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爾多乾紅葡萄酒

波爾多乾紅葡萄酒

波爾多乾紅葡萄酒產於法國的波爾多,是2008年生產的紅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波爾多乾紅葡萄酒
  • 品種:美樂/赤霞珠
  • 產區::法國 波爾多
  • 年份::2008年
  • 價格:不詳
  • 色澤:黑櫻桃色
商品屬性,品鑑記錄,產地分級,歷史,最早的歷史,中世紀之後,直到現在,

商品屬性

品種: 美樂/赤霞珠
酒精度: 12.5%vol
等級:波爾多AOC
規格: 750ml

品鑑記錄

色澤:黑櫻桃色
香氣:香氣濃郁,有著讓人難忘的柔和的水果和煙燻的味道
口感:優良的酒體,絲綢般柔和的單寧讓人回味無窮
適飲溫度:16-18℃
配餐建議:適合搭配烤肉,白肉,魚肉,醬肉及乳酪

產地分級

France法國
提到法國,每位愛酒人士都興奮不已,甚至熱血沸騰。這個全世界最富盛名的產酒王國,生產全世界最多的不同風格的葡萄酒,甚至可以說,走進了法國葡萄酒這個迷宮,很多人恐怕都會迷路呢!即使葡萄酒新人,對於香檳、勃艮第波爾多、隆河這樣的產區,都不會感到陌生。
法國這方水土,賦予了葡萄酒太多的傳奇色彩,讓無數人在此流連忘返。這個世界上即使擁有與法國同等經緯度的地方,卻難以複製出法國相同的獨特風味。
法國人極其自豪地認為,他們擁有獨特且多變的氣候和土壤,這些小氣候造成了今天繽紛多彩、品質卓越的法國葡萄酒。法國釀造了世界上最多的頂級好酒,這個是毫無爭議的,法國人釀造出的每一種頂級葡萄酒都是全世界釀酒師的模範教科書,把葡萄與氣候、土壤、種植、釀造、人文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釀造出讓人難以言喻的卓越美酒。
在全球最值得收藏和投資,並被品酒師津津樂道的Top100葡萄酒中,法國要占掉幾乎80%,這樣的驕人成績讓新舊葡萄酒世界毫無爭議地把葡萄酒世界的頂級皇冠帶到法國的頭上。
法國西鄰大西洋,南接地中海,東面有著阿爾卑斯山的阻隔。整個國家多河流,多山谷,因此造成了無數多變的小氣候和小環境。法國人根據幾百年的種植和釀造經驗,總結出每個地區最適合種植的葡萄品種以及最適合的釀造方法,釀造出舉世無雙的葡萄酒。
因此,很多今天在全球流行的葡萄品種,都源自於法國。也有人說,了解了法國葡萄酒,就幾乎了解了全球葡萄酒的半邊天,這句話不無道理。1936年,法國就建立了當時全世界第一套最完善的葡萄酒法律和產地保護制度,用來保持每個地區葡萄酒風味的傳統特色,規範葡萄酒的品質,以及維護葡萄酒的傳統地位。這套制度也被其他歐洲國家,例如西班牙義大利葡萄牙借鑑。一些新世界國家,如美國澳洲,最近幾年也開始強調產地特色,而不再僅是單一的用品種區別葡萄酒。
法國葡萄酒10大知名產區
法國10大產區:香檳產區(Ch a m p a g n e)、阿爾薩斯產區( A l s a c e ) 、羅亞爾河谷產區( L o i r e V a l ley)、勃艮第產區(Bourgogne)、汝拉和薩瓦產區 (Jura etSavoie)、隆河谷產區(Rhon e Va l l ey)、波爾多產區(Bor d e a ux)、西南產區( S o u t h - W e s t ) 、朗格多克- 魯西雍產區(Lan g u e d o c - R o u s s i l l o n)、普羅旺斯產區(Provence)。
這裡所說的10大產區,並不是因為法國僅僅只有10個大產區,只是10大喊起來比較順口,數字又顯得完整好記,因此就這樣叫開了。
法國10大產區,各自有各自獨特的氣候和土壤,釀造風格各異、精彩絕倫的葡萄酒。在新舊世界各大知名的葡萄酒排行榜上,這10大產區,聞名遐邇,風光無限。香檳產區是全球最好的起泡酒故鄉,阿爾薩斯產區以芳香和高品質白葡萄酒聞名於世,羅亞爾河谷產區有著“法國後花園”之稱,勃艮第產區有著崇高土地精神,汝拉產區以天下第一黃酒聞名,隆河谷產區熱情似火,波爾多產區充滿貴族氣息,西南產區有著小波爾多之稱,朗格多克-魯西雍產區是法國最大的餐酒出產地,普羅旺斯產區則充滿誘惑的沙灘、陽光、薰衣草。
法國葡萄酒分級
法國葡萄酒總共可分為四級:從上到下分別是,法定地區葡萄酒(AOC),優良地區餐酒(VDQS)、地區餐酒(Vin de Pays )、日常餐酒(Vin de Table)。除此之外,每個地區例如波爾多、勃艮第等還有自己當地的分級制度。
法定地區葡萄酒(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olee 簡稱AOC):
AOC是法國葡萄酒的最高等級,自1936年成立以來,如今已經有了400多個法定產區,占全國一半的產量,每一個AOC產區都會詳細規定其使用的葡萄品種、最低酒精含量、最高產量、種植方式、修剪以及釀酒方法等,並且還需要通過官方分析化驗和品嘗,才可獲得AOC證書。正是這種非常嚴格的規範才確保了AOC等級的葡萄酒始終如一的優良品質和傳統風味。在法國,每一個大的產區里又分很多小的產區。一般來說,產區越小,葡萄酒的質量也會越高。AOC雖然對保護產地特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並非完美,其指定的葡萄品種和釀造方法扼殺了有些酒農的創造力,例如,在法國南隆河地區,用赤霞珠釀造的頂級紅酒,也只可劃分為地區餐酒級別,只因為赤霞珠不是南隆河AOC的指定葡萄品種。APPELLATION CONTROLEE指的是法定產區,簡稱AC, 通常會在這兩個單詞中加進地名,即原產地名(Origi n e ) , 例如:APPELLATION BORDEAUX CONTROLEE或APPELLATION,BOURGOGNE CONTROLEE,就是表示波爾多或勃艮第地區的AC級別酒。
優良地區餐酒(VDQS) :
該等級成立於1949年,級別比AOC略低,因此限制條件例如產量和品種也會比AOC要寬鬆一些,一些產區在升級到AOC之前,會先給予VDQS級別,幾年後再升級,有趣的是,有些酒莊樂於留在這個級別,不想上升到AOC,以免對使用的葡萄品種和釀造方法有著嚴格限制,影響自己發揮釀造的特色,有些品質優秀的酒莊也有些“寧做雞頭,不做鳳尾”的感覺,這個級別的酒比較少見,只占法國產量的1%左右。但在標籤上標註VDQS前仍然需要經過官方的品嘗分析。
地區餐酒 (Vin de Pays):
該等級成立於1979年,當時主要目的是提升地區的普通餐酒品質,物美價廉,深受當地消費者喜歡的葡萄酒。法國大概有150個左右的地區餐酒產區,占總產量的20%左右,其中比較著名的是位於法國南部的奧克地區(Vin de Pay d’Oc),這裡氣候炎熱,釀出的酒飽滿結實,越來越受到全球的關注。地區餐酒通常會將品種標在標籤上,簡單明了。
普通餐酒 (Vin de Table):
普通餐酒是法國葡萄酒的最低級別,占總產量的30%左右,可以用整個法國的葡萄混合釀造,對葡萄品種和產量沒有什麼限制,是最便宜的法國葡萄酒。由於品質一般,有一部分則用於蒸餾。
WineHistory葡萄酒歷史
說起葡萄酒的歷史,可比有記載的人類還要長呢!當第一顆葡萄落下地,葡萄酒的歷史就開始了。我們總是可以從大量的壁畫、石板、草紙等證據里發現葡萄酒的蹤影,希臘文字所記載的眾多宗教儀式中,葡萄酒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聖經》中,也多次提到了葡萄酒。
葡萄酒最先吸引人類注意力的,並不是它散發的芬芳,而是它的功效。最早的時候,葡萄酒是良藥和消毒劑,它使人類擺脫疾病的困擾,生命更長。伴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葡萄酒的其他作用就也隨之顯現出來:它給人慰藉,給人勇氣,讓人們擺脫精神的疲憊,消除戰爭的恐懼和內心的寂寞;它可以與食物搭配,是美味的調料,是佐餐品,讓食物的味道更鮮美;它也用來炫耀財富,是上層社會最好的社交推進劑;它還作為文化交流與貿易往來的使者,它傳播著宗教儀式中的人類對神與自然的崇拜。

歷史

最早的歷史

歷史學家普遍認同葡萄酒最早起源於外高加索地區高加索山脈腳下,也就是今天的亞美尼亞共和國前蘇聯亞美尼亞喬治亞共和國)。考古學家發現並經炭定年方法證明了最古老的人工栽種的葡萄出現在前蘇聯的亞美尼亞和喬治亞,大約時間為公元前7000-5000年。
隨後,葡萄酒隨著移民的遷徙傳入中東地區。一開始是在古代的兩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當時是蘇美爾文明,蘇美爾人把葡萄酒帶到此地,並在此地定居。後來傳入尼羅河波斯灣一帶河谷的遼闊農作區域,這個地區出現的早期文明(公元前4000至3000年)催促了葡萄的生長。隨著城邦的興盛,原始的農業部落逐漸消失,懷有領土野心的古代航海民族,從最早的腓尼基(今敘利亞)人一直到後來的希臘、羅馬人等,他們廣泛地葡萄樹種與釀酒的知識散布到地中海,乃至整個歐洲大陸。
希臘人充滿了擴張的野心,大力發展海軍保護他們的領土,把葡萄樹帶到了義大利和法國的馬賽。他們管義大利“Oenotria”,意為葡萄酒之地,至今許多義大利葡萄品種的名稱還可以看到希臘語的身影。葡萄酒在希臘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至今葡萄酒和橄欖油依然是希臘的兩大主要出口商品。羅馬的擴張比希臘來得更猛烈,軍隊所到之處,無不種植葡萄樹,因為葡萄酒是他們必要的食物。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釀造技術隨著羅馬軍隊的馬蹄迅速傳遍法國、西班牙、北非以及德國萊茵河流域等地區,並形成了很大的規模。自17世紀至今,這些地區仍是重要的葡萄和葡萄酒產區。

中世紀之後

羅馬帝國於公元5世紀滅亡,分裂出來的西羅馬帝國(法國、義大利北部和部分德國地區)里的基督教修道院詳細記載了關於葡萄的收成和釀酒的過程。這些記錄中詳細記載了在特定農作區最適合栽種的各類葡萄品種。在當時的法國,本篤會是眾多教會裡最有影響力的教會,葡萄酒對他們意義非凡:葡萄酒是做彌撒的必需品,當時還沒有可飲用的水,葡萄酒是日常必不可少的食物,葡萄酒可以買賣,換取賦稅。當時的本篤會在歐洲有1000多座教堂,他們留下了大量有關葡萄種植技術的文獻資料。
他們的一個分支西多會則相信人們的勞動,特別是農活,是一種虔誠的奉獻形式,他們相信自給自足才可以讓靈魂得到升華。當時的教堂地位無比崇高,當時許多大地主、大富賈都認為捐獻土地是一種贖罪的方式,可以讓靈魂得到永久的解脫,因而傳教士們占盡良機,獲得了很多寶貴的土地資源,他們將大量寶貴的土地用來種植葡萄,今天勃艮第那些赫赫有名的莊園無不受益於那時的“圈地運動”。比如,公元 768 年至 814年統治西羅馬帝國的查理曼大帝,預見了法國南部到德國北邊葡萄園遍布的遠景。著名勃艮第產區的 “科通-查理曼 ”頂級葡萄園就曾經一度是教會的產業。

直到現在

公元15世紀末16世紀初,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海上無敵艦隊將葡萄樹帶到了南美洲英國、法國和西班牙人踏上北美的土地,並把葡萄樹帶到了這裡。 17世紀,荷蘭將葡萄樹栽種到南非。18世紀末,英國人將葡萄樹運去澳大利亞。葡萄酒的發展史,也是一部活生生的移民史,從某種意義上講,也記載了人類的侵略史。19世紀末,發生了一場葡萄種植歷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在美國獨立戰爭的時期,法國被公認是當時最偉大的葡萄酒盛產國家。湯瑪斯·傑弗遜(美國獨立宣言起草人)曾熱心地在寫給朋友的信中論及葡萄酒等級,並且也鼓勵將歐洲的葡萄品種移植到新大陸來。這些早期在美國殖民地栽種、採收葡萄的嘗試大部分都失敗了,而且在美國本土的樹種和歐洲的樹種交流、移植的過程中,無心地將一種危害葡萄樹至深的害蟲帶到歐洲來,其結果便是19世紀末的葡萄根瘤蚜病,它使絕大多數的歐洲葡萄園被毀於一旦。
不過,若要說在這一場災變中有什麼值得慶幸的事,那便是葡萄園的慘遭蹂躪促成了新的農業技術的發展,以及歐洲釀製葡萄酒版圖的重新分配,並且出台了新的葡萄酒法律來防止欺騙,確保了法定產區及原產地的真實性。 自本世紀開始,農耕技術的發展使得各地的葡萄酒業釀製者,都可以保護作物免於遭到黴菌、動物蟲害等常見侵害。葡萄的培育和葡萄酒的釀製過程也逐漸變得科學化。同時本世紀也廣泛立法來鼓勵製造信譽好、品質佳的葡萄酒。隨著新興的葡萄酒生產國澳洲、美國、智利阿根廷紐西蘭和中國的崛起,更多優質、各具特色的葡萄酒湧現出來,葡萄酒的世界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熱鬧過,並且越來越精彩,讓人激動不已。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