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跨海大橋

澳門跨海大橋

澳門有三座跨海大橋,澳凼大橋澳門半島與凼仔島間第一座跨海大橋,是葡萄牙橋樑專家賈多素設計。於1970年6月動工,1974年10月5日正式通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澳門跨海大橋
  • 建造時間:1970年6月
  • 通車時間:1974年10月5日正式通車
  • 橋樑長度:全長2569.8米
  • 設計師:葡萄牙橋樑專家賈多素
  • 地理位置:澳門半島與太仔島間
簡介,結構,發展,

簡介

澳門有三座跨海大橋,澳凼大橋澳門半島與太仔島間第一座跨海大橋,是葡萄牙橋樑專家賈多素設計。於1970年6月動工,1974年10月5日正式通車。大橋全長2569.8米 ,引橋長2090米,橋面寬9.2米,對開各兩車道,兩側還留有0.8米的人行道。大橋由6個橋墩支撐,最大跨度為73米,高度35米,橋面可行 駛大型載重汽車,橋下任何時候大型客輪都可暢通無阻。大橋原以澳督的名字命名為“嘉樂庇大橋”,後因市民通稱澳凼大橋,便取而代之。
澳門跨海大橋
大橋造型獨特,富有節奏感,成為澳門八景之一。 20年後,澳門有了第二座跨海大橋——友誼大橋,原稱新澳凼大橋,為連線澳門半島和凼仔島的跨海公路大橋,1990年4月開工,1993年12月竣工。大橋主橋長4414米,匝道橋長1108米,主橋面寬19米,雙向4車道。

結構

大橋主橋全部位於波濤洶湧的大海上,雄偉壯觀,儼若游龍,伸向海灣彼岸,是澳門地區一條亮麗的風景線,成為中葡友誼的象徵。1994年,交通部部長黃鎮東在通車前由澳門總督韋奇立陪同視察了大橋。4月17日,葡萄牙總理席瓦為大橋剪彩,將大橋命名為“友誼大橋”。西灣大橋是連線澳門半島和氹仔島的第三座大橋,於2002年10月8日動工興建,主橋於 2004年6月28日合龍。西灣大橋北起澳門半島融和門,南至氹仔碼頭,採用“豎琴斜拉式”設計,兩個主橋躉之間跨度達180米。該橋總長2200米,分上下兩層:上層為雙向6車道,下層箱式結構,雙向4車道行車,可以在8級颱風時保證正常交通,橋內還預留了鋪設輕型鐵軌的空間。

發展

澳門半島和氹仔之間先後已建成通車三條跨海大橋,分別是澳氹大橋、友誼大橋和西灣大橋。
2018年12月5日,澳門特區招標興建第四條跨海大橋,最長工期連同設計共1440個工作日,2019年2月27日截標。大橋全長約3.5公里,主要連線新城A區及氹仔北安對開的新城E1區,以及珠澳人工島澳門口岸區,包含大橋通航孔橋兩座、樞紐互通一座,按雙向6車道城市快速路標準建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