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核(蕭乾散文)

棗核(蕭乾散文)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棗核》是一篇優美散文,選自《蕭乾文集》,已被編入:上海教育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九課、蘇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五課、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九課。作者蕭乾(1910.1.27--1999.2.11),原名蕭秉乾。 化名蕭若萍,蒙古族,現代著名作家、記者、文學翻譯家。祖籍黑龍江省興安嶺地區,生於北京。1926年在北京崇德中學學習,參加共青團,任崇德中學學生會主席兼校刊編輯。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棗核
  • 外文名稱:jujube pit
  • 創作年代:現代
  • 作品出處:《蕭乾文集》,浙江文藝出版社1998年版
  • 文學體裁散文
  • 作者蕭乾
棗核,作者,簡介,生平,關於文章,字詞注音,字詞解釋,整體感知,語言賞析,讀後感,質疑問難,

棗核

動身訪美之前,一位舊時同窗寄來封航空信,再三託付我為她帶幾顆生棗核。東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卻很蹊蹺。
費城出發前,我們就通了電話。一下車,她已經在站上等了。掐指一算,分手快有半個世紀了,都已是風燭殘年。
擁抱之後,她就殷切地問我:“帶來了嗎?”我趕快從手提包里掏出那幾顆棗核。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瑪瑙還貴重。
她當年那股調皮勁顯然還沒改。我問起棗核的用途,她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虛地說:“等會兒你就明白啦。”
那真是座美麗的山城,汽車開去,一路坡上坡下滿是一片嫣紅。倘若在中國,這裡一定會有楓城之稱。過了幾個山坳,她朝楓樹叢中一座三層小樓指了指說:“喏,到了。”汽車拐進草坪,離車庫還有三四米,車庫門就像認識主人似的自動掀啟。
朋友有點不好意思地解釋說,買這座大房子時,孩子們還上著學,如今都成家立業了。學生物化學的老伴兒在一家研究所里做營養試驗。
她把我安頓在二樓臨湖的一個房間後,就領我去踏訪她的後花園。地方不大,布置得卻精緻勻稱。我們在靠籬笆的一張白色長凳上坐下,她劈頭就問我:“覺不覺得這花園有點家鄉味道?”經她指點,我留意到台階兩旁是她手栽的兩株垂楊柳,草坪中央有個睡蓮池。她感慨良深地對我說:“栽垂柳的時候,我那個小子才5歲。如今在一條核潛艇上當總機械長了。姑娘在哈佛教書。家庭和事業都如意,各種新式設備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總像是缺點什麼。也許是沒出息,怎么年紀越大,思鄉越切。我現在可充分體會出遊子的心境了。我想廠甸,想隆福寺。這裡一過聖誕,我就想舊曆年。近來,我老是想總布胡同院裡那棵棗樹。所以才托你帶幾顆種子,試種一下。”
接著,她又指著花園一角堆起的一座假山石說:“你相信嗎?那是我開車到幾十里以外,一塊塊親手挑選,論公斤買下,然後用汽車拉回來的。那是我們家的‘北海’。”
說到這裡,我們兩人都不約而同地站了起來,沿著卵石鋪成的小徑,穿過草坪,走到“北海”跟前。真是個細心人呢,她在上面還嵌了一所泥制的小涼亭,一座紅廟,頂上還有尊白塔。朋友解釋說,都是從舊金山唐人街買來的。
她告訴我,時常在月夜,她同老伴兒並肩坐在這長凳上,追憶起當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睡蓮的清香迎風撲來,眼前仿佛就閃出一片荷塘佳色。
改了國籍,不等於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沒有一個民族像我們這么依戀故土的。

作者

簡介

蕭乾(1910.1.27--1999.2.11),原名蕭秉乾。 化名蕭若萍,蒙古族,現代著名作家,記者,文學翻譯家。祖籍黑龍江省興安嶺地區,生於北京。1926年在北京崇德中學學習,參加共青團,任崇德中學學生會主席兼校刊編輯。1930年考入輔仁大學英文系學習,1931年任英文周刊《中國簡報》(China in Brief)文藝版主編,翻譯和介紹中國文學作品。後轉入燕京大學新聞系學習,1935年畢業。開始任《大公報?文藝》主編,併兼旅行記者。1939年受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邀請赴倫敦任教,同時兼《大公報》駐英記者,1942年入英國劍橋大學英國文學系當研究生,進行英國心理派小說研究。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火然遍英倫,1944年放棄劍橋學位,毅然擔任起《大公報》駐英特派員兼戰地隨軍記者,成為當時西歐戰場上唯一的中國記者,在戰火紛飛的歐洲戰場採訪,寫下了《銀風箏下的倫敦》、《矛盾交響曲》等描寫歐洲人民反法西斯鬥爭的大量通訊和特寫。1945年赴美國舊金山採訪聯合國成立大會、波茨坦會議和紐倫堡對納粹戰犯的審判。1946年回國繼續在《大公報》工作,兼任復旦大學英文系和新聞系教授。新中國成立後,歷任《人民中國》(英文版)副主編,《譯文》雜誌編輯部副主任,《人民日報》文藝版顧問,《文藝報》副總編等職,1954年參加第一次全國文代會籌備工作。1961年任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1979年起,歷任中國作協理事,中央文史館館長,全國政協委員、常委,民盟中央常委等職。
蕭乾先生是世界聞名的記者,卓有成就的翻譯家、作家,也是著名的中外文化交流使者。晚年多次出訪歐美及東南亞國家進行文化交流活動,寫出了三百多萬字的回憶錄、散文、特寫、隨筆及譯作。主要著譯作有《籬下集》《夢之谷》《人生百味》《一本褪色的相冊》《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尤利西斯》等。1998年10月出版的《蕭乾文集》(1-10)收集了他的主要著譯作!

生平

1929年進燕京國文專修班學習,一年後考入輔仁大學。1933年轉入燕京大學新聞系 ,選修“特寫——旅行通訊”課程,採訪過歐洲戰場、聯合國成立大會、波茨坦會議、紐倫堡戰犯審判。1986年獲挪威王國政府授予的國家勳章。出版有著譯作品43部。其中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集《籬下集》,長篇小說《夢之谷》,報告文學集《人生採訪》,譯著《好兵帥克》(捷),以及《八十自省》、《未帶地圖的旅人——蕭乾回憶錄》等。並在1935年6月畢業。1939年他赴英講學,開始了七年的歐美生活。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曾作為《大公報》的記者,奔波在西歐的反法西斯戰場上。1945年,他從萊茵河前線返回倫敦,經加拿大東岸轉舊金山,採訪了聯合國成立大會。在那些年代裡,他先後寫出了《矛盾交響樂》《血紅的九月》《倫敦一周間》《南德的暮秋》及《美國之行》等優秀特寫。他的《美國之行》,是40年代對美國認識的真實記錄。
一提起蕭乾,如今的年輕人馬上會想到他是中國當代著名的作家和翻譯家,其實他還是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二戰記者。1910年,蕭乾出生在北京一個貧民區里,他是蒙古族人。少年時代的蕭乾生活十分貧苦,他不僅沒有玩具,沒有書讀,甚至連起碼的溫飽都沒有著落。13歲的他就成了孤兒。在親友的資助下,蕭乾一邊讀書,一邊在學校開設的工廠里勞動。他在地毯房當過學徒,在羊奶廠做過雜活,這樣斷斷續續地一直念到中學畢業。1928年,18歲的蕭乾到中國南方的一所中學裡擔任教師,一年後,他以教書所得的積蓄為學費,回到北京,考入當時最有名的大學燕京大學,不久又轉入輔仁大學。他先學英國文學,後改學新聞專業,美國的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就曾經作過他的老師。
1935年蕭乾在燕京大學新聞系畢業後,開始了自己的報人生涯。他先後在天津、上海、香港三地的《大公報》主編《文藝》副刊。1939年在蕭乾的一生中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這年夏天,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來信,邀請他到該院中文系任講師。當時的歐洲已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陰影所籠罩,去還是不去呢?經過再三考慮,蕭乾還是去了英國,這一去就是7年,直到戰爭結束。在英國,他先是做教師,後來進入劍橋大學攻讀碩士學位。1943年,他放棄讀書,領取了隨軍記者證,正式成為了《大公報》的駐外記者,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戰場上唯一的中國記者。在戰火迷漫的歐洲,他隨英軍幾次橫渡過德國潛艇出沒的英吉利海峽,到達過美、法兩個占領區的戰場,也曾隨美軍第七軍挺進萊茵,進入剛剛解放了的柏林。從蘇、美、英三國首腦討論戰後問題的波茨坦會議到紐倫堡審判納粹戰犯,再到聯合國成立大會,這些重大的歷史性場面他都報導過。每當回憶起這段難忘的歷史,這位老人總是感到很自豪。正是他使當時的中國及時了解到世界上發生的大事。
1995年中國作家協會授予他“抗戰勝利者作家紀念牌”。
正象人們熟悉的那樣,蕭乾同時也是中國現當代文學創作中的一位重要作家。早在30年代初,他就因長篇小說《夢之谷》而名噪一時,還先後出版了短篇小說集《籬下集》《栗子》《落日》等。他非常珍惜自己早年所寫的小說,覺得這是他人生不可分割的部分。因為正是寫小說使他開始了創作生涯。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蕭乾返回祖國,先後從事報刊編輯和文史研究工作,並翻譯了許多外國文學作品。他的譯作有《莎士比亞故事集》,曾銷售近一百萬冊,此外有捷克作家哈謝克(HASEK)《好兵帥克》(The Good Soldier Schwiek),英國作家菲爾丁的《湯姆.瓊斯》等,他還因為翻譯易卡生的《培爾.金特》(PEERGYNT)而被授予挪威國家勳章。而最讓人驚嘆的是,在80多歲高齡時,他還與夫人文潔若合作翻譯了“最難懂的巨著”——愛爾蘭小說家喬尹斯的《尤里西斯》,令文壇和世人矚目、驚嘆。晚年的蕭乾,勤奮筆耕,寫了大量散文、筆記、隨筆、回憶錄等作品,同時,作為一位有影響的文化戰士,他還幾次出國參加國際作家聚會。評論界一致認為,蕭乾的作品,真誠坦蕩,深邃警醒,讀來發人深省,耐人尋味。蕭乾是一生用“心”寫作的人。而他自己則認為,自己這輩子的處事原則之一,就是講真話。蕭乾一生歷經滄桑,就在他90誕辰前夕,反映他一生創作和翻譯成就的10卷本《蕭乾文集》出版,320萬字的文集,包括了小說、散文、特寫、雜文、回憶錄、文學評論和書信,讓讀者得以欣賞他各個歷史時期的大部分作品。 1979年8月,已盡古稀之年的蕭乾應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創作計畫”主持人聶華苓夫婦的邀請踏上了赴美征程,並應邀赴幾座大學做巡迴講學及參加文化團體座談。1980年初,蕭乾回到大陸,將這一次出訪的見聞寫成系列隨筆《美國點滴》,發表在《人民日報》上,共10篇。為《蕭乾文集》第二卷。
其作品《棗核》編入蘇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五課;上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九課。
其作品《吆喝》編入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十八課,選自《北京城雜憶》。
其作品《老北京的小胡同》編入上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十四課。
履歷
1910年1月27日,生於北京,蒙古族。為遺腹子。11歲時喪母。少年家境貧苦,有一位美裔堂嫂給了他英文啟蒙。
1928年冬,應同學之邀,去汕頭一中學教國語。次年春天,與一國小女教師相戀,初戀以悲劇告終。其成名作中篇小說《夢之谷》就是根據這個真實故事而寫成的。暑假進入燕京大學國文專修班。
1930年,因採訪而結識沈從文
1933年,轉入燕京大學新聞系,得到斯諾的賞識。在沈從文編的《大公報》“文藝”上發表第一個短篇小說《》。年底結識巴金
1938年,發表中篇《夢之谷》。
1939年9月赴歐,開始了7年海外生涯,一邊當老師,一邊做《大公報》駐英記者。
1943年,為奔赴歐洲大陸採訪戰局,而放棄了劍橋大學王家學院的碩士學位。
1944年秋,領到隨軍記者證,成為這時中國“在西歐戰場上唯一的記者”。
1945年3月,赴美國舊金山採訪聯合國成立大會。7月,採訪波茨坦會議。10月,赴紐倫堡採訪對納粹的審判。
1946年3月回國。
1947年,特寫集《人生採訪》出版。
1954年5月,與文潔若結婚,她是他第四任妻子。
1956年,譯作《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好兵帥克》、《大偉人江奈生·魏爾德傳》出版。
1957年,錯劃為“右派”。
1962年,譯作《里柯克諷刺小品選》出版。
1964年,摘掉“右派”帽子。
1966年,被揪斗,抄家,所藏圖書、研究資料及文稿全部丟失。
1978年,開始著手翻譯易卜生詩劇《培爾·金特》。
1979年平反,確認“右派”為錯劃。4月編選《蕭乾散文特寫選》,並寫長篇文學回憶錄《未帶地圖的旅人》作為代序。5月開始著手編輯《楊剛文集》。楊剛是中國新聞史上的一傳奇女子。
1980年,發表又一篇文學回憶錄《一本褪色的相冊》。
1982年,發表散文《摯友、益友和畏友巴金》,發表其又一篇長篇文學回憶錄《在洋山洋水面前》。
1987年5月,《北京城雜憶》出版。
1989年,被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
1990年8月,與文潔若開始翻譯《尤利西斯》,歷時四年。
1999年逝世。

關於文章

字詞注音

蹊(qī)蹺(qiāo),掐(qiā)指一算 , 殷(yīn)切, 調(tiáo)皮, 故弄玄(xuán)虛,
嫣(yān)紅,山坳(ào),拐(guǎi), 掀(xiān)啟, 精緻勻(yún)稱,劈(pī)頭, 感慨(kǎi)良深,泛(fàn)舟,國籍(jí)

字詞解釋

1、蹊蹺:奇怪,可疑。
2、風燭殘年:比喻老年人所剩的日子不多了。風燭,風中燃燒著的蠟燭。

整體感知

1.讀完全文,請同學們說說,作者寫了一個什麼故事?作者想告訴我們什麼?
主題思想:文章以棗核為線索,寫了一個美籍華人要幾顆故鄉的棗核試種,以寄託思鄉之情的故事,反映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深厚的民族意識和豐富的民族情感的民族。
2.這位老人對故鄉的思念表現在他的哪些言行中?
明確:第七自然段中“年紀越大、思鄉越切”、“想廠甸、想隆福寺、想舊曆年、想胡同棗樹”等詞語就集中表達了老人的思鄉之情。
這位老人親手栽了垂楊柳、種了睡蓮、堆疊了假山,還想再種下棗樹。
3.既然這么多的言行都能表達老人的思鄉之情,為什麼文章卻以幾顆小小的棗核為題?
明確:棗核是本文的敘事線索,更是一條凝聚這鄉情的感情線索。用棗核設定懸念,用棗核推進懸念,用“棗核”揭示懸念。棗核將海外遊子之心與故鄉故土緊緊連在一起。棗核雖小,但在文中卻起到了以小見大的重要作用。小小的幾顆棗核凝聚著海外遊子深深的愛國情濃濃的思鄉情。
4.文章脈絡
第一部分(1)寫朋友托我為他帶幾顆棗核。
第二部分(2—4)寫朋友見到棗核,如獲至寶。
第三部分(5—10)寫朋友傾吐思鄉之情。
第四部分(11)提示文章中心思想。
本文結構精巧,首先表現在用“棗核”設定懸念。作者由索要棗核起筆,開篇設個懸念:用途蹊蹺。朋友得到棗核如獲至寶,用途卻秘而不宣,還故弄玄虛,使懸念更吸引人關注,直到踏訪後花園談話中才說明要棗核的原因,解開懸念。結構精巧還表現在用“棗核”作貫穿全文的線索。棗核,把相距萬里的人連在一起,把朋友的心和故鄉連在一起。幾枚生棗核在異國的土地上,“總布胡同”那座小院將同“北海”一道出現在朋友眼前,給遊子的心添一點慰藉。讀到後來,誰都能看出,在美籍華人的心目中,這幾枚棗核的“分量”簡直等於故鄉故土,棗核是一條敘事的線索,更是一條凝聚著鄉情的感情線索。

語言賞析

文章除了一些具體的事情外,課文中還有更多的詞表達出了海外遊子深切的思鄉之情。先老師舉例分析,再請同學們試著自己來找找,並作些簡單的賞析。
例如:
1.“動身訪美之前,一位舊時同窗寫來封航空信,再三託付我為她帶幾顆生棗核。”
明確:“再三”,表達出索取生棗核心情之急切,表現出思鄉之心切。“生”,為了試種。
2.“擁抱之後,她就殷切地問我:‘帶來了嗎?’我趕快從手提包里掏出那幾顆棗核。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瑪瑙還貴重。 ”
明確:“殷切”,表達心情的急切與真誠;“托”,表達對棗核的珍惜程度;“珍珠瑪瑙”,通過比喻加深了貴重的程度。
3.“那是我開車到幾十里以外,一塊塊親手挑選,論公斤買下,然後用汽車拉回來的。”
明確:“幾十里外”,老同窗不怕路途遙遠;“一塊塊親手”,老同窗對此事的重視與認真;“論公斤買下”,老同窗不惜重金購置。總之,表現了老同窗依戀故土的深情。
4.“我留意到台階兩旁是她手栽的兩株垂楊柳,草坪中央有個睡蓮池。”
明確:柳的諧音是“留”,而蓮的諧音是“戀”。兩個字組成的詞語是“留戀”真實表現了海外遊子對祖國的熱愛。
教師小結:通過同學們的這些例子,我們可知:樸實的話語,只要飽含真摯的情感就能感動人。我們說話作文時就套用這些樸實但飽含感情的語言。

讀後感

這篇文章講的是作者的一位故友托他從家鄉給他帶幾顆棗核的故事。我從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故友是一個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人。“他一下車,就先問棗核帶來了嗎?他把棗核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瑪瑙還珍貴……”這可以充分地體現出遊子久別故鄉後對家鄉的思念是多么深厚,仿佛一切珍珠翠鑽、榮華富貴都比不上祖國在心中的分量。朋友解釋說,“北海”假山上的石頭都是從唐人街論斤稱量買下的。這句話以及友人家中處處洋溢的中國的氣息可以看出中華兒女“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
祖國,承受了千災萬難,祖國,哺育了一代代優秀的中華兒女,我們決不能忘記這一切。作為新中國的小學生,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也要學習這位友人熱愛祖國的精神,學習他這種不忘祖國的精神。我們要以實際行動來證明我們是熱愛祖國的。我們要好好學習,長大後用自己的能力來報效、建設祖國。我們要為祖國的和平獻出一份力量,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質疑問難

1.久別重逢,舊時同窗把“我”安頓好後,不敘別情,卻“領我去踏訪她的後花園”,“劈頭”就問後花園怎樣,是否合乎情理?
答:看起來似乎不合情理,但仔細一想就會發現後花園充滿了“家鄉味”,面對來自祖國家鄉的“我”,舊時同窗是迫不及待地以此來傾訴蟄居海外思鄉之切的情感,所以這一切都是合情合理的。
2.同窗對“家庭”“事業”、生活感到滿足,可內心“總像是缺點什麼”,感到不足。這“足”與“不足”的矛盾表達了同窗怎樣的心境?試說說你的理解?
答:表達了同窗遠離祖國故土而內心感到不踏實,對祖國無限眷戀的心境。這是帶有普遍意義的遊子心境。身在異國,心繫故土,任何物質上的滿足,也無法替代故鄉的溫暖,無法彌補心靈的缺憾。
3.選文中,作者借談話鋪寫人物行動。試說說同窗的那些舉動表達了她“年紀越大,思鄉越切”的情感?
答:“年紀越大,思鄉越切”。這句話正反映了同窗思鄉心切,年紀越大,這種感情越強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