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糕米乙

發糕米乙

發糕米乙發糕米乙是一種北海地區的糕點,一般在每年的清明節、婚嫁或者過年時期人們就要用米磨成漿製作這種米糕來祭拜祖先,久而久之慢慢就演變成日常生活中的一道糕點,通常在菜市場、糕點鋪或者茶樓都能找到這種食品,又叫“米發糕”,用北海話就叫做“米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發糕米乙
  • 主要食材:玉米
  • 分類糕點
  • 口味:甜
基本介紹,歷史由來,製作方法,

基本介紹

剛剛出籠的發糕米乙,白嫩嫩、熱乎乎、甜滋滋、香馥馥,模樣豐潤,鬆軟清爽,讓人一看,就想吻上一口。

歷史由來

發糕米乙發糕米乙原先是湖南先民稻作文化飲食遺風的傳承。湖南是魚米之鄉,長沙在清代以前曾是中國四大米市之一。長沙的米,聞名全國。三國魏文帝曹丕曾指出:“江表惟聞長沙名,有好米,上風炊之,五里聞香。”米質的優良,湘民的勤勞,造就了以米為原料的湘點繁榮。發糕米乙便是早期的以米為原料的傳統名湘點的代表,是稻作文化的活化石。在馬王堆西漢墓中就出現了3000多年前的各式糕餅小吃品種,這就是一個證明。特別是墓中出土的簡123號記有“卵粢一器”。“粢”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為“稻餅也”。據鄭玄注,餌粢即為米制的糕點,“此二物皆粉稻米、黍米所為也。合蒸為餅,餅之曰粢”。曾為唐人的《陋室銘》詠唱千年的西蜀子云亭的主人揚雄先生在《法言》中註:“餌謂之糕。”可見當時的稻餅即是包括米發糕在內的稻米製品的統稱。
發糕米乙歷史如此悠久。所以,到了長沙,不能不吃發糕米乙。但是吃發糕米乙不是隨便在哪裡都能吃到的,在一般的酒店酒樓是難得吃到的,大型的酒樓只有長沙飲食集團的“一路吉祥”有吃。在新街上更找不到,因為它是一種流傳於城市街巷的小吃,只有到城市的老街小巷中才能買到。而且不是在門市上,是在街邊的挑擔上。比如在教育街、西牌樓、古稻田、潮宗街等這些城市的老街上,一般能找到買發糕米乙的挑擔。在這些街上,只要有做發糕米乙的挑擔,很遠的地方就能聞到一股淡淡的甜酒香。還未嘗,就有醉人之感,仿佛就進入了甜美的美食之旅。這甜甜美美的美食之旅,是從挑擔師傅的一把一式的現做現賣開始的。
發糕米乙挑夫一般有兩個木箱子。一個放米漿、調味料、包裝物,一個放加熱的爐子。爐子上放一把水壺,起蒸汽櫃的作用。老師傅用勺子舀上一勺米漿放入梅花形的木模具中,放入盛有沸水的水壺上一蒸,兩分鐘即熟。熟出來的發糕米乙,色澤晶亮如玉,孔細似針,糯而不黏,甜而不膩。製作發糕米乙看上去很簡單,其實,老師傅上街之前要做很多初加工。先天,要選上好的早秈米浸泡發漲後,用清水漂過,摻入冷飯,用石磨磨成米漿,瀝乾,然後發酵,將乾漿倒出提散加適量乾淨清水攪拌成稀漿,鐵鍋上火,加水煮沸,擂攪成熟芡糊,倒入盆內冷卻至50℃左右,加老面糕種、甜酒釀,發酵4小時,見米漿升漲,有無數小泡冒起,拌動時發出喳喳之聲,飄出一種微酸味及酒香味氣。這時,加入白糖攪勻即成挑擔上的米漿料,舀漿入模具上旺火一蒸即成發糕米乙。
很多年以前,在湖南人的家裡,過年都有蒸發糕米乙的習俗。發糕音諧“福高”,過年必吃。湘人過年就圖個吉彩,而且,過年蒸米發糕,一定要蒸得發糕上面開花,這樣就大吉。如何才能蒸得開花,有技巧。湘點大師張力行說,這開花的技巧不光是蒸的火候,而更重要的是要在制米漿料時,一定要加入冷飯磨。古清生坐在黃河岸邊小鎮上品飲時說,黃河流域的粟作飲食文化是擀麵杖文化。長江流域的稻作飲食文化是石磨文化,而這“發糕米乙”便是石磨文化的千年積澱品。
所以,發糕米乙對於當今的老百姓來說,絕對是人生盛宴上最懷舊的甜點。[1]

製作方法

發糕米乙做法一
粘米粉1/3杯、麵粉是粘米粉的1/4、泡打粉1/4tsp混合,篩勻。糖用清水大概1/3杯溶化,倒入乾粉中調成米糊不要太稀,放置 15分鐘左右。
米糊倒入刷了油的碗中,七分滿即可。表面可以撒些果脯葡萄乾碎之類的。
做法二
原料:
富強粉500克。餡糖50克、老酵75克。白糖500克、豬油300克、蜜桂花10克、芝麻面50克、蘇打10克。
方法
1.發麵。麵粉置案上,中央刨一凹坑,先放入飴糖和水,用力揉和均勻,再加老酵於其中,又揉。揉勻後,放入缸缽內,用白濕布蓋著,靜置發酵90至100分鐘。觀其體積膨脹到一倍即可。
2.蒸糕。取出麵團置案上,加蘇打粉、50克白糖、75克豬油,揉勻,壓平。再擀成紙殼厚的片,抹以漿糊狀的豬油,卷作筒狀,再搓成小拇指般粗的條,切成長約13厘米的節。將所有面節均勻放進蒸籠,用旺火一氣蒸熟。取出後趁熱抖散,即成糕絲。
3.炒糕。炒鍋置旺火上,放豬油225克,燒至200?10℃時,下糕絲輕輕炒轉,待油浸入糕絲,立即將鍋端離火口,撤白糖、蜜桂花,用筷子輕輕合勻,起鍋盛盤中,再撤上芝麻面即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