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府

兗州府

兗州府,明清時期山東地區設定的府一級行政區,治滋陽縣。明洪武十八年,升兗州為兗州府。清沿之。民國廢。

相關書籍《兗州府志》,是描述于慎行萬曆十八年的見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兗州府
  • 所屬地區山東地區
  • 下轄地區:滋陽縣
  • 地理位置:在今兗州區
  • 年代明清時期
  • 廢除時間民國
歷史沿革,兗州府志,簡介,內容,分卷,

歷史沿革

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升兗州為兗州府。 故治在今兗州區。領濟寧、東平、曹、沂四州二十三縣。
清因明制,仍稱兗州府,屬兗沂曹濟道,並為道治所,仍領四州二十三縣。雍正年間(公元1723—1735年),沂、曹、濟寧、東平四州直隸於省,先後割縣十三,不再領州,只領滋陽、曲阜泗水汶上陽穀、壽張十縣。金鄉魚台嘉祥濟寧州;東阿、平陰、東平州歸泰安府曹州、單縣、成武、曹縣、定陶、巨野、鄆城建立曹州府沂州郯城費縣建立沂州府
兗州府管轄圖兗州府管轄圖
民國初,廢兗州府。
兗州府城示意圖兗州府城示意圖

兗州府志

簡介

萬曆兗州府志,明于慎行著
兗州府
【書名】萬曆兗州府志
【著者】明于慎行
【版本】萬曆二十四年刻本
【格式】djvu
【大小】95MB
【清晰度】很好、完整。
【內容簡介】本書共分六個附屬檔案。

內容

兗州府志》是于慎行在萬曆十八年(1590)至三十五年(1607)致仕家居期間,應兗州先後兩位知府易澄瀛和盧學禮的邀請,而用了三年的時間完成的一部府志。該志書最早的刻本是萬曆二十四年(1596)本,但目前國內已絕少流傳,20世紀60年代曾在鉅野發現該志書,被認為是孤本,但缺少“人物誌”和“典籍志”。80年代,經山東大學著名學者殷孟倫教授拜託日本學者波多野太郎教授從日本宮內省圖書寮複製所缺的二志,並由齊魯書社1990年出版,終使這部散佚多年的明代方誌傑作重新問世,給後人研究于慎行提供了重要素材。
明代的兗州府,包括今天的濟寧、菏澤泰安棗莊臨沂等市的三十餘縣,是當時管轄縣較多的一個府。在嘉靖年間,曾有《兗州府志》,在其後的清代康熙年間,也有《兗州府志》,綜觀幾部不同時期的《兗州府志》,可以看出,于慎行所修的《兗州府志》與其他二志相比較,無論是從體例之嚴謹、選材之豐富,還是考證之精確等方面都要勝出一籌,尤其是該志的史料價值更為後世研究者所公認,稱此為研究古代山東地方史,尤其是兗州地方史必不可少的重要文獻。
兗州府志 [清 陳顧 清乾隆三十五年刻本]
書名:兗州府志
作者:(清)陳顧
出版日期: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 刻本
檔案格式:tif
檔案大小:56.6 MB
書籍清晰度:高清晰
完整度: 全書完整
貼圖:有
書籤:簡
缺頁信息: 無各冊封面

分卷

兗州府志三十二卷首二卷
卷前:序、纂修姓氏、目錄、圖考(00-001至00-028)
卷首上:列聖詔旨(00s-001至00s-073)
卷首下:御製詩文(00x-001至00x-066)
卷一:沿革(01-001至01-014)
卷二:星野(02-001至02-007)
卷三:山川(03-001至03-013)
卷四:建置(04-001至04-036)
卷五:風土(05-001至05-012)
卷六:帝跡(06-001至06-003)
卷七:闕里一(07-001至07-048)
卷八:闕里二(08-001至08-032)
卷九:闕里三(09-001至09-055)
卷十:闕里四(10-001至10-032)
卷十一:封建(11-001至11-007)
卷十二:職官(12-001至12-075)
卷十三:田賦[附鹽法](13-001至13-099)
卷十四:學校(14-001至14-017)
卷十五:選舉一(15-001至15-073)
卷十六:選舉二[附鄉賓](16-001至16-013)
卷十七:兵防[附驛站、鋪遞、馬政](17-001至17-025)
卷十八:河渠(18-001至18-047)
卷十九:古蹟(19-001至19-013)
卷二十:祠祀[附寺觀](20-001至20-006b)
卷二十一:陵墓(21-001至21-008)
卷二十二:宦績(22-001至22-037)
卷二十三:人物[附流寓](23-001至23-091)
卷二十四:列女(24-001至24-089)
卷二十五:藝文一(25-001至25-042)
卷二十六:藝文二(26-001至26-052)
卷二十七:藝文三(27-001至27-049)
卷二十八:藝文四(28-001至28-048)
卷二十九:藝文五(29-001至29-051)
卷三十:災祥(30-001至30-015)
卷三十一:雜誌(31-001至31-016)
卷三十二:辨誤(32-001至32-00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