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港(刺桐港)

泉州港

刺桐港一般指本詞條

泉州港(Quanzhou Port),原名刺桐港,是中國福建省泉州市境內的港口,位於泉州市東南晉江下游濱海的港灣,北至泉州湄洲灣內澳,南至泉州圍頭灣同安區蓮河。

南朝時期,印度僧人拘那羅陀於陳武帝永定二年(558年)和陳文帝天嘉六年(565年)兩次到泉州,在泉州西郊九日山上翻譯《金剛經》,後由泉州乘船到棱加修國(今馬來半島)和優禪尼國(今印度);2012年,泉州港跨入億噸大港,與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航。

2016年,泉州港轄區港口貨物吞吐量完成7512.28萬噸;貨櫃吞吐量情況完成206.49萬TEU。據2019年9月泉州港官網顯示,泉州港已建成投產泊位77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19個;擁有倉庫總庫容量為38725平方米;油庫25座,總容量為811350立方米;堆場338000平方米。據2019年9月泉州港口管理局顯示,泉州港主要從“海絲”沿線國家進口荒料石、化工原料、食品、椰殼炭等貨物,向“海絲”沿線國家出口輕工原材料、服裝及周邊製品等貨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泉州港
  • 外文名:Quanzhou Port
  • 港口代碼:35000400(JT/T 24-2015);CNQZJ(GB/T 7407-2015)
  • 主營貨類:荒料石、化工原料、食品、椰殼炭等
  • 所屬地區:中國福建省泉州市
  • 貨櫃吞吐量:206.49萬TEU(2016年)
  • 運營機構:泉州港務集團有限公司
歷史沿革,宋代以前,宋元時期,現代發展,區位環境,位置境域,氣候條件,水文特徵,硬體設施,運營情況,主營業務,航班航線,客貨運量,榮譽表彰,價值意義,

歷史沿革

宋代以前

南朝時期,印度僧人拘那羅陀於陳武帝永定二年(558年)和陳文帝天嘉六年(565年)兩次到泉州,在泉州西郊九日山上翻譯《金剛經》,後由泉州乘船到棱加修國(今馬來半島)和優禪尼國(今印度)。隨著中國南方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泉州港的海外交通日益繁榮。
唐朝,泉州與廣州和揚州等,並稱為中國對外貿易的大港口。唐朝特在泉州設參軍事,管理海外交通貿易事宜。唐朝來泉州貿易的外國商人主要是阿拉伯和波斯人,還有東南亞以及印度、埃及、日本、朝鮮等國家和地區的人。7世紀初,阿拉伯正式派遣使節來中國,隨後來者日多。“至武則天時期(684-704年),阿拉伯人經商於廣州、泉州、杭州諸良港恆數萬”。泉州港也因“南海蕃舶”常到,而“島夷斯雜”,出現了“市井十州人”的盛況。
五代時期,泉州為閩國轄地,閩王王審知很重視海外貿易,“招來海中蠻夷商賈”,泉州的海外交通得到進一步發展。五代後期,泉州擴大了城市範圍,並增闢了道路和建置貨棧,以適應海外交通貿易發展的需要。

宋元時期

宋元兩朝時期,中國東南地區是亞洲海洋經濟最具活力的區域之一,以泉州為中心的航海貿易為龍頭,與亞洲海域“北洋”、“東洋”、“西洋”實現了連線與互動,形成了東方世界的海洋經濟圈。
宋朝時期,泉州與國外往來的有70餘個國家和地區,海外交通暢達東、西二洋,東至日本,南通南海諸國,西達波斯、阿拉伯和東非等地。進口商品主要是香料和藥物,出口商品則以絲綢、瓷器為大宗。
宋元祐二年(1087年),泉州設立市舶司,嗣後又設來遠驛,以接待貢使和外商。為鼓勵海外交通貿易,宋代的泉州市舶司和地方官員,每當海舶入港或出航的季節,特為中外商人舉行“祈風”或“祭海”活動,以祝海舶順風安全行駛。
元朝時期,泉州港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有貿易關係的國家和地區增至近百個,其貿易範圍仍以通西洋為主,相對穩定的航線大抵與宋相仿。當時泉州港是國際重要的貿易港,也是中外各種商品的主要集散地之一。經泉州港進口的香料有58種,寶貨珍玩12種,工業原料27種,紡織品19種,金屬物9種,器用品6種,副食品7種。經泉州出口的絲綢織品54種,陶瓷器41種,金屬、雜貨和藥物63種,遠銷到64個國家和地區。
元末至正十七年到二十六年(1357-1366年,泉州發生一起持續十年之久的戰亂,史稱亦思巴奚戰亂,或“亦思法杭兵亂”。《八閩通志·至正近記》和《福建通志·元外紀》記載尤詳。這場戰亂,不僅重創了泉州、興化一帶的社會經濟,更導致當時世界最大港口泉州盛極一時的海外貿易大幅衰落,泉州海外交通中心地位的打擊更為嚴重,泉州海外交通從此走向衰落。
進入明朝時期,泉州的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但由於明政府施行了嚴厲的“海禁”,限制泉州港只通琉球,使泉州港對外貿易受到極大限制。成化十年(1474年)市舶司移設福州,泉州的來遠驛也隨同市舶司廢置,標誌著泉州港外貿地位的下降。清代,在清初戰爭和海禁、遷界的影響下,泉州的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港口的繁華已煙消霧散。

現代發展

1949年後,由於海峽兩岸的對峙和緊張的軍事形勢,泉州港於1957年關閉。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泉州在原有基礎上重建港口。
1980年,泉州港務管理局成立。
1983年1月1日,泉州港正式恢復對外籍船舶開放,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為全國24個對外開放港口之一。
2012年4月1日,福建省交通廳受命公布,泉州港以及莆田港的興化灣港區,合併組成新的湄洲灣港。原泉州市港口管理局、莆田市港口管理局及其相關機構相應併入福建省湄洲灣港口管理局。同年4月8日,時任泉州副市長尤猛軍表示泉州港的命名將繼續保留。

區位環境

位置境域

泉州港,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福建省泉州市,海岸線長達421千米。海港分布在湄洲灣的肖厝港、輞川港,泉州灣的崇武港、後渚港、泉州內港、祥芝港,深滬灣的梅林港、深滬港,圍頭灣的東石港、安海港、水頭港、石井港。
泉州灣:位於台灣海峽西岸,閩中沿海崇武城與祥芝角之間,後渚港為泉州港最大港區,位於晉江下游和洛陽匯流入海口處,岸線長18千米,水域面積為25萬畝。
湄洲灣:位於崇武城的西北方,莆田惠安兩縣交界處,肖厝港位於湄洲灣南側,港區深水岸線長21.5千米。
圍頭灣:介於圍頭角、安海港和金門島之間。石井港位於南安縣石井鎮境內,港區岸線長1千米。安海港位於晉江市安平橋,東石港位於晉江市東石鎮,水頭港位於南安市水頭鎮西北面。
深滬灣:位於閩中東南沿海,有梅林港和深滬港。
泉州港的地理位置示意圖泉州港的地理位置示意圖
泉州港港域示意圖泉州港港域示意圖

氣候條件


  • 風象
泉州港強風向東北,常風向東北東,冬季以東北風為主,夏季以西南風為主,颱風一般出現在7至9月。
  • 降水
泉州港年平均降水1202毫米,春、夏為雨季。
  • 霧況
泉州港年平均霧日數6.8天,1至5月霧較多,霧的持續時間不長,對船舶航行影響不大。
  • 氣溫
泉州港年平均氣溫20.7攝氏度,7月最高,月平均28.6攝氏度,1、2月最低,兩月平均12.1攝氏度。

水文特徵

  • 潮汐
泉州港屬正規半日潮,平均高潮位4.83米,低潮位0.31米,平均潮差4.52米;最大潮差6.3米,最小潮差5.1米。
  • 潮流
泉州灣口為逆時針迴旋流。大乍至崇武沿岸一般為東流,流速約1.54米/秒,灣內逐漸變成往複流。灣內潮流一般是順深水水道流動,主流經小墜島與祥芝角之間。灣口至秀塗,大潮潮流流速為1.63至2.21米/秒。

硬體設施

  • 泊位
據2019年9月泉州港官網顯示,泉州港已建成投產泊位77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19個。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 庫容堆場
據2019年9月泉州港官網顯示,泉州港擁有倉庫總庫容量為38725平方米;油庫25座,總容量為811350立方米;堆場338000平方米。

運營情況

主營業務

據2019年9月泉州港口管理局顯示,泉州港主要從“海絲”沿線國家進口荒料石、化工原料、食品、椰殼炭等貨物,向“海絲”沿線國家出口輕工原材料、服裝及周邊製品等貨物。

航班航線

據2019年9月泉州港口管理局顯示,泉州港港口貨櫃航線108條,其中外貿線30條,與中國香港、中國台灣、菲律賓等地區和國家通航;內貿線78條,航線輻射中國國內各主要港口。泉州港與印度、印度尼西亞、菲律賓、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等“海絲”沿線國家通航,擁有6條“海絲”貨櫃班輪航線和若干條“海絲”大宗散貨航線。

客貨運量

1997年,泉州港港口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萬噸大關。
1999年,泉州港港口吞吐量1521.19萬噸,貨櫃8.14萬標箱,輸送量首次超過福州港
2001年,泉州港港口吞吐量達到2106萬噸,居全國沿海港口第 16位,貨櫃 23.58萬標箱。
2003年,泉州港港口吞吐量達到2511萬噸,比增18.3%。貨櫃41萬標箱,比增50.2%。
2004年,泉州港港口吞吐量達3093萬噸,居全國沿海港口第18位,貨櫃完成54.2萬TEU。
2011年,泉州港港口吞吐量達到9330.48萬噸,比增10.4%。貨櫃156.86萬標箱,比增14.5%。
2012年,泉州港港口貨物吞吐量累計完成10372萬噸,同比增長11.2%。
2013年,泉州港港口貨物吞吐量10800萬噸,貨櫃吞吐量超170萬標箱。
2014年,泉州港港口貨物吞吐量累計完成11201萬噸,貨櫃吞吐量完成188萬標箱。
2016年,泉州港轄區港口貨物吞吐量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完成7512.28萬噸;貨櫃吞吐量情況完成206.49萬TEU,同比增長3.72%,其中外貿貨櫃吞吐量完成12.08萬TEU,同比增長33.26%。

榮譽表彰

2012年9月25日,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的“中國質量發展論壇”上,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授予泉州港為中國“首批54個世界衛生組織口岸核心能力達標口岸”之一。

價值意義

泉州作為“世界最大港口”達200多年之久,這在中國歷史上是少見的。(《文匯報》社主編施宣圓評)
由於泉州港是泉州華僑出國的一個主要港口,因而泉州港在海上絲綢之路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華僑大學華僑華人研究所李天賜 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