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糕

炸糕

炸糕是一道由糯米粉、普通麵粉等原料製成的小吃,是天津地區著名的傳統小吃之一,與狗不理包子桂發祥麻花並稱"津門三絕"食品。

炸糕炸的金黃酥透,咬一口後,黃白黑三色分明,黃的是炸焦黃的外皮;白的是糯米的皮料,有嚼頭,又不粘牙;黑的就是甜甜的豆沙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炸糕
  • 主要食材糯米粉 普通麵粉 紅糖 白糖,豆餡
  • 分類天津菜
  • 口味:甜
  • 特點:面軟而不粘牙
做法,原料,方法,注意,耳朵眼炸糕,陸記燙麵炸糕,

做法

原料

糯米粉50克、普通麵粉100克、紅糖50克、白糖20克、開水約150ml、油適量。

方法

1.將糯米粉和麵粉混合均勻,一邊倒入開水一邊用筷子攪拌,直到麵粉結塊後改用手搓揉,揉至麵團光滑後備用;
2.將紅糖和白糖混合均勻,雙手抹上一層薄油,將麵團取出在案板上揉勻,平均分成4-5厘米長的劑子,用手按扁捏成麵皮,包上糖,封口處捏攏收緊,輕輕按壓成小餅狀;
3.鍋中加入油燒到3成熱,放入餅胚用中火慢慢炸至金黃,炸糕浮起來即可撈出;

注意

炸糕的皮里有糯米這樣口感柔軟,炸好之後會微微鼓起,咬著也不會發硬。如果完全用普通麵粉來做,炸好後會感覺比較硬,咬下去雖然也很酥脆,但是沒有糯糯的肉質,怎么吃都沒有口感;
用開水和面能使麵團變得更加柔軟,這樣的麵食多吃也不傷胃。麵團和好後,因為添加了糯米感覺會很粘,所以包餡之前雙手一定要沾上食用油;
紅糖餡的炸糕我覺得是最簡單最好吃的,燙燙的餡料瞬間會流出來,吃著非常過癮!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改稱紅豆沙、棗泥等餡的,味道也不錯。
包好餡料之後,麵團儘量捏緊,不要露餡,如果炸得過程中有紅糖流出,油溫升高之後,很快就會變的焦黑,不僅炸糕不好看,油也不能再用了;

耳朵眼炸糕

耳朵眼炸糕起源於晚清光緒年間(1900年),第一代掌柜劉萬春(1874年一1962年)由推獨鴕車走街串巷叫賣,到在估衣街西口的北門外大街上擺攤設點現做現賣,積攢些資本後,劉萬春與他的外甥張魁元合夥,在北門外大街租了一間八尺見方的腳行下處(搬運工辦事和休息的地方)掛上劉記的招牌,乾起了炸糕店。由於劉萬春做的炸糕選料精、作工細、味道好、口感妙,物美價廉。在眾多的炸糕中出類拔萃,獨樹一幟,買賣日見興隆,贏得了"炸糕劉"的美稱,又因為炸糕店靠近估衣街和針市街上的染料莊、當鋪、銀號、布鋪、鞋帽店。富戶、百姓人家過生日、辦喜壽事。借"糕"字諧音,取步步高之吉利,提前預約購買炸糕,使得生意蒸蒸日上,劉記炸糕店顯露了名聲。因炸糕店緊靠著一條只有1米多寬的狹長鬍同--耳朵眼胡同,人們便風趣地以耳朵眼來稱呼劉記炸糕鋪。雖日偽時期曾改名為"增盛成",但耳朵眼炸糕鋪則越叫越響。炸糕也被稱為"耳朵眼炸糕"了。
炸糕炸糕
傳統的耳朵眼炸糕採用北運河沿岸楊村河西務子牙河沿岸文安、霸縣產的黃米江米經水泡漲後用石磨磨成粥狀,盛在布袋中。經淋水發酵後兌好鹼當作麵皮;再用天津出產的硃砂紅小豆,製成豆餡,加優質的紅糖在鍋內熬汁炒成豆沙餡,涼後作餡心,包好後溫油(130℃)下鍋,勤翻勤轉,這樣炸出的炸糕,色澤金黃爆“刺兒”,炸糕外皮酥脆不艮,內里柔軟糯粘,豆餡細甜爽口,別有風味。在1987年天津市群星杯津菜大賽上被授予特別榮譽獎,1989年被商業部批准為優質食品獲金鼎獎,連續多年獲天津市餐飲業優質食品金獎。1997年被中國烹飪協會命名為中華名小吃

陸記燙麵炸糕

耳朵眼炸糕用料不同而且也有一定名氣的陸記燙麵炸糕,是天津傳統風味特色小吃又一品種。陸記燙麵炸糕與其他炸糕最大不同點就是用料為麵粉,且要用開水燙麵,揉光揉熟乎了,然後下劑包餡炸制,呈老紅色,面軟而不粘牙,吃起來鬆軟酥脆,細沙香甜。如今,這種燙麵炸糕已在中,高檔筵席上亮相,成為一道筵席甜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