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縣

珙縣

珙縣,四川省宜賓市轄縣。位於宜賓市境南部,東經104°38′-105°02′、北緯27°53′-28°31′之間,北與高縣連界,距宜賓市翠屏區46千米;南與大雪山相連,距雲南省威信縣縣城69千米;西靠筠連縣,東南、東北與興文縣長寧縣連界。縣政府駐地巡場鎮,距市政府駐地56千米。

珙縣境內有溝通雲、貴、川三省的敘高公路、川雲公路、宜威公路等主幹公路,成珙鐵路、金筠鐵路貫穿縣境,是宜賓市南部重要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高等級水泥路直達宜賓市城區,1小時內即可達宜賓機場和長江航運碼頭。

珙縣是四川省重要的能源、建材、化工基地,儲存無煙煤炭12.15億噸,硫鐵礦2.26億噸,石英砂4700萬噸等14種珍稀礦種,除此之外珙縣還有“中國使用頁岩氣第一鎮“——上羅鎮。珙縣是川滇黔結合部宜賓半小時經濟圈重要組成部分,森林覆蓋率達43.68%,綠化覆蓋率達47.28%,是四川省第一個實現綠化達標的盆周山區縣。

珙縣境內有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單位“僰人懸棺”。素有“神韻僰都,咽喉重鎮”之稱。2013年,珙縣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04.99億元,較2012年增長8.8%。 2019年4月2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決定珙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珙縣
  • 外文名稱:Gong County
  • 別名:僰都、珙州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四川省宜賓市
  • 下轄地區:11個鎮、6個鄉
  • 政府駐地:巡場鎮中心路19號
  • 電話區號:0831
  • 郵政區碼:644500
  • 地理位置:宜賓市南部,四川南部
  • 面積:1149.5平方千米
  • 人口:42.5萬人(戶籍,2011年)
  • 方言:西南官話-宜賓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僰人懸棺、龍抱山、龍茶花海、芙蓉山風景區
  • 機場:宜賓菜壩機場、宜賓五糧液機場
  • 火車站:金沙灣火車站、巡場站、珙泉站
  • 車牌代碼:川Q
  • 河流:南廣河、洛浦河
  • 縣花:珙桐
  • 生產總值:104.99億元(2013年)
  • 人均:35714元人民幣(5750美元)
  • 常住人口:39.5萬人(2011年)
  • 行政代碼:511526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系,自然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植物資源,森林資源,人口民族,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概況,社會事業,體育事業,教育事業,衛生事業,風景名勝,民俗風情,僰文化,文字語言,名優特產,著名人物,榮譽,

建制沿革

珙縣先秦即有僰人等居住於此,建有宜賓“僰侯國”,珙縣亦被稱為“古僰國”、“僰州”、“僰州之都”或“僰都”、“僰鄉”。
珙縣一角珙縣一角
南廣縣境,傅家壩是漢初南廣縣治所在地(註:另有多說,如雲南彝良、鎮雄、鹽津等說;《中國歷史地圖集》1996年重印本仍定漢南廣於鹽津)。
唐置鞏、薛(薩)羈縻州。宋為羅計。
元順帝至正二十二年、大夏明玉珍天統元年(1362年)改下羅計長官司(今珙泉鎮)為珙州(西南有珙溪遂為州名,亦說唐置鞏州,鞏近珙)。
洪武四年(1371)降州為縣,名珙縣,沿襲至今。清為敘州府轄縣。
民國為四川省(敘州、下川南道、永寧道、第六行政督察區等)轄縣。
1949年12月10日,珙縣解放。1950年1月1日,西南行政區川南行政公署設立,珙縣屬之。1月2日川南區宜賓專區建立,珙縣屬之。
1952年9月1日,川南區宜賓專區改稱四川省宜賓專區,珙縣屬之。
1954年,四川省宜賓區專員公署改稱四川省宜賓專員公署,珙縣屬之。
1967年4月,四川省宜賓專區改稱宜賓地區,珙縣屬之。
1996年10月5日,國務院批准宜賓撤地設市,珙縣屬宜賓市轄縣。
俯瞰珙縣俯瞰珙縣

行政區劃

  • 區劃沿革
1992年9月,珙縣撤區並鄉建鎮,設8鎮13鄉。
1997年,珙縣轄8個鎮、13個鄉:巡場鎮、珙泉鎮、孝兒鎮、底洞鎮、上羅鎮、洛表鎮、洛亥鎮、王家鎮、仁義鄉、寶山鄉、沐灘鄉、恆豐鄉、陳勝鄉、玉和苗族鄉、保平鄉、下羅鄉、中山鄉、羅渡苗族鄉、曹營鄉、石碑鄉、觀斗苗族鄉。縣政府駐珙泉鎮,距宜賓市區46千米。
珙縣濱河路北段珙縣濱河路北段
2001年,珙縣人民政府從珙泉鎮搬到巡場鎮辦公。
2006年,珙縣調整鄉鎮行政區劃:撤銷陳勝鄉,併入底洞鎮;撤銷保平鄉,併入下羅鄉;撤銷中山鄉,併入沐灘鄉;撤銷寶山鄉,併入孝兒鎮。鄉鎮行政區劃建制由21個鄉鎮(8個鎮、13個鄉)調整為17個鄉鎮(8個鎮、9個鄉)。
2014年,撤銷下羅鄉,設立下羅鎮;撤銷曹營鄉,設立曹營鎮;撤銷沐灘鄉,設立沐灘鎮
  • 區劃詳情
2014年7月,珙縣轄11個鎮、6個鄉:巡場鎮珙泉鎮孝兒鎮底洞鎮上羅鎮洛表鎮洛亥鎮王家鎮下羅鎮沐灘鎮曹營鎮仁義鄉恆豐鄉石碑鄉玉和苗族鄉羅渡苗族鄉觀斗苗族鄉,共16個社區、262個村、16個社區、1664個村民小組,幅員面積1149.5平方千米。
政府駐地面積
(平方千米)
社區
(個)
居民小組
(個)
社區
(個)

(個)
村民小組
(個)
珙縣
巡場鎮
1149.5
26
138
26
243
1664
巡場
107.2
13
67
13
20
186
珙泉
102.9
4
30
4
23
162
孝兒街村
50.3
1
3
1
24
147
底洞鎮
底洞街村
116.2
1
4
1
28
154
上羅鎮
上羅
116.3
1
5
1
23
144
洛表
81.1
1
20
1
19
141
洛亥鎮
洛亥
64.1
1
5
1
15
105
王家鎮
王家鎮漁田村
102.3
1
4
1
15
106
下羅鎮
下羅村老堡寨
24.6
1
 /
1
14
89
沐灘鎮
付家壩
23
1
 /
1
12
70
曹營鎮
曹家營
44.9
1
 /
 1
7
52
仁義鄉
新街村
38
 /
 /
 /
13
65
恆豐鄉
恆豐場
49
 /
 /
 /
11
62
羅渡苗族鄉
羅星渡
40.7
/
 /
 /
11
67
青龍村玉皇廟
25
 /
 /
 /
7
27
石碑口
47.5
 /
 /
 /
7
57
前進村中心場
20
 /
 /
 /
4
30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珙縣位於宜賓市境南部,東經104°38′-105°02′、北緯27°53′-28°31′之間,北與高縣連界,距宜賓市翠屏區46千米;南與大雪山相連,距雲南省威信縣縣城69千米;西靠筠連縣,東南、東北與興文縣長寧縣連界。幅員面積1149.5平方千米。,南北相距67.8千米,東西最寬處41.5千米。
四川省宜賓市珙縣

地形地貌

在大地構造上,珙縣位於楊子準地台區,北為四川中凹陷區的川東南褶皺束及川中隆起,南為滇黔褶皺區之婁山關凹陷褶皺束及雷波隆起,屬較穩定地塊。
珙縣屬山區縣,地勢南高北低,地形為狹長形,海拔最高處1642米,是靠雲南省界的王家鎮四里坡;最低處310米,是珙泉鎮郊外的獅子灘。境內層巒疊嶂,山脊多呈鋸齒形,長崗狀;地體多由石灰岩和紫色頁岩組成,岩溶地形特徵明顯,多溶洞、漏斗、石筍、石灰岩等。丘陵和平壩面積小,以中低山地為主,有少數岩溶沖積壩,西北面有部分丘陵。平壩主要分布在巡場、上羅、洛亥等鄉鎮,主要有青山壩、大寨壩、海棠壩、麻糖壩、上羅壩、下羅壩、巡場壩等。丘陵則分布於珙縣。山區、丘陵、平壩的比例大體為7.5﹕1.5﹕1。

氣候

珙縣縣境區域屬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區,春早冬暖,濕度偏大。
2009年,珙縣年度平均氣溫18.2℃,較歷年年平均氣溫17.6℃偏高0.6℃,年極端最高氣溫37.8℃,較歷年極端最高氣溫40.0℃偏低2.2℃;年極端最低氣溫1.9℃,較歷年極端最低氣溫-1.9℃偏高3.8℃;年總降水量1143.6mm,較歷年平均降水總降水量1154.0mm偏少1%,年日照總時數829.8小時,較歷年平均日照978.3小時偏少15%。

水系

珙縣境內有大小溪河79條,總長638千米,呈樹枝狀布及珙縣,其中常年性河流7條,總長158.38千米。溪河流向多變,主幹流從東南流向西北貫穿縣境。主要水系南廣河和洛浦河均注入長江。
南廣河珙縣境內段全長60.95千米,河寬50至150米,最深水位20米左右,灘陡流急,能通航。流域面積2553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70.67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徑流量22.3億立方米。
南廣河流域有鄧家河、建武河、洛亥河、王家河、巡場河等五條支流。
鄧家河是南廣河上游的主要支流。境內流程8.5千米,河寬40至60米,通航木船。流域面積537.4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8.6立方米/秒,年平均徑流量8.86億立方米。
建武河境內流程4.23千米,河寬20至40米,流域面積208.9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6.62立方米/秒,年平均徑流量2.1億立方米。
洛亥河河流全長41.6千米,境內流程21.3千米。流域面積318.2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2.5立方米/秒,年平均徑流量3.94億立方米。
王家河全長18900米,河寬5至15米,流域面積66.3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2.52立方米/秒,年平均徑流量7940萬立方米。可利用落差710米,水能理論蘊藏量8275千瓦,可開發水能資源2540千瓦。
巡場河巡場河在珙縣境內流程13.5千米,流域面積98.15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99立方米/秒,年平均徑流量6300萬立方米。
洛浦河珙縣段長31千米,流域面積389.51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10.35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徑流量3.26億立方米。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截至2009年底,珙縣實有耕地面積15923公頃,有效灌溉面積8500公頃。

礦產資源

珙縣礦藏多屬外生礦,煤炭藏量最豐富。截至2009年底,已探明的有煤,鐵,磷,鉀,銅,鉛,鋅等礦,還有冰州石,石英沙耐火粘土石灰石,水泥配料,鑄石原料等14種。煤炭儲量達12.45億噸,硫鐵礦2.26億噸、石英砂4700萬噸。
縣城 夜景縣城 夜景

水資源

珙縣位於四川省南部與雲南省交界的山地地帶,大小溪河79條,南廣河、洛浦河是境內最大河流;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143.8毫米,岩溶裂隙水較豐富,地下水露頭177處之多。截至2009年底,珙縣水資源總量26.17億立方米,其中縣境內水資源8.82億立方米(每平方千米產水量76.8萬立方米,人平占有水量2574立方米),地下水儲量2.53億立方米,過境水量14.78億立方米。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為8.21萬千瓦,水能可開發量為3.51萬千瓦。

植物資源

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珙縣現存原始植被較少,大部分為人工植被和原始植被的次生植被。以杉樹、松樹為主的人工植被是珙縣植物的特點。據調查統計,截至2009年底,珙縣共有喬木、灌木、草本等林草植物92科、210屬、420種。
珙縣巡場高架橋珙縣巡場高架橋
喬木樹種
  1. 天然植被樹種:杉木、馬尾松、柏木、楨楠、潤楠、斯栗、銀杏等。
  2. 人工植被樹種:濕地松、火炬松、華山松、柳杉等。
經濟林木、果樹:桑樹、油桐、桅子、油茶、茶樹、漆樹、白瞞樹、檫樹、棕樹、黃柏、杜仲。
竹類:毛竹、黃竹、慈竹、綿竹、雞爪竹、麻竹、甜苦竹、羅漢竹、白夾竹。
灌木:映山紅、山茶、馬桑、鳥泡、鹽膚木、野薔薇、八仙花、野牡丹、懸勾子等。
草本:蕨、黑本、鐵芒箕、芭茅、草莓、絲茅等。

森林資源

2009年末,珙縣建成區土地面積8平方公里,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0.7平方公里,森林面積82.02萬畝,森林覆蓋率48.73%,綠化覆蓋率53.17%。

人口民族

2000年,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珙縣總人口401312人,其中:珙泉鎮64675人;巡場鎮100995人;孝兒鎮19526人;底洞鎮16738人;上羅鎮27573人;洛表鎮27208人;洛亥鎮17450人;王家鎮17263人;恆豐鄉11136人;寶山鄉8947人;沐灘鄉6092人;仁義鄉10655人;陳勝鄉10839人;玉和苗族鄉4951人;保平鄉7245人;下羅鄉9360人;中山鄉5924人;羅渡苗族鄉11884人;曹營鄉9284人;石碑鄉8979人;觀斗苗族鄉4588。
2011年末,珙縣總人口42.5萬人,常住人口39.5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4.5%。
2016年末,珙縣總戶數為14.24萬戶,總人口為43.0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65萬人,農業人口34.37萬人;男性人口22.44萬人,女性人口20.58萬人。2016年共出生人口5151人,人口出生率12‰;死亡人口3277人,人口死亡率7.6‰;人口自然增長率4.4‰。2016年末,珙縣常住人口37.4萬人,比2015年末增加0.19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7.91萬人,比2015年末增加0.49萬人,城鎮化率47.9%,比2015年提高1.1個百分點。
珙縣歷來為多民族雜居地。至2011年底,仝縣少數民族人口為26449人,占珙縣總人口的6.3%;有苗族、回族、彝族、藏族、土家族等14個民族成份。其中苗族人口26135人,占珙縣少數民族總人口的98.8%。

經濟

綜述

2008—2010年連續三年,珙縣被評為“四川省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2010年,珙縣躋身四川省山區類區縣綜合評價10強。
2015年,珙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228108萬元,比2014年增長11.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65960萬元,增長5%,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4.8%,拉動經濟成長0.5%;第二產業增加值789943萬元,增長12.3%,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76.6%,拉動經濟成長8.5%;第三產業增加值272205萬元,增長10.5%,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18.6%,拉動經濟成長2.1%。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2922元,增長6.4%。三次產業結構由2014年的13.7:65:21.3調整為13.5:64.3:22.2。
2016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2.76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6.91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35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7.89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6.76億元;服務業增加值30.14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260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9元;三次產業結構最佳化為13.4:63.4:23.2。
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7.6億元,增長9.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4.44億元,增長13.5%。規上工業總產值100.65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36億元,增長13.4%。縣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59億元,增長11.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57.73億元,增長14.4%;服務業增加值42.82億元,增長10.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37元,增長8.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61元,增長9.5%;城鎮化率達51.4%,提高2.2個百分點;建築業產值17.07億元,增長24.5%;一、二、三產業結構最佳化為12.7:58.2:29.1;新增規上工業企業7戶。

第一產業

珙縣先後榮獲竹蓀和蠶桑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烤菸省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四川省綠化模範縣稱號。
2011年,珙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12757萬元,比2010年增長3.5%。實現農業增加值117392萬元。全年實現農業產值83354萬元,比2010年增長3.1%。農作物總播種面積71.83萬畝,其中糧食播種面積52.13萬畝,油料播種面積6.43萬畝,蔬菜種植面積9.1萬畝。全年糧食總產量15.55萬噸;其中小春糧食產量2.18萬噸,大春糧食產量13.37萬噸;油料產量0.65萬噸,菸葉產量0.17萬噸;蔬菜產量17.9萬噸;茶葉產量0.33萬噸;水果產量0.52萬噸。

第二產業

2008~2010年,珙縣工業經濟綜合考核連續三年排名宜賓市第一,縣域工業化水平躍升至四川省第16位。
珙縣珙縣
2011年,珙縣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54.51億元,比2010年增長34.95 %,其中:縣屬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45.93億元。實現工業銷售產值136.59億元,其中縣屬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120.21億元。
截至2011年末,珙縣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築企業13個,全年完成建築業現價總產值 25.08億元,比2010年增長34.4%;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5.37萬平方米,增長99.6%;房屋建築竣工面積8.53萬平方米。

第三產業

2011年,珙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6億元,比2010年增長18.5%,其中城鎮21.84億元,增長20.21%,農村5.94億元,增長15.72%;分行業看:批發業實現零售額1.11億元,增長41.26%;零售業實現零售額2.27億元,增長18%;住宿業實現零售額0.24億元,增長26.23%;餐飲業實現零售額3.54億元,增長14.96%。
  • 商業步行街
珙縣巡場步行街全長約500米,2010年竣工。珙縣商業步行街位於珙縣巡場舊城中心地帶,是巡場商業街的核心。2013年12月,“珙縣巡場商業步行街”獲得“四川省特色商業街”稱號。
2010年,珙縣投資400萬元,對位於巡場鎮川南綜合市場的長130米,寬16米城市次乾街道進行改造升級,將其打造為僰鄉特色商品一條街。
  • 金融業
2011年,珙縣成功創建宜賓市第一個金融生態環境示範縣。
入駐珙縣的金融機構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農業銀行
宜賓市商業銀行
珙縣農村商業銀行(籌)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中國郵政存蓄銀行
太平洋保險公司
平安保險公司
2011年,珙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58.19億元,比2011年初增加16.53億元,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37.61億元。各項貸款餘額36.81億元,其中,短期貸款8.9億元,中長期貸款27.85億元。
金融業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珙縣共有保險公司4家。按業務性質分:產險公司2家,壽險公司2家;全年保費收入7562.23萬元,同比增長1.1%,其中財產保險收入4534.25萬元,同比增長13.59%,人壽保險收入3027.98萬元,同比減少13.2%;理賠支出3873.12萬元,同比增長22.71%;其中財產保險賠付2446.12萬元,同比增長7.15%,人壽保險賠付1427萬元,同比增長63.39%。
截至2013年11月底,珙縣金融機構存款餘額68.81億元,貸款餘額42.14億元。

交通概況

公路
溝通雲南、貴州、四川三省的敘高公路(敘永——高縣)、川雲公路(四川——雲南)、宜威公路(宜賓——威信)在珙縣境內交匯,208、309國道過境。
宜珙快速公路過境,珙縣因而地處宜賓半小時經濟圈。珙縣——高縣,珙縣——長寧30分鐘均可到。
珙縣正規劃巡孝上一級公路(巡場鎮——孝兒鎮——上羅鎮)建設。
2013年7月8日,巡場高架橋全線竣工通車,該橋位於縣城北端,橫跨宜珙鐵路金筠鐵路及芙蓉公司杉木樹礦專用線三條鐵路。高架橋附屬工程芙蓉橋也同時竣工投入使用。
經過珙縣的宜畢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將於2014年9月10日前開工,屆時珙縣的底硐,上羅,洛表,王家等鎮將納入高速網。
鐵路
2010年,宜珙鐵路進行了升級,珙縣至宜賓運行時間縮至一小時內。

社會事業

體育事業

珙縣體育中心位於四川省珙縣縣城中壩村,是珙縣城市建設的重點建設項目之一,該項目於2009年12月動工修建,2011年9月建成使用。體育中心總投資3950萬元,占地60畝。現有主場館一個,內設標準籃球場一個,訓練房一個,內設標準籃球場一個,室外塑膠籃球場四個,網球場三個,門球場兩個。
珙縣體育中心珙縣體育中心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珙縣有普通中學31所,在校生1.97萬人。普通高中在校生0.39萬人,普通國中在校生1.58萬人。普通國小在校生3.02萬人,特殊教育學校在校生17人,在園幼兒數0.92萬人。普通中學專任教師1228人,國小專任教師1550人。學齡兒童入學率99.9%,國中升學率78.9%,高中升學率52.1%。2011高考本科上線268人,比2010年增加2人,同比增長0.75%,
四川省珙縣中學校
四川省珙縣民族職業中學
四川省珙縣第一高級中學校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珙縣共擁有衛生機構438個(含村衛生所、個體門診),其中,醫院、衛生院(含社區,分院)33個,婦幼保健院1個。醫院和衛生院擁有床位1802張。衛生機構人員2054人。其中,醫院、衛生院技術人員1306人。在醫院、衛生院技術人員中,執業醫師和助理醫師758人,註冊護士520人。城鎮居民醫保參保人數達5.13萬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人數30.26萬人,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9.88%,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98.87%。

風景名勝

珙縣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僰人懸棺,省級風景名勝蜀南溫泉芙蓉山景區,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風景名勝區石碑珙縣龍、觀寶山林海等。
僰人懸棺僰人懸棺
芙蓉山風景名勝區
由芙蓉山、蜀南溫泉、僰人懸棺、隘口石坊和觀寶山林海等六大景區構成,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整個景區省級風景名勝旅遊區。“芙蓉競秀”是珙縣八景之一。
僰人懸棺
珙縣位於川滇黔三省鄰接處,是古代懸棺葬最典型的地方,截至2009年底,已發現懸棺遺址41處,計有懸棺幾百具。懸棺俗稱“掛岩子”,即把棺木置於幾十米高的懸崖峭壁上,是古代川南一帶僰人的葬制。

    民俗風情

    僰文化

    珙縣為古僰地(今四川宜賓及雲南、貴州鄰近地方一帶)僰人活動的中心,故又稱珙縣僰鄉或僰都。僰人勇武,豪爽,性格剛烈,因不滿封建王朝的橫徵暴斂,屢次起兵反抗,明王朝前後11次對僰人進行殘酷的伐戮,1573年,最終族滅。“文化”是珙縣的地方文化。

      文字語言

      20世紀20年代中期,珙縣傳入“老苗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推行了由26個拉丁字母組成的,以56個聲母、27個韻母、8個聲調(輔音字母)為基礎的“新苗文”。
      宜賓苗胞語音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文、川滇方言、宜賓次方言,能和貴州中、南、北部,四川南部,雲南四川省及東南亞各國、美國、加拿大等地苗語相通。

      名優特產

      珙縣盛產水稻、玉米、小麥、大麥、大豆、綠豆、米豆、猴兒豆、花生、土豆、甘薯、西瓜、油菜、苧麻、烤菸(菸葉)、茶葉、蠶繭、食用菌、中藥材、柑橘、甘蔗、枇杷、板栗、核桃、梨子、李子、杏子等。
      珙縣特色產品有:孝兒花生、洛表羅渡柑橘、林海竹蓀、洛表豬兒粑、鹿鳴茶、王家白酒、上羅粉條、底洞豆腐乾以及串串香、燒烤、老臘肉、羅漢筍、甜苦筍、蕨苔菜等特色綠色食品。

      著名人物

      郭總兵
      黃翰苑
      保路
      楊惠安
      朱友恆

      榮譽

      川南最大的建制鎮——巡場鎮
      1997年
      全國科技先進縣
      2008年
      省級金融生態環境示範縣
      2011年
      國家級生態示範縣
      2011年
      省級衛生縣城
      2012年
      ”中國使用頁岩氣第一鎮“——上羅鎮
      2012年
      第四屆四川省文明城市
      2017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