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劉體重傳

清史稿·劉體重傳

《清史稿》是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北洋政府設館,以趙爾巽為主約100餘位學者編修的記載清朝歷史的正史,曾有學者將其列入“二十五史”或“二十六史”。國共內戰後,退守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以國史館清史組編修《新清史》。2002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立“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打算在10年內編纂一部高水平的《清史》。

劉體重(1770-1842)字子厚,號梅坪,又號青溪,清山西趙城(今屬洪洞縣)人。

基本介紹

  • 書名:清史稿·劉體重傳
  • 作者趙爾巽
  • 屬於:紀傳體
  • 朝代:清
人物簡介,《清史稿·列傳二百六十五·循吏三》,書籍介紹,書籍相關,版本問題,史料價值,編纂人員,所聘編撰人員列表,編纂人員信息,書籍目錄,

人物簡介

劉體重(1770-1842)字子厚,號梅坪,又號青溪,清山西趙城(今屬洪洞縣)人。宦居撫州,政績卓著。 乾隆三十五年出生。其父劉誠,因孝敬何太夫人而聞名。他博通五經,數十年教授鄉里,堪稱楷模,為當地培養了不少人才。劉體重小時聰明過人,讀書過目不忘。他性格爽朗,聲音洪亮,議論風發,常使座中聽眾讚嘆折服。讀書用功,成績優異。15歲應童子試,一舉奪魁,考取第一名秀才。16歲補弟子員。乾隆五十四年(1789)又以出類拔萃的成績考取舉人。嘉慶辛酉(1801)大挑一等以知縣分發湖南試用,先後任石門、新化、衡陽、臨武、衡山、湘陽等縣知縣。繼往江西之九江、袁州、饒州、南昌等府任同知。又補袁州府同知,再升南康臨江府知府。道光四年(1823)授廣信府知府,吉安府知府。道光十二年(1831)以督催民久未完被降級,此年經大吏保舉又委任撫州府知府。道光十五年(1835)三月,調任河北道管理修浚河事。離撫時,民眾夾道送行。十九年(1839),擢升江西按察使。二十年再擢升湖北布政使。
劉體重為官四十餘年,其間東奔西顛、南遷北調十餘處,但他不管到了那裡,都以愛民養士為已任。他在撫州當知府時,巡視所屬各縣,問民疾苦,對有德行的士民給予獎勵;對貪贓枉法,不遵職守的屬吏革職查辦;對包攬訴訟的師爺和屬員,嚴加痛斥懲處。他將36宗大案公布於眾,下令各縣將案犯、人證押解到府候審。審訊前,他對案情均要事先調查研究,理清脈絡;審訊中,允許案犯、人證進行辯解,使案犯心悅誠服,即便受到笞責也自慚形穢。旁聽的百姓,對判決結果無不嘆服。
道光十二、十三年,撫州連遭水旱災害,莊稼損毀,災民困苦。劉體重到任後,率先捐出俸銀,並號召鄉紳富戶捐出穀物二萬石,建立義倉,用以賑濟,減輕災患,撫州百姓歡呼說:“這是劉公義倉啊!”。又捐錢在鄰鄉購得禾苗,分發給農戶,秋後獲得豐收,深得撫郡士民擁戴。
劉體重每到一地,尤其重視教育,重視人才培養。他在江西之南康廣信、吉安、撫州,湖北之武昌,都建有精美的校舍,以供學子讀書。從政之餘親臨府學講課,對生童總是以禮相待,諄諄教誨,一掃師生對立情緒。道光十四年(1834)七月鄉試,興魯書院6名考生錄取4名,聲名漸起。此外,他還創建義塾一所,吸收家境貧困的童生入學。
劉體重雖身居高位,生活卻十分儉樸,自賤至貴,從不奢侈。待人寬厚,樂善好施,但對家人要求十分嚴格,尤其注重對子孫的培養教育。並訓以做人做官的道理。他的兒子劉煦,考取功名,後來做了道台。
劉體重二十二年(1842)四月因病請假歸里,十二月卒於趙城家中,享年74歲。同治二年(1863),經撫州等地奏請,劉體重被列為“循吏”載入清國史。

《清史稿·列傳二百六十五·循吏三》

劉體重,山西趙城人。乾隆五十四年舉人。嘉慶初,以知縣發湖南,歷署石門、新化、衡陽、寧武、衡山、湘陰。晉秩同知,改江西。道光中,補袁州同知,擢廣信知府。調吉安,又調撫州,所至有聲。在撫州治績最著,巡歷屬縣,問民疾苦,集父老子弟勉以孝弟力田。屬吏不職,參劾無徇。胥吏攬訟,痛懲之。厚書院廩餼,課士以經,動繩以禮法。遇大水,盡心賑恤,災不為害。建義倉,積穀五萬石。十四年,擢河南彰衛懷道,筦河事,修防有法。終任,黃流安瀾。沁水堤由民築,多單薄,擇其要區加築子埝,籌歲修費垂永久。漳河無堤防,勤疏濬,水患並息。創建河朔書院,仿朱子白鹿洞規條,以課三郡之士。十九年,擢江西按察使,遷湖北布政使。二十二年,乞病歸,卒於家。
體重廉平不苛,尤長治獄。所居,吏畏民懷,訟獄日簡。河北士民尤感之,歿祀名宦祠。
子煦,由拔貢授直隸知縣,歷權繁劇。鹹豐初,遷開州知州。河決,賑災,全活數萬。治團練有功,署大名知府。十一年春,直隸、山東匪迭起,守城四十日,乘間出奇擊賊,城獲安。既而東匪西竄,勢甚張,畿輔震動。煦督師破清豐賊壘,乘勝進攻濮州老巢。遇大雨,賊決河自衛,煦激勵兵團,堅持不懈,賊窮蹙乞降,遂復濮州。開、濮之間,積水多沮洳,土人謂之水套,匪輒憑匿。至冬,復豎旗起事。煦率鄉團八千人,追賊於冰天泥淖之中,三戰皆捷,水套底定。同治元年,擢大順廣道,命偕副都統摭克敦布辦理直、東交界防剿事宜,以勞卒於官。優詔賜恤,大名及原籍並建專祠。

書籍介紹

《清史稿》於1914年開始編纂,1920年編成初稿,1926年修訂一次,1927年秋大致完稿,前後歷時十四年。對於這樣一部有清一代的正史,“本應詳審修正,以冀減少疵纇”但“以時事之艱虞,學說之龐雜”,尤其因主編趙爾巽“年齒之遲暮,再多慎重,恐不及待”。於是就委託袁金鎧經辦發刊和校刻事宜。於1928年刊印,1929年發行。

書籍相關

版本問題

《清史稿》在刻印過程中,出現了版本問題。袁金鎧因忙於他事,轉託金梁協助校刻此書。金梁遂趁時局紛擾之際,利用職權,擅改原稿,並將印成的一千一百部書中的四百部運往東北發行,這就是所謂“關外本”(又稱關外一次本)。當原編纂人員發現金梁私自篡改原稿,便決定將留在北京的原印本更正重印。
如刪去《張勛傳》(附張彪傳),《康有為傳》及金梁所寫的“校刻記”;改訂了“清史館職名”;刪去了“易類”書目六十四種;抽換了《藝文志·序》;修改了個別傳記,這就成了所謂“關內本”。以後,金梁堅持以“關外本”為基礎,並根據當時學者對《清史稿》提出的批評和關內本所作的一些重要更正,再作刪改、增補,刪去了《張彪附傳》、《公主表·序》和數學工具書“八線對數表”,增加或壓縮了個別傳略,較前兩個版本均少了七卷,僅有五百二十九卷,這就是所謂“重印本”(又稱關外二次本)。版本的不同造成了混亂,後來,市場上又有所謂“聯合書店影印本”和“日本人鉛印本”兩種流傳。南京國民政府曾兩次組織人力。要修改《清史稿》,但因種種原因,毫無結果。《清史稿》的版本比較多,主要有關外本、關內本、金梁重印本、上海聯合書店影印本、日本印本等,其中以關外本與關內本最早流傳,影響頗大。
馮爾康《清史史料學初稿》列舉了以下幾種:
關外本:(或曰“關外一次本”)《清史稿》纂定以後,總計536 卷,於1928年在北京印刷。當時資助清史館的黑龍江方面的金梁擔任“校對”,他利用負責刊印之便,私下給自己加了“總閱”的名義,附刻了他自己的《清史稿校刻記》,又修改了某些文字,然後將印成的一千一百部中的四百部運往東北。運到東北的這四百部《清史稿》就被稱為“關外本”。後來這個版本經過修改重印,故又稱作“關外一次本”。
關內本:1928年印刷的一千一百部《清史稿》留在關內的七百部,被清史館的一些人發現了金梁的篡改,又將它改回來,並取消了金梁的“校刻記”和《張勛傳》《張彪附傳》《康有為傳》,就是所謂的“關內本”。實際上,關內本與關外本是同一次印刷的,只是關內本在局部上作了一點抽調。關內本與關外兩次本之版本異同,大致如下:關內本刪去關外一次本原有的《張勛傳附張彪傳》中的《張彪傳》、《康有為傳附康廣仁傳》中的《康廣仁傳》以及金梁所撰《校刻記》。而關外二次本只刪去關外一次本的《張彪附傳》,並抽掉《公主表·序》和《時憲志》末附的《八線對數表》七卷,增加了陳黌舉、朱筠、翁方綱三傳。按關內本此卷原是《勞乃宣傳》《沈曾植傳》,無《張勛傳》《康有為傳》。傳後有論,其文為“論曰:乃宣、曾植皆學有遠識,本其所學,使獲競其所施,其治績當更有遠到者。乃朝局遷移,掛冠神武,雖皆僑居海濱,而平居故國之思,無時敢或忘者。卒至憔悴憂傷,齎志以沒。悲夫!”清史館對張勛、康有為原定暫不立傳,是金梁將二傳底稿私自付刻。今關外一次本於《張勛傳》後附有《張彪傳》。
又關內本抽換了關外一次本的《藝文志·序》,因增入的《序》過長,以致脫奪自《易》類《易經通注》《日講易經解義》《周易折中》《周易述義》《易圖解》《周易補註》《易翼》《讀易大旨》《周易裨疏》《考異》《周易內傳》《發例》《周易大象解》《周易外傳》《易學象數論》《周易象辭》《尋門餘論》《圖書辨惑》《讀易筆記》《周易說略》《易酌》《易聞》《田間易學》《大易則通》《閏》《易史》《周易疏略》《易學闡》《讀易緒言》《易經衷論》《讀易日鈔》《周易通論》《周易觀彖大指》《周易觀彖》《周易淺述》《周易定本》《易經識解》《易經筮貞》《周易明善錄》《易原就正》《周易通》《周易辨正》《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周易筮述》《周易應氏集解》《仲氏易》《推易始末》《春秋占筮書》《易小帖》《太極圖說遺議》《河圖洛書原舛編》《喬氏易俟》《大易通解》《周易本義蘊》《周易傳注》《周易筮考》《學易初津》《易翼宗》《易翼說》《周易刳記》《易經詳說》《易經辨疑》《周易傳義合訂》《易宮》《讀易管窺》《讀易觀象惺惺錄》《讀易觀象圖說》《太極圖說》《周易原始》《天水答問》《羲皇易象》《羲皇易象新補》《孔門易緒》《易圖明辨》《身易實義》《先天易貫》《易互》《周易玩辭集解》《易說》《易說》《周易函書約存》《約注》《別集》《易箋》《周易觀象補義略》《索易肊說》《周易孔義集說》《陸堂易學》《易經揆》《易學啟蒙補》《易經詮義》《易經如話》《周易本義爻征》《周易圖說正編》《易翼述信》《周易原始》《周易淺釋》《易學大象要參》等八十八種之多。關內本有《趙爾豐傳》的傳文長達二千四百字,而關外二次本壓縮至九百二十字,不啻減去了一半以上。關內本《趙爾豐傳》作者以趙爾豐為清史館館長趙爾巽之親弟,作此長傳,不免有迎合討好館長之嫌,故以刪削為是。
金梁重印本(關外二次本)。1934年,金梁在東北刊行,絕大部分依關外本,只是去掉了志卷29-34的《時憲志》六卷,《公主表·序》等部分,增加了朱筠等三傳,總卷數為529卷。

史料價值

《清史稿》匯集了比較豐富的清史資料。由於清朝滅亡時,清廷檔案、私家著述和文化典籍保存得比較完整,這就為編寫《清史稿》提供了充實的原始資料。當時的主要史料有:
《清實錄》,從太祖到宣統凡十二朝,共四千四百卷;
《清國史》,紀、傳、志、表俱全,清亡前,清朝國史館已編成七百五十四卷;
清詔書,又稱《聖訓》,共一千六百二十四卷;
清典志四千九百三十八卷;清朝人物傳記、名人年譜等二千多卷;
清紀事史書《東華錄》等千卷以上。此外,官方對某一具體事件的紀略,私人記某一事件的始末,更是數不勝數。
總之,《清史稿》取材“以實錄為主,兼采國史舊志及本傳,而參以各種記載,與夫征訪所得,務求傳信。”《清史稿》集中並系統整理了有清一代的史料,為後人研究清代歷史積累了豐富的素材,這是應該肯定的。

編纂人員

所聘編撰人員列表

館長:趙爾巽
總纂:郭曾炘、沈曾植、寶熙、樊增祥、柯劭忞、吳廷燮、繆荃孫
纂修兼總纂:李家駒、勞乃宣、于式枚、金兆蕃、吳士鑒、李瑞清、耆齡、陶葆廉、於式棱、王乃征、謝遠涵、朱鐘琪、溫肅、楊鐘羲、袁勵準、萬本端、鄧邦述、秦樹聲、王大均、章鈺、王式通、顧瑗
協修:宋書升、唐晏、宗舜年、李葆恂、安維峻、張仲炘、俞陛雲、姚永朴、羅敦曧、吳廣霈、袁金鎧、吳懷清、張書雲、張采田、張啟後、韓朴存、陳敬第、陳毅、袁嘉穀、藍鈺、李岳瑞
後來添聘者 
馬其昶、姚永朴 、姚永概、唐恩溥、劉師培、黃翼曾、夏曾佑、王樹楠、夏孫桐、吳昌綬、瑞洵、戴錫章、朱師轍、邵瑞彭、檀璣、劉樹屏、何震彝、陳曾則、陳田
受聘未到或到館未久者 
簡朝亮、袁克文、朱孔彰、王崇烈、陳能怡、方履中、商衍瀛、秦望瀾、史恩浩(培)、唐邦治、陳曾矩、呂鈺、余嘉錫、王以慜
校勘兼協修:王慶平、齊忠甲、吳璆、葉爾愷、田應璜、李景濂、傅增淯、何葆麟 (駱)、成昌、徐鴻寶、趙世駿、楊晉、金兆豐、胡嗣芬、朱希祖、李哲明、朱方飴
提調:陳漢第、李經畲、金還、周肇祥、邵章
收掌:謝緒璠、黃葆奇、尹良、王文著、尚希程、容濬、曹文燮、文炳、孟昭墉
收掌校對科長:董峻清、周仰公、秦化田、金善、劉景福、趙佰屏、史錫華、曾恕傳、諸以仁、惠澄、胡慶松、 劉濟、伍元芝、錫蔭、張玉藻、金梁
以上受聘者131人,實際到館工作者前後共117人,其中撰稿者68人,收掌、提調等30餘人。
2名譽總纂、纂修顧問一百多人,不在此列。
3前後三期實際撰稿者
第一期:1914—1916年體例初定,開館經費充足,故撰稿人最多,共66人到館,其中總纂8人,纂修15人,協修43人。
第二期:1917—1926年,因受時局影響,經費支絀,薪水疊減,停薪自去者眾多,撰稿人僅剩24人,新增聘協修2人,共有撰稿者26人,其中總纂8人,纂修7人,協修11人。
第三期:1926—1928年,此時館中僅剩14人堅守撰稿,其中總纂4人,纂修3人,協修7
史館的設立
1914年春,北洋政府國務院,呈請設立清史館,纂修清史。國務院呈文曰:“在昔邱明受經,伯靨司籍,春秋而降,凡所陳之遞嬗,每紀錄而成編,是以武德開基,顏師古聿修隋史,元祐繼統,歐陽修乃撰唐書。蓋時有盛衰,制多興革,不有鴻篇巨製,將奚以窺前代之盛,備後世考鏡之資。況大清開國以來,文物燦然,治具鹹飭……惟是先朝紀載,尚付闕如,後世追思,無從觀感。及茲典籍具在,文獻未湮,尤宜廣召耆儒,宏開史館,萃一代人文之美,為千秋信史之徵。茲經國務會議議決,應請特設清史館,由大總統延聘專員,分任編纂,總期元豐史院,肇啟宏規,貞觀遺風,備登實錄,以與往代二十四史,同昭垂鑒於無窮”。○1
3月9日,袁世凱以大總統令的形式,批准了國務院的呈請。大總統令寫到:“應即準如所請,設定清史館,延聘通儒,分任編纂,踵二十四史沿襲之舊例,成二百餘年傳信之專書”。○2 是年8月,袁世凱又派貼身秘書吳璆,攜親筆信前往青島,聘前清東三省總督趙爾巽為清史館館長。清史館遂正式成立,館址位於故宮東華門內,房子100餘間,庫房一座,原為清朝國史館和會典館館址。
趙爾巽接聘後,立即著手延聘人員,組織隊伍,開始編纂工作。先後聘任編纂人員一百多人進館,另外還聘任名譽總纂、纂修顧問等亦近百人。

編纂人員信息

參加清史稿編纂的人員,按當時標準,這些人“當有學術文章,能通史例為上選,而以有文采兼能潛心撰述者為次”。但這僅是對撰稿者的起碼要求,從所聘撰稿者的實際情況看,還顯示出下列幾個特點:
遺臣居多
撰稿者中,以清朝正途出身的官宦居多,也有少數旗人因祖輩、父輩居功位顯蔭及子孫為官者。
柯劭忞 光緒丙戌(1886)科進士,歷官翰林院侍講、日講起居注官等。
王樹楠 光緒丙戌(1886)科進士,歷官戶部主事、知縣、蘭州道、新疆布政使,宣統庚戌(1910)罷任還京,民國時遂不復出。
吳廷燮 光緒甲午(1894)順天鄉試舉人,歷官知府、巡警部郎中,民國時任國務院統計局局長。
夏孫桐 光緒壬辰(1892)科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與修《國史會典》,文淵閣校理。歷官知府、護寧紹台道。辛亥革命後,辭官歸里。
繆荃孫 光緒丙子(1876)恩科進士,改庶吉士,次年散館一等,授職編修。庚子之變後,張之洞在湖南推行新政,繆積極贊襄,並赴日本考察學務,回國後創辦江南圖書館。
秦樹聲 光緒丙戌(1886)科進士,歷官雲南府知府、調護迤東(西)道,特旨以道員補用,擢迤南道、遷雲南按察使,庚戌(1910)改提法使,辛亥改授廣東提學使,革命軍起,嘆時事不可為,避居滬上,自是不談世事。
吳士鑒 壬辰(1892)科進士,授職編修,充會典館漢文總校,並武英殿總纂,提督江西學政,署理湖南提學使。武昌起義後奏請開缺允準,至滬侍奉父母起居。
奭良(1851-1930) 貴州按察使承齡之孫,光緒年間,因旗人故,蔭奉天縣令後擢東迤道,山西河東道,湖北荊宜道、江蘇徐州道等職。
瑞洵 大學士琦善之孫,烏魯木齊都統恭鏜之子,光緒丙戌(1886)科進士,薦至內閣學士,出任科布多參贊大臣,不久被人以“赴任騷擾台站”劾官,自具疏抗辯,愈拂上意,遂廢置不復用。
撰稿者在清朝為官的經歷和背景,首先使他們對前朝存一種特殊的感情,歌頌清朝、宣揚忠君是他們的共同目標,“修故國之史,即以恩故國”。其次,他們熟悉清朝典制,了解政體運行過程,又多為文職官員,有的還直接任國史館編史修志之職。當事者修當朝史,成了修中國古史的特例,提高了修史的速度和史實的可靠性。為官的背景使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具有很強的組織能力,在世事多變,兵荒馬亂的條件下,協調關係,想盡辦法,使《清史稿》得以成書。
文人為主
主要撰稿者中大多功名出身,博學多聞,國學底蘊較深,有的是當世公認的專家學者,他們為《清史稿》纂修奠定了堅實的思想文化基礎。
柯劭忞 元史專家,集30餘年心力,征外籍、考大典、博採佚存舊聞,撰成《新元史》257卷。1920年徐世昌出資為之刊刻,並以大總統身份頒令,以《新元史》增入廿四史,而為廿五史。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因此特贈柯劭忞名譽文學博士。有自刻詩集《蓼園集》,著有《文選補註》等書。
王樹楠 年青時隨讀蓮池書院,深得曾國藩、李鴻章賞識。殫心著述,至老不少輟,尤以國小特精,常以《爾雅》、《廣雅》、《夏小政》諸書訂證經文,在晚清學界獨樹一幟。其著書共53種,685卷,內容涉及訓詁、算數、地輿等方面。
王式通 法學家,清末任刑部主事,參稽律例,充修訂法律館纂修,更定新律。後擢刑部員外郎,提調法律學堂。學部成立之初,往日本考察學務,奏請調查法典,總辦法律館。民國時任司法次長代理部務,因反對袁稱帝,遂謝病去官。預修《四庫書目》,合撰輯《清儒學案》《清詩鈔》等,自著《志盦詩文集》。
朱孔彰 曾國藩督師皖南,延攬人才,詣安慶上書,被曾國藩所器重。後欲入曾國藩幕,委襄校江南官書局。著有《說文粹》,輯有《十三經漢注》等。
朱希祖 經史學家,晚清藏書家。學治史於日本早稻田大學,師從章炳麟,創製漢語注音字母。任北京大學中國文學系、史學系系主任、教授。倡導語體文,主張治史當兼治政治、經濟、法律、社會諸學。主要著述有《明季史籍題跋》、《汲冢書考》等11種,58卷。
劉師培 主持《警鐘日報》,創辦《天義報》、《衡報》,曾在四川國學院講學,後任北京大學教授。著述凡群經國小、學述及文辭、群書校釋、詩文集、讀書記等60餘種。
勞乃萱 宣統元年任憲政編查館參議官,兼資政院碩學通儒議員,後擢大學堂總監督,署學部副大臣。其著作多散佚,現存《遺安錄》、《古籌算考釋》等14種,43卷。
吳士鑒 古文字學家,翰林院編修,會典館漢文總校,武英殿總纂,曾往日本考察學務。對鐘鼎文字頗有研究,撰《商周彝器釋例》,有著述11種152卷。
吳廷燮 清末任民政部右參議,兼憲政編查館編輯,法制局參議。民國時任國務院統計局局長。對近代掌故研究較多,著述有《明春秋草》、《萬曆百官表》等9種100餘卷。
羅敦曧 民國時任總統府秘書,曾為袁克定老師。後熱衷於戲曲創作,曾為程硯秋編《紅拂傳》、《孔雀東南飛》等戲。
姚永朴 經史學家,專治經於註疏,旁及子史、國小、音韻自成一家,歷主廣東起鳳書院、山東大學、安徽高等學堂、北京大學法政學校、東南大學、安徽大學講席。所著書有《尚書誼略》、《蛻私軒易說》等18種約數百餘卷。
袁嘉穀 翰林院編修,先後任學部編譯圖書局局長,國史館協修。通音韻之學,尤重《廣韻》。著有《滇繹》、《臥雪堂詩集》等7種49卷。
繆荃孫 翰林院一等編修,晚清藏書大家,目錄學家。是江南圖書館和京師圖書館的主創人之一。歷主南菁、鐘山、濼源、經心等書院講席,畢生研究文史,考錄金石,校訂舊籍,撰《書目答問》,編纂《順天府志》等共25種,約315卷。
金兆豐 文史學家、書法家,翰林院庶吉士,留學日本。充大學堂教務提調,先後兼充國史館協修,編書處協修,實錄館纂修,武英殿校對各職。著有《校補三國疆域志》、《爾雅郭注補》等。○16
馬其昶 學部主事,經學家,師從桐城古文派吳摯甫。《易》、《書》、《詩》、《禮》,皆有成書,共17種300餘卷。
《清史稿》的主要撰稿者以文人為主,他們熟讀經史,遠崇孔孟,近效萬(斯同),大多膺任史(文)職,君死臣辱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雖然《清史稿》的纂修為他們提供了展示自身才華的機會,但陳腐的觀念使史稿的思想性和學術水平受到嚴重影響。
關係密切 
《清史稿》主要撰稿者中的文人和官宦,由趙爾巽主宰而成,文人主要以桐城古文派為主,也有一些旗籍文人。實際撰稿中桐城派多主文,主寫漢傳、列傳;旗籍文人多主義,主寫滿傳、本紀。昔日雖然滿漢官宦間政治上的防範根深蒂固,學術上的門戶之見又由來已久,但兩派的學術旨趣在編纂清史時漸趨一致。總之,兩派的成員關係較為密切,諸如同出一門,父子相隨,兄弟相從,鄉鄰同呼,師生相望,功名同科,同學相應,可謂人才濟濟。
桐城古文派在清代文壇占有主要位置,“天下文章,其出於桐城乎”。清史稿主要撰稿者中大多出此門下。柯劭忞皈依桐城古文派門下,娶桐城大家吳摯甫之女為妻。馬其昶、姚永朴、姚永概皆為桐城人,三人同鄉同里又同為吳摯甫高足,二姚為胞兄弟,桐城大家姚鼐後裔,姚永概又為馬其昶妻弟。夏孫桐之母姚太夫人為姚鼐之裔,自小受教於其下。夏孫桐與繆荃孫為同鄉,其三妹嫁與繆荃孫。朱孔彰為朱師轍之父,朱家世習桐城古文,朱方飴為朱師轍堂兄,夏孫桐“三女緯磷,適朱方殆”,故朱師轍稱夏氏為“夏閏丈”。秦樹聲為固始桐城派傳人,朱師轍為其門下弟子,且為其婿。八旗籍文人中,?#93;良為趙爾巽表侄,瑞洵與(駱)成昌為表兄弟。吳廷燮、金梁為趙爾巽幕府中人。王樹楠、柯劭忞、秦樹聲、瑞洵為光緒十二年同榜進士。夏孫桐、吳士鑒為光緒十八年同榜進士。秦樹聲、柯劭忞二人入仕後,詩詞唱和,直至秦終,張爾田曾師秦樹聲。
總之,清史館人中的組成結構和人員的情況雖“遠不如修明史人才”,但主要撰稿者中,特別是第三期編纂人員中,清朝遺臣居多,前朝文人為主,且相互間關係密切,顯示其獨有的特點,為《清史稿》在其軍閥混戰,經費枯竭的條件下成書創造了條件,“在館之員,等於半盡義務,皆為贊成清史必成之人”。
《 清史稿》有關外本和關內本的區別。

書籍目錄

· 本紀一 太祖本紀
· 本紀二 太宗本紀一
· 本紀三 太宗本紀二
· 本紀四 世祖本紀一
· 本紀五 世祖本紀二
· 本紀六 聖祖本紀一
· 本紀七 聖祖本紀二
· 本紀八 聖祖本紀三
· 本紀九 世宗本紀
· 本紀十 高宗本紀一
· 本紀十一 高宗本紀二
· 本紀十二 高宗本紀三
· 本紀十三 高宗本紀四
· 本紀十四 高宗本紀五
· 本紀十五 高宗本紀六
· 本紀十六 仁宗本紀
· 本紀十七 宣宗本紀一
· 本紀十八 宣宗本紀二
· 本紀十九 宣宗本紀三
· 本紀二十 文宗本紀
· 本紀二十一 穆宗本紀一
· 本紀二十二 穆宗本紀二
· 本紀二十三 德宗本紀一
· 本紀二十四 德宗本紀二
· 本紀二十五 宣統皇帝本紀
· 志一 天文一
· 志二 天文二
· 志三 天文三
· 志四 天文四
· 志五 表略
· 志六 表略
· 志七 表略
· 志八 表略
· 志九 表略
· 志十 表略
· 志十一 天文十一
· 志十二 天文十二
· 志十三 天文十三
· 志十四 天文十四
· 志十五 災異一
· 志十六 災異二
· 志十七 災異三
· 志十八 災異四
· 志十九 災異五
· 志二十 時憲一
· 志二十一 時憲二
· 志二十二 時憲三
· 志二十三 時憲四
· 志二十四 時憲五
· 志二十五 時憲六
· 志二十六 時憲七
· 志二十七 時憲八
· 志二十八 時憲九
· 志二十九 地理一
· 志三十 地理二
· 志三十一 地理三
· 志三十二 地理四
· 志三十三 地理五
· 志三十四 地理六
· 志三十五 地理七
· 志三十六 地理八
· 志三十七 地理九
· 志三十八 地理十
· 志三十九 地理十一
· 志四十 地理十二
· 志四十一 地理十三
· 志四十二 地理十四
· 志四十三 地理十五
· 志四十四 地理十六
· 志四十五 地理十七
· 志四十六 地理十八
· 志四十七 地理十九
· 志四十八 地理二十
· 志四十九 地理二十一
· 志五十 地理二十二
· 志五十一 地理二十三
· 志五十二 地理二十四
· 志五十三 地理二十五
· 志五十四 地理二十六
· 志五十五 地理二十七
· 志五十六 地理二十八
· 志五十七 禮一(吉禮一)
· 志五十八 禮二(吉禮二)
· 志五十九 禮三(吉禮三)
· 志六十 禮四(吉禮四)
· 志六十一 禮五(吉禮五)
· 志六十二 禮六(吉禮六)
· 志六十三 禮七(嘉禮一)
· 志六十四 禮八(嘉禮二)
· 志六十五 禮九(軍禮)
· 志六十六 禮十(賓禮)
· 志六十七 禮十一(凶禮一)
· 志六十八 禮十二(凶禮二)
· 志六十九 樂一
· 志七十 樂二
· 志七十一 樂三
· 志七十二 樂四
· 志七十三 樂五
· 志七十四 樂六
· 志七十五 樂七
· 志七十六 樂八
· 志七十七 輿服一
· 志七十八 輿服二
· 志七十九 輿服三
· 志八十 輿服四鹵簿附
· 志八十一 選舉一
· 志八十二 選舉二
· 志八十三 選舉三
· 志八十四 選舉四
· 志八十五 選舉五
· 志八十六 選舉六
· 志八十七 選舉七
· 志八十八 選舉八
· 志八十九 職官一
· 志九十 職官二
· 志九十一 職官三外官
· 志九十二 職官四武職籓部土司各官
· 志九十三 職官五內務府
· 志九十四 職官六新官制
· 志九十五 食貨一
· 志九十六 食貨二
· 志九十七 食貨三
· 志九十八 食貨四
· 志九十九 食貨五
· 志一百 食貨六
· 志一百一 河渠一
· 志一百二 河渠二
· 志一百三 河渠三
· 志一百四 河渠四
· 志一百五 兵一
· 志一百六 兵二
· 志一百七 兵三
· 志一百八 兵四
· 志一百九 兵五
· 志一百十 兵六
· 志一百十一 兵七
· 志一百十二 兵八
· 志一百十三 兵九
· 志一百十四 兵十
· 志一百十五 兵十一
· 志一百十六 兵十二
· 志一百十七 刑法一
· 志一百十八 刑法二
· 志一百十九 刑法三
· 志一百二十 藝文一
· 志一百二十一 藝文二
· 志一百二十二 藝文三
· 志一百二十三 藝文四
· 志一百二十四 交通一
· 志一百二十五 交通二
· 志一百二十六 交通三
· 志一百二十七 交通四
· 志一百二十八 邦交一
· 志一百二十九 邦交二
· 志一百三十 邦交三
· 志一百三十一 邦交四
· 志一百三十二 邦交五
· 志一百三十三 邦交六
· 志一百三十四 邦交七
· 志一百三十五 邦交八
· 表一 皇子世表一
· 表二 皇子世表二
· 表三 皇子世表三
· 表四 皇子世表四
· 表五 皇子世表五
· 表六 公主表
· 表七 外戚表
· 表八 諸臣封爵世表一
· 表九 表略
· 表十 表略
· 表十一 表略
· 表十二 表略
· 表十三 表略
· 表十四 表略
· 表十五 表略
· 表十六 軍機大臣年表一
· 表十七 軍機大臣年表二
· 表十八 部院大臣年表一上
· 表十九 部院大臣年表一下
· 表二十 部院大臣年表二上
· 表二十一 部院大臣年表二下
· 表二十二 部院大臣年表三上
· 表二十三 部院大臣年表三下
· 表二十四 部院大臣年表四上
· 表二十五 部院大臣年表四下
· 表二十六 部院大臣年表五上
· 表二十七 部院大臣年表五下
· 表二十八 部院大臣年表六上
· 表二十九 部院大臣年表六下
· 表三十 部院大臣年表七上
· 表三十一 部院大臣年表七下
· 表三十二 部院大臣年表八上
· 表三十三 部院大臣年表八下
· 表三十四 部院大臣年表九上
· 表三十五 部院大臣年表九下
· 表三十六 部院大臣年表十
· 表三十七 疆臣年表一(各省總督 河督漕督附)
· 表三十八 疆臣年表二(各省總督 河督漕督附)
· 表三十九 疆臣年表三(各省總督 河督漕督附)
· 表四十 疆臣年表四(各省總督 河督漕督附)
· 表四十一 疆臣年表五(各省巡撫)
· 表四十二 疆臣年表六(各省巡撫)
· 表四十三 疆臣年表七(各省巡撫)
· 表四十四 疆臣年表八(各省巡撫)
· 表四十五 疆臣年表九(各邊將軍都統大臣)
· 表四十六 疆臣年表十(各邊將軍都統大臣)
· 表四十七 疆臣年表十一(各邊將軍都統大臣)
· 表四十八 疆臣年表十二(各邊將軍都統大臣)
· 表四十九 籓部世表一
· 表五十 表略
· 表五十一 表略
· 表五十二 交聘年表一(中國遣駐使)
· 表五十三 交聘年表二(各國遣駐使)
· 列傳一 后妃
· 列傳二 諸王一
· 列傳三 諸王二
· 列傳四 諸王三
· 列傳五 諸王四
· 列傳六 諸王五
· 列傳七 諸王六
· 列傳八 諸王七
· 列傳九
· 列傳十
· 列傳十一
· 列傳十二
· 列傳十三
· 列傳十四
· 列傳十五
· 列傳十六
· 列傳十七
· 列傳十八
· 列傳十九
· 列傳二十
· 列傳二十一
· 列傳二十二
· 列傳二十三
· 列傳二十四
· 列傳二十五
· 列傳二十六
· 列傳二十七
· 列傳二十八
· 列傳二十九
· 列傳三十
· 列傳三十一
· 列傳三十二
· 列傳三十三
· 列傳三十四
· 列傳三十五
· 列傳三十六
· 列傳三十七
· 列傳三十八
· 列傳三十九
· 列傳四十
· 列傳四十一
· 列傳四十二
· 列傳四十三
· 列傳四十四
· 列傳四十五
· 列傳四十六
· 列傳四十七
· 列傳四十八
· 列傳四十九
· 列傳五十
· 列傳五十一
· 列傳五十二
· 列傳五十三
· 列傳五十四
· 列傳五十五
· 列傳五十六
· 列傳五十七
· 列傳五十八
· 列傳五十九
· 列傳六十
· 列傳六十一
· 列傳六十二
· 列傳六十三
· 列傳六十四
· 列傳六十五
· 列傳六十六
· 列傳六十七
· 列傳六十八
· 列傳六十九
· 列傳七十
· 列傳七十一
· 列傳七十二
· 列傳七十三
· 列傳七十四
· 列傳七十五
· 列傳七十六
· 列傳七十七
· 列傳七十八
· 列傳七十九
· 列傳八十
· 列傳八十一
· 列傳八十二
· 列傳八十三
· 列傳八十四
· 列傳八十五
· 列傳八十六
· 列傳八十七
· 列傳八十八
· 列傳八十九
· 列傳九十
· 列傳九十一
· 列傳九十二
· 列傳九十三
· 列傳九十四
· 列傳九十五
· 列傳九十六
· 列傳九十七
· 列傳九十八
· 列傳九十九
· 列傳一百
· 列傳一百一
· 列傳一百二
· 列傳一百三
· 列傳一百四
· 列傳一百五
· 列傳一百六
· 列傳一百七
· 列傳一百八
· 列傳一百九
· 列傳一百十
· 列傳一百十一
· 列傳一百十二
· 列傳一百十三
· 列傳一百十四
· 列傳一百十五
· 列傳一百十六
· 列傳一百十七
· 列傳一百十八
· 列傳一百十九
· 列傳一百二十
· 列傳一百二十一
· 列傳一百二十二
· 列傳一百二十三
· 列傳一百二十四
· 列傳一百二十五
· 列傳一百二十六
· 列傳一百二十七
· 列傳一百二十八
· 列傳一百二十九
· 列傳一百三十
· 列傳一百三十一
· 列傳一百三十二
· 列傳一百三十三
· 列傳一百三十四
· 列傳一百三十五
· 列傳一百三十六
· 列傳一百三十七
· 列傳一百三十八
· 列傳一百三十九
· 列傳一百四十
· 列傳一百四十一
· 列傳一百四十二
· 列傳一百四十三
· 列傳一百四十四
· 列傳一百四十五
· 列傳一百四十六
· 列傳一百四十七
· 列傳一百四十八
· 列傳一百四十九
· 列傳一百五十
· 列傳一百五十一
· 列傳一百五十二
· 列傳一百五十三
· 列傳一百五十四
· 列傳一百五十五
· 列傳一百五十六
· 列傳一百五十七
· 列傳一百五十八
· 列傳一百五十九
· 列傳一百六十
· 列傳一百六十一
· 列傳一百六十二
· 列傳一百六十三
· 列傳一百六十四
· 列傳一百六十五
· 列傳一百六十六
· 列傳一百六十七
· 列傳一百六十八
· 列傳一百六十九
· 列傳一百七十
· 列傳一百七十一
· 列傳一百七十二
· 列傳一百七十三
· 列傳一百七十四
· 列傳一百七十五
· 列傳一百七十六
· 列傳一百七十七
· 列傳一百七十八
· 列傳一百七十九
· 列傳一百八十
· 列傳一百八十一
· 列傳一百八十二
· 列傳一百八十三
· 列傳一百八十四
· 列傳一百八十五
· 列傳一百八十六
· 列傳一百八十七
· 列傳一百八十八
· 列傳一百八十九
· 列傳一百九十
· 列傳一百九十一
· 列傳一百九十二
· 列傳一百九十三
· 列傳一百九十四
· 列傳一百九十五
· 列傳一百九十六
· 列傳一百九十七
· 列傳一百九十八
· 列傳一百九十九
· 列傳二百
· 列傳二百一
· 列傳二百二
· 列傳二百三
· 列傳二百四
· 列傳二百五
· 列傳二百六
· 列傳二百七
· 列傳二百八
· 列傳二百九
· 列傳二百十
· 列傳二百十一
· 列傳二百十二
· 列傳二百十三
· 列傳二百十四
· 列傳二百十五
· 列傳二百十六
· 列傳二百十七
· 列傳二百十八
· 列傳二百十九
· 列傳二百二十
· 列傳二百二十一
· 列傳二百二十二
· 列傳二百二十三
· 列傳二百二十四
· 列傳二百二十五
· 列傳二百二十六
· 列傳二百二十七
· 列傳二百二十八
· 列傳二百二十九
· 列傳二百三十
· 列傳二百三十一
· 列傳二百三十二
· 列傳二百三十三
· 列傳二百三十四
· 列傳二百三十五
· 列傳二百三十六
· 列傳二百三十七
· 列傳二百三十八
· 列傳二百三十九
· 列傳二百四十
· 列傳二百四十一
· 列傳二百四十二
· 列傳二百四十三
· 列傳二百四十四
· 列傳二百四十五
· 列傳二百四十六
· 列傳二百四十七
· 列傳二百四十八
· 列傳二百四十九
· 列傳二百五十
· 列傳二百五十一
· 列傳二百五十二
· 列傳二百五十三
· 列傳二百五十四
· 列傳二百五十五
· 列傳二百五十六
· 列傳二百五十七
· 列傳二百五十八
· 列傳二百五十九
· 列傳二百六十
· 列傳二百六十一
· 列傳二百六十二
· 列傳二百六十三循吏一
· 列傳二百六十四 循吏二
· 列傳二百六十五 循吏三
· 列傳二百六十六 循吏四
· 列傳二百六十七 儒林一
· 列傳二百六十八儒林二
· 列傳二百六十九儒林三
· 列傳二百七十 儒林四
· 列傳二百七十一文苑一
· 列傳二百七十二文苑二
· 列傳二百七十三文苑三
· 列傳二百七十四忠義一
· 列傳二百七十五忠義二
· 列傳二百七十六忠義三
· 列傳二百七十七忠義四
· 列傳二百七十八忠義五
· 列傳二百七十九忠義六
· 列傳二百八十忠義七
· 列傳二百八十一忠義八
· 列傳二百八十二忠義九
· 列傳二百八十三忠義十
· 列傳二百八十四孝義一
· 列傳二百八十五孝義二
· 列傳二百八十六孝義三
· 列傳二百八十七遺逸一
· 列傳二百八十八遺逸二
· 列傳二百八十九藝術一
· 列傳二百九十藝術二
· 列傳二百九十一藝術三
· 列傳二百九十二藝術四
· 列傳二百九十三疇人一
· 列傳二百九十四疇人二
· 列傳二百九十五列女一
· 列傳二百九十六列女二
· 列傳二百九十七列女三
· 列傳二百九十八列女四
· 列傳二百九十九土司一
· 列傳三百土司二
· 列傳三百一土司三
· 列傳三百二土司四
· 列傳三百三土司五
· 列傳三百四土司六
· 列傳三百五籓部一
· 列傳三百六籓部二
· 列傳三百七籓部三
· 列傳三百八籓部四
· 列傳三百九籓部五
· 列傳三百十籓部六
· 列傳三百十一籓部七
· 列傳三百十二籓部八
· 列傳三百十三屬國一
· 列傳三百十四屬國二
· 列傳三百十五屬國三
· 列傳三百十六屬國四
· 清史稿發刊綴言
· 清史館職名
· 清史稿校刻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