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昌江縣文物遺址

海南省昌江縣文物遺址是指海南省昌江縣發現的文物遺址。截止2010年,昌江縣共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海南省昌江縣文物遺址
  • 外文名稱:Ulm cathedral
  • 地理位置:上海市
  • 著名景點:海南省昌江縣文物遺址
簡介,主要景點,皇帝洞,趙鼎衣冠墓,盧王大公墓,昌化故城,治平寺碑,禁採石碌碑,南天策馬碑,死難礦工紀念碑,石碌日本碉堡,里仁橋,才地抗日戰場遺址,峻靈王廟,棋子灣遺址,信沖洞,

簡介

1989年11月8日公布皇帝洞、趙鼎衣冠墓、盧王大公墓、昌化城城址、治平寺碑、禁采石碌碑、南天策馬碑、死難礦工紀念碑、石碌日本碉堡、海尾、南羅十三村農民抗捐起事遺址——里仁橋、才地抗日戰場遺址等11處文物單位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1998年6月29日,公布峻靈王廟、棋子灣遺址為第二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1999年3月20日,公布混雅嶺更新世紀晚期洞穴遺址為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9年5月8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將昌化城城址、混雅嶺更新世紀晚期洞穴遺址定名為昌化故城、信沖洞動物化石地點,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主要景點

皇帝洞

皇帝洞位於我縣王下鄉牙迫村東1公里的五勤嶺山腰,山前800米南澆河自東向西流進昌化江皇帝洞洞口朝西北,洞口距嶺腳約70米,洞口寬20米,高20米。洞內為可溶性石灰岩結構,東西走向,深約110米,高約30米,面積570平方米。洞內鐘乳石千姿百態,石柱、石床、石盤、石臼栩栩如生。
1985年,縣文物普查隊從洞內採集到磨製石器雙肩石錛1件,米字紋、網形紋硬陶片若干,經專家鑑定為新石器時代至秦漢時期的遺物。時年,在洞廳右側30公分深白灰層中,還發現少年骨骼一付,仰體直肢,旁有田螺、貝殼等。

趙鼎衣冠墓

趙鼎,宋代解州聞喜人,南宋宰相,被秦檜誣害,於1143年貶至海南吉陽軍任編管。後為抗議朝廷奸雄遂絕食而死,葬於昌化縣。次年得旨遷身骨歸葬浙江石門。則以衣冠留葬原墳冢,成為衣冠墓。
趙鼎衣冠墓位於昌化鎮舊縣村村北50米的路邊,周圍都是農田,系土墓。據舊縣村民回憶,墓前原有墓碑和香案,上書“宋趙太公之墓”,文革時期被打斷砌於水渠,現已無法找到。
2005年,舊縣村民自籌資金在墓前樹立墓碑,一面主碑,二面副碑。
2006年,因其墓位於通往舊縣村村道上,不方便祭拜,村民遂在東邊一片緩坡地上建起新墓址,墓碑也遷住新墓址,原址仍保留。

盧王大公墓

盧王大公墓位於今海尾鎮大安村東南面800米的坡地上。墓地東北面地勢平坦,西南面傾斜到高石塘水庫。墓的封土堆高約1.3米,底座直徑約5米。墓前立石碑一方,置石燭台兩個,石香爐一個,供石一塊。碑高160厘米、寬57厘米、厚14厘米。碑中楷體陰刻直書:顯宋朝護駕將軍盧王大公墓。為清室統元年(1909)重立。
根據大安下村村民王朝漢家中收藏的《贈冠帶土官王子撫黎序》考證,“盧王公始祖姓盧,一諱浩,一諱高明,俱為宋朝護駕將軍,以萬戶候稱。宋主南渡,浩父子與張、陸諸公隨駕至廣海岸門。宋主晏駕,諸臣之淪落者多。浩之父子遂流之儋之大村,以元兵之窮追,變姓為王,……”。

昌化故城

昌化故城位於昌化鎮昌城村,據《昌化縣誌》卷三三記載:“城址系洪武二十四年,永樂九年修造完固。城池周圍五百八十四丈八尺(合1949.3公尺),每邊長488公尺,牆高一丈八尺(合6公尺),牆基闊15公尺,垛五百五十個,更鋪一十八座,敵樓四座。城門東曰啟晨,南曰宇和,西曰鎮海,北曰寧武,正統乙丑年(公元1445年),始遷縣治於此,城中街旁有一口蓮花古井和一塊石碑”。
現城址僅剩西北面城牆夯土堆,東西街道還貫通,但原石頭路面已不存,東面及北面護城河可見殘跡。城址散落大量的城磚,規格43×19×9。南門附近遺有出水道磚,規格75×24×15。東西街道遺有蓮花古井井口一個,直徑80厘米,高52厘米,厚10厘米,井圍2.5米。站馬石二塊,蓮花柱礎石多塊。蓮花柱礎石公底座為多邊形和方形,圓形三種,規格大小不一。城內還遺有兩塊石碑,一塊為“奉官示禁碑”,一塊模糊不可辨認。碑文內容均不清楚。

治平寺碑

治平寺碑現位於昌化鎮新城村村口小廟旁。碑高200厘米,寬80厘米,厚10厘米,碑額橫書、楷體陰刻。字大12×10厘米,碑文直書楷體陰刻,字大2.5×2.5厘米,共724字(略)。系昌化縣令陶元淳撰寫,由於陶元淳重建治平寺不成,便於康熙三十年十月(公元169年農曆10月)立碑作記。碑文內容記述了清代康熙前昌江的文化民風、社會經濟、政治簡況、縣治搬遷概況及重建治平寺的必要性和蘇東坡遊覽治平寺之事。

禁採石碌碑

禁采石碌碑現位於石碌鎮水頭村委會老村內。碑高1.1米,寬0.4米。厚0.03米。碑額橫書,正文直書,楷字繁體陰刻,碑文共7行,120字。字型清秀,刻工精細。碑高0.25米處曾斷裂,現已接回,碑額缺右角。
碑系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地方官府為嚴禁開採亞玉山(今石碌嶺)銅礦而立。是現存有關石碌嶺早期開發史的重要實物資料。
碑文:
(第一行)□□縣事儋州正堂隨帶加二級紀錄□於記大功
(第二行)□為嚴禁私挖事,照得縣屬亞玉山坐落黎地,土
(第三行)出石碌,向有不法民人潛入該山偷采,業經前縣林封禁
(第四行)在案,未及立碑,茲
(第五行)本州奉委代理昌篆,於四月二十日到任,合行勒石,永遠
(第六行)封禁,所有縣屬軍民人等一體遵照,毋違。特示。
(第七行)乾隆四十七年六月初一日立

南天策馬碑

南天策馬碑現位於石碌鎮水頭村委會老村內。碑高1.1米,寬0.5米,厚0.035米。碑面陰刻直書,碑文3行共17個字:南天策馬(中行)、民國二十三年秋(右行),防城陳漢光題(左行)。
陳漢光為廣西防城人。民國時期任廣東省長陳濟棠的警衛旅長,1932年7月率所部及空軍一個分隊來瓊圍剿蘇區。陳漢光憑藉其兼“撫黎”專員的身份,對黎族人民進行血腥的統治,所到之處,一片恐怖。並慣以刻字立碑顯耀其鎮壓、屠殺黎族人民,進行血腥統治之“功”。此碑為陳漢光來瓊第3年(1935年)的題刻。

死難礦工紀念碑

死難礦工紀念碑位於石碌鎮海南鋼鐵公司公園中央,紅磚水泥結構,直立等邊梯形。碑高11米,碑基高4米,碑身高7米,寬5米。碑正面楷體陰刻直書《日寇蔣匪統治時期死難礦工紀念碑》15個大字,碑座正面陰刻橫字碑文30行501字(略)。
此碑1965年10月1日建。記載日軍和國民黨自1940年至1949年間殘殺2萬多名礦工的罪惡史實。

石碌日本碉堡

石碌日本碉堡位於石碌鎮海鋼西區附近一座獨立山崗上。紅磚水泥結構,通高8.4米,分兩層,上層用磚塊砌成橢圓形,高3米,周長22米,四面7窗1門,大小不一,門向南面,高2米,寬0.6米,堡頂周圍有垛,現堡頂和門窗已殘破不全。下層由於海鋼公司在碉堡上建起水塔,已用磚和水泥築成長方形封閉式圍牆,一邊高5.4米,長9.3米,另一邊高5.4米,長6.3米。
石碌日本碉堡是日軍侵華時期控制石碌及礦山的軍事據點,是侵華的歷史物證。

里仁橋

海尾、南羅十三村農民抗捐起事遺址——里仁橋,里仁橋遺址位於海尾鎮里仁村西1.5公里處,橋東西走向,橫跨里仁溝。橋身原系木橋,重建為混凝土結構橋,橋長13米、寬7米、高2.5米,橋身完好,原有護欄,現已損壞。
一九三四年五月,海尾、南羅等地的民眾因不滿國民黨兵匪的統治和地主惡霸的剝削和壓榨,在打顯村的林芝修和馬地村的鄭昭明的組織下,昌二區的打顯、白沙、道隆、老村、甘塘、木曲、烏高、北方、里仁、馬地、林好、永安、新村等13個村莊的農民抗稅代表,聚集在里仁橋邊開會,商討組織民眾舉行抗稅暴動事宜。

才地抗日戰場遺址

才地抗日戰場遺址位於十月田鎮才地老村西南300米。十月田至新港公路自南向北穿過舊址。該遺址面積南北長約200米,東西寬150米。現戰場遺址遺有一棵駕住機槍的榕樹和兩條戰壕,戰壕長約200米,呈斜坡形,高約2.4米,下部寬約6米,上部寬約2米,兩條戰壕相距20米。
抗日戰爭時期,1942年4月中共昌二區成立,由桂樹魁任區長,羊禮任區委書記,吉進台任組織委員,蘇華民任宣傳委員(昌江文史記載)。
1943年4月17日昌二區才地革命根據地、遭受日寇偷襲,桂樹魁壯烈犧牲(桂樹魁烈士墓碑記載)。此遺址不僅是抗日戰爭戰場遺址,也是解放戰爭戰場遺址,
1945年,國民黨從五聯強押一批民眾向白沙地搶割水稻,昌二區政府派王也期率領正規部隊一個連90多人,游擊隊150多人阻擊,戰鬥中擊斃敵團長。

峻靈王廟

峻靈王廟位於昌化鎮昌城村東北800米處,西北1公里是昌化港。
整個廟宇坐東南朝西北,面積34.5×34.5平方米。分三個部分:前為門庭,中為五六角祭亭,後為殿堂。殿堂一幢三間,中間供峻靈王神像,左右耳房供懸掛匾額用。系磚土結構。
峻靈王廟緣說昌化大嶺南坡有一巨石,形似人立狀,頂端蓋一薄石如冠,雄姿獨尊,令人稱畏,村民稱神山爺爺。漢元封四年敕封為鎮海廣德王,宋元豐五年漢封峻靈王,清光緒十二年八月十八日加封昭德王。《昌化縣誌》卷一載:南漢封山神為鎮海廣德王宋元豐五年封峻靈王下建峻靈祠。
據訪,1952年廟宇毀於颶風。1984年,臨高、儋縣、昌江等地漁民出於“結草銜環”三意,捐資在原址重建峻靈王廟。1992年又重新修建,才有今天的規模。
廟記憶體有蘇東坡撰文的一塊斷碑,斷碑高72厘米,寬66厘米,厚15厘米。全碑內容《昌化縣城》有載。從碑文內容推斷,碑文系蘇東坡親臨峻靈王廟後所銘寫。另有“萬古流芳”碑記載了清光緒戊申年求雨三事。

棋子灣遺址

棋子灣遺址位於昌化鎮棋子灣。遺址由草嶺Ⅰ號、草嶺Ⅱ號及鵝嶺三個遺址點組成,草嶺Ⅰ號遺址點位於昌化大角草嶺東北1公里處,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東面200米是已經乾涸的棋子灣溝,呈南北走向,整個面積約3000平方米。草嶺Ⅱ遺址點在草嶺I遺址點東南200米處,比草嶺I遺址點地勢略高,面積約1800平方米。鵝嶺遺址點在草嶺Ⅰ遺址點西面100米處,草嶺Ⅱ遺址點西北100米處,地勢西高東低,面積約1600平方米。
三個遺址點表土層已被風吹走。暴露的主要遺物有夾砂陶殘片、三角灶石、貝殼及少量硬陶片。從採集物初步斷定為新石器時代晚期村落遺址。

信沖洞

混雅嶺信沖洞更新世紀晚期洞穴遺址,信沖洞動物化石地點位於海南省昌江縣七叉鎮(原七差鄉)保由村西南約2公里,坐落在混雅嶺南部懸崖峭壁上的信沖洞內,海拔高近60米。昌化江支流南陽溪自東向西流經洞口下方,西距昌化江僅約1公里。
信沖洞距南陽溪河面高約20米,其地質結構較為複雜,因長年雨水侵蝕,石灰岩山體形成了洞中有洞的地貌特點。洞底不明顯,而是斜著向上、向後延伸,幾乎與洞的後壁和洞頂呈弧狀連成一片,僅在洞底上部和下部各形成一個小平台,洞的上部至洞頂則為一條很長的裂隙。此外,在洞內東壁還有3個小支洞。主洞口高約15米,小支洞口高約2—2.5米。
動物化石主要出土在洞頂的裂隙堆積和幾個支洞中,其中包括靈長目、食肉目、長鼻目、奇蹄目、偶蹄目、齧齒目、爬行目及鳥類、魚類等,主要有巨猿、象、中國犀、最後鬣狗和牛、鹿、野豬、豪豬、貘、鼠等哺乳動物化石,其中有些動物屬於滅絕種。經電子自旋共振(ESR)法測定,信沖洞動物化石年代距今約40萬年,其地質年代當在中更新世中期。這是海南已知最早的古生物化石地點,對探討海南的古氣候、古環境、古地理變遷及第四紀地層學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尤其是巨猿牙齒化石的發現,為尋找海南古人類和舊石器時代考古文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