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九

根據數九的習俗,中國民間還流行畫九,就是用圖或文字來記錄“九九”的進程和天氣變化的方法。有的畫素梅一枝,共畫八十一朵梅花,把畫掛在牆上,每天用紅筆塗一朵,塗完,便是冬盡春來了。明朝劉侗《帝京景物略》中記載:“日冬至,畫素梅一枝,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盡而九九出,則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圖’。”

古代尤其是北方地區的中國勞動人民,禦寒保暖條件較後代簡陋缺乏,寒冬也被視為威脅與懲罰而對天寒地凍生恐懼感,直接影響人民情緒,甚至會覺得冬季莫名奇妙漫長。當時中國人民為挨過漫長冬季,遂發明以數九等方法的消遣,以打發時間緩解寒冬威脅下出現的心理危機。而當時圍著家眷數九亦被視為逍遙境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畫九
  • 地區:中國
  • 分類:中國民間風俗
  • 解釋:冬盡春來
簡介,典故,

簡介

有的畫素梅一枝,共畫八十一朵梅花,把畫掛在牆上,每天用紅筆塗一朵,塗完,便是冬盡春來了。明朝劉侗《帝京景物略》中記載:“日冬至,畫素梅一枝,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盡而九九出,則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圖’。”
不過這種方法多在文人雅士中流行,一些茶館酒市也張貼這樣的圖畫。在一般百姓中,則是畫圈圈的,就是在一張紙上印上九九八十一個圓圈,寫好日期,每天依序在一個圓圈裡記下天氣好壞。如果是陰天就把上半個圓圈塗黑,晴天就把下半個圓圈塗黑,下雪則在當中點一點。按照“上點天陰下點晴,左風右雨雪當中。九九八一全畫盡,花草萌芽起春風。”的口訣逐日填染,以從“九九”的陰晴雨雪變化來預測來年農作物的豐歉。

典故

在《帝京景物略》里,也提到了這種“九九消寒圖”。明代,官府司禮監還印製了“九九消寒詩圖”,每九天四句詩從“一九初寒方是冬”迄至“日月星辰不住忙”為止。過去,市上專門有賣刻印的消寒圖,兩邊印著一副對聯,寫道:“但看圖中梅黑黑,便是門外草青青。”九九數完,就已經是第二年春分,到了春暖花開的時候了。
不少節令風俗,往往和歷史上的著名人物連在一起。像清明節和介子推,端午節屈原重陽節陶淵明等,有些是古籍上有記載的,有些只是中國民間傳說,是百姓附會以紀念這些人物的。據說,消寒圖是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第一個畫出來的。他被元朝統治者關在北京的監獄裡,製作了這種圖,以後就風行開來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