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磧鎮

洛磧鎮

洛磧鎮位於重慶市渝北區東部,長江北岸。東與巴南區隔江相望,西與龍興鎮、石船鎮接壤,南與江北區相鄰,北與長壽區交界。幅員面積95.34平方千米(2017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洛磧鎮
  • 別名:67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重慶市渝北區
  • 電話區號:023
  • 郵政區碼:401137
  • 面積:95.34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46490人(2017年) 
  • 著名景點:張關水溶洞、天池百花谷
  • 機場:江北國際機場
  • 火車站:洛磧站
概況,沿革,人口發展,行政規劃,經濟建設,發展概況,鄉鎮發展,交通優勢,城鎮建設,經濟建設,資源人文,歷史概況,考古發現,名字由來,歷史沿革,

概況

洛磧[Qì]鎮面積95.34平方千米(2017年)。轄新渝社區、朝陽社區、興隆社區、張關社區、迎祥社區5個社區,經開、箭沱、太洪場、桂灣、寶華、新石、高橋、上壩、洛磧、青木、沙地、沙灣、磚房、幸福、水溶洞、老君山、大天池17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洛磧場新渝路。

沿革

清乾隆年間建洛磧鎮,1958年改公社,1961年置建鎮,1987年洛磧鄉併入,1993年沙地、太洪2鄉併入。位於渝北區東南部,長江北岸,距區政府30千米。1997年,面積57.4平方千米,人口5萬。洛磧碼頭為區內最大的航運碼頭,轄井口、東陽、新屋、山侖、石堰、洛磧、竹溝、土塘、高橋、黔灘、上壩、迎祥、寶華、獅子、快活嶺、沙地、花土、青木、土 、碑埡、八斗、沙 、乾溪、白雲、磚房、幸福、共和、桂 、石橋、堰塘、田長、箭沱、太洪崗33個行政村和街道以序數命名的4個居委會。
2006年,轄新渝路、朝陽、興隆3個社區,經開、箭沱、太洪場、桂灣、寶華、新石、高橋、上壩、洛磧、青木、沙地、沙灣、磚房、幸福14個行政村。2007年底區劃調整後,洛磧鎮管轄原洛磧鎮和原張關鎮大天池村、老君山村、水溶洞村、張關社區所屬行政區域,共17個村、4個社區,面積95.34平方千米,鎮政府駐洛磧場新渝路(原洛磧鎮政府駐地)。
[2006年代碼](原洛磧鎮500112125:~001新渝路社區 ~002朝陽社區 ~003興隆社區 ~234經開村 ~235箭沱村 ~236太洪場村 ~237桂灣村 ~238寶華村 ~239新石村 ~240高橋村 ~241上壩村 ~242洛磧村 ~243青木村 ~244沙地村 ~245沙灣村 ~246磚房村 ~247幸福村) (原張關鎮500112132:~001張關社區 ~201水溶洞村 ~202老君山村 ~203大天池村 ~204天險洞村 ~205菊花壩村)
附:張關鎮位於渝北區東部,距區政府29千米。
[沿革]1929年建張關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7年,面積19平方千米,人口0.5萬,轄團山、河溝、塘坊、六水、新 、小天池6個行政村。?年撤鄉設鎮。
2003年區劃調整後,張關鎮轄原張關鎮和白岩鄉所屬行政區域,面積44平方千米,總人口10635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327人,轄15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張關場。2006年,轄張關社區,水溶洞、老君山、大天池、天險洞、菊花壩5個行政村。
2007年底撤鎮,將大天池村、老君山村、水溶洞村、張關社區劃歸洛磧鎮管轄,將菊花壩村、天險洞村劃歸大盛鎮管轄。
附:白岩鄉位於渝北區東部,距區政府35千米。 [沿革]1962年自興盛公社析出建白岩公社,1984年改白岩鄉。1997年,面積28平方千米,人口0.6萬,轄復興、勤儉、黃井、老屋、雲山、東南、白岩、東華、菊花9個行政村。2003年撤鄉併入張關鎮。

人口發展

是重慶市首批小城鎮建設試點鎮之一,重慶市“百個經濟鎮工程”建設鎮,渝北區三峽淹沒移民重鎮。距區政府駐地57公里,距市區60公里。管轄原洛磧鎮和原張關鎮大天池村老君山村水溶洞村、張關社區所屬行政區域,共17個村,5個社區,幅員面積95.34平方千米。鎮政府駐洛磧場新渝路(原洛磧鎮政府駐地)。2000年末總人口46657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4658人;人口出生率12.81‰,自然增長率4.51‰。耕地面積29395畝,其中田8911畝。46490人(2017年)。
重慶市渝北區洛磧鎮

行政規劃

重慶市渝北區轄鎮。房屋建築沿江岸延伸,呈帶狀聚落,有街巷18條,洛磧鎮約7公里。位於渝北區東南部,長江北岸,南與巴南區麻柳嘴鎮隔江相望,東與長壽區毗鄰,西與江北區復盛鎮接壤,北與渝北區龍興鎮相連,距渝北區府50公里左右,距重慶市區45公里左右。幅員面積95.34平方公里,人口5萬。共17個村,4個社區。交通運輸方便,為渝北區唯一的長江水碼頭,渝北區內渝懷鐵路通過的唯一鄉鎮,渝北區內滬渝高速公路通過的唯一鄉鎮。現因三峽大壩蓄水175米線,成為渝北區三峽搬遷移民大鎮。屆時洛磧鎮老鎮區將基本搬遷。
洛磧鎮洛磧鎮

經濟建設

洛磧鎮生產總值29830萬元,第一產業產值6290萬元,第二產業產值14040萬元,第三產業產值950萬元;鄉鎮企業營業收入11343萬元,上繳稅金277萬元,實現利潤80萬元。糧食產量13790噸,蔬菜產量16890噸,油料470噸,肥豬出欄19133頭。財政收入567萬元,工商各稅300萬元,支出567萬元。新農業企業3個,投資350萬元,新增產值720萬元。
洛磧鎮洛磧鎮
有中學3所,在校學生1309人,教職工84人;國小15所,在校學生2894人,教職工17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29個村通汽車,33個村通程控電話。正規衛生院2所,衛生技術人員80人。農民人均純收入2404元。1998年實現小康鎮。
洛磧榨菜、蔬菜世代種植,遠近聞名。在產業結構調整中,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了三大基地:銀杏基地由1000畝擴大種植面積達到3000畝,並在栽培技術和管理上加以強化,現長勢良好;市級蔬菜基地由2000畝擴大到4700畝,在品種更新,栽培技術,產量銷售,無公害蔬菜的推廣上,堅持高起點,上規模,上檔次,增效益,使蔬菜生產上了一個新台階;榨菜基地達到15000畝,榨菜生產中,充分利用“863電腦農業”高科技技術作指導和推行訂單農業,著重解決品種更新,擴大面積,病蟲害死苗,購銷不暢等實際突出問題,使產量翻番,價格提高,效益倍增,據統計,僅此一項全鎮農民人平增收350元。三大基地成為洛磧的特色產業。

發展概況

鄉鎮發展

2006年底,洛磧鎮幅員面積67.4平方公里,轄14個村3個社區,總人口45134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3893人,實現GDP25703萬元,一、二、三產業比重為18:52,地方預算內財政收入77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656元。
洛磧鎮洛磧鎮
洛磧是渝北工業強鎮,尤以醫化工業發達著稱。2006年有工業企業29家,工業總產值64231萬元。有醫藥化工企業10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戶。西南合成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和重慶川慶化工廠為國有大中型企業。洛磧企業有醫藥化工、食品加工、建築、採礦等門類,常年就業4000餘人。洛磧有商業營業網點595個,各類營業戶642戶,個體經營者555戶,從業人員1856人,2006年實現商品零售總額1.1億元。
洛磧是特色農業大鎮,建有15000畝榨菜、3000畝蔬菜、3000畝銀杏基地和一個優質柑桔園,是著名的榨菜之鄉和蔬菜基地。重慶川渝榨菜廠和北京紅山食品公司重慶分公司,年產榨菜2萬噸,銷往國內10餘省市和韓國,已形成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的產業布局。
洛磧是三峽移民大鎮。洛磧地處三峽水庫庫尾,集鎮移民遷建工作從1999年啟動,淹沒搬遷企事業單位41家,城鄉居民移民5888人,移民工作2007年可望全面完成銷號。由三峽水庫建成蓄水後淹沒引起的洛磧場鎮浸沒區避險搬遷,涉及企事業單位56個居民6080人,由於補償標準過低,2002年工作開展以來進度緩慢,補償政策解決後,2008年有望加速推進。抓住移民和避險搬遷機遇,洛磧鎮投資280萬元對老場鎮進行了改造。同時,投資7500萬元征地1000畝建設新城區。已建成寬32米和16米、各長1600米和1100米兩條主幹道,硬化城市道路55000米,新建房屋23萬平方米,1300米長的10條支街已具雛形,城鎮功能進一步完善。洛磧鎮在近段時間有了進一步發展。

交通優勢

1、重慶沿江產業帶重要節點 根據重慶1小時經濟圈規劃,重慶市東北區的長壽組團將向西沿江與江北區魚咀組團協同發,逐步形成沿江產業帶。洛磧地處長江西岸的江北區與長壽區之間,江岸線長14公里,是沿江產業帶的重要節點。
洛磧鎮洛磧鎮
2、區際綜合交通樞紐
洛磧鎮地處渝北與江北、巴南、長壽四區交界結合部,區際綜合交通樞紐地位正在形成。洛磧是渝北最大的水碼頭,唯一的長江口岸,已有客運碼頭和化工專用碼頭,現正在規劃建設年進出港貨運量4000萬噸的貨運港區。渝宜高速公路在洛磧建有互通式立交,在箭沱村設有高速公路進出口。319國道從境內穿過。規劃中的洛磧長江大橋建成後,將巴南、長壽、江北和渝北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渝懷鐵路橫貫全鎮,在太洪場村建有三級客貨運站;渝利鐵路渝萬城際鐵路規劃穿越洛磧鎮,並設有洛磧火車客貨站。洛磧距江北機場60公里,與寸灘貨櫃碼頭相隔30公里,到重慶繞城高速公路15公里,交通優勢十分突出。
3、較好的城鎮和產業發展基礎
洛磧鎮城鎮規模大,城鎮人口多,城鎮功能配套,產業發展和吸納人口居住的承載能力強。以西南合成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一分廠、重慶川慶化工廠為龍頭的近10家中小企業為支撐的醫藥化工企業群,為洛磧加快發展特色新型工業奠定了良好基礎。
4、洛磧舊場鎮整體搬遷契機
區人民政府成立的由區級領導掛帥的洛磧地質災害避險搬遷指揮部,已經入鎮開展工作。抓住舊場鎮搬遷機遇,可以高起點規劃產業發展和人居環境布局,高標準建設時尚的濱江園林城鎮。搬遷後的舊場鎮地塊,為大項目招商引資提供了機遇。
5、軟環境轉好
洛磧鎮擁有三峽移民、小城鎮建設試點、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和酉陽工業園等諸多特殊優惠政策;有廣大幹部民眾期盼洛磧加快發展的濃厚氛圍;區委區政府已把加快洛磧發展擺上了重要議事日程;有一支以鎮黨政主要領導為代表的求真務實、團結拼搏、幹事創業的幹部隊伍。

城鎮建設

洛磧鎮鎮長李朝金稱,洛磧鎮有著1700多年的悠久歷史。明清時代,洛磧商埠、航運興起,洛磧鎮成為重慶沿江而下通往三峽的重要門戶。鼎盛時期,道教、佛教文化非常興旺。
洛磧鎮新民路8號86歲的左傳國介紹,當時的洛磧是重慶最大的碼頭之一,從現存的街道一直到江邊長約數百米,商鋪、旅店、茶館、飯館林立,車水馬龍。小小的洛磧境內就有地王宮、女王宮南華宮、龍伏寺等9座道觀和18座寺廟,俗稱“九宮十八廟”,在清中期,與豐都“鬼城”齊名。“由此可見當時洛磧的繁華程度”。
據了解,2007年7月,國務院三峽建委批覆洛磧作為我市浸沒影響區避險搬遷的唯一一個移民個案,現已緊急列入四期移民“一城五鎮”搬遷任務中。
洛磧人在“深挖洞,廣積糧”的號召下,開挖了縱貫洛磧上場口至下場口的防空洞,老街主洞有800米長。在主洞兩側又開挖了縱橫交錯的支洞45條,全長1415米。1981年,長江遭遇百年一遇大洪水,淹沒洞室5天,造成洞室塌陷變形,導致主洞塌陷31處,支洞塌陷23處,倒房239間,嚴重危房432間,一般危房901間。三峽水庫一旦蓄水至175米,洛磧古鎮將再次面臨如坐危卵的境地。
“洛磧鎮的古建築非常有特色,也是許多影視劇的重要外景拍攝地。古鎮搬遷之後,古建築依然會恢復原貌,供人們觀賞。”李朝金說,市文物考古所、陝西師大正在洛磧進行文物考古,並已有重大發現。2008年將結合古鎮搬遷,恢復重現千年古鎮風貌,重點打造具有民國時期風貌的影視劇外景拍攝基地。

經濟建設

農村大面積的生產作物水稻、玉米,實施了“良種工程”,重點抓農村實用技術推廣和產前、產、產後服務,形成高產、優質、高效的農業生產格局。農村經濟運行平衡,糧食產量與上年持平,蠶繭、小家禽、柑桔、茶葉、伏季水果、水產等多經骨幹產品均有較大增長,農業化經營成效明顯。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堅持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的工作思路。已完成31個村的農網改造,村民電價由1-2元下降到0.66元。投資90萬元,建800m3蓄水池一口,完善了市級蔬菜基地水系工程,全面鋪設迎祥。
洛磧鎮洛磧鎮
洛磧兩村蔬菜基地2000畝水系管網,保障蔬菜穩定生產。投資28萬元,整治工農埝和319高速路毀損水利設施20餘處,兩年來,加強長江生態環境保護和加快天然林保護工程建設取得成效。投資80萬元,重點在長江沿線村社種植沙田柚、五星枇杷、食用竹筍等水果苗木70萬株,面積4000畝,現長勢很好,近段時間可望發揮經營效益。完成植樹造林7000畝,栽植樹木110萬株,其中綠化苗40萬株,經市區檢查驗收合格,並在兩年內分別代表渝北區迎接國家及市的綠化杯檢查合格。森林防火管理實現“三無”鄉鎮目標。
迎著新世紀冉冉升起的朝陽,洛磧鎮農村改革如火如荼,農業結構正發生深刻的變化,農村經濟快速發展,農業總產值年遞增3%,糧食增產4%,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201元。實現區龍頭企業1個,鄉鎮龍頭企業2個,專業大戶52戶,家庭農場73家,科技示範戶416戶,被區委、區府評為農業先進集體和農業經濟綜合考核一等獎。

資源人文

鎮內企業有醫藥、化工、紡織、食品等業。其中醫藥企業西南合成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一分廠產品維生素E、新樂敏、磺胺嘧啶氯黴素等暢銷歐美,洛磧榨菜遠銷國外。
現長江邊建有蔬菜基地,是重慶市著名的商品蔬菜生產基地之一,高峰時銷往外地的蔬菜,每天達15噸。其主打產品——洛磧榨菜占渝北區榨菜產量的二分之一,每年種植榨菜848畝以上,銷出的榨菜近20萬噸,年收入160多萬元。夏季多產西紅柿、玉米、茄子等蔬菜,秋季多產本地品種橘柑。
洛磧鎮有飲食豆花飯,在重慶市內也很有名氣。
鎮內的張關風景區有大型溶洞群體,星羅棋布,其中2000米的地下陰河如海底潛龍,與御臨洞相連而形成全長5000多米的地下宮殿。
境內觀音閣、文家*R等地發現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出土石器51件。其他歷史遺址有縉雲故里坊門及八角井,縉雲故里坊門在洛磧鎮街上,始建於宋,為紀念北宋狀元馮時行所修,後歷代維修,現存坊門為清建。八角井在洛磧鎮場邊,始建於宋,現存為清代培修。
歷史上出名的人物有載的只有馮時行。馮時行,字當可,號縉雲,北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出生於恭州巴縣(今渝北區)樂磧,北宋宣和六年中狀元,南宋孝宗隆興元年(公元1163年),逝於雅州(今雅安)。馮時行一生飽經坎坷,百折不撓,為官清正廉明,並著有《縉雲文集》43卷及大量詩篇。

歷史概況

考古發現

2008年08於洛磧鎮發現古墓群,包括6座古墓、5處遺址,大致年代從商周時期到宋代,其中發現大批隨葬品,包括商周青銅器、六朝錢幣、宋代瓷器、金戒指、金耳環等,為研究古代文化、生活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2008年12月,發現巴人貴族墓。該墓地位於洛磧鎮洛磧村11社趙家灣。市文物所所長助理林必忠說,經過一周的搶救性發掘,出土了玉器、青銅器、陶器、漆木器等40餘件,絕大部分均系巴渝首見。
考古隊長柏九江說,出土玉器20多件,主要為質地精美的玉璧和玉璜。玉璧大碗粗、厚近1厘米,表面有雕刻的谷狀紋。玉璜上則是蒲狀紋;青銅器則有戈、劍、戈柲冒、立鳥飾等。戈柲冒是覆於戈頂部的帽,製作精美;陶器主要有泥質灰陶平底罐、蜻蜓眼等。蜻蜓眼是主人穿成串佩戴的飾品,類似西藏天珠。
專家稱,該墓地出土器物造型精美,具有很高藝術價值。展現楚文化因素的玉器、巴文化因素的兵器和陶器,表現出多元文化匯聚勢頭,對於研究秦滅巴蜀後晚期巴文化、巴楚文化交流、楚與巴關係提供重要材料。同時,這些文物還對復原和研究當時喪葬制度提供十分難得的實物資料,對於研究巴人埋葬習俗也有重要意義。
考古所表示,該墓葬被發現時已被破壞了三分之二,墓葬規模驚人的大,墓長近9米。“這座墓比在涪陵發現的同時代的巴王墓都還大!”
這些考發現把洛磧的歷史向前推進了很多年。以前人們多把蜀漢置樂城縣作為它歷史的開端,歷史有1700多的,考古發現後,即使不算更早的考古發現,只算巴人貴族墓,歷史也有2300多年!

名字由來

洛磧古時為枳縣治所,明末清初湖廣移民來此視為樂土,又因江濱有沙石積成磧寶壩兩個,取名樂磧。南宋紹興十四年,由洛磧出去的狀元馮時行因在萬州被罷官削職,一氣之下將原籍“樂磧”改為“落磧”,後演變為洛磧。清乾隆時,洛磧置鎮沿襲至今。房屋建築沿江岸延伸,呈帶狀聚落,有街巷18條,長約7公里。
曾經的繁榮-也許我們強調歷史,也許只是為了掩蓋今日的落後。

歷史沿革

洛磧鎮有1700多年歷史,三國初,蜀漢在今洛磧一帶置樂城縣,至延熙十七年(公元254年)裁撤,復歸江州縣。東晉永和三年(公元347年),原在涪陵的枳縣遷治于樂磧(今洛磧鎮),區境東部遂歸枳縣,而西部仍屬江州縣。於清乾隆年間建洛磧鎮,1958年改公社,1961年置建鎮,1987年洛磧鄉併入,1993年沙地、太洪2鄉併入張關公社劃出。轄井口、東陽、新屋、山侖、石堰、洛磧、竹溝、土塘、高橋、黔灘、上壩、迎祥、寶華、獅子、快活嶺、沙地、花土、青木、土*R、碑埡、八斗、沙溪、乾溪、白雲、磚房、幸福、共和、石橋、堰塘、田長、箭沱、太洪崗33個村委會和街道以序數命名的4個居委會。
洛磧是一個安靜的小鎮,即使是在重慶直轄後,重慶市區和縣城都有了飛速的發展,洛磧依然安靜著,安靜得讓我們都覺得詫異,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安靜,可以很好的保留下來曾經的面貌,也因為這些面貌,成為了許多影視劇的重要外景拍攝地,《一江春水向東流》、《記憶之城》、《英雄無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