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業經濟學

畜牧業經濟學

畜牧業經濟學是研究畜牧業部門中的生產,以及與此相聯繫的交換、分配和消費等經濟活動經濟關係的學科。是從農業經濟學中分離出來的一門經濟學科。研究內容包括畜牧業中生產關係發展運動和畜牧業中生產力諸要素的合理組織與開發利用的規律及其套用。任務是為正確處理畜牧業中的生產關係問題和合理組織與開發利用畜牧業中的生產力提供理論依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畜牧業經濟學
  • 外文名:economics of animal husbandry
  • 研究:畜牧業部門中的生產
  • 主要形式:種植業結合經營
學科介紹,其他學科聯繫,研究內容,意義,

學科介紹

畜牧業經濟學(economics of animal husbandry)
畜牧業是農業的組成部分,與種植業結合經營為其存在的主要形式,畜牧業經濟早期的研究也多以與種植業的結合為主要內容。因此,畜牧業經濟研究長期以來是農業經濟學的組成部分。隨著農業的發展,畜牧業從附屬於種植業的地位轉變為一個獨立的生產部門,畜牧業經濟研究的內容也趨向廣泛、深入。其發展趨勢,一是繼續作為農業經濟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存在,一是從農業經濟學中分化出來,成為獨立學科。

其他學科聯繫

畜牧業內部各部門之間存在顯著的差異。畜牧業經濟學既要研究各部門的共性,又要研究各部門的經濟特點。畜牧業經濟學與很多學科有聯繫,它以政治經濟學和農業經濟學的理論為基礎,並廣泛運用畜牧業方面的自然科學研究的成果。此外,它還與農業經營管理學、農業技術經濟學存在交叉關係。
中國的畜牧業經濟學尚處於初創階段,它的進一步發展的方向是:繼續深入總結中國豐富的傳統經驗,尤其是發展社會主義畜牧業過程中積累的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廣泛吸取國外的科研成果,加強畜牧業巨觀與微觀經濟管理和提高畜牧業經濟效益的研究。

研究內容

在中國,畜牧業經濟研究在全國範圍內的興起始於20世紀70年代末期。主要內容有:
①畜牧業發展史。研究畜牧業在各個歷史時期的特點和發展趨勢,畜牧業發展在不同地區條件下的差別。②畜牧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從使用價值、價值、產業結構國民收入、勞動就業、資源利用、生態平衡、國際貿易等方面研究其經濟地位。③畜牧業經濟效益。研究分析畜牧業經濟效益指標體系和方法,影響效益的因素,提高效益的途徑。④畜牧業經濟體制。研究畜牧業經濟體制的類型及其對畜牧業的作用,社會主義畜牧業的多種經濟形式,畜牧業專業化,畜牧業服務體系等。⑤畜牧業資源的開發利用。包括資源開發、利用的方向、重點、方式和效益評價。⑥畜牧業生態經濟。包括畜牧業在自然生態系統和在農業生態系統中的地位,畜牧業與種植業的結合,畜牧業與多種生產部門的結合,按照生態經濟原理組織畜牧業生產。⑦飼料經濟。包括飼料在畜牧業中的地位,飼料的經濟特點,擴大飼料來源的途徑,飼料配合化、工業化,飼料供應體制,飼料的經濟評價。⑧畜牧業結構。包括畜種結構,品種結構,畜群結構,畜產品結構,決定畜牧業結構的因素。⑨畜牧業配置。包括配置的原理、原則及配置現狀的分析,調整配置的途徑、措施。⑩畜牧業飼養方式和飼養方案的評價與選擇。包括經濟合理性與生產可行性的分析。
畜牧業經濟學畜牧業經濟學
另外還有,畜產品價格,包括畜產品價格變化的趨勢和畜產品與其他產品比價關係分析以及價格槓桿的運用。?畜產品成本,包括畜產品成本結構,自給性畜產品成本的特點, 影響畜產品成本的因素,降低畜產品成本的途徑。?畜產品流通,包括畜產品市場,畜產品流通的職能、效率和組織形式,畜產品國際貿易。?畜牧業擴大再生產,包括畜牧業發展速度,擴大再生產的途徑,與種植業發展水平、結構的關係,與消費水平、結構的關係。?畜牧業計畫化,包括畜牧業計畫體系,畜牧業內部、外部比例關係,畜牧業的周期性,擴大市場調節。?畜牧場管理,包括決策、預測、組織、核算、經濟活動分析。?畜牧業現代化,研究畜牧業現代化的戰略目標、途徑和措施。

意義

畜牧業是以種植業為基礎的第二性產業,加快發展畜牧業是中央一號檔案確定的推動糧食生產區農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加快發展畜牧業就是確立畜牧業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的一個主導產業,採取有力措施推動畜牧業布局基地化、生產專業化、經營產業化、服務社會化,逐步實現畜牧業現代化,使畜牧業成為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和農村小康建設的重要力量。
畜牧業經濟學畜牧業經濟學
突出優勢主導產業
把握“主業”與“多業”關係,突出優勢主導產業
現代畜牧業是一個多組合產業,從橫向產業關聯分析,畜牧業由奶產業、肉產業和蛋產業組成,肉類市場有小量空間,主要分配給牛羊肉產業。從理論上講,中國農村勞動力資源充足,勞動密集型畜牧業具有比較優勢,但國內畜牧業生產標準化程度低,與國際市場接軌具有一定困難,在一個時期內缺乏現實的國際競爭優勢。
把握“大家畜”與“小家畜”關係,重點發展大家畜
“小家畜”個體較小,屬於多胎子或卵生動物,繁殖能力強,投資規模起點低,投資回報周期短,能夠實現快速增長;“大家畜”指牛、驢、馬等,其個體較大,屬於單胎單子動物,繁殖能力差,投資規模高,回報周期長,增長速度比較慢。因此“大家畜”規模擴張比較困難,持續時間長,“大家畜”規模擴張仍在進行。
著重提升人力資本
把握“人力”與“畜力”關係,著重提升人力資本
“畜力”是由畜禽的基因決定的生產力。改良品種在本質上就是提高由基因決定的生產能力。肉牛和肉羊等食草畜良種水平低,“畜力”潛力大,要堅持引進高產優良純種、精液、胚胎並舉,多條腿走路,加快純種繁育速度,加大品種改良力度。
與“畜力”相比,“人力”更重要,關鍵在人。所謂“人力”,簡單地說就是由人的知識、技術和經驗決定的生產能力。在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過程中“人力不足”是普遍存在的一個大問題。“人力不足”也是建設畜牧大區面臨的一個大問題。
優先發展集中產區
把握“集中”與“分散”關係,優先發展集中產區
任何經濟社會活動都是在一定區域內進行的。“分散”是傳統畜牧業的基本特徵。傳統畜牧業不僅受限於家庭規模,也受限於種植業規模。由於種植業的特點是分散利用土地,以種植業為謀生之道的家庭和村莊,在地理空間上也就接近均勻分布。因此,以家庭為單位的畜牧業自給自足,分散獨立,如星星點燈。
畜牧業經濟學畜牧業經濟學
“集中”是現代畜牧業的重要特徵。“集中”的根據依然是效率。在由傳統向現代的轉變過程中,畜牧業逐步由面向家庭需求到面向市場需求,產品在市場,原料從市場採購,超越了家庭和種植業,呈現專業化、基地化、集約化。“集中”連片發展的趨勢是專業戶-專業村-專業小區(園區)-專業鄉-大型畜牧產業基地。“集中 ”能充分利用家庭勞動力和庭院空間資源,能促進養殖信息、技術傳播,能共享防疫、配種等公共基礎,從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注重發揮政府功能
把握“政府”與“市場”關係,注重發揮政府功能
從理論上講,市場經濟是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性調節作用的經濟,政府的職責是矯正市場機制缺陷,彌補市場機制不足。造成畜牧人才市場失靈,技術市場失靈,信息市場失靈及防疫市場失靈的重要原因就是農戶規模過小,從市場上購買技術、信息和防疫服務“不經濟”。
進一步講,在建設畜牧業大區中,政府應當為產業區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務,以提高運轉效率。政府應當提供必要的公共產品,具體包括根據市場規則確立優先扶持的 “主導性產業”;建立起與主導產業發展相適應的組織管理體系;為畜牧業生產基地、片區(養殖小區、專業村、專業鄉)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補助;支持多種形式的畜牧獸醫科技和信息的社會化服務網路建設;建立獸醫制度,健全動物防疫監督體系;為農民自願組成的合作社提供必要資助;執行法定的市場規則,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保證市場高效運轉。
只有“有形的手”與“無形的手”密切配合,才能推進畜牧業快速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