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獄變(佛教藝術題材)

地獄變(佛教藝術題材)

佛教專有名詞 指為勸善懲惡而描繪各種地獄苦狀的圖相。為十界圖、六道圖之一。又稱地獄圖、地獄繪、地獄變相。此類圖繪始於印度阿旃陀(Ajanta^)第十七號石窟,在我國新疆的柏孜克里克(Bezeklik)石窟、克孜爾(Kizil)石窟及敦煌千佛洞等,亦有不少遺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獄變
  • 類型:佛教專有名詞
  • 含義:勸善懲惡而描繪地獄苦狀的圖相
  • 代表:新疆的柏孜克里克石窟等
內容簡介,題材流傳,

內容簡介

在這些石窟壁畫中,柏孜克里克的壁畫,上部已毀損,中央部分依坐在蓮華上的佛或菩薩所放之數條光線,而分成數區,區內描寫餓鬼、畜生、人;下半部則詳述地獄苦相,中央有二圖,左右各有三圖。中央上圖畫劍山,有一鬼驅纏有二蛇的罪人上山,下圖為熾熱的火焰;左上圖繪二獄卒以刃物杵舂臼中的罪人,旁有冥官及毒蛇,中圖繪火中有獄卒及迦樓羅苛責罪人,下圖為鬼拔老嫗之舌;右上圖畫二鬼將罪人投入熱釜中,中圖畫罪人於寒釜中浮沉,下圖則是置罪人於俎板上,作欲切斷之狀。

題材流傳

我國自唐代以後盛行畫地獄圖,著名的畫家有吳道子張孝師。其中,吳道子於唐·開元二十四年(736),在景公寺壁上所繪的地獄變相,令觀者因而不敢食肉,兩市屠沽因此轉業。又據《歷代名畫記》所載,陳靜眼、張孝師、盧稜伽劉阿祖等人,亦分別在西京資聖寺西廊、淨域寺三階院、淨法寺殿後、化度寺及東都敬愛寺大殿西壁畫有此種圖。另外,宋·遵式《天竺別集》卷二載有圓頓觀心十法界圖,王日休《龍舒增廣淨土文》卷八載有三界六道輪迴圖
此外,四川大足寶頂大佛灣地獄變之雕刻,系保存最完整的大幅群像。其雕刻分上下兩層,上層正中有地藏菩薩像,菩薩左右分刻秦廣王初江王閻羅天子十王像,下層刻刀山、鑊湯、寒冰、劍樹、拔舌、毒蛇、阿鼻等十六地獄的情形。每一像旁,均有題名與讚詞。又,莫高窟及四川北山、資中安岳等處石窟內,也有地藏與十王變。敦煌石窟的地藏與十王繪畫亦有多幅。此外,山西蒲縣東嶽廟麥積山石窟第二窟,也都存有地獄變的作品。杭州資延寺北龕、四川安岳圓覺洞及內江翔龍山石窟,也有地藏與六趣輪迴變。
日本從平安時代以來,流行於佛名會中布置繪有地獄變相的屏風,而畫在寺壁上者,則始自藤原道長所創的法成寺十齋堂。現存作品有京都金戒光明寺的山越阿彌陀來迎圖與地獄極樂圖、禪林寺十界圖等,皆屬日本國寶。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