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妙觀

元妙觀

門前有塊 “九紫” 碑寓示“紫氣東來”的意思。觀內分前後兩殿,前為玉皇殿,後為三清寶殿,兩殿以天井相隔,依走廊相通。相傳由“六橋”中的迎仙橋赴元妙觀接神迎仙,可心想事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元妙觀
  • 外文名稱:Yuan miao temple
  • 地理位置惠州西湖之平湖北岸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1萬多平方米
  • 開放時間:8:00-17:30
  • 門票價格:免費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廣東省惠州市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惠州元妙,觀門對聯,歷史,重修情況,泉州元妙觀,歷史,道教文化,潛山元妙,江陵元妙,廣州元妙,南陽元妙,武漢元妙,莆田元妙,

惠州元妙

位於惠州西湖之平湖北岸。是中國三大著名道觀之一,又是中國二十三間著名道觀之一。1993年惠州市道教協會成立,以元妙觀為會址。創始建於唐代貞觀七年(633)初名天慶觀天寶七年(748)擴建後改名朝元觀,後又改稱開元觀;宋代屢有興廢;元代元貞二年(1296)重修,始稱元妙觀;明代天統、天順和清代康熙光緒年間均有修建。始建以來幾經興廢,元代晚期最為興旺,“橫流重檐,塗飾壯麗,像座威儀”。
元妙觀經歷千餘年的滄桑巨變,留存的古建築已經不多了,僅剩山門保留明代建築特點。

觀門對聯

“西湖環繞三清界,羅嶠重開七洞天”是民初惠州名士張君怡(張友仁之弟)所題書。

歷史

1942年,日軍侵惠時駐兵觀中,見壁上寫有抗日標語,遂將三清殿、玉皇閣以及偏殿焚毀。因多年滄桑巨變,元妙觀留有的古建築不多,僅得山門尚保留明代建築特點。山門石柱上刻聯「元來紫府開唐代」,「妙有豐湖隔俗緣」。1950年代,觀前山門和左偏殿尚存,並留有玉皇等神像多尊,觀中只有道士數人,但香火未斷。“文革”期間,元妙觀慘遭劫難,塑像被搗毀,歷代所遺留下來的名人石碑、木刻、明代鐵鐘等文物蕩然無存。
宋代蘇東坡謫居惠州時,與天慶觀道士常有往來,飲酒賦詩,寫下不少詩詞。宋代紫清真人白玉蟾曾在天慶觀修行,康熙年間,知府王煐為建白真人紫清閣並刻《紫清閣白真人不立像碑說》石碑,是惠州較古的碑石。

重修情況

1982年,首先修葺左偏殿,重塑玉皇、觀音諸神像,重新開放,恢復宗教活動。1985年開始籌建玉皇、三清大殿,並得到國內外道教人士捐資,於1987年奠基,1989年竣工開放。1990年元妙觀被核定為惠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近年落實宗教政策,重新修建並開放了左偏殿,目前正在修葺元妙觀正殿。不久,一座“元來紫府開唐代,妙有豐湖隔俗緣”的道教建築將與“桃園日暖”一景融為一體,為惠州風景名勝增添異彩。重建的玉皇、三清兩殿分前後兩進。前為玉皇寶殿,後為三清寶殿,附屬建築有進香亭、殿前天階、正門拾級。天階前拾級分左右兩道,中雕琢有太極圖和十二生肖圖樣,與主體建築成一軸線。現元妙觀已恢復的建築,還有六十甲子殿、三元殿、北帝殿、觀音殿、包公殿、關帝殿等。

泉州元妙觀

位於福建泉州市東街新府口俗稱“天公觀”,位於位於福建省泉州市東街新府口 ,始建於西晉太康年間(280—289),初曰白雲廟,是道教傳入泉州後所建的第一座道觀,也是道教傳入福建後的第一座道教宮觀。
泉州元妙觀泉州元妙觀
清乾隆《泉州府志》云:“元妙觀,在府治南。晉武帝太康(280—289)中,為白雲廟。唐中宗神龍元年(705)建觀,初名中興。開元間(713—741)改龍興觀為開元,而以觀為隆興。
宋大中祥符間(1008),改天慶。元成宗元貞元年(1295),改玄妙(取《道德經》‘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之意)。”清康熙七年(1668),為避聖祖玄燁之諱,又易名元妙觀,這一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歷史

歷史上的元妙觀,占地1萬多平方米。觀前在照壁塑有太極圖、星象、日月。各殿之前都鋪有青石龍陛浮雕,使殿宇更顯莊嚴肅穆。觀內外鑿有七口丹井,布列成北斗星座狀,稱七星井,傳為道士煉丹所用。觀內原有一棵晉代所植的大檜樹,樹圍7尺余、樹高1.6丈,濃蔭如幄,傳說明代紀道人曾坐在檜樹上煉丹。檜樹旁建有固定的戲台,為道教節日演出所用。每年除夕,通宵達旦演戲,常有欠債的窮人前來避債,度過年關。因此,元妙觀的戲台又叫“避債台”。
元妙觀以其歷史悠久、規模宏大、丹寶齊全、名道輩出而成為泉南最負盛名的道教宮觀。明清兩代管理道教的“道紀司”都設在元妙觀內。
清末以來屢遭破壞、占用,日漸廢圮,至“文革”中毀壞殆盡,全觀只存中殿左脊一角四間。龍陛不知去向,龍柱於上世紀70年代移建於泉州開元寺內準提禪林的山門廊中。1996年,政府規劃10畝地,用於元妙觀的復建。第一期工程,在原址——現市區東街復建三清殿,已於1999年12月竣工。
該殿建築面積340平方米,面闊五間,進深五間,重檐歇山式,雄偉壯觀,金碧輝煌。六根高3.2米、直徑0.84米的雕石柱,十分精美。東西外牆八個石窗和殿後五面牆壁分別嵌有雕刻了道教故事圖案的石雕、磚雕。殿頂共有飛檐九條龍脊,脊上雕有老君煉丹爐、飛龍、麒麟和各種道教飾物,頗具匠心。現元妙觀二期工程凌霄殿、南天門、斗姥殿正處在施工當中。

道教文化

元妙觀歷來是泉州道教活動中心,每逢國家或道教節日、神誕,元妙觀都要舉行隆重的宗教活動儀式,設壇打醮。每年,各大宮廟都要到元妙觀舉行“晉表”、“領旨”儀式。
歷史上,曾有著名道士如唐代蔡如金、吳崇武,宋代陳以文,明代紀道人、董伯華、李鼎等在此修煉。民間流傳許多傳說,如董伯華賣雷的故事。
許多詩人墨客都寫詩作賦吟詠元妙觀。明黃克晦《觀中紀事詩》云:“仙宮拂曙響雲趝,白髮蕭颼首重搔。卻老自應依道侶,持杯無奈憶兒曹。玄元殿上春偏早,太乙 前日已高。拼是乾坤長浪跡,依然紫氣向人豪。”

潛山元妙

道教宮觀。在安徽省潛山縣東郊。建於明代洪武年間(1368—1398),為司命真君行祠,明末毀圯,民國初重建後改名三官殿,後因年久失修復毀。

江陵元妙

道教宮觀。在湖北省江陵縣城內。原名玄妙觀,清代為避康熙帝玄燁諱,改稱元妙觀。始建於唐代,原在城東南隅,明代嘉靖年間(1522—1566)遷建今址。
江陵元妙觀江陵元妙觀
現存建築前為玉皇閣,後為三天門和玄武殿。玉皇閣為明代萬曆十二年(1584)重建,四角攢尖頂的三層樓閣,面闊與進深均為三間,平面呈正方形,重檐飛角,翠瓦丹牆,體態穩健,色彩和諧;玄武殿聳立於崇台之上,古樸雅致,巍峨莊嚴。觀前立有《中興路創建九老仙都宮記》石碑一通,為元代至正三年(1343)所刻立,碑文較詳細地記述了九老仙都宮的營建始末,是研究江陵道教史的寶貴參考資料。

廣州元妙

廣州元妙觀(或稱玄妙觀)經歷過宋、元、明、清四朝,共九百多年的歷史。從北宋而迄清末,廣州元妙觀至少共經歷了十四次大規模的重建修葺,其間雖曾多次毀於兵燹,但直到民國初年以前,它一直在廣州古城西門大街上屹立(即今海珠北路祝壽巷),依然為歷朝保存下來。
民國以後至今,這所超過九百多年歷史的廣州古道觀已演沒消失了,現今甚至連許多廣州歷史學者及一般廣州市民亦已忘記了這所珍貴的古道觀及其歷史變遷。廣州元妙觀的古舊歷史見證著道教在廣州古城裡上千年的變遷經過。

南陽元妙

南陽玄妙觀獨受清皇室青睞。康熙年間,易名元妙觀。順治、乾隆、鹹豐諸年間,屢有修葺,增添殿堂樓閣。雍正八年(1730年),頒元妙觀內宮斗姥雕像一尊,並賜"慈雲法雨"匾額一面。同治六年(1867年),因主持張宗璇抗擊捻軍有功,特賜《道藏》一部。光緒三十年(1906年),為興辦元宗學堂再賜"惠浹中州","全真廣學"匾額兩面。斯時,元妙觀聲名遠播,有殿宇、房舍310多間、神像75尊、道眾200餘名、田產7700畝、建築占地150多畝,被譽為全國道教四大叢林之一,與北京白雲觀、山東長青觀、西安八仙觀相媲美。

武漢元妙

元妙觀位於現漢陽區西大街75號,是武漢地區道教最早的一座十方叢林。創建於宋太祖乾德五年(967年)。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真宗賜名“天慶”。元仁宗皇慶元年(1312年)改名“玄妙”。清康熙年間,因避“玄燁”之諱,改名“元妙”,一直沿用下來。
史載,元妙觀原在“縣治東”。南宋理宗淳祏年間(1241—1252年),沖妙宏道真人葉靜庵重新修葺。元末,毀於兵燹。明洪武年間,趙停蘭任縣令,移元妙觀於城西門外,由道人常自然主持重修。洪武十六年(1383年)“楚昭王有疾,大修境內名地”(見《漢陽府志》),元妙觀也得到維修。
永樂中府道紀司設於此,著名道士韓明善曾在此任都紀。明天順四年(1460年),江陵羽士王智舉為副都紀,在他的主持下,對元妙觀進行擴建與修葺。正德年間(1506—1521年)漸衰落。嘉靖年間(1522—1566年),御史朱漢(即舟山老人)募捐,又進行了擴建與維修,規模比以往更為宏大。萬曆年間(1573—1620年),給諫李宗魯重修,崇楨末年毀。清順治年間(1644—1661年)復修。鹹豐四年(1854年)遭兵燹,幾乎夷為平地。同治六年(1867年)耆民林朝貴協助道人彭信良募款重修。清代末年,元妙觀日趨衰微。民國34年(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後,國民黨政府將原漢陽第二、第三國小遷至觀內,占用部分殿宇。武漢解放後,改為西大街國小。解放初期,監院李崇欽病逝,繼承乏人,宗教活動停止。1958年,元妙觀房產交由漢陽區房地部門經租,1985年元月,由道教協會收回經管。
元妙觀坐北向南。山門在漢陽西大街,後抵北城巷,平面呈葫蘆形,前窄後寬,占地面積1.0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 959平方米。殿宇建築為“九宮八掛”格局,中路三重主殿為軸心,其餘殿宇環拱而置,共有殿宇21棟。
第一重是靈官殿,供奉王靈官及青龍、白虎、玄武、朱雀四方之神,按金木水火土五行方位排列。第二重為三清殿,供奉玉清、上清、太清神像,取“老子一?化三清”之意。與三清殿並列的,左為邱祖殿,供龍門派祖師長春真人邱處機像;右為呂祖殿,供道教五祖之一的純陽帝君呂洞賓像。第三重也是三殿並列,中為玉皇殿,供奉玉皇大帝及張、郭、許、薩四相尊神;左為雷祖殿,供司理雷雨雷電的雷公電母像;右為文昌殿,內供文昌帝君。三重殿後,有斗母宮與地母宮。呂祖殿右後有大士閣,供奉慈航道人(即觀音大士)。大士閣後有三官殿,供有天官、地官、水官。客堂、齋堂、方丈室等分列於主殿的兩側。  武漢解放前,元妙觀有水田10石,收入甚微,道眾主要以經懺法事收入維持生活。解放初,尚有道眾14人,大部分是老弱病者,生活來源除靠部分房租收入外,主要靠監院李崇欽、知客黃宗勝及另外兩位道長為人治病售藥收入維持。

莆田元妙

觀址位於今莆田市城廂區英龍街北河,創建於唐貞觀二年(628年)。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敕名天慶觀;元元貞二年(1296年)又名玄妙觀;清康熙即位(1662年),為避御諱“玄燁”,而改稱元妙觀。主殿三清殿中樑上至今還保存有“唐貞觀二年敕建”、左次有“宋大中祥符八年重修”,右次有“明崇禎十三年歲次庚辰募緣修建”等字。觀的主體建築有三清殿、玉皇殿、九御殿等。
元妙觀建築規模宏大,布局對稱,相傳元妙觀建地24畝,與興化府衙、莆田縣衙同等面積。整個建築群排列以朝南中軸線為中心,縱列為三門,三清殿、玉皇殿、九御四官殿、文昌殿;橫列與三清殿並排的東為五帝廟、東嶽殿,西為五顯廟、西嶽殿,與玉皇殿並排的東為林忠烈祠,西為關帝廟和福神殿。
元妙觀自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重建之後,歷代修造有據可查的是:宋元祐七年(1092年)知興化軍狄明遠重修三清殿;明永樂五年(1407年)道士方汝調、步志升重修玉皇殿;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興化府知府易道譚重建三門;明萬曆九年(1581年)玉皇殿壞。次年林兆恩命門人勸募重建,整修三清殿、東嶽殿、文昌殿和真武殿、玉皇廟;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又一次重修三清殿;清嘉慶二年(1797年)翁廷璋重修東嶽殿和三門;清鹹豐年間(1851~1861年)又一次大規模修建福神殿;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興化府同知楊萬清又一次大修三清殿和三門。民國初,軍閥對峙,元妙觀成為軍營,福神殿、西嶽殿改為湖山國小校舍,三清殿改為莆田地方法院城區分庭審判庭,玉皇殿和東嶽殿的後殿、偏殿都歸該分庭使用。分庭撤銷後被福建新報社接收為社址和印刷工場,後三清殿部分和東嶽殿後殿、偏殿為國民黨縣黨部社會服務處所占用。民國11年,礪青中學遷入。50年代後,改為莆田四中、莆田師範。從玉皇殿起所有各殿全部拆除改建為高層校舍。1956年10月,國家文化部撥款修復三清殿;1961年,福建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75年,省文化部門撥款整修;1986年省再次撥款重修,現為莆田市博物館。
1991年,元妙觀尚存有:三門,面闊7間,進深2間,中3間各開1個門。中門上掛直匾書“敕賜元妙觀”。三清殿,重檐歇山造,前下檐是明代重修時建造的,前有月台、面寬5間,進深4間。五帝廟(僅存部分)面寬5間,進深3間,4金柱前一對為半浮雕盤龍石柱,後一對柱頭各刻有捐施人的姓名。西嶽殿,單檐歇山造,面闊3間,進深3間,前有拜亭大門,以兩廊連線自成結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