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魚

橡皮魚

橡皮魚是一種溫暖性近底層魚類,主要分布於我國東、南、黃、渤海,朝鮮和日本,也見於南非。

橡皮魚學名叫綠鰭馬面魨,潮汕俗名:迪仔;在上海和閩浙一帶稱橡皮魚、剝皮魚,在北方稱豬油、皮匠魚、麵包魚、燒燒角。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綠鰭馬面魨
  • 二名法: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輻鰭魚綱
  • 魨形目
  • 單棘魨科
  • :馬面魨屬
  • :綠鰭馬面魨
  • 分布區域:朝鮮,日本,印度洋非洲東岸,中國東海,黃海
簡介,分布範圍,營養價值,菜餚製作,其他用途,成分,化學成分,營養成分,臨床研究,

簡介

又名馬面魚、剝皮魚、羊魚、麵包魚。革魨科動物馬面魨〔Navodon septentrionalis (Guther)〕的肉或全體。原動物分布於渤海、黃海、東海及南海。可入藥(見《杏林春滿集》)。味甘,性平,入脾骨經。功能健脾消食,清熱止血。主治脾骨虛弱,食不易消,乳癰及消化道出血。用量100~200克。煮食或配製藥膳食用。魚肉細嫩,含蛋白質、脂肪、磷、鐵、鈣、肌動球蛋白;可食部分蛋白質含量高於黃鱔、帶魚、黃魚。

分布範圍

不僅產量高,而且魚汛比較集中,其主要汛期在2月上旬至5月下旬。目前以我國東海的產量為最多,最高年產量已達25萬噸左右,已成為我國僅次於帶魚的第二位的海洋經濟魚類品種。

營養價值

橡皮魚資源豐富,無毒,含有蛋白質、維生素及脂肪等營養成分,營養價值不比其它魚類差,是一種價廉物美的食用魚類。但由於魚的外觀難看,一般消費者習慣上不太愛吃,個別的人吃了有過敏性反應,因此對這種魚產生了懷疑,市場上不受歡迎。
橡皮魚橡皮魚

菜餚製作

作為菜餚,中醫師黃懷得特別欣賞橡皮魚的細幼、無腥味。由於此魚魚肉比較淡,因此用豆豉、醬油、薑絲、蒜蓉燜煮最好吃。切片煮湯,用一點芫荽和薑絲調味,非常可口,不妨一試。橡皮魚肉可以製成美味魚絨,成品比傳統的魚鬆優越。肌肉纖維長,色香味佳的小包裝方便食品。又可製成烤魚片,乾烤橡皮魚,配以玉蘭冬菇、油菜,特點是色棗紅、味清、鮮、香。還有醋溜橡皮魚,配料萵筍、木耳、油菜。成品金紅色,味香、焦、酸略甜,都別有風味。
橡皮魚橡皮魚

其他用途

橡皮魚肝大,可制魚肝油。肝占全魚重量的3.9~7.4%,含油量高達50~60%。油灰還可代替桐油灰。魚骨可做魚排罐頭,頭皮內臟可做魚粉。魚皮能製取成可溶性食用魚蛋白。這是一種富含蛋白質的營養食品,不僅含多種胺基酸,而且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因此對於年幼兒童以及一般體弱多病者等都是一種良好的營養食品。不過製得食用蛋白具有特殊的腥臭味,所以會影響其實用價值。
橡皮魚的食療作用:可治胃病、乳腺炎、消化道出血等症。
橡皮魚全身是寶。我們應該珍視它,又要合理開發利用。

成分

化學成分

皮肉含蛋白質,脂肪,胺基酸,鈣、磷、鐵,並含肌動球蛋白。

營養成分

橡皮魚可食部分為52%,每100g橡皮魚肉含能量347kJ,蛋白質 18.1g,脂肪0.6g,碳水化合物1.2g,灰分1.2g,維生素B10.02mg,維生素B20.05mg,維生素PP3.0mg,維生素E1.03mg,鉀291.0mg,鈉80.5mg,鈣5.4mg,鎂27.0mg,鐵0.9mg,錳0.10mg,鋅1.44mg,銅0.07mg,磷185.0mg,硒38.18μg等。

臨床研究

現代研究表明,橡皮魚的蛋白質含量超過帶魚、黃魚和鱔魚,且質量也較好,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十餘種胺基酸,其膽固醇、脂肪含量都較低,並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所以,橡皮魚是人們較為理想的一種補益佳品,特別適合於心血管、腦血管疾病患者及肥胖者食用。此外,從橡皮魚的魚肝中可以提取出魚肝油,可用於預防和治療維生素A缺乏症。
橡皮魚橡皮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