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熙春

烏拉熙春

烏拉熙春,日本立命館亞洲太平洋大學教授;京都大學歐亞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 。史學博士(日本京都大學);語言學博士(中國中央民族大學)。是當今著名女真文、契丹文和滿洲文的研究專家。現任日本立命館亞洲太平洋大學教授、京都大學歐亞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烏拉熙春是清朝乾隆帝第五子榮純親王永琪的第八代末裔。永琪生於1741年,是乾隆皇帝的第五子,他自幼聰慧好學,博學多才,能騎善射,精通滿語、漢語、蒙古語,熟諳天文、地理和演算法,並在書法、繪畫方面也頗有建樹,深得父皇乾隆喜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烏拉熙春
  • 外文名:YOSHIMOTO CHIEKO
  • 民族:滿族
  • 職業學者
  • 畢業院校京都大學中央民族大學
  • 主要成就:女真文、契丹文、滿文研究
  • 代表作品:《女真語·滿洲通古斯諸語比較辭典》《契丹語諸形態の研究》
人物簡介:,學術成就:,一、契丹學研究,二、女真學研究,三、滿洲學研究,著作代表作:,

人物簡介:

日本立命館亞洲太平洋大學教授;京都大學歐亞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 。史學博士(日本京都大學);語言學博士(中國中央民族大學)
烏拉熙春教授烏拉熙春教授
家族背景
八世祖為清朝乾隆帝第五子榮純親王永琪
六世祖父母為與道光帝同輩的清代著名文學家奕繪、西林太清
祖父為女真文字、契丹文字、滿洲語言文字的著名學者愛新覺羅恆煦 (金光平)
父親為女真文字、滿洲學、蒙古學的著名學者金啟孮
烏拉熙春自幼受家學薰陶,專攻文史,在契丹語言文字、女真語言文字、
滿族語言文字及遼金史、滿族史方面卓有建樹。

學術成就:

一、契丹學研究

歷史語言學和阿爾泰語言學的厚重基礎為起點,在解讀契丹文字、構擬契丹語音、重建契丹語法三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首先,從表意字、表音字、字源和字流對契丹大小字的音和義雙方作出了最新探索,構擬出683個契丹大字和287個契丹小字的讀音,從而確定出與蒙古語具有同源關係的一大批契丹語詞。其次,從契丹語的序數詞的構成形式首次發現了契丹語存在與中古蒙古語接近的“性”範疇;“性”範疇廣泛存在於體詞和動詞中:契丹人的“名”和“字”就帶有標示性別的詞綴,構成契丹男子“字”和契丹女子“名”的詞綴是具有派生形容詞和陰性形動詞語法意義的-n,而構成契丹男子“名”的詞綴則是具有陽性形動詞語法意義的-r。由契丹人名的音韻結構進而發現了契丹社會極具特色的古俗“妻連夫名”和“子連父名”。此外,對契丹語體詞的格與數的變化、動詞的主要語法活用後綴的綜合論述、“遼代北方漢語已不存在入聲韻尾-k、-t,但仍然保存著-p”以及契丹大字與女真大字傳承關係的論證等多項研究成果,將契丹語言文字的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契丹語言文字研究》日本東亞歷史文化研究會,2004年、《遼金史與契丹·女真文》日本東亞歷史文化研究會,2004年、《契丹大字研究》日本東亞歷史文化研究會,2005年、《愛新覺羅烏拉熙春女真契丹學研究》日本松香堂,2009年)。最新的成果是全文解讀並廓清相關史實背景的5件新出契丹大小字墓誌,並首次解讀了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所藏《契丹小字七言絕句銅鏡》銘文(《韓半島から眺めた契丹女真》日本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2011年)。新作《契丹語諸形態の研究》是文科省研究項目2008-2010《契丹語辭典の編纂》的副產品,序編是本書引作例證使用的迄今發現的契丹大小字石刻的全譯,上編是綜論契丹語各種形態後綴所具有的“性”範疇的各種表現形式,下編是分論契丹語體詞、動詞、虛詞的各自形態特徵及語法意義。
以契丹語言文字的研究成果為基礎全面解讀契丹大小字墓誌,克服歷來存在的語言學與歷史學·漢文資料與契丹文資料的分斷狀態、建立超域性遼史研究方法論的《從契丹文墓誌看遼史》(日本松香堂,2006年),是超越《遼史》等漢籍對契丹史實記載的局限、致力廓清契丹文明的全貌以及在它內部所具有的那些多彩而活躍的鄰接文明成份的重要著作。書中對遼朝皇族耶律氏、遙輦氏、遼朝後族諸姓氏以及契丹各部落的內涵、性質、相互關係等問題作出了全新的考證;揭示出遼朝橫帳、國舅帳的構成內涵及歷史沿革;通過研究遼代重要人物的房族世系對《遼史》皇族表、外戚表作出大量增補訂正; 以契丹文字的解讀成果否定了金朝初期曾有過“女真國”國號的假設、明確提出遼朝國號非“哈喇契丹”而是“胡里只契丹”或“契丹胡里只”;指出契丹文記述的耶律氏一族出自乃“tois dærqa”即“陶猥思迭剌”部;從契丹人的親屬稱謂、女性的尊稱、契丹人的婚姻習俗、契丹人的自稱及對漢人的稱呼等文化史的角度重新論證了契丹與近鄰諸民族之間的聯繫。該書最大的特色就是充分利用契丹文字資料考證契丹歷史,開拓了嶄新的契丹學研究方向。

二、女真學研究

最新的成果是全面解讀了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所藏的《慶源女真大字碑》和《北青女真大字石刻》(《韓半島から眺めた契丹女真》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2011年);全面解讀了1413年鐫刻的女真大字、回鶻體蒙古文、漢文三體合璧《永寧寺記碑》和明初四夷館編纂的《女真譯語》(《明代的女真人》日本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2009年); 通過解讀1986年發現於蒙古國的《蒙古九峰石壁女真大字石刻》,論證了金章宗明昌七年(1196)右丞相完顏襄奉帝命率金朝軍隊討伐北術孛的進軍路線及在斡里札河殲滅殘敵的史實,並對《元朝秘史》記載的“扎兀惕·忽里”的契丹語源做出了最新考釋(《蒙古九峰石壁石刻與“扎兀惕·忽里”》,日本國文部科學省科研項目“蒙古國金代碑文遺蹟的研究”報告書,2006年)。通過解讀1994年發現於黑龍江省阿城的《金上京女真大字勸學碑》鐫刻的“文字之道、夙夜匪懈”,論證了金世宗時期女真府學的設立從而在上京故地女真文字教育呈現隆盛局面的史實(《愛新覺羅烏拉熙春女真契丹學研究》日本松香堂,2009年);通過解讀2009年出土於內蒙古自治區的《希里扎剌謀克孛堇女真大字石函》的銘文,論證了《金史》失載的希里扎剌謀克孛堇一族及其遷徙的歷史(《希里扎剌謀克孛堇女真大字石函銘文考》高梨學術獎勵基金報告書,2009年)。復原並釋讀了1973年發現於中國西安碑林的金朝初期編纂的《女直字書》的抄本殘頁(《女真文字書研究》日本風雅社,2001年);系統研究了金、明兩代女真大字資料所反映的女真語音、語法、文字構造及演變(《女真語言文字新研究》明善堂,2002年);重新論證了現存女真字是女真大字以及什麼是女真小字的問題(《遼金史與契丹、女真文》日本東亞歷史文化研究會,2004年)。

三、滿洲學研究

最新的成果是全面解讀了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所藏的兩件滿洲文《朝鮮國王奏謝表》(《韓半島から眺めた契丹女真》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2011年)。對滿洲語音、語法、文字所作的綜合性研究(《滿語語法》中國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日本北九州中國書店,1984年。《滿語讀本》中國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日本北九州中國書店,1986年。《滿洲語語音研究》日本玄文社,1992年);對現代滿洲語黑龍江方言、嫩江方言口頭文學的記錄、整理和研究(《滿族古神話》,中國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年;日本北九州中國書店,1988年);以滿洲語和女真語為研究基點對清史與滿族文化等相關問題所作的研究(《愛新覺羅氏三代滿學論集》合著,遠方出版社,1996年。《愛新覺羅氏三代阿爾泰學論集》合著,明善堂,2002年)。

著作代表作:

《契丹大小字石刻全釈》金啟孮先生逝世10周年紀念叢書之二
京都大學·東亞歷史文化研究會 2014年
《女真大字文獻彙編》金啟孮先生逝世10周年紀念叢書之一
京都大學·東亞歷史文化研究會 2014年
《新出契丹史料の研究》(與吉本道雅合著)
日本·松香堂2012年
《韓半島から眺めた契丹・女真》(與吉本道雅合著)
日本·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 2011年
烏拉熙春
《契丹語諸形態の研究》
京都大學·東亞歷史文化研究會 2011年
《明代の女真人──『女真訳語』から『永寧寺記碑』へ》
日本·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 2009年
《愛新覚羅烏拉熙春女真契丹學研究》
日本·松香堂 2009年
《契丹文墓誌より見た遼史》
日本·松香堂 2006年
《金啟孮先生逝世周年記念文集》(與金適、吉本道雅合編著)
京都大學·東亞歷史文化研究會 2005年
《契丹大字研究》記念金啟孮先生學術叢書之三
京都大學·東亞歷史文化研究會 2005年
《遼金史與契丹·女真文》記念金啟孮先生學術叢書之二
京都大學·東亞歷史文化研究會 2004年
《契丹語言文字研究》記念金啟孮先生學術叢書之一
烏拉熙春
京都大學·東亞歷史文化研究會 2004年
《女真語·滿洲通古斯諸語比較辭典》(與金啟孮先生合著)
日本·明善堂 2003年
《女真文大辭典》(與金啟孮先生合著)
日本·明善堂 2003年
《愛新覺羅氏三代阿爾泰學論集》(與金光平、金啟孮、吉本道雅合著)
日本·明善堂 2002年
《女真語言文字新研究》
日本·明善堂 2002年
《天游閣集》(清·西林太清著、與金啟孮共編校)
遼寧民族出版社 2001年
《女真文字書研究》
日本·風雅社 2001年。
《愛新覺羅氏三代滿學論集》(與金光平、金啟孮合著)
日本·明善堂 1996年
烏拉熙春
《最後的公爵愛新覺羅恆煦》(吉本道雅譯)
日本·朝日新聞社 1996年
《滿洲語語音研究》
日本·玄文社 1992年
《滿族古神話》
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7年;日本·北九州中國書店 1988年
《滿語讀本》
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5年;日本·北九州中國書店 1986年
《滿語語法
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3年;日本·北九州中國書店 1984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