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麻(黃麻)

黃麻(黃麻)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黃麻(拉丁學名Corchorus capsularis L),屬椴樹黃麻屬,韌皮纖維作物,一年生草本植物,喜溫暖濕潤的氣候,短日照作物,別名火麻、綠麻、絡麻、水絡麻、野洋麻、圓果黃麻、圓黃麻、苦麻葉、牛泥茨、三珠草、天紫蘇、麻骨頭等,是一種長而柔軟的、有光澤的植物纖維,可以織成高強度的粗糙的細絲。黃麻纖維是最廉價的天然纖維之一,種植量和用途的廣泛都僅次於棉花,具有吸濕性能好、散失水分快等特點,主要用於紡織麻袋、粗麻布等。纖維的顏色從白色到褐色,長1–4 米。原產亞洲熱帶,中國長江以南廣泛栽培。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黃麻
  • 拉丁學名:Corchorus capsularis L
  • 別稱:火麻、綠麻、絡麻、水絡麻、野洋麻、圓果黃麻、圓黃麻等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亞門:被子植物亞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錦葵目
  • :椴樹科
  • 亞科:椴樹亞科
  • :黃麻族
  • :黃麻屬
形態特徵,生長習性,分布情況,栽植方法,種植條件,田間管理,繁殖方法,加工方法,黑點炭疽病,褐斑病,細菌性角斑病,莖枯病,夜蛾,主要價值,藥用價值,經濟價值,化學成份,

形態特徵

直立木質草本,高1-2米,無毛。葉紙質,卵狀披針形至狹窄披針形,長5-12厘米,寬2-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兩面均無毛,三出脈的兩側脈上行不過半,中脈有側脈6-7對,邊緣有粗鋸齒;葉柄長約2厘米,有柔毛。花單生或數朵排成腋生聚傘花序,有短的花序柄及花柄;萼片4-5片,長3-4毫米;花瓣黃色,倒卵形,與萼片約等長;雄蕊18-22枚,離生;子房無毛,柱頭淺裂。蒴果球形,直徑1厘米或稍大,頂端無角,表面有直行鈍棱及小瘤狀突起,5爿裂開。花期夏季,果秋後成熟。
一年生直立木質草本,高1~4m,全株無毛。葉紙質,卵狀披針形至狹窄披針形,長5~12cm,寬2~5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3出脈的兩側脈上行不過半,中脈有側脈6~7對,邊緣有粗鋸齒,近基部各有1齒伸長而成鑽形;葉柄長約2cm,有柔毛;托葉線形,脫落。聚傘花序腋生,有數朵花,花小,黃色;萼片淡紫色,長約4mm;花瓣倒卵形,與萼片近等長;雄蕊多數;子房無毛。蒴果球形,直徑約1cm,有縱棱和疣狀突起,頂端截形或凹陷,成熟時5瓣裂。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長習性

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可在旱田種植,亦可在坡下平地種植。以向陽、排水良好而疏鬆肥沃的土壤栽培為好。

分布情況

長江以南各地廣泛栽培,亦有見於荒野呈野生狀態。原產亞洲熱帶,現在熱帶地區亦廣為栽培。

栽植方法

種植條件

黃麻系熱帶和亞熱帶作物,適宜20℃以上高溫多濕氣候,發芽最低溫度為13~14℃,要求土質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短日照作物,長果黃麻比圓果黃麻對日照反應更為敏感。在中國選用南方優良品種引到北方種植時,可使營養生長期延長,纖維產量顯著增加。
由於黃麻種子小,頂土能力弱,播種時創造良好的土壤環境頗為重要。一般在上次收穫後,及時將地耕翻整細耙平。圓果黃麻於3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長果黃麻於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種,南方早於北方。苗期地上部生長慢,怕澇又怕旱,故要勤於中耕除草和排水防澇,早間苗,早定苗。麻莖韌皮組織內含有初生纖維和次生纖維,初生纖維來自原分生組織纖維束長,質地柔軟品質較好;次生纖維由形成層分化,纖維束短品質較差,合理密植可增加初生纖維的比重,提高纖維品質。每畝有效株數,圓果黃麻以1.4萬株左右、長果黃麻以1.8萬株左右為宜。6~7月間進入旺長期,麻株生長迅速,每日生長 5厘米左右,宜早施重施追肥,促使長莖桿。現蕾開花後,進入生殖生長階段,在植株半花半果時,開花後半個月左右,為工藝成熟收割期。採種栽培的用原株留種或插梢留種,後者是在麻株現蕾時將梢部割下,扦插留種。一般於蒴果變為褐色時,即可收割脫粒。
黃麻子黃麻子

田間管理

苗高4-5cm時,按株距5cm左右留苗1株,間苗並追施稀薄人糞尿或尿素。生長期直至封行前,每月追複合肥或農家肥,花期施1次磷、鉀肥。每次進行追肥前中耕除草,並進行培土。

繁殖方法

用種子繁殖。秋季採收成熟飽滿果實,晾乾或曬乾後,去掉果皮,取出種子放入布袋中置通風處貯藏。翌年3月播種,直播,按行距35cm開溝條播,溝深5cm,將種子均勻播人溝里,覆蓋細土2cm,澆水保濕。約7-10d出苗。

加工方法

麻株收穫後,即進行漚麻脫膠精洗。未脫膠的麻皮叫生麻或原麻,經脫膠的叫熟麻或精麻。精洗率為55%左右。一般用水漬法脫膠,水溫為30~35℃時,7~8天即可撈洗。

黑點炭疽病

炭疽病根線蟲病。炭疽病主要為害麻莖,病斑黑褐色,圓形或橢圓形,病斑擴展而引起莖皮破裂,降低纖維品質。根線蟲侵染後,根部發生黃色瘤狀物,腐敗後破裂,使麻株枯死,主要蟲害有小地老虎、黃麻夜蛾等。
1、症狀
苗期、成株均可發病。苗期染病 出土後 數天即見發病,先在葉邊緣產生灰黑色小斑點,後擴展成半圓形至近圓形黑褐色斑,幼株莖部一段一段地變褐腐爛或全株變褐腐爛,嚴重的病苗枯死。成株染病 葉片上初生淺黑色近圓形病斑,大小3-5mm,中心具1小黑點;葉柄染病時,病斑長橢圓形稍凹陷,黑褐色;莖部染病也生黑褐色或黑色近圓形至不正圓形凹陷斑,有縱裂痕,大小2-3mm;蒴果染病,初生粟粒大小黑褐色凹陷斑,嚴重的侵入到種子上。
黃麻產品黃麻產品
2、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選育和種植抗病品種。圓果種黃麻較長果種抗病,在長果種中抗性也有差異,浙江選育的長果種1-23較抗病。
(2)加強田間管理。
①適時早栽,與雨季錯開,合理密植,注意通風透氣;
②科學施肥,注意增施有機肥和鉀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③合理灌溉,雨後及時排水,防止濕氣滯留;
④及時拔除病苗,集中燒毀或深埋,收穫後清除田間病殘體,減少來年菌源。
(3)種子處理。
種子用0.65%的50%多菌靈或50%托布津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或60%多福混劑、40%五氯硝基苯粉劑拌種後,密閉貯存15天左右播種。
(4)藥劑防治。
於苗期或成株期初發病時噴灑75%百菌清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900倍液、80%大富丹可濕性粉劑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25%炭特靈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
常用藥劑百菌清、退菌特、代森錳鋅、大富丹、炭特靈、苯菌靈、托布津、多菌靈、五氯硝基苯、多福。

褐斑病

1、症狀
本病又稱黃麻葉斑病或斑點病,黃麻全生育期皆可發生,主要侵染葉片,以葉尖,葉緣病斑為多見。葉斑近圓形至不規則形,黃褐色至褐色,邊緣色較深,病健部分界明晰。後期斑面上散生黑色小粒點,此即為本病病徵(病原菌無性態子實體分生孢子器)。病斑易破裂成穿孔。
2、防治方法
(1)收穫後及時深翻,有助消滅病殘組織中的病菌,減少侵染來源。
(2)常發病地區和重病田提倡實行輪作,特別是水旱輪作。
(3)播用健康飽滿種子,並做到適期播種,防止過早播種。
(4)加強麻田管理。
適當增施有機質肥和草木灰等鉀肥,避免過施偏施氮肥,整治排灌系統,注意雨後清溝排漬降濕;及時間苗,清除弱苗,過密苗。
(5)及早噴藥保護。
可選噴12%球乳銅乳油500倍液,或30%氧氯化銅懸浮劑600倍液,或70%可殺得懸浮劑800倍液,或40%三唑酮多菌靈可濕粉1000~1500倍液,或60%百菌通可濕粉500倍液,或14%絡氨銅水劑300~400倍液。苗期噴1~2次;成株期發病前或發病初期噴施2~3次。

細菌性角斑病

1、症狀
黃麻細菌性角斑病主要侵害葉片。被害葉片病斑多角形,較細小(橫徑1~2毫米不等),初呈水漬狀至淡褐色,後轉呈褐色,數個小斑可相互連合為小斑塊,嚴重時葉片角斑密布,終致葉片局部乃至全葉乾枯,易早落,麻株正常生長大受影響。
2、防治方法
(1)常發病區注意尋找和換種抗病品種。
(2)避免連作,有條件的產區最好實行麻稻水旱輪作。
(3)播前宜進行種子消毒。可用農用硫酸鏈黴素或新植黴素或88%水合黴素或20%速補可濕粉3000倍液浸種2~3小時,撈起瀝乾播種。
(4)及早噴藥預防控病。在常發病區應於苗期噴藥預防1~2次,隔7~10天1次;成株期於發病前或初發病期連續噴藥預防控病2~3次或更多,隔7~10天1次,藥劑除上述種子消毒使用的藥劑外,還可噴施77%可殺得懸浮劑800倍液,或30%氧氯化銅(王銅)600倍液,或0.5%~1%石灰倍量式波爾多液,還可試用代森銨水劑(按說明書使用),注意交替輪換施用,前密後疏,噴勻噴足。病害流行期遇連續陰雨天氣還要搶晴噴藥。

莖枯病

1、症狀
本病又稱黃麻莖腐病、莖幹枯病、莖立枯病,主要侵染麻莖。幼苗和成株莖部染病初現褐色近梭形病斑,後病斑上下及繞莖擴展,致莖部成段變褐,麻皮撕裂,纖維解離如纖絲狀,拉力強度大減。本病患部表面病徵表現為針尖大的小黑粒,為埋生於皮層下的分生孢子器。本病常引起麻苗成片倒伏枯死,成株遭莖枯、根腐,損失很大。
2、防治方法
防治本病應以種植高產抗病品種為基礎,積極改善耕作栽培技術,輔之以噴藥保護。具體應抓好下述環節:
(1)選育和引種高產抗病良種。印度的JRC-918、JRC-1108及國內一些抗旱力強的品種可因地制宜引種試種,並注意抓好品種提純度復壯工作。
(2)積極改善耕作栽培技術,包括:
①合理輪作重病田和常發病地區最好進行水旱輪作。
②合理施肥實行配方施肥,尤應注意增施有機質肥和鉀肥。
③整治麻田排灌系統,提高麻田防澇抗旱能力,雨後及時清溝排漬降濕,乾旱季節及時灌水抗旱,以保持根系活力。
④積極引進放線菌及木素木黴菌製成的菌肥,利用拮抗作用開展生物防治。
(3)及時噴藥預防控病
於苗期和成株期分別噴施藥劑1~2次(苗期)或2~3次(成株期)。藥劑可選用50%多菌靈或50%敵菌丹可濕粉600~800倍液,或70%五氯硝基苯粉劑8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濕粉600~8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地面及莖部噴施相結合,噴勻噴足。

夜蛾

1、寄主及危害特點
黃麻夜蛾危害寄主作物不算廣,其幼蟲主要危害黃麻,長果種黃麻比圓果種黃麻受害重,在自然條件下,未見幼蟲危害其他作物。但也有人認為該幼蟲可危害蓖麻;成蟲屬吸果夜蛾類,可吸食柑橘、桃、葡萄等果實汁液。
2、防治方法
防治黃麻夜蛾應在掌握蟲情及保護和利用天敵的基礎上採取物理防治與化學防治為主,積極創造條件開展生物防治的綜合防治措施。具體抓好下述環節:
(1)加強蟲情調查,確定防治適期。
①查發蛾盛期定防治適期。
在麻田設黑光燈1盞,逐日觀察燈下誘蛾量,確定發蛾盛期,加上10天左右即為防治適期。各地應根據本地實際確定點燈時間。
②查幼蟲盛期,定防治適期。
選具代表性的麻田1~2塊,用棋盤式五點取樣法,固定10株,調查麻株上部莖、葉的卵粒和幼蟲數,每4天查1次,當百株幼蟲或卵粒達50頭(粒)時,5~7天后即為防治適期。(2)燈光誘蛾。 一般每1.5公頃設黑光燈1盞。
(3)藥劑防治
掌握幼蟲3齡期前選噴20%氰戊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或90%敵百蟲晶體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500~3000倍液,或50%馬拉硫磷或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80%敵敵畏1000倍液,或21%滅殺斃4000~5000倍液,1~2次,噴勻噴足。
(4)生物防治
有條件的地方,可人工釋放澳洲赤眼蜂(150個蜂包/公頃,6000頭/蜂包,使其形成自然蜂群,寄生率可達90%)。另外可噴施生物製劑核多角體病毒,或BT乳劑(含120億個活孢子/毫升)200倍液。

主要價值

本種莖皮富含纖維,可作繩索及織制麻袋;經加工處理,可織制麻布及地毯等;嫩葉供食用。

藥用價值

【用法用量】:0.5~1兩;外用適量鮮葉搗爛敷患處。
黃麻黃麻
【注意】:孕婦忌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暑,拔毒消腫。用於預防中暑,中暑發熱,痢疾;外用治瘡癤腫毒。
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適量鮮葉搗爛敷患處。
藥理作用
①強心作用;
②對實驗性心肌病變有影響;
③對血管及血壓的影響冠狀竇血流量,初期輕度減少,然後明顯增加,並能提高心肌耗氧量,如與茶鹼合用,茶鹼可取消它初期的冠狀血流量減少現象,在增加冠狀血流量及心肌氧攝取方面,二者起協同作用。關於血壓,小量僅短時間升壓,大劑量則引起明顯、穩定的升壓作用;
④其它作用對中樞有鎮靜作用,對健康與動脈粥樣硬化的兔的利尿作用,因各種情況而變動,但總的趨向是尿量增加。
注意
孕婦忌服。

經濟價值

1999年華中農業大學研究表明,用黃麻纖維製作的黃麻土工布,能有效地減少坡面涇流和土壤侵蝕;其自然纖維特性能調節改善土壤溫、濕度條件,從而有效地促進植物生長發育。同時黃麻土工布的覆蓋及降解,減少了土壤粘粒流失,具有增加土壤團粒結構及土壤肥力的作用。因此黃麻土工布是一種良好生態效益的優良水土保持材料。
黃麻副產物的綜合利用
一、生產紙漿和紙
用常用的化學製漿法,以麻桿為原料,可生產優質紙漿,用於生產優質書寫紙和印刷紙。黃麻加工中的麻纖維下腳料可用於生產牛皮紙。
二、生產麻桿紙板
用5%的氧化鈣腐蝕麻桿碎片,生成紙漿。紙漿沖洗打漿後,配上長纖維漿作面料,在手工制板機上壓榨5分鐘(溫度60℃),即可生產良好強度和韌性的麻桿紙板,可用於生產各種類型的紙板箱。
黃麻葉黃麻葉
三、生產人造樹脂板
用固熱樹脂,如尿醛樹脂和酪朊或天然樹脂(如蟲脂)作粘合劑,在適當的溫度和壓力下,熱處理麻桿碎片,即可製成人造樹脂板。
四、生產木炭
將麻桿碎片壓緊,高溫碳化,可生產低成本的優質木炭。用氯化鋅和磷酸作激活劑,麻桿還可以生產活性炭。
五、生產纖維素
以麻桿作為生產纖維素製劑的原料,用纖維素製劑可生產粘膠、三磷酸纖維素、醋酸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和微晶纖維素。
六、生產化學藥品
用鹼溶化或硝酸氧化法處理麻桿,可生產優質草酸。用硫酸處理麻桿,可生產糠醛。
七、用作裝飾牆紙
黃麻牆紙黃麻牆紙
把黃麻莖部剝下的韌皮纖維,經過無氧水浸處理,成為熟麻,使用熟麻編制加上現代化的附紙工藝成為黃麻牆紙。
八、黃麻纖維絲與鉛油一起纏繞在供水管道螺紋,用來密封。

化學成份

葉含黃麻甙、矢車菊素單糖甙、β-谷甾醇、β-谷甾醇D-葡萄糖甙及具有苦味的黃麻酮、黃麻屬醇、黃麻醇甙,黃麻醇甙是黃麻醇甙元的葡萄糖甙。此外,還含有0.4%KCl和少量的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
皮含矮牽牛素單糖甙和矢車菊素單糖甙。
根含果糖,葡萄糖,半乳糖,β-谷甾醇,2a,3β,19-三羥基-12-烏蘇烯-23,28-二酸,氧代-2a,3β,19-三羥基-12-烏蘇烯-23,28-二酸,熊果酸及2a-羥基熊果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