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門經濟開發區

海門經濟開發區

海門經濟開發區創立於1992年7月,為江蘇省沿江重點開發區。海門開發區2009年建設水平綜合得分在江蘇省省級開發區中排名第十,比2008年前移5個位次,前十強中蘇中蘇北縣市的省級開發區僅此一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海門經濟開發區
  • 行政區類別: 開發區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江蘇省蘇中
  • 電話區號:0513
  • 郵政區碼:226100
  • 地理位置南通市東南部
  • 方言:吳語(海門話+通東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火車站:海門站
  • 車牌代碼:蘇F
  • 創立時間:1992年7月
  • 等級:江蘇省沿江重點開發區
簡介,區位優勢,招商引資,升級轉型,交通,氣候,自然資源,地方文化,投資載體,平安園區,

簡介

海門經濟開發區基礎設施齊全,城市功能完善,項目建設堅持"以外為主、內外並舉”和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方針,致力於為進區投資者提供“安全、方便、優惠、賺錢"的投資環境和與國際慣例接軌的優質高效的全程服務。建區以來,全區項目總投資60億元,美、日、韓、港、澳、台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在區內興辦外資企業60多家,投資總額超過4億美元。經過10年建設,新城區已形成了比較成熟的輕工紡織、電子通訊、新材料、生物醫藥、化工等五大產業群;集中供熱、集中治污,占地1.8平方公里的青龍化工園區建設日新月異,項目發展形勢喜人;總面積23平方公里的海門港區,基礎設施初具規模,江岸線長,集疏運條件好,用地成本低,宜於發展大型項目和自然風光旅遊業。
新城一角新城一角

區位優勢

位於長江入海口北岸,與國際大都市、中國經濟中心上海隔江相望,四道相通。蘇通大橋、長江(海門至太倉)汽渡和即將建設的滬通鐵路、崇海大橋使海門經濟開發區成為上海一小時經濟圈內靠上海最近的開發區之一。海門經濟開發區區位優勢得天獨厚,交通便捷,2小時車程可達上海虹橋國際機場、浦東國際機場。蘇通大橋和穿區而過的滬崇蘇通道、寧啟鐵路、寧啟高速公路的通車,使海門經濟開發區的優勢更加凸顯。
區位交通圖區位交通圖
完備的載體功能。規劃開發面積近100平方公里,已經形成的三大功能區域各具特色。
中心商務區緊倚市區,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推進二三產業融合互動發展。
海門港工業區基礎設施完善,資源稟賦豐富,8公里長江深水岸線及其廣闊的腹地,可承載臨港製造業、大型現代物流和機械電子等項目。
濱江新城區為新興的融居住、商貿、休閒旅遊、科創等功能為一體的江畔城市,為精英人士提供高品質的生活環境和創業環境。

招商引資

瑞士羅氏公司、美國多福公司和泰森集團、韓國樂天集團等多家世界500強企業以及台灣大華金屬、香港遠東集團等數十家亞大歐美地區著名公司進區投資,江南造船、上鋼鋼鐵、海新船務等國內大中型企業已在區內落戶,綜合發展水平進入江蘇省同級開發區第一方陣。
海門開發區在轉型升級中實現彎道超越。復旦復華國家級高新技術園區正式落戶開發區;江蘇數位技術學院也在金花節奠基。同時總投資40億元的海新重工、總投資10億元的海隆重機、總投資3000萬美元的歐尚總部等一大批項目正快速推進。

升級轉型

海門經濟開發區積極應對複雜多變的巨觀形勢,搶抓橋港時代帶來的獨特區位優勢,疊加沿江沿海開發產生的大平台集聚優勢,提升發展理念,將產業轉型升級作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主抓手,變危機為機遇,變壓力為動力,產業布局正在從最佳化中實現升級,發展方式正在從注重內涵中實現升華,臨港重裝備製造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替代傳統產業,成為第一增長極,一個科學發展能力強、外向度高、環保優先的先導區正釋放出跨越發展的新活力。
開發區賜寶薄板公司車間開發區賜寶薄板公司車間
聚焦沿江,決戰沿江,是海門開發區搶機遇、快轉型的重大戰略。開發區充分依託長江新通海沙綜合整治工程的實施,拉開沿江大開發序幕。海門港工貿區沿江不可多得的6公里深水岸線資源正在產生聚合效應,一個裝備製造業產業園正在加速崛起。總投資40億元的海新重工已開工建設,該項目主要生產特種裝備船、海工裝備,首期投產後產出達到50億元。投資超10億元的海隆重機項目,該項目邊建設邊生產,第一台銷售額超過6000萬元的卸船機已銷往日本。投產的首期總投資10億元的江蘇上鋼船板、首期總投資5.8億元的希能重工、總投資5億元的節能擴容導線、總投資5億元的海底光纜擴容、投資達到3億元的上海佳冷型鋼有限公司的冷彎型鋼項目等一批大體量項目也在加速推進之中。
濱江新城區作為承載生產型服務、“2.5產業”的大平台正在加速打造,海門中國高科技產業園、復旦復華國家高科技產業園、軟體產業園、江海大廈、卡蒙斯酒莊等一大批項目紛紛落戶,科技創業園、總部經濟已成為開發區轉型省級的強引擎和發展新亮點。
“精二進三”,產業高端化,是開發區中心區轉型升級發展的主攻方向。中心區充分發揮緊貼城區的優勢,讓一部分企業退出中心區,騰出空間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同時,已進區的工業企業以科技創新為主抓手,提升內生髮展能力。世界500強企業韓國樂天、法國歐尚等現代服務業項目紛紛進駐開發區中心區,以慧聚藥業、巴塞利亞為核心的國際服務外包產業園已全面啟動,產業業態正在加速轉型。

交通

海門經濟開發區已融入上海一小時都市圈,是長江北岸靠上海最近的經濟開發區,長三角北翼接軌上海的第一橋頭堡,具有緊臨長江、毗鄰上海的獨特優勢。海門經濟開發區地利通達,三橋通衢,“零距離”接觸上海。“三橋兩高速”承接南北、溝通東西,“兩港三機場”拱形環抱、通往五洲。距區西側8公里,是國家沿海高速公路跨越長江的交通樞紐、世界第一斜拉橋蘇通長江大橋。
海門經濟開發區海門經濟開發區
穿區而過的滬通鐵路已獲國家發改委批准立項,可行性研究已通過鐵道部評審,過江“公路”大橋即在區內,2008年開工建設。
蘇通長江大橋
位於開發區東部的滬崇蘇大通道正在加緊建設,其中上海浦東到長興島的隧道和長興島到崇明的大橋將於2010年全線貫通,崇海大橋開工在即,計畫同步通車。從而實現海門開發區與上海真正的無縫對接。
南有上海虹橋和浦東兩大國際機場,北有南通興東機場,人行天下便其速;東西兩翼分別擁有上海港和南通港國際貨櫃碼頭,貨流四海賴其利。
北臨寧啟鐵路和寧通啟高速公路,西連沿海高速公路

氣候

氣溫:2001年全市平均氣溫15.9℃,比常年偏高能0.7℃,。其中1月、2月、3月、5月、10月顯著偏高,4月、7月偏高;8月偏低,其餘月份為正常。2001年,極端最高氣溫是7月22日36.70℃,極端最低氣溫是1月15日-5.5℃。降水:2001年,全市降水量1348.0毫米,比常年顯著偏多。其中1月、4月異常多,6月22日-24日受飛燕(2號颱風)和梅雨鋒影響本市普降特大暴雨,降水量262-347毫米,以悅來為最大,全市出現暴雨5次。8月降水量顯著偏多,其餘月份正常或偏少,其中3月、5月、9月顯著偏少。
海門經濟開發區海門經濟開發區
日照:2001年全市日照總時數2121.5小時,與常年相仿,其中3月231小時,比常年平均值多75.4小時,為異常多;其次為5月偏多13小時,7月偏多33.5小時,11月偏多20.3小時。其餘月份為正常或偏少,其中2月、12月顯著偏少,比常年平均值少33.8和54.9小時。

自然資源

海門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照較足,土地肥沃,水、氣、肥比較協調,有利於
多種雜糧旱谷和棉花油料薄荷黃麻、藥材等作物生長。市境盛產元麥玉米水稻蠶豆大豆等糧食作物,經濟作物以棉花為主,其次還有油菜黃麻、薄荷、留蘭香、小辣椒、藥材、水果花卉等。全市林牧副漁全面發展,畜牧業有豬、羊、雞、鴨、兔、蜂、牛、馬、驢等產品以及水貂、鴿、鵪鶉、花鳥等特種飼養產品。海門頻江臨海,豐富的長江水和黃海水資源為發展水產業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內河產魚、河蟹、鏝鱺、黃鱔、龜、牛蛙及河蚌育珠,近海產對蝦梭子蟹鋸緣青蟹文蛤牡蠣扇貝、養殖海帶條斑紫菜等。另外還有蠶繭食用菌、蔬菜和瓜果等。礦產資源有磁鐵礦大理石礦泉水。其中磁鐵礦石儲量2565萬噸,另有海鹽
海門經濟開發區海門經濟開發區

地方文化

清代至民國初年,境內一些集鎮及廟宇,一年中要有數次廟會,俗稱"出會",也叫迎神賽會。廟會的日期按規定,農曆二月十九"觀音菩薩',出會,五月十三"關帝菩薩',出會,十月初一或十五"城隆菩薩',出會,還有"猛將會"、"娘
娘會"等。縣境北部地區一些集鎮一兩年就要有一次廟會,如都天會、元帥會、觀音會等,其中都天會的規模為最大。廟會非常隆重,先將寺廟裡供奉的菩薩用轎子抬出,前後有各式儀仗隊迎送。有撐花傘的、捕盾牌的、提燈籠的,還有踩高撓、跳師子舞的,前呼後擁,鑼鼓喧天,鞭炮齊鳴。菩薩"出巡',途中,有些人擺香案跪拜,圍觀者人山人海。許多善男信女,穿紅戴綠,歡天喜地,熱鬧非凡。此種廟會,40年代以後逐漸減少,與50年代基本停止。
海門經濟開發區海門經濟開發區
情歌
採桑、采木香、采紅菱、采青梅、花望夢、哭望郎、四季歌、繡郎衣、五更調、梳妝檯、郎想想、挑水歌、思曲山歌、日落西山、結出私情、約郎山歌、西湖欄桿、情郎山歌、新打水車、繡花肚兜、彎彎絡絡一條河、遠望江南一顆桑、紅嘴綠鸚鵡等。
十字歌
十張台子、十個苦惱、十隻香袋、十雙拖鞋、十房媳婦、十個姑娘、十把扇子、十約情郎、十姐見郎、十雙繡花鞋、十個銅細、十條手巾、十里亭勸郎、十稀才、十娘子、十個月、十告郎、十二月花名、十二杯酒、十二月長工歌、三十六條蟲,等。
海門山歌清代中葉後,江南移民把吳歌傳入,經海門勞動人民世代口頭傳唱,不斷潤飾創造,清末明初發展成為廣
泛流傳於境內的海門山歌。山歌分兩類,一類是即興山歌,大多在田間勞動或勞動之餘,隨口編成,歌詞有四句、六句、八句等。另一類是敘事山歌,歌詞有十多句、幾十句、乃至幾百句不等。民國24年(1935),管劍閣、丁仲皋蒐集的海門山歌整理成《江口情歌》,在上海大趲大學校刊上發表,隨即輯成專集。次年,管劍閣所蒐集的長篇敘事山歌《紅娘子》發表於武漢《天地人》雜誌。1954年,海門山歌搬上舞台。50-60年代,有山歌劇本發表於全國性戲劇刊物上。80年代,許多山歌和研究山歌的論文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1984年,海門山歌研究會成立。1985年8月,縣舉辦首屆海門山歌會唱,50多名歌手演唱山歌40多首, 《光明日報》 、 《新華日報》等先後對此作了報導。1986年7月,宋衛香演唱海門山歌《小阿姐看中搖船郎》 ,隨南通民間藝術團赴京演出。1987年,《海門山歌選》由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出版,收錄海門山歌250餘首。1995年,海門山歌《青龍角》赴京演出。流傳較廣的部分山歌目錄長篇敘事山歌,搖船郎、拔蒜苗、販桃郎、接小姨、張二娘、秧歌、九姑娘、麥花姐、繡落衣、繡汗巾、庵堂相會、愛情十里亭等。
海門經濟開發區海門經濟開發區
通東號子
通東地區人民在勞動中隨著;勞動節奏自編自唱形成口頭音樂。凡集體性的勞作,如車水、打麥、挑泥、拔花秸、打夯、扛棒、木工、拉船、采耥等,都有與之配合的號子。
通東號子一般為一唱一和的對歌號子,還有一些較長敘事號子;每段有十多句乃至數十句,如蒔秧和利市歌。
通東號子調式多樣,曲式多樣,有的抒情優美,節奏自由,如車水號子;有的雄渾開闊,高亢有力,如挑泥號子;有的起伏和緩,節奉規整,如拉船號子;有的節奉規整和自由相間,如挑糞號子等。
建國後,有專人對通東號子進行挖掘整理。1979年5月,《海門民歌選》中收錄各類通東號子21首,其中拉船號子、拔錨號子和挑糞號子被選編進《中國民間歌曲集成、江蘇卷》。1984年,號子獨唱《新嫂嫂領了獨生證》在上海電視台播放。
詩文
縣內古時有詩文散見於舊地方志,著作流傳後世的有明代崔機桐著《東洲文集》 ,清代畫家丁有煜著有《雙薇園集》 、 《雙薇園續集》 、 《與秋集》等,但都毀於乾隆年間的文字獄中,倖存的很少。民國時期,較有影響的有影評家王塵無散文集《浮世雜拾》 ,龔庭槐的愛國詩集《粟寰》 、 《荒原》 、《滬上集》等。50―60年代,縣內歌劇創作十分興盛,較有影響的有《淘米記》 、 《采桃》 、《把關》 、 《銀花姑娘》等。1976年,《人民文學》發表許乃平的兒童文學《金色的翅膀》, 《人民日報》 發表成漢飈的散文《紅旗如火映征途》 。80年代全縣在省級以上報刊發表的文學作品有67篇,其中28篇獲全國、省級獎勵。
海門民間舞蹈起源於祭神活動。明代逢年過節就有祭神娛樂的習俗。清代中葉起,隨著宗教儀式和廟會活動的興盛,海門民間舞蹈不斷發展,有跳財神、跑五方、調獅子、舞龍燈、盪湖船、蚌殼精、踏高蹺、挑花擔、打蓮湘、腰鼓舞馬燈舞、鞦韆台、紅扇舞、等數十種,其中大部分舞蹈是在宗教儀式中出現的,如道教儀式"放施食"中的"跑五方"等;有的是從宗教儀式中分解出來後在民間流行的,如"跳財神";有的是從外地流入的,如打蓮湘、腰鼓舞等。1949年前,部分民間舞蹈失傳。50年代,縣派專人負責民間舞蹈的發掘和整理,龍燈舞、獅子舞、送菜頭、挑花擔、打蓮湘、腰鼓舞等先後搬上舞台。縣舉辦的文藝會演,每次都有一定數量的民間舞蹈。1983年,縣文藝部門對民間舞蹈進行普查。經過整理的民間舞蹈"跳財
神",被收入《中國民間舞蹈集成、江蘇卷》。
海門經濟開發區海門經濟開發區
1949年前,部分民間舞蹈失傳。50年代,縣派專人負責民間舞蹈的發掘和整理,龍燈舞、獅子舞、送菜頭、挑花擔、打蓮湘、腰鼓舞等先後搬上舞台。縣舉辦的文藝會演,每次都有一定數量的民間舞蹈。1983年,縣文藝部門對民間舞蹈進行普查。經過整理的民間舞蹈"跳財神",被收入《中國民間舞蹈集成、江蘇卷》。
書法明代有大書法家張成崔桐師徒倆。南通博物苑存有其書法長卷一卷,是其代表作。書法家崔思唯、盛鼎李潛昭等的作品,也聞名國內外。清代書法家成宏齡有"草聖"之稱。李方梅聞名縣內外,縣文物管委會存其楷書作品真跡。清時還有書法家許士觀、李如林、李來翰、李聯繡、李樘、張謇等。民國時期,書法家黃祖謙精隸書,陳家乾師宗顏碑,兼學漢魏,自成一體,蜚聲大江南北;其弟陳家六臨仿兄體;其女陳淑貞為縣籍書法家名人中唯一女姓。姚應春書法體學趙孟,縣內有"無姚不廳"之說。沙玉照馳名縣內外,蘇州玄妙觀題匾出自他手。陳拔書法曾受梁啓超推崇。現代藝術家王個,愛好書法,用石鼓筆法入行草,尤精金文、石鼓,富有濃厚的金石氣息。1984年,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成立書法協會,有會員22人。1990年,發展到55人。
繪畫
海門經濟開發區海門經濟開發區
明代畫家程源張光鑒。清代有畫家丁有煜,擅水墨花卉,尤擅鳥竹。
攝影1984年12月,縣攝影協會成立有會員21人。1989年5月,李翔攝影作品《采文哈》參加南通市攝影展。1990年他的攝影作品《鄉場》,參加"生活之美"全國競賽,獲優秀獎,9月,北京《健康諮詢》雜誌發表李翔攝影作品《饞》。是年,縣攝影協會有會員24人。
縣境東北部緊靠黃海,當地居民常為接觸,故常借自然天象、海神龍王一類虛幻縹緲、形象生動的故事,反映他們對世界的認識和對美的嚮往,如木樁港的傳說等。南部、西部"沙地",交通方便,人口稠密,產生了不少反映人們生活、勞動和體現"沙地"民風民俗的趣味故事,其中"憨婿"的故事,在當地婦孺皆
知。"曹秀珍"和"楊聖岩"兩個機智人物的故事,分別流傳於北部和南部地區,"曹秀珍"源於通東地區流傳的"曹瘦臉兒";"楊聖岩"由崇明傳入海門。還有關於地名的傳說和民俗典故,記載著海門的歷史變遷和風土人情。
海門經濟開發區海門經濟開發區

投資載體

海門經濟開發區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大力實施海門港工業區、中心商務區、濱江新城區三區聯動戰略,全力打造長三角經濟高地,生態之區。1、獨具魅力的海門港工業區海門港工業區位於蘇通大橋下游8公里,即將建設的滬通鐵路縱貫港區,通向上海的海太汽渡是港區的南大門
海門經濟開發區海門經濟開發區
海門港工業區腹域廣闊,具有建造3萬噸級以上的深水岸線8公里,是依傍蘇通大橋最具魅力的現代工貿區,貼近長江最具潛力的項目承載地,面向上海最具活力的經濟成長極。
區內道路:海門港工業區是船舶製造、港口機械、大型物流和新能源等重大臨港型項目最具成長性、最具發展力的項目基地,以及國際產業資本梯度轉移的第一平台。一批投資規模大、占用岸線短、科技含量高、市場關聯度大的項目先後落戶,並正在形成臨港產業區、機電產業區、現代物流區、商貿服務區和張江高科海門園區等五大園區。
2、獨樹一幟的中心商務區
中心商務區緊倚海門市老城區和南部新區,一批總部經濟中心、大型專業商城、國際零售巨頭和服務外包企業等相繼落戶,商務經濟業態獨樹一幟,並已初露端倪。
3、獨占鰲頭的濱江新城區
濱江新城區東倚海門新行政中心,西靠海門港工業區,是長江北岸最珍貴的一塊產業、商貿和生活寶地。按照建設“科技創新之城、服務貿易之城、文化休閒之城和宜居生態之城”的目標,濱江新城區正在呈現一派如火如荼的建設景象,並憑藉其嶄新的姿態一躍而起,成為長三角一座現代而又綠色的江畔新城。
海門經濟開發區海門經濟開發區

平安園區

1、生態環境
海門是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是長三角最宜居的城市之一。海門經濟開發區已經成為海門市的新亮點,城市功能配套完善,文化廣場、高檔住宅、綠色景觀、生態公園等設施完美,自然風光和都市風貌融為一體,江風海韻,盡在其中。
2、人文環境
海門經濟開發區海門經濟開發區
海門崇文重商,尊道貴德,社會誠信度高,治安環境好,塑造了“海納百川、強毅力行”的海門精神。海門是名副其實的平安城市,開發區是和諧開放的平安園區。
海門高校、名校和職業技校群體凸現,基礎教育堪稱全國一流,可為企業提供大量的高素質的人力資源。
3、商務環境
海門商務環境配套齊全,擁有多處可供外籍人士居住的高級別墅公寓酒店
海門經濟開發區始終奉行“為投資者服務,讓投資者盈利”的服務理念,不斷完善誠實守信的服務體系,竭力創造一流的服務質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