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9

直-9

直-9(英文:HAMC Z-9/Harbin Z-9)直升機,是中國航空工業哈爾濱飛機製造公司(簡稱:哈飛,代號:122廠)1980年10月正式引進法國SA-365N“海豚”直升機專利、研製生產的雙發輕型多用途直升機。

直-9直升機,配備適當設備,可用於人員運輸、近海支援、空中攝影、海上巡邏、觀測魚群、護林防火、海上石油開採,也可改裝為專機型、反坦克型、海上搜尋救護型、反潛型、偵察校炮型、通信型等各種軍用型直升機。

直-9於1982年完成了首架裝配。1988年起,開始實施中國國產化。1992年1月16日,直-9(直-9A-100)首飛。1992年底直-9中國國產化整機技術鑑定顯示國產化率已達72%,並投入批生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直-9
  • 英文名稱:HAMC Z-9/Harbin Z-9
  • 前型/級:直-8
  • 次型/級:直-19
  • 研製時間:1982年至1992年
  • 服役時間:1992年
  • 研製國家:中國
  • 研製單位:哈爾濱飛機製造廠(哈飛)
  • 飛機類型:雙發輕型多用途直升機
  • 出口國家:巴基斯坦、茅利塔尼亞、寮國等
發展沿革,研發背景,引進“海豚”,合作生產,技術特點,旋翼尾槳,動力裝置,機體機艙,操縱航電,性能數據,衍生型號,直-9A,直-9B,直-9魚叉著艦型,直-9通信型,直-9炮兵校射型,直-9BZK-101,直-9C,直-9D,直-9EA,直-9EC,直-9F,直-9G,H410,H410A,H410G,H425,直-9W,直-9WA,直-9WZ,直-9WE,直-19E,服役事件,列裝受閱,出口外銷,總體評價,

發展沿革

研發背景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後,美中關係開始緩和,美國逐步放寬對華出口控制政策,歐盟國家也緊隨其後。1972年“巴黎統籌委員會”(簡稱:巴統)也同意改變中國的出口許可地位,允許中國獲得與蘇聯同等的待遇。到1981年中國才可以從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得到較為先進的技術。雖然太遲,但畢竟為中歐軍事技術交流打開了方便之門,中國隨即與法國、義大利等國進行磋商,開始引進部分軍事裝備和技術,與歐盟國家建立起軍售關係。1985年12月後“巴統”對中國採取更為寬鬆的“綠線”政策,中國與歐盟國家的軍事技術合作得到發展,與中國進行軍事技術合作的西歐國家主要是法國、義大利等國。
法國SA365“海豚”直升機法國SA365“海豚”直升機
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自行研製直-6直-7等型直升機因性能落後而下馬,當時海軍又急需一種性能較先進的中型直升機完成向南太平洋發射運載火箭的配套任務。此時中國和法國經過協商,從法國引進了“超黃蜂”中型直升機。隨後,為滿足對輕型直升機的需要,中國又再次引進法國的“海豚”SA365N/N1直升機及透博梅卡公司的“阿赫耶”渦軸發動機,並簽訂了轉讓生產許可權契約,由法國提供技術開始在國內生產該型直升機,國內代號為直-9。
直-9,是根據1980年7月2日中法兩國簽訂的契約,於1980年10月10日經中國政府正式批准引進專利,在哈爾濱飛機製造廠(代號122廠)生產的一種輕型直升機。
1979年由三機部(即航空工業部)組織的考察組赴美考察了美國貝爾212/412直升機。1980年初,法國航空業界派人來華,要求以他們的“海豚”直升機參加與貝爾直升機的競爭。1980年3月3日,擬生產新型直升機的哈爾濱飛機製造廠向三機部提出報告,認為引進貝爾直升機比較現實,更適應當時該廠的工藝技術水平,能較快實現生產。三機部經過對貝爾212/412直升機與“海豚”SA365N/N1型直升機的全面考察和對比分析,確定技術較先進、性能優良、價格更便宜的法國“海豚”直升機作為引進機種。

引進“海豚”

1980年8月28日,三機部同國家進出口委員會、國防工辦聯合上報了《關於引進法國“海豚”SA365N/N1型直升機製造技術的請示報告》。國務院1980年10月10日正式批准,至此契約生效。12月1日,三機部發文確定“海豚”直升機國內的正式命名為直-9。
直-9三視圖直-9三視圖
“海豚”直升機引進的內容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技術轉讓;另一部分是購買直升機整機、發動機整機、零部件和原材料共50架份。技術轉讓費總計5950萬法郎,其中包括直升機技術轉讓費4580萬法郎,發動機技術轉讓費1100萬法郎。50架直升機整機和發動機整機、零部件、原材料費2.5385億法郎。引進總費用為3.1335億法郎,按當時的總匯率折合為7460萬美元。

合作生產

根據中法兩國簽訂的契約規定,合作生產50架整機分6個階段進行。
直-9W掛載天燕-90空空飛彈直-9W掛載天燕-90空空飛彈
第一階段:第一架SA365N型6013號機在法國試飛後分解,於1982年1月29日由法國空運到北京,122廠組織人員在民航101廠組裝,2月4日組裝完畢。2月6日在北京首都機場進行了首飛表演。1982年6月,第二架6012號機也運到北京,6月10日組裝完畢,8月31日試飛。9月21日,兩架直-9交付給中國民用航空總局廣州管理局投入使用,用於海上石油服務作業。
第二階段:法方提供8架份SA365N型機的機體和總裝零部件,中方總裝試飛。本階段於1985年6月完成。1982年12月16日,直-9型6031號機(第二階段第三架)在驗收試飛中墜毀於機場東部,機上3人遇難。
第三階段:法方提供10架份SA365N型機的零部件和原材料,中方製造駕駛員座艙罩和6個艙門。
直9A,直9W對比直9A,直9W對比
第四階段:法方提供8架份SA365N型機的尾梁、垂尾、側垂尾、水平安定面及傳動系統(不包括主軸和尾傳動軸)和部分原材料,其餘部分中方製造。本階段於1987年12月完成。
第五階段:法方提供7架份SA365N1型機的傳動件、旋翼槳葉和原材料。1989年12月完成。
第六階段:法方提供15架份SA365N1型原材料和標準件。1990年12月完成。
1983年10月,總參謀部下達(83)參裝字第666號文,通知航空工業部,直-9直升機及其渦軸發動機列入中國軍隊裝備系列。
1988年5月,直-9國產化總指揮部與有關部門簽訂了承包契約,其中哈爾濱飛機製造廠是總承包單位。1990年底,與法國協定引進組裝的50架直升機已全部生產完畢,其中28架為基本型直-9,另外還有20架為直-9A。

技術特點

旋翼尾槳

直-9的旋翼直徑為11.93米,包括一個星形柔性旋翼轂和4片複合材料槳葉,槳葉由玻璃纖維預浸帶製成的大梁、玻璃纖維和碳纖維的蒙皮及泡沫填料組成。採用涵道式尾槳是直-9飛機特色設計之一,尾槳由一個槳轂和13片模鍛的輕合金槳葉組成,與傳統尾槳相比,增加了飛機低空機動性和著陸時尾槳的安全性,也消除了尾槳碰傷地勤人員的可能性,提高了地勤維護工作的安全性。在高速飛行時,非對稱翼型大垂尾可提供大部分或全部反扭矩,涵道尾槳基本上卸載,消耗功率較小,從而也提高了壽命,還可以提高巡航速度。但在懸停或低速飛行的狀態下,涵道尾槳消耗的功率則要比普通尾槳大得多。

動力裝置

直-9的動力裝置採用2台透博梅卡公司“阿赫耶”1C渦軸發動機,單台功率522千瓦。機械軸和齒輪轉動。發動機的輸出軸向外伸出,經過自由輪,到主減速器的傘形和行星齒輪減速。旋翼軸轉速為350轉/分,涵道尾槳轉速為3665轉/分。國產化型直-9上使用渦軸-8甲(渦軸-8A,阿赫耶1C的國產化型號)渦輪軸發動機,單台最大應急功率734軸馬力,起飛功率710軸馬力,在最大飛行重量時可單發飛行。
直-9

機體機艙

直-9的機身為半硬殼金屬蜂窩夾層結構,活動口蓋和整流罩均使用複合材料。機身由帶地板的座艙、行李艙、尾梁和垂尾等部分組成。前排右側為駕駛員座椅,左側為副駕駛員座椅或乘客座椅。著陸裝置為可收放的前三點式起落架。前起落架為雙輪,自動定向,向後收入機身。主起落架為單輪,向後內側收入機身。
直-9涵道式尾槳直-9涵道式尾槳

操縱航電

操縱系統是由駕駛桿、總距桿、腳蹬、自動傾斜器、3個操縱自動傾斜器的雙腔助力器、一個操縱尾槳的單腔助力器(直-9A型改為雙腔助力器)及操縱拉桿、搖臂等部件組成(副駕駛屬於選裝設備)。該機機載主要電子設備包括甚高頻和高頻通信/導航設備、甚高頻全向信標、儀表著陸系統、無線電羅盤、應答機、測距設備、雷達和自足式導航系統。
直-9直-9

性能數據

直-9直升機參考數據:
乘員
機組2名,載員12人
旋翼直徑
11.93米
尾槳直徑
0.90米
機長
13.46米(旋翼旋轉)
機身寬
2.03米(帶短翼)
機高
4.01米
最大起飛重量
3,850千克
空機重量
1,975千克
有效載荷
1,863千克
最大吊掛載荷
1,600千克
燃油重量
1,830千克
動力裝置
2台阿赫耶1C渦軸發動機,單台功率710軸馬力
最大速度
324千米/小時
巡航速度
250~260千米/小時
爬升率
7.7米/秒
最大航程
1,000千米
實用升限
6,780米
懸停升限
2,200米(有地效),1,050米(無地效)
動升限
6,000米
最長續航時間
5小時

衍生型號

根據解放軍陸軍和海軍航空兵的需要,直-9又衍生出多種新的軍用、出口改進型號。

直-9A

直-9A,是以“海豚”SA365N1直升機為原準機仿製的型號。該機與直-9的最大不同是採用了2台透博梅卡公司阿赫耶1C1渦軸發動機,單台功率734軸馬力。該發動機的功率比直-9採用的阿赫耶1C渦軸發動機的大了24軸馬力,因此使直-9A的有效載荷、最大起飛重量等性能參數比直-9大100千克左右。此外,法方在設計SA365N1直升機時,將部分為美國海岸警衛隊SA366G(HH-65A)開發的技術進行了移植,採用更大尺寸的尾槳替換原有尾槳。綜合來看,SA365N1直升機與SA365N直升機相比,在不少細節上有進步。根據中法雙方協定,122廠共組裝了20架直-9A型機。直-9和直-9A為基本運輸型。中國飛龍專業航空公司曾運營過3架直-9A型機,但B-7108號機於1991年8月11日在哈爾濱發生事故報廢;B-7109號機隨“雪龍”號科學考察船完成科考任務後,於2009年4月12日,在上海港準備返回陸地機場時墜毀;現僅B-7110號機尚存。
直-9A直-9A

直-9B

直-9B,是國產化直-9。在1988~1990年近3年時間裡,122廠和其他90餘家廠所協力攻關,於1992年1月16日成功完成國產化率達到72.2%的國產化直-9A-100首飛。隨即122廠全面轉向國產型直-9生產,1994年交付首批8架直-9國產化型給陸航使用。1997年,為迎接香港回歸,生產了12架直-9國產化型給空軍駐港部隊使用,該型號定名直-9B。
直-9C直-9C

直-9魚叉著艦型

直-9系列直升機列裝海軍部隊後,如何保障該機在艦艇上安全降落成為擺在海軍面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直-9魚叉著艦系統訓練型直-9魚叉著艦系統訓練型
20世紀80年代中國從法國進口了3套“魚叉”著艦鎖定系統,並對該系統進行了摸底研究,已經在部分艦艇上裝用。“魚叉”裝置是為提高艦載直升機在艦面降落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研製的專門設備。該設備是在停機坪上裝一個幾平方米寬的格柵,直升機降落時,由飛行員放下直升機腹部的鎖鉤,插入格柵,鎖定後直升機在艦艇上就能隨艦一起運動。
1987年1月8日,海軍批覆了改裝直-9魚叉著艦系統訓練機的任務。增裝“魚叉”系統和動力剎車裝置之後,直-9型機可在規定的條件下進行艦上的安全起降。直-9“魚叉”著艦系統訓練機並沒有用新機製造,而是採用海航6團現役6071號直升機進行改裝,由602所負責改裝作業。1989年2月26日,直-9“魚叉”著艦系統訓練機通過設計定型,已經廣泛採用,除改裝部分早期生產的海軍直升機之外,也作為標準配備安裝在新製造的海軍型直升機上。

直-9通信型

1986年,隨著直-9多用途型直升機批量裝備部隊,總參謀部、國防科工委批覆同意直-9通信型直升機的改裝任務。改裝後的通信直升機不僅可以為直升機機群提供伴隨空中移動通信平台,還可以作為地面部隊行進間的空中移動平台,在地面指定區域快速機動開設應急通信樞紐,必要時可運輸人員和器材。
直-9通信型直-9通信型
直-9通信型直升機與直-9A在外形上區別不大,僅增加了部分天線,其中加裝在發動機艙前部的馬刀形天線最為明顯。直-9通信型直升機在直-9A型機的基礎上增裝了TKR-123甚高頻電台、150型短波單邊帶電台、WL-9無線電羅盤、BG0.6無線電高度表、GPST 610應答機等無線電設備,並解決了全機電磁兼容問題。直-9通信直升機1987年開始研製,1989年5月通過直-9通信型直升機科研改裝鑑定,已經交付2架直-9通信型直升機給陸航部隊使用。

直-9炮兵校射型

1986年,隨著直-9多用途型直升機批量裝備部隊,總參謀部、國防科工委批覆同意直-9炮兵校射型直升機的改裝任務。改裝後的炮兵校射直升機可以為己方火炮部隊提供敵人縱深30千米區域內的空中偵察、目標識別和定位;能對火炮和火箭炮進行射擊校正。
直-9炮兵校射型直-9炮兵校射型
直-9炮兵校射型直升機與直-9A在外形上區別不大,僅增加了黑白電視攝像轉台Z-9TVB和彩色電視攝像轉台Z-9TVC;以及有關電視偵察系統、通信電台設備和天線裝置,並解決了振動問題。此外,還增加了航甲12-75A型航空相機。為執行攝像任務,將側面的鉸鏈門改為固定蒙皮,將航空有機玻璃改為鋼化玻璃,並將視窗尺寸增大。
1991年1月直-9炮兵校射型直升機通過了科研改裝鑑定;1991年6月獲得定型證書,型號定為JZP-9A,已經交付2架直-9炮兵校射型直升機給陸航部隊使用。

直-9BZK-101

為提高對戰場縱深區域內敵方地面、水面軍事目標的偵察監視能力,並為己方打擊火力提供目標諸元,1999年5月,總裝備部批准研製直-9BZK-101雷達偵察型直升機。
直-9BZK-101雷達偵察型直升機是在直-9A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在外形上與直-9A的區別主要在於其大型機頭雷達罩,機身、尾部和旋翼部分與直-9A相同。為適應新增加的新型偵察雷達和大型雷達天線罩,對機體部分結構進行了加強,並修改了空速管系統的位置。機內也增加了雷達控制台,並相應修改了儀表布置。
直-9BZK-101直-9BZK-101
2005年3月,直-9BZK-101雷達偵察型直升機通過設計定型審核。

直-9C

直-9C艦載型是以直-9A為基礎自行研究改進的艦載反潛和搜救直升機。1994年12月26日,直-9C艦載直升機首飛成功;1999年12月30日,批准設計定型;2004年6月,開始交付海軍部隊使用。
直-9C直-9C
與直-9A相比,直-9C換裝了渦軸-8F發動機,該發動機比渦軸-8A增加了部分功率和懸停使用時間,同時提高了“三防”能力。直-9C機腹安裝了“魚叉”著艦輔助裝置以保障直升機在惡劣海況下安全著艦。增裝了懸停壓力加油系統,使直-9C具有不著艦加油能力。為適應艦艇起降要求,對起落架進行了加強。
直-9C型裝備KLC-1型X波段水面搜尋雷達、605型投吊式聲吶(仿美國AN/AQS-13型)、12具被動聲吶浮標、4具主動聲吶浮標、1具海水溫度浮標和1具海洋環境浮標。為配合浮標使用,直-9C型裝備1部無線電接收器,允許在10千米範圍以120千米/小時速度飛行時接收聲吶浮標信號。
直-9G直-9G
執行反潛任務時,直-9C可掛載2枚採用主動/被動音響引導、最大射程9.5千米的324毫米ET52反潛魚雷(義大利“白頭”A.244S魚雷的仿製型)或“魚”-7反潛魚雷(美制MK.46的仿製型)執行反潛任務。“魚”-7仿自中國漁民在海南島撈獲的美制MK.46魚雷,性能接近於MK.46。2008年起,中國海軍開始派出艦艇前往亞丁灣水域護航,為適應護航任務需求,部分直-9C加裝了搜尋/瞄準設備和航炮吊艙。
此外,直-9C還可以執行目標探測和數據中繼任務。直-9C能使用它的KLC-1水面搜尋雷達在“超視距”距離定位敵方水面艦艇,並在鷹擊-83反艦飛彈中段飛行期間,通過數據鏈天線嚮導彈傳輸目標信息。一些直-9C為搜救任務配置一台250千克絞車、前視紅外探測系統和探照燈。
“黑豹”直升機“黑豹”直升機
中國國產的直-9C和進口的“黑豹”共同裝備海軍航空兵部隊,兩型直升機出自同一家族,外觀區別不大,只能從部分細節予以區分:直-9C的機頭雷達罩比“黑豹”的尺寸大;直-9C的2套空速管位於機頭雷達罩下方,而“黑豹”的空速管分別安裝在機頭左右兩側;直-9C雷達罩後方的駕駛員觀察窗較小,兩側尺寸相同,而“黑豹”是右大左小;直-9C可掛2枚魚雷, 其掛架是從機身下伸出的,而“黑豹”僅可掛1枚,掛架在機身左側;直-9C的後機艙門比“黑豹”小,玻璃窗稜角方形,“黑豹”呈圓角;直-9C的後機身上沒有“黑豹”的線狀天線。直-9C已經批量裝備海軍航空兵部隊。

直-9D

直-9D艦載型直升機是在直-9C艦載直升機基礎上改進的,該機在外形上與直-9C區別不大,但對航電進行了整體性能提升,增加發射飛龍-10反艦飛彈能力。飛龍-10飛彈採用主動雷達制導模式。最大射程15千米,最大飛行馬赫數0.85。
直-9D直-9D

直-9EA

直-9國產化之後,不少友好國家向中國提出購買要求。1999年,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公司(簡稱:中航技)首先和馬里簽訂了2架直-9契約,中航技根據契約向馬里提供2架運輸型直-9直升機。後續出口的運輸型直升機換裝了法國透博梅卡公司的阿赫耶2C型發動機,並且對一些導航、通信設備進行了修改,修改後的出口型直升機被稱為直-9EA
直-9EA直-9EA
首批出口的這2架直-9EA型直升機於2000年交付馬里空軍。同年,中航技再獲得茅利塔尼亞2架直-9EA訂貨。2007年6月14日,出口寮國的2架直-9EA直升機從雲南西雙版納機場起飛,於當天下午降落在寮國首都萬象,系中國直升機第一次空中出口轉場飛行。

直-9EC

2005年4月4日,中國在與巴基斯坦海軍簽訂F-22P型護衛艦的出口契約時,還一併簽訂了出口首批6架直-9EC型艦載反潛直升機的契約。
直-9EC直-9EC
直-9EC艦載反潛直升機的主要用途是探測並摧毀敵方潛艇,直-9EC裝備有水面搜尋雷達、低頻投吊式聲吶、雷達告警裝置和都卜勒導航系統。
2009年4月5日,這批直升機裝備交付巴基斯坦海軍第222飛行中隊,經過適應訓練之後,該中隊於2009年9月18日正式形成作戰能力。

直-9F

警用直升機具有速度快、機動靈活性強的特點和獨特的空中優勢,對於提高公安機關處置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能力、震懾犯罪分子等,具有其他公安裝備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1993年,武漢市公安局在國內率先裝備警用直升機。同時,由於“東突”等國際恐怖主義組織不斷製造事端,研製一種能完成反恐、安保和正常巡邏任務的直升機的需求愈發強烈。
直-9F直-9F
直-9F就是在這種情形下,由122廠於2001年根據武警部隊的要求而研製的,主要用於武警執行平暴任務,也可以執行兵力輸送、通信聯絡、指揮、偵察、救援等任務。直-9F警用型直升機是在直-9A基礎上改進而來,主要增加抗墜毀駕駛員座椅、RDR-1400型氣象雷達、SX-5型搜尋燈、KBJ-3型空中廣播告警系統、電動絞車、12.7毫米機槍瞄準系統等。在機身左側增加一個彎梁並對結構進行了加強,以便安裝機槍吊艙。
2001年7月31日直-9F警用型直升機首飛成功。2001年9月25日,122廠交付4架直-9F警用直升機給武警新疆總隊。

直-9G

中國陸航部隊成立之後,長期沒有專用武裝直升機,只能通過在中型運輸直升機上加掛武器的方式為地面部隊提供火力支援,但中型直升機尺寸較大,靈活性不足。在直-9A列裝之後,總參陸航局經過研究認為可以通過對該機進行簡單加改裝,就能使該機有伴隨火力支援功能。於是1998年開始了加裝無制導火箭發射器的改裝試驗。其主要任務是以火箭、航炮等武器在俯衝狀態下對目標進行攻擊。直-9G的掛架橫樑穿透了后座艙門,雖然簡單,但卻占用了機內空間,降低了機身強度。該機於1998年8月4日首飛,同年進行武器兼容試驗,10月14日通過技術鑑定交付部隊使用。
直-9G直-9G
直-9G武裝直升機在直-9基型上加強了裝甲防護,駕駛艙頂部安裝有紅箭-8反坦克飛彈的觀瞄制導裝置。機身內取消後排座位,改為武器掛架的承力結構,機身兩側掛架共可掛載4枚紅箭-8反坦克飛彈,或火箭彈發射器(57-1型57mm火箭彈、90-1型90mm火箭彈),或23mm機炮等武器。該機用於執行反坦克、壓制地面火力、突襲地面零散目標等火力支援任務。也可以用於運輸、兵力機動、直升機空戰、通信和救護等任務。
直-9G武裝直升機直-9G武裝直升機
該機1995年12月通過設計定型審查,1996年5月批准設計定型。中國發展直-9武裝型,很明顯是為了彌補陸軍武裝反坦克直升機嚴重不足的局面。以往中國曾在直-5(蘇聯米-4)型直升機上加裝機槍和火箭發射器,後來在引進的米-17上加裝了火箭發射器,屬於客串性質的武裝直升機。直-9G則是中國軍隊擁有專用武裝直升機前的一個過渡,能提早培養陸軍航空兵武裝直升機隊伍,待武直-10研製成功即可大展拳腳。
直-9G掛載武器彈藥展示直-9G掛載武器彈藥展示
由於紅箭-8飛彈最初設計時並未考慮機載發射,因此對於發射時產生的衝擊波、後坐力,以及尾噴的火焰高溫等等問題並無特別處理。對於一架結構單薄、在空中飛行無依無靠的直升機來說,這些問題的影響就十分明顯。直-9G的機體承受不了這種飛彈發射產生的衝擊波和後坐力引起的劇烈振動;機體蒙皮也因是複合材料製造,耐受不了飛彈發射時尾噴火焰的高溫。
第一次使用模擬直升機發射飛彈試驗,以及之後的一次真實的直升機飛彈發射試驗,均對載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損害。飛彈研究所的科技人員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進行了上百次反覆試驗,終於解決了紅箭-8的兼容問題。
直-9D艦載直升機直-9D艦載直升機
最初,直-9G掛架橫樑穿透了后座艙門,雖然簡單,但卻占用了機內空間,降低了機身強度。在設計直-9G非穿透式掛架橫樑的過程中,要解決機彈相容問題,並要考慮工藝可行性、經濟可行性。因此設計、製造難度非常大。經過查閱大最資料,並借鑑原法國外掛彎梁結構,最後確定了中國的直-9W非穿透式掛架橫樑方案。
直-9G掛載武器:包括紅箭-8、57mm火箭彈、12.7mm機槍吊艙、23mm機炮吊艙(參考配圖)。

H410

直-9A型的民用型號被稱為H410直升機,中國民用航空總局根據CCAR-29部適航規章的要求對直-9A/H410進行型號合格證審查,於2001年4月16日向直-9A、直-11直升機和渦軸8A發動機頒發了型號合格證。2001年12月17日,122廠取得了直-9A的生產許可證。為了區別于軍用型,2002年8月19日將取證後的直-9A型機改稱為H410直升機。
H410H410
2002年,國家海洋局訂購了1架H410直升機,122廠於2004年8月交付給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使用,該機又被稱為H410海監型,該機註冊號為B-7112。為執行海洋監視任務,該機增加了部分任務設備,同時強化了部分通信導航設備。其中任務設備有:陀螺穩定光電平台、電動絞車、空中廣播告警器、搜尋燈、氣象雷達等;通信導航設備有:全球定位系統、甚高頻海事電話、高頻電台、儀表著陸系統、超短波定向儀、空管應答機和無線電羅盤。此外,為了能在艦艇甲板上起降,該機還增加了“魚叉”著艦系統。2008年4月,中國海監增訂了1架H410型直升機,已經投入使用,註冊號為B-7115。
H410H410
中國海監的2架H410平時由中信通用航空有限責任公司負責託管。除此之外,2010年6月,中國飛龍專業航空公司也運營著1架H410型直升機,註冊號為B-7108。

H410A

為了提高直-9A民用型H410的高空性能,並使其具有在高原、多沙地區執行任務的能力。122廠啟動了H410A直升機項目,為H410換裝功率更大、高溫高原性能更好、可靠性更高的法國透博梅卡公司阿赫耶2C發動機。該型號可為西北地區提供一種高原型直升機。該機於2001年9月12日首飛,2002年7月10日取得中國民航當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
H410AH410A

H410G

H410G直升機,公安警用型直升機是在直-9A基本型的基礎上加裝任務設備而成的,主要為滿足公安部門的需要。
2004年9月22日,122廠與南京市公安局簽訂了1架H410G公安警用型直升機的購銷契約。2005年7月26日,122廠正式向南京市公安局交付H410G型GA-3201號公安警用直升機。這是中國國產直升機首次進入公安警用航空市場,南京市公安局也因此成為國內首家裝備國產警用直升機的公安部門。該機已經完成樓頂停機坪起降、夜航、直升機輸送、空中救援、反恐和外掛等飛行訓練,並在第十屆全國運動會期間執行開幕式的交通疏導工作,得到了南京警方的高度讚譽。
H410G型公安警用直升機是在直-9A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主要改進為增加了抗墜毀駕駛員座椅、RDR-2000型氣象雷達、SX-5型搜尋燈、KBJ-3型空中廣播告警系統、電動絞車等。

H425

H425直升機,是在研製H410A的同時,針對用戶提出的該機有效載荷不足的問題,122廠自行改進研製的改型民用直升機,同時H425也是國內貫徹2002版CCAR-29部適航規章設計的第一型號,中國民航的審查代表廣泛而深入地介入設計工作,參與了各階段的評審,為型號的順利研製奠定了基礎。
H425H425
與H410相比,H425的最大起飛重量達到4250千克,航程800千米。與法國AERAZUR公司合作,加裝抗墜毀燃油系統,提高整機生存力。與美國柯林斯公司合作,研製通信導航設備和數字式玻璃座艙系統,提高直升機的操縱性。與飛行安全相關的發動機、傳動系統、操縱系統、電氣系統、燃油系統、液壓系統、滑油系統等重要系統和部件均配有智慧型化監控系統,使故障和危險能夠被早期預報並得到及時排除,為可靠、安全飛行奠定基礎。
H425的主旋翼槳葉換裝前緣為拋物線形的槳尖, 尾槳槳葉也採用了新翼型。
為適應民航使用要求,還可以選裝第二部甚高頻電台、空管應答機、伏爾盲降系統、超短波定向儀、無線電測距機、彩色氣象雷達、三軸或四軸自動駕駛儀、控制增穩系統、電子地圖、都卜勒雷達、慣導系統、豪華內設、抗墜毀燃油系統。為滿足執行特殊任務需要還可選裝電動絞車、外部吊掛、應急浮筒、輔助油箱、搜尋燈、告警裝置、紅外光電吊艙、夜視頭盔,並可根據任務需要安裝救生設備(如救生筏、救生衣)、醫療救護設備(如擔架、氧氣、心電儀)等特殊選裝設備。
H425H425
122廠還與義大利BONANSEA公司聯合研製豪華內設,H425的內飾顏色、風格可根據用戶的需求設計, 分為經濟型與高級豪華型兩種配置。經濟型有8~12個座椅,高級豪華型有4~6個座椅。機內設有地毯、窗簾、衣櫃、飲料櫃、儲物櫃、多媒體設施、隔聲裝置以及按客戶需求選裝雷達、告警、救生等裝置,無不體現著時尚的人性化關懷。
H425H425
同時,122廠與法國BONNANS公司聯合研製艙門鎖;與美國TELEPHONICS公司合作研製彩色氣象雷達。
2003年12月30日,H425首飛成功。2004年12月30日,H425取得了中國民航的型號合格證。2009年,H425原型機改裝增加了滅火設備,並在演練中公開表演。中國海監部門已經表達了購買意向。

直-9W

1984年10月20日,國防科工委在北京召開直升機系列規劃會。1985年5月10日,國家計委、總參謀部、國防科工委向國務院、中央軍委上報請示,提出“七五”期間先用直升機改裝成掛反坦克飛彈的武裝直升機,並力爭1990年前裝備部隊。
直-9W直-9W
1985年7月19日,空軍上報《關於直九武裝直升機的主要戰術技術要求》。1985年8月31日,國務院、中央軍委批覆同意,確定第一代武裝直升機以直-9為基礎進行改裝設計。
1986年3月,總參謀部、國防科工委批准了直-9武裝直升機戰術技術指標,代號直-9W,並列為“七五”重點型號,於1986年11月開始設計。陸航成立之後,研製工作轉由陸航負責組織。
直-9機艙內景直-9機艙內景
直-9W武裝直升機由122廠負責基本型生產和結構改裝,602所負責第二次改裝,加裝武器和火控系統。1987年12月,122廠完成了第一架樣機(35號機)的改裝工作,並交付602所進行二次改裝,加裝10項電子設備。改裝後的原型機於1988年10月31日完成首飛。1989年12月9日,飛彈靶試首發中靶。
直-9W是在直-9A基礎上研製的,主要改進有:將單駕駛體制改為雙駕駛體制並對儀錶板、中控台進行了相應改裝;採用抗墜毀吸能座椅;將後艙門改為滑動式;機身內取消後排座位,機身中段安裝了可快速拆卸的“扁擔”式掛梁;將側垂尾的材料更換為碳纖維複合材料。
直-9W的駕駛艙頂部安裝有紅箭-8反坦克飛彈的觀瞄制導裝置。武器系統由反坦克飛彈、穩瞄紅外裝置、制導箱、檢測箱、發射控制裝置、發射裝置等組成。可以發射4枚紅箭-8反坦克飛彈;或掛2具HF-25型57毫米火箭發射器,配裝2×18枚57-1型火箭;或掛2具HF-7D型90毫米火箭發射器,配裝2×7枚90-1型火箭;也可以掛載12.7毫米、23毫米航炮吊艙。直-9W可用於執行反坦克、壓制地面火力、突襲地面零散目標等火力支援任務。也可以用於運輸、兵力機動、直升機空戰、通信和救護等任務。
直-9W發射紅箭-8反坦克飛彈直-9W發射紅箭-8反坦克飛彈
經過定型試飛,1995年6月19日,總參陸航局向總參謀部、國防科工委上報調整部分戰術技術指標,提出由於國內科技水平等多種原因,部分指標難以達到最初要求,對重量、飛行性能等機型調整。直到1995年12月15日才通過設計定型審查;1996年5月21日,國務院、中央軍委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批准直-9W設計定型,隨後陸續裝備部隊。

直-9WA

直-9WA,是直-9武裝型的最新改進型之一,已經裝備了軍和空軍航空兵。直-9W裝備部隊之後,解決了我軍長期沒有武裝直升機的問題,但由於該機不具有全天候作戰能力,且存在航程有限、航電系統相對落後、人機界面不夠友好、載彈量有限且武器射程有限等問題,極大地影響了部隊整體作戰性能的發揮。因此,研製性能更好的武裝直升機迫在眉睫。
直-9WA直-9WA
2001年11月30日,總裝備部批准直-9W改進型直升機立項。2002年1月,總參陸航局與122廠簽訂直-9WA戰術攻擊武裝直升機的研製契約。
直-9WA戰術攻擊武裝直升機換裝了不穿透機艙的彎梁式武器掛梁,與老型號的扁擔式相比,具有掛彈多、拆卸方便的優點。直-9WA具有夜戰能力,駕駛員配備有夜視頭盔。直-9WA的武器選擇範圍較大,可以掛載8枚天燕-90空空飛彈或8枚紅箭-8/E空地飛彈(反裝甲),掛2門23毫米航炮時每門航炮備彈240發,掛2具12.7毫米機槍吊艙時每艙備彈1000發,掛HF-25型57毫米火箭發射器時備彈36枚,掛HF-7D型90毫米火箭發射器時備彈14枚。
直9WA直9WA
機頭下部轉塔中安裝了新的探測器轉塔,配有白光、熱成像、雷射等多個探測設備,可以實現晝夜觀瞄,可測距6千米目標、電視攝像機測距7千米,精確鎖定攻擊4千米目標。機頭罩採用新穎的滑道式開啟方式代替傳統的鉸鏈式,使機頭罩打開角度更大,提高了空間利用率,並在機頭罩氣動、結構剛度、駕駛員視界等的限制範圍內滿足晝夜觀瞄裝置的轉動範圍要求。直-9WA戰術攻擊武裝直升機裝有雷達告警裝置,並有干擾物投放器,提高自身生存能力。2004年10月12日,直-9WA戰術攻擊武裝直升機通過設計定型並轉入批量生產。
直-9WA型機採用新型的武器掛梁(彎梁)替代直九武管梁。與直-9G管梁相比,彎梁式懸掛裝置具有掛彈多、拆卸方便的優點。大大提高了武裝直升機的火控能力及維護性。機頭罩採用新穎的滑道式代替傳統的鉸鏈式開啟方式,使機頭罩打開角度更大,提高了空間的利用率。並在機頭罩氣動、結構、鋼度、駕駛員視界等的限制範圍內滿足晝夜觀瞄裝置的轉動範圍要求;前中機身結構的改進設計目的是為提高直升機的整體剛度,將直-9WA武裝直升機結構系統中的座艙罩、艙門結構均設計成全複合材料結構形式,採用符合材料薄壁空心管梁結構,外表面為無階差流線形式。
陸航直-9WA戰術攻擊武裝直升機在軍演中陸航直-9WA戰術攻擊武裝直升機在軍演中

直-9WZ

直-9WZ,武裝偵察直升機是在直-9WA基礎上研製的武裝偵察型,已裝備陸軍航空兵。
2002年10月24日,總裝備部批覆直-9戰術偵察直升機立項研製,並定名為直-9WZ。
直-9WZ與直-9WA的最大區別是換裝了2台透博梅卡公司阿赫耶2C渦軸發動機,提高了整體功率和高溫、高原性能。由於是偵察改型,所以直-9WZ大大提高了偵察、照射、目標識別、圖像傳輸和數據傳輸能力。
2004年12月29日,直-9WZ首飛成功,2006年設計定型並開始交付部隊使用。

直-9WE

直-9WE型武裝直升機為122廠研製的出口型武裝直升機,是在國產H425型民用直升機基本平台上進行改裝而成。
直-9WE保留了H425型民用直升機的動力系統、傳動系統、通信系統、升力系統、操縱系統、著陸系統和全部機體結構,加裝了自衛電子對抗系統、綜合火控系統及武器系統等,同時新增電纜切割器、抗墜毀防彈座椅、抗墜毀自密封油箱燃油系統、應答機系統。直-9WE可選裝輔助油箱。

直-19E

直-19E是中國最新研製的4噸級串列窄機身專用武裝直升機,能攜帶藍箭-9空地飛彈、天燕-90空空飛彈、57毫米航空火箭、12.7毫米機槍吊艙等武器,主要用於攻擊敵方坦克、裝甲車輛、堅固工事等地面目標,為地面部隊提供直接火力支援,它還可用於攻擊敵方直升機等低空飛行目標,參與奪取超低空制空權。
直-19E首飛成功直-19E首飛成功
2017年5月18日上午,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研製的直-19E(代號:Z-19E)出口型武裝直升機在哈爾濱哈飛機場首飛成功。
直-19E是中國航空工業哈飛生產的一款針對出口市場的輕型專用武裝直升機,2015年9月8日首次公開亮相。該型機對標國際先進,具有在全天候、複雜戰場環境和野戰保障條件下遂行對地攻擊、對地火力支援和對空作戰等多種任務能力,具備良好的作戰性能。近年來,相繼在第3屆中國天津國際直升機博覽會、第14屆杜拜國際航展、第11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展出,引發業界廣泛關注。
直-19E首飛成功直-19E首飛成功
直-19E中文別名“ ”,是取其“巡弋之鳥”之意,以“弋”昭示該型機的本質特徵。英文全名為“Z-19E Yuan Dedicated Attack Helicopter”,其中,“Yuan”代表“Yours Useful Available Necessities”,意為“於您有用且可得之必需裝備!”寓意直-19E將在軍貿市場贏得良好口碑,擁有廣闊市場前景。
直-19E採用單旋翼、涵道尾槳,窄機身構型、串列式座艙布局和後三點不可收放式起落架形式。空機重量較小,有效任務載荷大,最大起飛重量4250千克。與國外同型級別武裝直升機相比,具有體積小、靈活度高等特點,在巡航速度、爬升率、使用升限和航程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直-19E配備了小型化、綜合化的航電武器系統,具有多機空地信息化協同,連續、快速攻擊多目標的能力,可選擇多種攻擊方式,火力強大,打擊目標精確,對地面目標和低空目標有較大殺傷力。該型機可攜帶空地飛彈、空空飛彈、航空火箭彈、機槍吊艙等武器,主要用於攻擊敵方主戰坦克、步兵戰車、裝甲車輛、堅固工事等重要地面目標,可壓制敵地面火力,打擊敵地面兵力,遲滯敵方行動,為我方地面部隊提供強大的火力支援。此外,還可用於攻擊直升機等低空飛行目標,參與奪取超低空制空權,為直升機護航。
直-19E武裝直升機直-19E武裝直升機
直-19E具有良好的高溫、高原性能以及防砂能力,可在濕熱、鹽霧和黴菌等惡劣條件以及野外臨時場地起降,可在晝夜間複雜氣象下執行各種任務。該型機裝備的數字式自動飛行控制系統,提高了駕駛的精確性和安全性。完備的生存力體系大幅提高了戰場生存能力。
直-19E是在直-9出口型直升機平台上進行最佳化研發的,綜合保障能力與後者相當,與現行高效的保障體系相融合。在國產直升機中,直-9出口型是裝備量、出口量和出勤率最好的一款直升機,具有完備的售後服務體系和可靠的備件保障能力。與國內外批量生產交付的產品保障狀態對比,在可靠性、維護性和保障性方面都具有顯著優勢。
直-19配毫米波雷達掛載16枚空地飛彈直-19配毫米波雷達掛載16枚空地飛彈
據業內人士預測,直-19E型機在未來10年內,市場需求量將達到100至150架機。

服役事件

列裝受閱

1999年10月1日,作為中國空軍第一代國產武裝直升機,直-9W飛過天安門廣場上空,接受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直-9G與直-9武裝直升機也一起參加了國慶50周年閱兵。
直-9機艙內景直-9機艙內景
2005年起,直-9WA開始裝備部隊。2009年國慶閱兵時,直-9WA和直-9WZ編隊飛過天安門廣場上空。
南京市公安局於2004年9月22日向哈爾濱航空工業集團訂購了一架直九警務直升機,該機於2005年7月25日在哈爾濱航空工業集團正式交付,雙方為首架國產公安警務直升機舉行了交付儀式。警用型號直-9G交付,警用型加裝了搜尋雷達、GPS、探照燈、警報器、電動絞車和相關通信設備,飛行性能較直-9其他型號有較大調整。

出口外銷

直-9於1999年獲出口馬里的定單,2000年交付。2000年又獲得茅利塔尼亞和馬里續購的意向訂貨。
直-9掛載武器直-9掛載武器
2007年6月14日,首批出口寮國的兩架直-9A(Z-9A)直升機從雲南西雙版納機場起飛成功降落在寮國首都萬象。這次轉場是出口的直-9直升機首次採用空轉方式,並由中外雙方飛行員共同完成。
2010年1月,肯亞國防部發言人宣布接收首批2架直-9WE型武裝直升機,第二批2架在2010年中交付。直-9WE直升機的交付,增強了肯亞的武裝直升機戰鬥力。肯亞空軍裝備有12架1980年採購的MD500型武裝直升機。因此,可以預見在未來較長的時期內,肯亞將獲得更多的直-9WE直升機,替換現有的過時機群。
直-9WA發射紅箭-8反坦克飛彈直-9WA發射紅箭-8反坦克飛彈
2013年11月25日,中國向高棉移交的中國產12架“直9”直升飛機的正式儀式在金邊王家軍事機場正式舉行。此次中方提供的12架“直9”型直升飛機是由中國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公司研製生產的多用途輕型直升飛機,可以完成人員及物資運送、災害救援、安全巡邏等多種任務,性能可靠。

總體評價

直-9直升機的成功引進和國產化,不僅解決了中國急需中小型艦載直升機的問題,同時也使中國的直升機設計製造技術達到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先進水平。直-9型直升機衍生出一個龐大的家族,包括武裝型、偵察校射型和艦載型等多種型號,成為中國直升機最先進、品種最多的機型之一。(“鳳凰網”評)
直-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