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花鉤吻鮭

櫻花鉤吻鮭

櫻花鉤吻鮭,拉丁文名Oncorhynchus masou (Jordan et Oshima),櫻鮭亞種,俗名:台灣鮭魚、台灣鱒梨山鱒、次高山鱒、台灣陸封型櫻鮭、本邦(泰雅族語:bunban),鮭科太平洋鮭屬的一種鮭魚。亞種Oncorhynchus masou formosanum (Jordan et Oshima,1798) 是位於亞熱帶之台灣唯一的一種溫帶性魚類,也是只產在台灣的特有亞種魚類。由於櫻花鉤吻鮭的稀有與瀕臨絕種,加上其生活習性十分特別,與其他魚類完全不同,因此有人譽以台灣“國寶魚”的美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櫻花鉤吻鮭
  • 拉丁學名:Oncorhynchus masou (Jordan et Oshima)
  • 別稱:台灣鮭魚、台灣鱒、梨山鱒、次高山鱒、台灣陸封型櫻鮭
  • 二名法:Oncorhynchus masou formosanum (Jordan et Oshima,1798)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鮭形目 Salmoniformes
  • 亞目:鮭亞目
  • :鮭科 Salmonidae
  • 亞科:鮭科
  • :鉤吻鮭屬 Oncorhynchus
  • :櫻鮭 O. masous
  • 亞種:櫻花鉤吻鮭 O. m. formosanus
  • 分布區域:台灣大甲溪上游雪霸國家公園內的七家灣溪和雪山溪。
  • 英文名:Formosan Landlocked Salmon
簡介,外形特徵,生活環境,種群現狀,分布範圍,生活環境,生長繁殖,其它相關,

簡介

櫻花鉤吻鮭,科別:鮭科(Salmonidae)學名:Oncorhynchus masou (Jordan et Oshima)別名:台灣鱒、梨山鱒、次高山鱒、高山鱒、台灣鮭魚、台灣鮭、台灣櫻花鉤吻鮭、台灣陸封型櫻鮭、大甲鱒、櫻鮭、石田氏鮭魚、、台灣馬蘇麻哈魚三文魚本邦(bunban泰雅族語)
櫻花鉤吻鮭櫻花鉤吻鮭

外形特徵

特徵:身體側扁呈紡錘狀,背部青綠色,腹部為銀白色,體側中央有橢圓形雲紋斑點,口部斜裂而廣至眼睛下方。除了鮭魚基本的外部形貌,例如紡錘形且側扁的身軀、大口裂且端位、圓鱗、遠離胸鰭而比較靠近泄殖孔的腹鰭、腹鰭基側的腋窩突與背鰭後方的脂鰭外,河川型的櫻花鉤吻鮭,背部呈黑青綠色,腹部銀白色,體側有8~12個黑色橢圓形雲斑,側線上方有11~31個小黑點,體長可達30~40公分。由於其降海型在性成熟溯返淡水溪流的產卵場時,體側呈現桃紅色不規則雲斑,遂被日本人稱為櫻鮭(Sakuramasu);至於其下顎朝上彎曲呈鉤吻的特徵,則是所有雄性太平洋鮭魚,在生殖期共有的成熟標記。台灣的櫻花鉤吻鮭與日本、韓國或中國東北等地方所產的櫻鮭或馬蘇大麻哈魚,在形態上極為相似,彼此間的差異僅是前者的臀鰭與胸鰭條數平均較少(約少2根)、脊椎骨數較少(約少3個)、體側的小黑點也較少(約少50個)。
櫻花鉤吻鮭櫻花鉤吻鮭

生活環境

棲息環境:櫻花鉤吻鮭的棲息環境較為嚴苛,需有適當之蔽蔭、冷冽清淨之溪水,且有淺灘、及急灘及深潭之多樣性河床與礫石底質,和豐富的水生昆蟲等條件,對水溫的要求亦十分嚴格,許多研究顯示,當水溫超過十八攝氏度時,該水域即無櫻花鉤吻鮭的蹤跡。
櫻花鉤吻鮭櫻花鉤吻鮭

種群現狀

櫻鮭(Oncorhynchus masou)是七種太平洋鮭魚中,亞洲地區的特產,分布範圍涵蓋日本、韓國與中國東北(俗稱馬蘇大麻哈)。台灣的櫻花鉤吻鮭Oncorhynchusmasou formosanus) 是陸封型的鮭魚族群,受到冰河時期與地質變動的互動作用,而終生棲息於寒冷的高山溪流,所以是碩果僅存『冰河孓遺』生物的代表之一。就地理位置而言,這個特有亞種乃世界鮭鱒魚類分布的第二南限,緯度僅略高於分布在墨西哥的陸封型虹鱒,其珍貴可見一般。
櫻花鉤吻鮭櫻花鉤吻鮭

分布範圍

櫻花鉤吻鮭在1940年代以前廣布在大甲溪上游,松茂附近溪流合流處以上之各支流,包括合歡溪、南湖溪、有勝溪、七家灣溪、雪山溪與司界蘭溪等六條支流,更有人一夜投網能捕捉十五斤以上鮭魚的記錄。惟近數十年來,這些區域在修築道路、墾植果菜、溪流截彎取直、建造水庫及攔砂壩等人為活動影響下,溪流環境逐漸受到破壞,因此當時只能在武陵農場境內七家灣溪上游約 7 公里的河段;加上雪山溪一號攔砂壩下游至其匯入七家灣溪前不及 1 公里的河段;與人工放流後的部份司界蘭溪上游,欣賞到櫻花鉤吻鮭的倩影。
櫻花鉤吻鮭櫻花鉤吻鮭
生態分布:主食:昆蟲之水棲幼蟲。分布:台灣大甲溪上游雪霸國家公園內的七家灣溪和雪山溪。在分類學上,現存於七家灣溪之櫻花鉤吻鮭被分類為俗名“櫻鮭”的Oncorhynchusmasu。Oncorhynchusmasu家族主要分布在環日本海地區,包括日本全島、庫頁島、斯堪地半島南部、東西伯利亞與韓國東部的溪流中與沿海。台灣則是唯一分布該種魚類的亞熱帶地區。

生活環境

鮭魚是溫帶魚類,必須生長在水溫攝氏16度以下的溪流中。
櫻花鉤吻鮭櫻花鉤吻鮭
食物與天敵:櫻花鉤吻鮭主要利用視覺來覓食,通常被歸類為食蟲性(Insectivore)的魚類,其實他們的食物除了來自水棲昆蟲與跌落或接近水面的陸棲昆蟲之外,活動於溪流生態系內兩生類的蝌蚪與成蛙,像梭德氏赤蛙(Rana sauteri)也有被櫻花鉤吻鮭吞食的記錄。根據調查,單僅七家灣溪至少就分布了6目31科61種以上的水棲昆蟲,可見櫻花鉤吻鮭的食物來源極為豐富。至於櫻花鉤吻鮭的天敵,可能就以鳥類為主了。在七家灣溪附近經常出現的鳥類,包括鉛色水鶇河烏、綠簑鷺及鴛鴦四種,其中僅綠簑鷺有捕食櫻花鉤吻鮭的記錄,但是海拔1600公尺已經是綠簑鷺分布區域的上緣,因此七家灣溪附近綠簑鷺的數量十分有限,對櫻花鉤吻鮭族群應該不至於有過度的捕食壓力。

生長繁殖

櫻花鉤吻鮭櫻花鉤吻鮭
櫻花鉤吻鮭原來與一般生長在溫帶的鮭魚一樣,有回遊性,會從大海朔河而上回到它出生的河流上游交配、產卵。雌魚產卵後不久就會死亡,雄魚則順河而下回到大海。魚卵在河流上游孵化後,稍長會再往下游出海,成熟後又回老家交配、產卵,如此循環不已。
而處於亞熱帶的台灣溪流,只有在1500米以上的河川上游,才可能找到16度的平均溫,因此,理論上台灣應該不會有鮭魚才對。
大島正滿先生推論,冰河時期,台灣溪流里的鮭魚,也是這樣來回朔河、生生不息。在大約1萬5千年前,冰河期接近尾聲,由於地殼的劇烈升降,台灣地形隆起,氣溫升高。平緩的河川變為陡峭、短急,櫻花鉤吻鮭無法生存。唯獨大甲溪上游相對上平坦的地形,保存了櫻花鉤吻鮭的生活環境。但是該溪的中、下游水溫又過高,中游在今天的谷關到德基水庫中間又形成一個小斷層,阻止了櫻花鉤吻鮭回遊大海的機會,於是櫻花鉤吻鮭遂成為“陸封性鮭魚”。因為櫻花鉤吻鮭是在冰河時期來到台灣的,所以也被稱為是一種“冰河孑遺生物”。
生殖季︰每年十月至十一月
生殖活動︰達到性成熟的雌魚(多數為I齡魚)會在河床上,利用臀鰭與尾鰭,進行搧砂的工作,搧起的細砂被水流帶往下游,留下卵石間乾淨的縫隙,也就是產卵巢的位置。雄魚在雌魚搧砂時會靠近雌魚,密切注意它的活動,並且有明顯的領域行為。如果有其它的雄魚接近,雄魚會衝出來趕走對方,或者為了搶奪地盤大打出口。雌魚偶爾也會負起悍衛領域的工作。櫻花鉤吻鮭雌魚一次排出100顆左右、直徑約0.5公分的沉性卵。卵在受精後隨水流沉降在石縫中,雌鮭魚會在產卵巢上游,重覆搧砂的工作,讓下游產卵巢裏的受精卵得到良好的覆蓋。生殖完的親魚不會像降海型的個體,馬上死亡,根據體長頻度分析,櫻花鉤吻鮭可以有四年的壽命。
櫻花鉤吻鮭是冰河時期所遺留下來的櫻花鉤吻鮭是冰河時期所遺留下來的
孵化與浮現︰櫻花鉤吻鮭的受精卵在底質石間,要待上很長的時間,才會孵化與完成卵黃囊的吸收,脫離產卵巢進入水層,稱作浮現。水溫14℃的環境下,櫻花鉤吻鮭的仔魚需要50天才會浮現。因此天然環境下,要到隔年的1月中旬以後,才會在溪流兩岸的靜水區發現體長2.5公分左右的櫻花鉤吻鮭仔魚。
生日快樂︰魚類學家們為了在探討魚類年齡時有一致的標準,就把每年的元旦當作所有魚類的「生日」,所以櫻花鉤吻鮭的仔魚必須到隔年的元旦才算滿「周歲」,或稱作I齡魚。櫻花鉤吻鮭浮現後的第一年體長增加最快,可達16公分,這種成長速度在冷水性的鮭魚間亦算箇中翹楚,而野外記錄到櫻花鉤吻鮭的最大體長則超過40公分。

其它相關

發現記錄:其實早在櫻花鉤吻鮭被各國學者專家驗明正身,證實她為位處亞熱帶的台灣唯一一種寒溫帶魚類之前,她的存在就早已被當時與她比鄰而居的泰雅族人所熟識,不但被視為桌上的珍饈,也為當時地處貧脊的泰雅族人提供高經濟蛋白質。而一直到西元1917年,當時為台灣總督府技手的青木赳雄,正在宜蘭進行台灣產淡水魚的調查工作,而在叭哩沙(今日羅東)遇到四季社(今日四季村)駐在所的津崎友松警察,並談到大甲溪上游比亞南鞍部(今日思源埡口)附近撒拉矛社(今日梨山附近)有類似日本國內產的鱒魚存在,當時青木即請津崎代為收集標本,而在同年10月18日,青木收到一尾用鹽醃製的鮭魚標本,他當下即向正於美國史丹佛大學研究的大島正滿報告,但是大島 當時並無法實際看到標本,故無法鑑定其種類,直到1918年大島回到台灣,親自檢視日本巡官長崎所贈送之標本,便繪製詳細的魚圖,並詳述其形態特徵,寄給美國的魚類學大師喬丹博士,兩人這才把亞熱帶台灣的冰河孑遺-櫻花鉤吻鮭介紹給世人,共同發表了這個震驚世界的新發現。
櫻花鉤吻鮭櫻花鉤吻鮭
1908年,日本人大島正滿在東京帝國大學畢業後,到台灣來服務。起先他從事白蟻防治的工作,後來又轉攻淡水魚的研究。
櫻花鉤吻鮭的故鄉.七家灣溪櫻花鉤吻鮭的故鄉.七家灣溪
1917年,大島到美國史丹福大學跟隨魚類大師喬丹博士攻讀博士。同年,大島的助手青木赳雄在調查宜蘭淡水魚類時,在叭哩沙(今日羅東)遇到四季社駐在所的津崎友松警察,談到大甲溪上游比亞南鞍部附近的サラマオ社,有一種類似日本國內之鱒魚的存在,津崎後來並送了一尾用鹽醃製的鮭魚標本給青木。青木當下即向正於美國史丹佛大學研究的大島報告,但是大島當時並無法實際看到該標本,故無法鑑定其種類。
直到1918年大島回到台灣,繪製詳細的魚圖,並敘述其形態特徵為魚身上有“redspots”寄給美國的魚類學大師喬丹博士,共同發表了這個模式標本報告。
1962年,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動物系邊克教授等,比較手邊1960年代采自大甲溪上游的五條標本與1919年發表的模式標本(U23059)和其他的Oncorhynchus屬鮭魚而發表一篇學術研究報告《Copeia1962No1》。
2007年,中央研究院執行“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第二期計畫(2007年~?),在《尋回散佚在海外的台灣魚類模式標本》計畫內容中,已經把“台灣櫻花鉤吻鮭模式標本”的重新探討,列為計畫重點,希望釐清當年發現史及命名的疑點。
保育工作:
日領期天然紀念物,1938年台灣總督府刊行天然紀念物:台灣高地產鱒–撒拉茂鱒,隨於1941年將撒拉茂鱒指定公告為天然紀念物一員。終戰後,國內漁業界認為日領期天然紀念物指的是日本櫻鱒亞種。
2005年兩岸魚類研討會中,鐘榮峰先生研析《天然紀念物調查報告》內容而提出不同的論點,認為當時的天然紀念物撒拉茂鱒與虹鱒更相似《台灣櫻花鉤吻鮭(Oncorhynchusmasouformosanus)的身世之謎》。
為了對珍貴而日益稀少的國寶魚進行復育的工作,林務局首先在1977年將台灣鮭魚的棲息地劃為“國有林自然保護區”。1985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接辦自然生態保育工作,開始對台灣鮭魚實施人工復育及放流工作,以增加溪流中台灣鮭魚族群數量。1997年10月1日,該會更正式成立“七家灣溪櫻花鉤吻鮭野生動物保護區”,是台灣面積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以更制度化的方式進行對台灣鮭魚的保育工作。經過多年來的努力,台灣鮭魚已能在雪霸國家公園中的七家灣溪悠遊自在的生活。
棲地破壞
農業活動對櫻花鉤吻鮭族群具有許多潛在的負面衝擊,包括棲息地的破壞、水質的惡化與水量的減少。要在集水區內進行農業活動,往往會對溪流進行截彎
取直的改造工作,或是砍伐濱溪森林,將邊坡改為農業用地。森林砍伐與農業活動,都難免使水土的流失加劇,最常被運用的解決方法就是蓋攔砂壩,把流失到溪流中的泥砂層層攔阻起來。但是這些人為措施卻改變了溪流內的物理環境,造成櫻花鉤吻鮭棲息地品質的惡化。此外,為了維持農業生產,大量農藥,包括肥料與殺蟲劑,也被套用在緊臨溪流兩岸的農業用地上,而許多原本會直接注入溪流的水源,卻被挪去作灌溉之用,不僅使溪流水量減少,水質亦受到污染。枯水期間部份溪段因水量急劇減少,使農藥不易被稀釋,更促成靜水區或下游溪段的優養化現象,而枯水期間,水溫也有容易升高的傾向,均不利櫻花鉤吻鮭的生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