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平寺碑

治平寺碑

治平寺碑是海南省昌江縣的著名文物,現保存於昌城鄉新城村。碑高200厘米,寬80厘米,厚10厘米。額橫字,楷體陰刻,文直書,楷體陰刻,共724個字,系清代昌化縣陶元淳撰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治平寺碑
  • 性質:著名文物
  • 保存地址:昌城鄉新城村
  • 特點:碑身完好,字跡清晰可讀
碑文內容
碑身完好,字跡清晰可讀。其碑文如下:
東坡先生自昌化雙溪館下步尋溪源,到治平寺,賦詩二章。以《王梅溪詩注》證之,雙溪館在縣治前。考,宋縣在今之昌化村。溪水發源五指,經德霞枕水崗而下,至縣之東境,分為南北二流,故曰“雙溪”。坡公自館下步尋溪源,至治平寺,又在東大約溪水分流之所。其遺址也,今其地皆黃沙白草。詢之士人,僉曰“此故良田,明初橫惶水患,城邑遷改,無復一畝存,而今賦額未除,縣坐此蕭條。”吾聞言嗟嘆。行求所謂雙溪館治平寺者,了不可得,亦莫有知其名者,蓋古蹟論廢已300年矣。吾將欲復之而未遺也。溪北雲谷虛冷,林木深秀,望之若圖畫。其中隙地一區,泉甘土肥,榛莽既辟,豁然天開,意境迥別,不復知為昌土也。吾以今城址鹵,不可居民,建議築堡在此,為保聚安。集之計,遣人伐材于山,召工於府,一切不費於民,立宙宇五層,為室21間。中一層霞以陶瓦,前後各二層,則竹木茅草“已。功未成而余將去官,憚其志之不遂也。尉來告我曰:而夫節序朝賀,明有敬也。”“今御座雖設,而未有奉安之所,不得為敬。”吏趨而進曰:“州縣積貯,備凶荒也。今轉輸既多,而未有蓋藏之利,不可為備。行旅之出於其途者,休車雨中,曰:水潦方降,已病涉也,仕宦之阻於是溪者,徘徊道左,曰:候館不立,無即次之安也。嗟夫,此皆先生之政載,在月,令掌諸侯人設官以董之,及時以課之者也,而今故若是乎.自置縣以來,制度也屢新矣,而鄙塞如故。有其舉之而復廢之,抑廢之而不復舉耶.無亦賦額虛懸,百物凋耗,故陵夸衰,廢並古蹟而俱湮也。今欲復之,又恐重勞吾民,吾奚忍哉,”尉曰:“請改宇為佛寺,而以其中奉安御座,旁為閏名,其餘以休行旅,一舉而數利附焉。繼自今以往,鳩我民而保聚之它,集之,特易易耳。”余曰:“善”楚人陳國龍,素善士,請捐貫財,盡易以瓦,增置屋宇。延僧董其中,縣乞寺額。余惟名賢之遺蹟不可久湮,向國欲復之而未逮,今因公家之事,以致其懷古之恩,而又利益於地方,則斯寺之額,舍治平無可者,於是伐石立碑,為亡記,以遺之。及余未去鳩工,以潰於成,民雖勞,力可已矣。意更欲復雙溪館,祀坡公於中而力不能逮,則以俟後君子。
國寶級文化旅遊勝地:海南昌江昌化嶺神山神石神廟
11月4日海南平衡戶外團隊32人勇敢攀登了昌江縣昌化嶺神山,朝拜神石和神廟。探險隊伍是從神山爺爺的大山門進去的,眾人在大山門處恭敬焚香獻禮祈禱,然後沿著60度角陡峭的山坡奮力攀登,用了一個小時終於到達傳說中震撼古今的神石所在處。朝拜神石後喜遇山雨淋漓,登頂後沿著水泥公路下山,時間也差不多一個小時,沿途看滿山黃白色巨石形態各異,山頂雲霧繚繞,宛如仙境。在山腳下朝拜了峻靈王廟,了解了神秘的歷史傳說。
“峻靈明王廟位於昌江黎族自治縣昌城村西。據史料記載,大陳山(今昌化嶺)上有一巨石,似人直立,坐鎮神山,後漢時被封為鎮海廣德王,宋元豐五年(1082年)改封峻靈王。峻靈王廟建於宋代,當年蘇軾被貶儋州時還為其寫過《峻靈王廟碑》。”
昌化嶺神山上的神石形態獨特,是否為海南唯 一被天子加封為王的,有人說神石看上去象孔子峨冠博帶作輯問禮的形態。中國古代儒教文化常有天子將歷史上的道德高尚的義人聖人加封為王的傳統,成為全民膜拜對象。比如孔子,關公,文昌帝君就是被歷代天子不斷加封,成為中國傳統信仰對象。昌化嶺神石文化堪稱海南民間傳統宗教文化的典型代表,有巨大的文化旅遊開發價值。五嶽之首的泰山就因為秦始皇封禪而享譽古今。昌化嶺上形態各異的巨石眾多,山頂雲霧繚繞猶如仙境。不知道除了神石外的其他巨石有沒有一些神奇的傳說?峻靈王廟大門的對聯上的南洲指的是哪個區域,是指南海包括海南和東南亞區域.
中國古代儒教文化的核心內容是天子祭天,民間祭祀祖宗和聖人,所以天子加封也代表了儒教文化的傳承。昌化嶺神山神石神廟應為國寶級文化旅遊勝地,若能和當地民間祭祀文化一起申請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可以開發成中華名山勝跡。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