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第3版)

現代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第3版)

《現代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第3版)》是2012年12月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全勝、胡友彬、王曉蔚。

基本介紹

  • 書名:現代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第3版)
  • 作者:楊全勝、胡友彬、王曉蔚
  •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12月
  • 頁數:388 頁
  • 定價:45 元
  • 開本:16 開
  • ISBN:978712118932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本書以IA-32/Intel 64系列的微機為平台,系統地闡述以Pentium系列、Core系列和SandyBridge處理器為代表的現代微型計算機的基本結構及其發展,IA-32/Intel 64微處理器的基本結構和發展,x86指令及彙編語言程式設計,I/O連線埠地址解碼技術,匯流排技術,DMA技術,中斷與異常處理,定時/計數技術,並行接口,串列接口,人機互動接口,IA-32微機系統編程技術。本書內容豐富,既包含了典型的接口技術,也介紹了新型接口與匯流排技術;既講述了接口的硬體部分,也強調了接口的軟體編程。全書涉及很多新的技術,如從Pentium到2代酷睿處理器微結構、PCI匯流排、PCI Express、USB、7系列晶片組、保護模式下的中斷技術、BIOS編寫、Windows 2000/XP下的設備驅動程式的編寫等。本書反映了現代微機技術發展的最新水平和趨勢,並體現出微機接口技術中硬體設計和軟體驅動的統一。
目 錄
第1章 現代微機結構概述 (1)
1.1 微機系統的組成與性能指標 (1)
1.1.1 微機系統的組成 (1)
1.1.2 微機系統主要性能指標 (4)
1.1.3 Intel系列處理器發展概覽 (5)
1.2 微機系統的工作過程 (8)
1.2.1 微機運算基礎 (8)
1.2.2 微機系統的工作原理與工作過程 (16)
1.2.3 微機系統工作時序 (19)
1.3 現代微機系統組成結構 (21)
1.3.1 現代微機的基本結構 (21)
1.3.2 Intel 7系列PCH概述 (23)
1.3.3 現代微機基本結構發展特點 (26)
習題1 (26)
實踐與研討1 (27)
第2章 Intel IA-32/Intel 64處理器結構與原理 (28)
2.1 IA-32/Intel 64處理器新技術概覽 (28)
2.1.1 基本概念 (28)
2.1.2 提高處理器指令級並行性的技術 (30)
2.1.3 提高處理器數據級並行性的技術 (32)
2.1.4 提高處理器執行緒級並行性的技術 (34)
2.1.5 Intel的虛擬化技術 (36)
2.1.6 其他技術 (37)
2.2 Pentium處理器 (38)
2.3 Core微結構的處理器 (40)
2.3.1 Core微結構概覽 (40)
2.3.2 Core 2 Duo處理器內部結構 (42)
2.3.3 Core 2 Duo處理器使用的新技術 (42)
2.4 SandyBridge微結構的處理器 (44)
2.5 IA-32/Intel 64處理器基本執行環境 (47)
2.5.1 IA-32/Intel 64處理器工作模式 (47)
2.5.2 IA-32/Intel 64處理器中的暫存器 (49)
2.5.3 IA-32處理器在實地址模式下的存儲管理 (55)
習題2 (56)
實踐與研討2 (57)
第3章 80x86彙編語言程式設計 (58)
3.1 定址方式與指令格式 (58)
3.1.1 定址方式 (58)
3.1.2 80x86的機器指令格式 (63)
3.1.3 數據類型 (64)
3.1.4 彙編語句的種類、格式和源程式結構 (65)
3.2 通用指令集 (69)
3.2.1 數據傳送指令 (69)
3.2.2 算術運算指令 (72)
3.2.3 邏輯運算指令 (75)
3.2.4 移位指令 (76)
3.2.5 位與位元組指令 (78)
3.2.6 控制轉移指令 (79)
3.2.7 串操作指令 (82)
3.2.8 I/O指令 (85)
3.2.9 其他指令 (87)
3.3 80x86彙編語言程式設計 (89)
3.3.1 彙編偽指令 (89)
3.3.2 順序結構程式設計 (92)
3.3.3 分支結構程式設計 (93)
3.3.4 循環結構程式設計 (95)
3.3.5 子程式設計 (96)
3.3.6 常用DOS功能調用 (98)
習題3 (100)
實踐與研討3 (103)
第4章 現代微機的存儲系統 (106)
4.1 現代微機存儲器系統概述 (106)
4.2 現代微機存儲結構概述 (108)
4.2.1 IA-32/Intel64微機存儲結構 (108)
4.2.2 IA-32/Intel64的記憶體組織 (109)
4.3 IA-32結構在保護模式下的存儲管理 (110)
4.3.1 保護模式與特權級概述 (111)
4.3.2 保護模式下的段式存儲管理 (112)
4.3.3 保護模式下的頁式存儲管理 (117)
4.3.4 段到頁的映射 (125)
4.4 高速緩衝存儲器Cache (126)
4.4.1 Cache的工作原理與地址映像 (126)
4.4.2 IA-32的Cache結構 (129)
4.4.3 IA-32的快取類型 (130)
4.4.4 IA-32的Cache一致性協定 (132)
習題4 (132)
實踐與研討4 (133)
第5章 輸入/輸出與接口技術 (134)
5.1 I/O接口概述 (134)
5.1.1 接口的概念和基本功能 (134)
5.1.2 I/O接口的組成 (135)
5.1.3 I/O數據傳送方式 (136)
5.1.4 I/O編址方法 (138)
5.2 I/O連線埠地址解碼方法 (140)
5.2.1 固定連線埠地址解碼 (140)
5.2.2 可選式連線埠地址解碼 (140)
5.3 IA-32系列微機I/O接口技術 (141)
習題5 (146)
實踐與研討5 (146)
第6章 微機匯流排標準 (148)
6.1 匯流排概述 (148)
6.2 PCI匯流排 (151)
6.2.1 PCI匯流排的特點 (151)
6.2.2 PCI信號定義 (152)
6.2.3 PCI匯流排命令 (154)
6.2.4 PCI匯流排協定 (157)
6.2.5 PCI匯流排數據傳輸過程 (160)
6.2.6 匯流排仲裁 (162)
6.2.7 PCI匯流排配置 (163)
6.3 通用串列匯流排USB (169)
6.4 PCI Express匯流排 (180)
6.5 其他匯流排和接口 (188)
6.5.1 SCSI接口 (188)
6.5.2 高性能串列匯流排標準IEEE1394 (191)
6.5.3 SATA匯流排 (194)
6.5.4 CAN匯流排 (196)
習題6 (198)
實踐與研討6 (199)
第7章 中斷與異常 (200)
7.1 概述 (200)
7.1.1 中斷、異常及中斷向量 (200)
7.1.2 中斷源及中斷類型 (201)
7.1.3 異常源及異常類型 (202)
7.2 8259A中斷控制器 (203)
7.2.1 8259A的引腳和內部結構 (203)
7.2.2 8259A的工作方式 (205)
7.2.3 8259A的初始化與操作命令 (206)
7.2.4 8259A的中斷回響周期 (211)
7.2.5 PCH中的8259A (211)
7.3 現代微機中的中斷處理 (215)
7.3.1 概述 (215)
7.3.2 實地址模式下的中斷向量表和中斷處理程式的編寫 (217)
7.3.3 保護模式下的中斷描述符表和中斷與異常的處理 (220)
7.4 PCI中斷 (223)
7.5 串列中斷 (224)
7.6 高級可程式中斷控制器 (226)
7.6.1 APIC系統的組成 (226)
7.6.2 本地APIC (227)
7.6.3 PCH中的I/O APIC (231)
7.6.4 本地中斷源 (234)
7.6.5 APIC中斷的處理 (236)
習題7 (237)
實踐與研討2 (238)
第8章 PCH中的常規接口 (239)
8.1 可程式定時/計數器8254 (239)
8.1.1 8254的內部結構和外部引腳 (239)
8.1.2 8254的工作方式 (242)
8.1.3 8254的控制字 (245)
8.1.4 8254的編程 (247)
8.1.5 PCH中的8254模組 (249)
8.2 DMA操作 (253)
8.2.1 DMA技術概述 (253)
8.2.2 82C37A的內部結構及內部暫存器 (255)
8.2.3 82C37A的軟命令及工作時序 (259)
8.2.4 82C37A的初始化編程 (261)
8.2.5 PCH中的DMA控制器 (262)
8.3 實時鐘電路及其套用 (264)
習題8 (266)
實踐與研討8 (267)
第9章 常用外設與通信接口 (269)
9.1 並行接口8255 (269)
9.1.1 8255的內部結構和外部引腳 (269)
9.1.2 8255的工作方式 (271)
9.1.3 8255的控制字與初始化編程 (275)
9.1.4 8255套用舉例 (276)
9.2 串列接口 (278)
9.2.1 串列通信的基本概念 (278)
9.2.2 異步串列通信協定 (282)
9.2.3 RS-232C接口標準 (284)
9.2.4 INS8250與PC16550 (288)
9.2.5 串列通信程式編寫 (296)
9.3 PC鍵盤接口 (300)
9.4 滑鼠器接口 (302)
9.5 顯示器與顯示卡 (304)
9.5.1 CRT顯示器及其主要性能參數 (304)
9.5.2 顯示卡 (305)
9.5.3 液晶顯示器(LCD) (309)
9.6 網路接口 (312)
9.6.1 數據機 (312)
9.6.2 寬頻接入技術 (314)
9.6.3 PCH中的GbE控制器 (316)
習題9 (316)
實踐與研討9 (318)
第10章 IA-32/Intel 64微機的系統編程技術 (321)
10.1 處理器管理與初始化 (321)
10.2 任務管理 (328)
10.3 IA-32微機的BIOS (331)
10.4 Windows驅動程式模型(WDM)簡介 (336)
習題10 (348)
實踐與研討10 (348)
附錄A x86彙編語言程式上機過程與調試方法 (349)
A.1 彙編語言程式上機過程 (349)
A.2 DEBUG主要命令 (350)
附錄B ASCII碼錶 (354)
附錄C x86BIOS功能調用列表 (355)
附錄D PCI匯流排設備分類代碼表 (361)
附錄E 縮略語對照表 (365)
參考文獻 (37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