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灣

泉州灣

泉州灣位於東亞文化之都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泉州市,北起惠安縣崇武半島,南至石獅市祥芝角,位於泉州市東部,是泉州三灣(泉州灣、湄洲灣圍頭灣)中最重要的一灣。位於北緯24°37′,—24°53′,東經118°37′,—119°00′,為晉江洛陽江匯合入海的半封閉海灣。東瀕台灣海峽,海岸線140餘公里。泉州灣跨海大橋建成後,泉州灣跨海大橋和晉江大橋後渚大橋將泉州灣連成一個完整的“環”,泉州環城高速公路將全線貫通。

基本介紹

泉州灣介紹,地理位置,戰略優勢,城市規劃,城市特色,城鄉建設,

泉州灣介紹

泉州灣內海系泥沙質岸,入海處屬侵蝕性山地花崗岩岸,有輝長岩,外寬內窄,寬42公里,水域面積500餘平方公里。港最深處有30米,平均水深4.37米。水溫平均26.9攝氏度,透明度平均0.71米。潮差6.4—7.7米,半日潮,往複流,東西流向偏多。灣內有大墜島、小墜島、烏嶼、白山嶼、七星礁等大小島礁30多個。主航道在馬頭山與小墜島之間,水深13米。
藍藍泉州灣藍藍泉州灣
泉州港的四大支港為法石港後渚港洛陽港蚶江港,此外還有崇武港秀塗港石湖港、蚶江港等港口。最著名的是後渚港,習稱泉州港,又稱刺桐港
實際上,古泉州灣水域比現在更深更廣。1974年6月,在後渚港出土一艘宋代海船。1976年又在東海法石發現古船殘骸,1982年5月試掘時,發現在輝綠岩風化岩上有海泥沉積而成的4—4.5米灰泥層,說明在南宋以前,泉州灣比現在水深得多。
後因晉江洛陽江注入灣內泥沙沉積,地殼上升,以及泉州旺沿岸的圍墾,使江床不斷抬高,江道不斷變淺。因此,泉州灣可停靠船舶的地方,古今變化很大。
泉州港,南宋時,海潮、海船還可到達豐州九日山下的金雞橋。據九日山司馬伋祈風摩崖石刻所記,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農曆二十四(退潮期),祈風后還可待潮返舟而回泉州郡城。宋時,泉州市舶司設在郡城南水仙門內(今水門巷),附近有一條巷叫舶司庫巷,可見水仙門就在江邊,且海船能夠靠岸驗關和卸貨。
蚶江港附近的石湖港,南邊的金釵山上,宋政和三年(1113年)建有六勝塔,是海港的重要航標。
泉州灣崇武海岸泉州灣崇武海岸

地理位置

泉州作為福建省發展的第一層面、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
泉州構築環灣快速交通骨架,建設泉州環城高速公路、兩重環灣快速通道及向灣主幹道、“田”字形快速通道、跨江跨海通道建設、軌道交通等,實現環灣交通一體化。19座橋樑串起市區、晉江石獅等片區,環灣區域內規劃武榮大橋金嶼大橋東海大橋等19座跨江跨海通道,串起東海、城東、泉州台商投資區、晉江、石獅等片區。其中,黃龍大橋已經通車,田安大橋也已完工;泉州灣跨海大橋已進入掃尾階段;金嶼大橋已確定橋型方案;武榮大橋、東海大橋、百崎通道工程正在進行論證。徐鋼稱,應儘快啟動晉江、洛陽江上的重要橋樑建設,包括金嶼大橋、百崎大橋、東海大橋等。

戰略優勢

泉州在國家經濟發展戰略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戰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取決於泉州的整體實力水平,另一方面取決於中心城市的輻射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最重要的是泉州要在未來的區域競爭中打亮自己的城市名片。我們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整個城鄉規劃思路,引導城市朝以下目標健康發展。建設組合形態的濱海城市。在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中,一定要改變原有以中心城區為核心向外“攤大餅”拓展的思路,採用區域資源整合模式和基礎設施共建、生態共保、產業共聚、利益共享的方式,逐步整合晉江石獅南安惠安等城市資源,最終構成一個整體形態的海灣型城市。抓好泉州都市區內部城市規劃的對接,開展綜合交通規劃修編和都市區軌道交通規劃研究,完善泉州都市區“半小時”道路交通網路,建立快捷的城際立體交通系統,推動泉州濱海城市格局的形成。
泉州灣泉州灣

城市規劃

城市總體規劃一定要凸顯海峽西岸經濟區重要的工貿港口城市的經濟功能定位,凸顯民營經濟快速發展的示範效應。規劃整合現有各級工業園區,在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同時,注意引導一般加工製造業朝集群化、園區化發展,在工業產業布局上形成晉江南岸和洛江北部兩條高新技術走廊、沿海、沿江、沿路六大一般加工製造業集聚區和以泉港石化工業園區、泉惠石化工業園區為主體的基礎產業集聚區,促進產業沿城市發展軸集聚發展。

城市特色

在城市規劃中,一定要把歷史文化名城保護作為彰顯泉州城市個性魅力的根基和泉州走向世界最突出的比較優勢。要以保護和創造具有獨特風格的城市風貌為主題,以市域範圍為泉州歷史文化圈,以古城保護為核心,以海絲文化為特色,以四山兩江自然環境為基礎,對歷史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進行全面的保護,強化城市歷史文化個性。繼續推進西街等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整治,做好市區停車場規劃,完善市政基礎設施,強化古城區的商貿和旅遊功能。
泉州灣跨海大橋
泉州灣跨海大橋又稱泉州環城高速公路三期,起自晉江市南塘村,接泉州環城高速公路二期晉江石獅段,於石獅蚶江跨越泉州灣,經秀塗,止於惠安縣塔埔,接泉州市環城高速公路一期南安惠安段,路線全線約26.699公里,跨海大橋長約12.451公里,兩岸接線長約14.70公里,全線設定分離式立交2座。設定通道8處,天橋1座。設計時速100公里/小時。蚶江互通至秀塗互通段採用八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路基寬度41米;其餘路段採用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路基寬度33.5米。全線共設蚶江、秀塗、張坂、塔埔四處互通式立交,項目總投資64.36億元,計畫建設工期4年。
泉州灣跨海大橋泉州灣跨海大橋
泉州灣跨海大橋建成後,泉州灣跨海大橋和晉江大橋後渚大橋將泉州灣連成一個完整的“環”,環城高速將全線貫通。由宋元時的刺桐大港到未來的環泉州灣新城,泉州一步步發展壯大。我們以四個時期的“城圈”為脈絡,梳理她的發展歷程,並講述百姓生活翻天覆地的變化。
城市與自然和諧發展
在城市規劃中,一定要更加注重保持城市與自然生態的和諧。在城市結構布局上,要體現城鎮空間發展適度集中緊湊,區域生態空間開放開敞,避免全境開發、蔓延式的空間擴展。在生態空間結構上,要保護好都市區內“一弧(山體森林生態屏障)一帶(沿海綠色防護林帶)、一灣(泉州灣)三核(中部、北部、南部三個區域性生態核)+網路生態廊道(以水係為依託的藍色生態廊道和以山體、交通幹線為依託的綠色生態廊道)”的生態大環境。
泉州灣泉州灣

城鄉建設

要“突出兩個重點”,推進“兩個延伸”。兩個重點即,城中村改造和寬裕文明村建設。兩個延伸即,城市規劃向農村延伸和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要編制好全市城中村概念規劃設計,抓好省、市級試點村(小區)的典型示範,合理安排好城鄉各項功能用地,最佳化農村產業經濟結構,把城市規劃區內農村的基礎設施納入城市規劃統籌考慮,走以城帶鄉、以城補農和區域資源整合的城鄉一體化發展路子。
泉州灣城鄉規劃泉州灣城鄉規劃
“五大戰役”首季成績單公布
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提出,泉州灣要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兩岸產業對接基地、民營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區。在昨日省政府公布的“五大戰役”3月份以及整個第一季度的建設“成績單”中,泉州灣的發展步伐遠超全省平均水平,164.51億元的投資額和580個在建項目數均居全省首位。
根據省政府發布的數據,我省新增長區域發展戰役中,泉州灣第一季度完成投資164.51億元,占全省十大區域總投資的24.6%,在建項目數580個,占十大區域總在建數的39.3%,這也意味著新增長區域建設中近四成的重點項目落戶在泉州灣地區。在3月份,南安三宏化纖生產、華祥紙業技改擴建等32個項目開工,整個地區新投產項目10個。在湄洲灣南岸,省石化合成橡膠項目開始試投料生產,達利食品三期擴建等19個項目開工,一季度累計在建項目達到166個。
在城市建設戰役領域,我市市本級一季度完成投資30.18億元,縣(市)完成投資30.60億元,在建項目分別達到74個和128個,在全省市本級居第二位和縣市中居首位。在3月份,我市市本級啟動六個規劃編制項目,21個城市綜合交通項目完成投資12.4億元,新開工4個城市綠化項目,新增中心綠地2個、2公頃。
中國最美八大海岸—崇武海岸中國最美八大海岸—崇武海岸
在重點項目建設方面,泉州灣跨海公路通道在3月份獲批成為未來泉州灣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動力和支撐。2011年3月11日,總投資達120億元的中國清水岩影視產業園項目在北京簽約。
另外,2011年我市已經竣工各類保障性住房898套,保障性住房的建設進度將進一步加快。公共租賃房作為保障房建設的重點,2011年全省將建設7萬套(間)。據了解,自3月15日起,全省房地產開發項目土地出讓要按比例配建公租房,年度出讓的新增商品住宅建設用地,按住宅建築面積不低於10%的比例配建公租房;棚戶區改造項目,扣除拆遷安置房後,按不低於5%的比例配建公租房(廉租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