多瀑布中最早錄入史冊的。兩千多年前的《後漢書地理》中就有記載:“廬山西南有雙闕,壁立千餘仞,有瀑布存焉”。1648年,旅行家徐霞客“知石門之奇,路險不能上”,遂攀藤附葛,考察了廬山石門澗,並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游廬山日記》,稱讚廬山石門澗瀑布“噴雪奔雷,騰空震盪,耳目為之狂喜”。
石門澗
廬山石門澗面對峰崖,隔澗箕立,結成危樓險闕。最窄處的“小石門”,石門澗兩崖之間僅存一縫,遊人入“門”須側身才能通過。峪谷間,高崖懸流成瀑,深谷積水成湖。潛隱湖底的雜亂怪石與兀立溪澗的巨岩,沿澗巧布,成為“石台”,最大的一塊光滑的磐石上可坐數十人,石上攜有“石門澗”三個大字。
石門澗旅遊示意圖石門澗旅遊示意圖
過大磐石,廬山石門澗峽谷更加險仄,如劍插天尺,爭雄競秀。在這大斷層中,桅桿峰與童子崖從澗底矗箕直上,漓立咫尺,奇峰簇擁,迭峰屏立。削壁千仞的峰巒,幾乎都呈九十度垂直,上接霄漢,下臨絕澗。廬山石門澗真是奇峰奇石奇境界,驚耳驚目心魄,縱有鬼斧神工,也難劈此勝景。
廬山石門澗絢麗而神奇的自然風光,吸引了歷史上無數名人雅士。他們或擇勝登臨;或結廬隱居;或潑墨揮毫;或尋幽探險。石門澗峰峰嶺嶺,遍布履痕;溝溝壑壑,迴蕩歌吟。現有古文化遺址20多處,古詩詞200多首。南北朝傑出詩人,謝靈運在澗旁築“石門精舍”。東晉高僧慧遠大法師在此佛法五年築"龍泉精舍".寫出了我國最早的山水遊記——《游石門詩並序》。

傳說

相傳,在古老的時候,廬山西麓有一個村莊,這裡住著一戶人家。家中有個後娘,對前娘生的春兒非常刻薄,百般地折磨他,春兒好不容易長成一個小伙子了。一天,廬山點水滴凍,冰凍三尺,大雪封山,寒風刺骨,後娘硬要春兒赤腳草鞋,到廬山頂上打柴去,春兒只得扛“沖戈“,腰纏繩索,手拿雪亮的彎柴刀,冒著大雪向廬山走去。剛走到廬山腳下,天空“嘎“的一聲,一隻小雲雀象箭似的,從春兒的頭上掠過去。春兒一驚,昂頭一望,小鳥又在頭頂上兜圈子,在春子兒前面閃著翅膀,好象為春兒前面引路。春兒心裡想:莫不是廬山上的神仙派人為我這苦孩子前面引路來了,心中一陣喜悅,全身勁都來了,循著小雲雀婉轉的歌聲,一股勁地向廬山頂上攀去。
春兒在半山中,忽然遇見一位手扶龍頭拐杖,掖著白須,精神矍鑠的白髮老翁。老翁問明春兒受後娘虐待,哀求說:“這么大雪打柴,如何是好?“老人撫著春兒的頭慰藉地說:“上到岩頭,自有辦法。“說罷,從背上藥葫蘆中,拿出一個長約二尺,肥碩而金黃的絲瓜絨遞給春兒,轉身不見了。
頓時,那隻雲雀又飛到頭上來了,唱著歌,撲向廬山的一座懸岩。春兒緊追雲雀,好不容易攀上這座岩頭上。他驚恐地往上望,一排奇峰插雲;向下看,腳下萬丈深淵。真是嚇死人呀!春兒嚇得雙眼放金花,等他定睛一看,那個白髮老翁人不知鬼不覺地又笑嘻嘻地站在他的面前,春兒激動得要把老人摟住,深怕他走掉,老人說:“別忙,你先向背後看看。“春兒一轉身,只見石壁懸天,只是中間一條縫,不得其門而入,老人說:“快把你那個絲瓜絨拿出來,現在是開石門的時候了。“老人這一說,春兒慌了手腳,趕忙拿出絲瓜絨。“快吹氣“,春兒應聲鼓著雙腮,“噓“地向絲瓜絨猛吹去,頓時,只見這手上的絲瓜絨在放金光,忽兒變成一個大金鑰匙在托在春兒的手心中。春兒興致勃勃地用這金鑰匙打開石門。只聽“呀“的一聲巨響,兩塊石門,豁然大開,門內金光燦爛,射出萬道金光,金銀財寶堆積如山。春兒隨手拾了一星點兒金銀財寶,轉身出門,石門關了。從此,春兒用從石門中拾來的這點財寶,買了鋤頭鐵耙,一心勤勞耕耘。生活慢慢好起來了。
後娘眼看春兒的好光景,心中又怪又惱。問明情況後,馬上背起大籮筐,拔腳往廬山頂上跑,只見石門深鎖。後娘鼓起勁來,雙腳跪下,並向石門念起訣兒來:“石門石門快快開,快開石門我進來。““呀“的一聲,石門也開了。這後娘喜出望外,爬起來往裡頭沖,忙著用籮筐裝。正當她扛著一大籮筐金銀財寶向門外跑,忽地又“呀“的一聲,石門關了,留下“哇“的一聲慘叫。從此,這狠毒、貪婪的後娘,被永久鎖在這廬山的大岩石里。春兒見後娘久去而不回,前來尋找,只見巨岩化為雙闕,中間隔著一座深澗。從此,人們把這地方叫石門澗。

地質地貌

石門澗是廬山第四紀冰川遺蹟最典型的地貌代表,它是大自然恩賜給人類的禮物。第四紀冰川這個扭轉乾坤的大自然雕刻家,鬼斧神工似的為石門澗創造了許多氣勢磅礴的藝術珍品。大約在九億年前,廬山及周圍地區尚是一片汪洋大海,後經多次地殼活動,廬山才從海底慢慢上升起來,所以地貌景觀奇特,地質內涵豐富多彩。它屬典型的冰川地貌,距今約120萬到24萬年前才形成這種“褶皺”型和“地壘式斷塊山”。
由於第四紀冰川作用,挾帶著岩石的冰體從黃龍冰斗窄口處沿谷地移動,從而產生石門澗U形谷、冰門檻。在冰雪和冰川的創蝕作用下,形成屯集冰雪的窪地場所即冰川盤谷。鐵船峰和天池峰的峭壁是冰川巨大壓力而鑄造的冰坡、冰溜面遺蹟,這謂之大石門。鐵船峰東側的石壁,如同超級摩天大樓的牆體,其高上下落差307米,其長420米。“芙蓉削出插天半,千尺無枝不著土”。這種又光又陡的冰溜面、冰坡是第四紀冰川的典型遺蹟。其宏大之壯觀、險峻之神奇、“裝飾物”之秀麗,不僅在廬山首屈一指,也是神州一絕。此外,“講經台”處的小石門,U形谷口的外石門,也是冰川運動的產物。石門澗的冰川羊背石、冰川條痕,冰川擦槽、冰川擦口、冰川終磧壠等等遺蹟都可見。原始的地形地貌加上大自然的厚愛,造就了石門澗的雄偉與秀麗。
從下往上、從上往下、從左往右、從右往左等不同角度來觀賞石門澗的群峰峻岭,都會得出不同的精彩畫面,都會產生不同的視覺衝動。它仿佛是一個個參加模特選拔大賽的美女,在石門澗這個大舞台上爭相鬥艷,展示著自己的風采。

遊玩景點

鐵雲垛
摩崖石刻“鐵雲垛”三字。字長80公分,寬70公分,字型遒勁有力,為明代王思任所題。王思任是明末著名的旅遊家,傑出的旅遊理論家,曾官至禮部右侍郎。值得一提的是,王思任還是一位愛國人士,清兵入關後,紹興城破,他絕食而死。他對吟詩、工畫饒有雅趣。他游石門澗入天池寺而賦詩:“高峰急雨下鳴泉,雪斗雷轟漠半天。盤到天池天更半,不知兒踏白雲穿。”
石門澗
“垛”念舵,指成堆的東西,“鐵雲垛”意為鐵雲垛。
鐵雲山銘
塊壘式山體,石色如鐵似雲,故名鐵雲山。鐵雲山銘刻於1791年,作者方體,安徽績溪人,時任九江知府,
為官多惠政賞。 進石門澗景區大門,過鐵索橋,然後,沿平整的石砌山道,向石門澗峽谷的深處前進。行不多遠,只覺四山環合,綠意襲人,耳畔還時不時傳來一兩聲鳥鳴,使得你一下子就感覺似乎離塵囂已經很遠很遠。
石門澗
大約前行二三百米,在石道左邊的石壁上,你會看到一品摩崖石刻:《鐵雲山銘》。鐵雲山銘共四十字:“巇呼鐵雲,閟景韜靈。天開神秀,玉闕金庭。深深秘奧,仰扣仙扁。眾流翠巘。疊錦堆青。維幽履坦,其視斯銘。”石刻為清代嘉慶年間九江知府方體所書。
所立之處叫臥龍嶺,也叫鐵雲山。叫臥龍嶺是因為嶺形如一條臥龍。叫鐵雲山呢?對此有三種說法:一種說法,“鐵雲”指的是雲,拂曉黃昏,山頂雲霞,其色如鐵(大概是指燒紅的鐵吧);另一種說法,“鐵雲”指是山,說此處山色如鐵(由於風化作用,山崖表面有一層鐵黑色薄膜),山形如雲;還有一種說法,“鐵雲”指的是石,“石門之石乃青紫雲結成鐵實者”。這最後一種說法為明代旅遊家王思任所說。
“ 銘”在古代是一種文體,多用於祝頌,一般以四字為多,且要押韻。
銘中的“巇”字念西,指山既高且險。“閟”念必,原意為閉門,後引申為掩蔽。“韜”念滔,原意為弓袋,後引申為掩藏。“巇乎鐵雲,閟景韜靈”兩句意為:險峻的鐵雲山啊,仙境般的美景隱藏在這裡。“闕”念缺,原指建在宮殿前面兩邊的高建築物,後代指宮門、宮殿。“庭”在這裡指殿堂。“天開神秀,玉闕金庭”兩句意為:這裡是上天開闢的神奇而又秀麗的地方,簡直像是天帝的玉闕金庭。“扃”念炯,要讀平聲,原指門窗的插關,後引申為門。“深探秘奧,仰扣仙扃”兩句意為:你要想探究它的秘密和奧妙,那你就要仰面敲開神仙之門。“巘”原指兩截的山,後泛指險峻的山 。“眾流翠巘,疊錦堆青”運用了“和說”的修辭手法,即“眾流疊錦,翠巘堆青。”這兩句意為:“眾多的溪流如同疊起來的錦繡,翠綠的山峰好像堆起來的一團青色。”“維”是句首助詞,無實意。“履”念旅,原意為鞋,後引申為踩踏。“斯”是這的意思。“維幽履坦,其視斯銘”兩句意為:你要想把這幽深的地方變成坦途,那就請看這則山銘。變成坦途意為經常到這兒來,對它有所了解。
杜宣亭 杜宣,九江人,1914年生,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建國後從事國際政治經濟研究,從1957年起,先後擔任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分會書記,中國戲劇協會上海分會副主席,亞洲團結委員會上海分會副主席,上海人大常委,上海市文聯常務副主席,上海戲劇家協會主席,上海老年書畫協會會長。1998年,這位85歲的文壇巨星,聽到石門澗開發的訊息,便欣然揮筆題寫:“江山留勝跡”的條幅帶來。2000年建立杜宣亭,永遠紀念杜老對石門澗的關懷。
人看觀仙台,仰視鐵船峰峭壁,聚精會神地細心觀察,開動腦筋創造性聯想,便能發現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牛郎織女、天兵天將、豬八戒、白骨精、唐僧美猴王等活靈活現的石像,其規模小則十幾米,打則七八十米,大自然能如此大規模造化出精湛的藝術品,世間罕見,令人驚奇,使人陶醉。不凡請試試看。
石門澗
石門澗距離牯嶺街4.8公里,石門澗以天池山鐵船峰雙闕對峙,壁立千仞,儼然石門故名。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就由此傍崖依松,登山峰頂,聽天池萬壑松濤,觀石門澗懸瀑激流。這裡有幾處地質遺蹟。
石門澗
石門澗冰坎
冰坎是指橫阻於冰斗、冰窖出口或冰川U型谷的岩坎。有時冰坎中部有一個凹口叫水口。石門澗U型谷前端的冰坎長450米,寬30米,高35米,由砂岩構成,中部有一個風口,南端有一個水口,較為典型。
文竹冰盆
石門澗U型谷沿縱向,冰階與冰盆相間排列。文竹冰盆位於石門澗冰坎之後,冰盆內尚有110-90萬年前的大姑期冰川泥礫堆磧物殘留體。所謂冰川泥礫是由冰川直接堆磧的粘土、礫石和砂的混合體,沒有層狀分選,大小礫石互相混雜。
箱狀峽谷
箱狀峽谷,是指谷坡直立,深度遠大於寬度的峽谷。多形成於岩石堅硬且垂直剪下節理發育,河流快速下切的地段。石門澗本是一條冰川U型谷冰後期由於冰川消融侵蝕基底岩石,加之砂岩中垂直剪下節理髮育,被流水改造成了箱狀峽岩。
石門澗
四、石門澗峽谷南岸的鐵船峰,海拔962.8米。它為斷塊山西側之斷層崖。陡崖及溝谷中發育一系列較為典型的重力滑動褶皺群。峽谷北岸為捨身崖及文殊台。
滑脫褶皺是在伸展應力條件下,岩層間沿潤滑層產生淺層次拆離形成拆離滑脫正斷層,斷層上盤的岩層向下遠距離滑脫並形成分布極不均勻的滑脫褶皺。
天書壁尖棱褶皺
尖棱褶皺又稱為字形褶皺。兩翌平直,轉折端呈尖頂狀的褶皺。大多是第二次或第三次疊加褶皺。天書壁又稱為砍天書,岩層薄又呈尖棱褶皺,好像一本書。此處的尖棱褶皺是第二次滑脫褶皺中的一個特殊類型。
千佛峰滑脫褶皺
千佛峰滑脫褶皺較為典型,岩層在滑動中強烈變形,似乎雜亂無章,形態萬千,好像有眾多佛像坐在一座山峰上。一般滑脫褶皺越向上部的自由空間褶皺變形越強烈。石門澗水源於長沖,漾於擲筆峰前,與九奇峰之水匯合,而注入白龍潭,至石門出峽,是廬山西部一條最長,氣勢最大的溪澗。著於史乘,迄今2000餘年。其知名遠於開先瀑布之先。《後漢書地理志》云:“廬山西南,有雙闕壁立千仞,有瀑布焉。”以後的《水經注》、《桑紀》等書也作了同樣的記載。澗流間,有一大磐石,石上鐫有“石門澗”三字。石下清泉分流,文石發彩,煥若披面,青松芳草,蔚然奪目。
廬山素有“春有錦繡之花,夏有石門澗雲”之說。石門澗地處峽谷,地勢平坦,夏天從東南方向吹來的濕潤的季風和峽谷中陰涼的空氣相遇,立即形成雲霧,前簇後擁推上澗來。
石門澗
石門澗堪稱是由奇峰、怪石、飛瀑、碧潭、幽洞、秀壑並綴而成的一處勝境,南朝謝靈運在此築“石門精舍”;晉代高僧慧遠曾到此作文賦詩,還有鮑照、李白、白居易以及元好問等文壇巨星都曾到此,留下了與石門之奇同傳不朽的詩文。明代,徐霞客由石門澗進入廬山。此處景色絕奇,令他“耳目為之狂喜! ”
1886年,英國傳教士李德立,亦是由石門澗進入廬山。
石門澗雲海
石門澗的雲海為一大奇觀,雨後天晴或雪後天晴的日子會出現。
漂流
石門澗瀑布是廬山眾多瀑布中最早錄入史冊的。兩千多年前的《後漢書地理》中就有記載:“廬山西南有雙闕,遂攀藤附葛,考察了石門澗,並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游廬山日記》,稱讚石門澗瀑布“噴雪奔雷,騰空震盪,耳目為之狂喜”。
石門澗面對峰崖,隔澗箕立,結成危樓險闕。最窄處的“小石門”,兩崖之間僅存一縫,潛隱湖底的雜亂怪石與兀立溪澗的巨岩,沿澗巧布,成為“石台”,最大的一塊光滑的磐石上可坐數十人,石上攜有“石門澗”三個大字。
過大磐石,峽谷更加險仄,真是奇峰奇石奇境界,驚耳驚目心魄,縱有鬼斧神工,也難劈此勝景。
絢麗而神奇的自然風光,吸引了歷史上無數名人雅士。他們或擇勝登臨;或結廬隱居;或潑墨揮毫;或尋幽探險.峰峰嶺嶺,遍布履痕;溝溝壑壑,迴蕩歌吟。現有古文化遺址20多處,古詩詞200多首。南北朝傑出詩人,謝靈運在澗旁築"石門精舍"龍泉精舍".寫出了我國最早的山水遊記——《游石門詩並序》。

景區建設

千年景區、新姿勃發。經過幾年的建設,景區已辟有情人園、會仙園、三希苑等12個各俱特色的新園區;修復了龍泉精舍、慧遠講經台謝靈運草堂、開慧泉、會仙閣等名勝古蹟;新建了千尊玉佛殿、王西林中國畫藝術館、章志遠美術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杜宣亭、三妙亭等一批高品位的人文景觀;增設了高空溜索(空中飛渡)、絕壁攀岩、登峰探險、衝浪、篝火、野炊等極具刺激性、吸引力的遊客參與性項目。
石門澗
並已被國家體育總局列為國家攀岩賽事基地和全國大學生體育運動的戶外生存訓練基地。隨著景區3500米花崗石標準旅遊步道與外延八米寬水泥公路的暢通和兩個大型停車場的竣工使用。今天的石門澗,已真正成為世界文化名山中一道最為靚麗的風景線。

交通指南

石門澗
九江——廬山石門澗
公交線路
21路 → 7路18.5公里
九江市 步行約260米,到達市政府站
乘坐21路,經過5站, 到達十里轉盤站
也可乘坐:18路,7路,經過17站, 到達石門澗站
自駕線路
從九江上福銀高速公路
沿福銀高速公路行駛11.4公里,朝賽陽方向,左前方轉彎進入廬山東路
沿廬山東路行駛3.0公里,左轉進入G105
沿G105行駛840米,到達終點石門澗。

門票信息

廬山石門澗門票
門票類型
景區原價
折扣價
點評獎金
支付方式
預訂
門票
¥52
¥47¥5
¥1
景區支付
免費預訂
提示:石門澗
漂流票
¥122
¥102¥20
¥2
景區支付
暫停預訂
提示:石門澗
廬山石門澗遊玩須知
①開放時間: 6:30-18:30開漂時間:13:00-15:30
②取票地點: 景區1號視窗
③特殊人群:A.免費政策:兒童1.1m以下免票(僅限石門澗門票)
B.優惠政策:1.1-1.4m購買兒童票27元/人;70歲以上老人持老人證購買老人票27元/人(僅限石門澗門票)
④發票說明: 網路預訂景區門票,不提供發票
⑤溫馨提示: a.石門澗漂流不包含門票,不含保險,漂流需另買保險
b.漂流的遊客請按時到漂流地點漂流,逾時就不能漂流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