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集區

杜集區

杜集區隸屬於安徽省淮北市,位於淮北市東北部,介於北緯33°58′~34°18′與東經116°41′~116°58′之間,地處蘇、魯、豫、皖交界處的徐(州)、淮(北)兩市結合部,是淮海經濟區的中心。杜集區面積230.2平方千米,轄2個街道、3個鎮,總人口34.2萬人(2018年)。2018年,杜集區全年實現生產總值118.1億元。

杜集區有南山景區、淮北東湖濕地公園、朔西湖、段園葡萄小鎮旅遊景區、高岳現代農業示範園等景點。

首批全國農村社區建設示範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杜集區
  • 外文名稱:Duji District
  • 行政區類別:市轄區
  • 所屬地區:中國安徽省淮北市
  • 下轄地區:3個鎮2個街道
  • 政府駐地:淮北市杜集區開渠西路58號 
  • 電話區號:0561
  • 郵政區碼:235000
  • 地理位置:安徽省淮北市東北部
  • 面積:230.2平方千米
  • 人口:34.2萬人(2018年)
  • 方言:中原官話-徐淮片-淮北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朔西湖景區、南山景區、淮北東湖濕地公園
  • 機場:徐州觀音國際機場
  • 火車站淮北站淮北北站 
  • 車牌代碼:皖F
  • 行政代碼:340602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植物資源,野生動物,礦產資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經濟發展,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文化事業,教育事業,科技發展,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基礎建設,交通,旅遊景點,

建制沿革

春秋時期隸屬宋國
西漢時期屬沛郡,漢高后元年(前187年4月),封陽城延為梧侯,封地梧,屬彭城郡。
三國時期(221年—234年):屬魏地譙郡。
東晉(317年—420年):屬沛郡,郡治由相縣徙蕭。
北齊:大保七年(536年)改蕭為承高縣,區境屬徐州彭城郡。
唐朝時期實行道、州、縣三級制,區境屬河南道徐州,
(960年—1234年):實行路、府(州、軍、監)縣三級制,區境屬京東西路徐州武寧軍節度。
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撤銷蕭縣建置,併入徐州;區境屬徐州。
洪武四年(1371年):區境屬中都臨豪府。
順治(1644年—1661年):區境屬江南省徐州。
雍正十一年(1733年):區境屬江蘇徐州府。
民國元年(1912年),江蘇置五道,區境屬徐海道。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成立行政督察區,區境屬銅山行政督察區。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10月,區境南部屬安徽省蕭縣朔里區,北部屬蕭縣龍城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1月,區境屬豫皖蘇第三專署之蕭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3年2月,區境屬江蘇省徐州專區蕭縣。
1953年2月,區境屬江蘇省徐州專區蕭縣管轄,後隨蕭縣劃入安徽省。
1955年4月,區境屬安徽省宿縣專區蕭縣管轄。
1961年6月,濉溪市(後更名為淮北市)郊區成立,區境南部屬濉溪市、北部屬蕭縣。
1980年5月,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杜集區。
1984年3月,建立全職能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杜集區轄2個街道、3個鎮:高岳街道礦山集街道朔里鎮石台鎮段園鎮;政府駐地開渠西路58號。
高岳街道轄徐暨村韓樓村任莊村雙樓村李窪村、孫莊村,水泥長家屬、325隊家屬、海孜家屬、高岳社區、岱河社區、博莊社區劉莊社區
礦山集街道轄張院村、南山村、北西村,張莊礦新中社區、張莊礦楊湖社區、朱莊礦東聯社區、朱莊礦南湖社區、柿元社區、徐莊社區六和社區、杜集社區。
朔里鎮轄徐樓村沈集村矬樓村官莊村坡里村、段莊村、葛塘村、羅里村,西村社區、東村社區、朔南社區、朔北村社區。
石台鎮轄學田村、竇莊村、劉莊村、石台村、梧桐村白頂山村,石台礦社區、童台社區
段園鎮轄歐集村大莊村袁莊村毛莊村牛眠村毛場村、祁村社區,袁莊社區綠園社區、毛郢孜社區、孟莊礦社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杜集區位於安徽省淮北市東部,介於北緯33°58′~34°18′與東經116°41′~116°58′之間,地處蘇、魯、豫、皖交界處的徐(州)、淮(北)兩市結合部,東西部與宿州市蕭縣接壤,北部與江蘇銅山區、南部與相山區相鄰,總面積230.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杜集區境除東、西分布著30多個由寒武奧陶系列組成的山峰外,其餘均為平原,地勢北高南低,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坡度為1/8800,西部相山,主峰海拔342.8米,東部樓頂山,主峰海拔288.2米,中部平原占全區面積的86.8%。

氣候

杜集區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夏季溫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年均氣溫14.8℃,其中:1月平均氣溫-0.2℃,極端最低氣溫-21.3℃(1969年2月5日);7月平均氣溫27.4℃,極端最高氣溫41.5℃(1972年6月1日);年均日照時數2277小時,生長期年均310天,無霜期年均202天,年均降水量823.4毫米,年極端最大降水量1441.4毫米(1963年);全年主導風是東南風,夏季多西南風,冬季多西北風。

水文

杜集區境內河流多為南北走向,形成龍河、岱河、閘河3個水系,總長164千米。水域面積1.58平方千米,河流年均徑流總量為0.45億立方米。因採煤塌陷形成的湖泊21處,平均水深2.4米。
杜集區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截至2018年,杜集區有樹木283種,分屬51科113屬,其中松科7種,柏科18種,薔薇科83種,楊柳科17種。果樹資源有石榴蘋果葡萄等。觀賞花木有月季木槿女貞和一些水產植物蘆葦蓮藕等。
杜集區

野生動物

截至2018年,杜集區杜集區有鳥類、獸類、蟲類、貝類、魚類等。
杜集區
鳥類有29科50多種。野鴨:有綠頭鴨赤頸鴨白眉鴨花臉鴨斑嘴鴨等;野雞:有白尾沙雉、石雞山雞、棕背斑雞(火斑雞)、環頸雉等;鷹:有蒼鷹、雀鷹、赤腹鷹、鳶(老鷹)、烏雕、鷂子、燕隼、號鳥(貓頭鷹)、夜鷹(貼樹皮);燕:有樓燕(野燕子)、家燕、金腰燕等;雀:有麻雀、山雀。其他鳥類:有鵪鶉、斑鳩、黃腹、鶺鴒、三寶鳥(老鴰翠)、杜鵑(布穀,子規)、啄木鳥、太平鳥(角阿勞)、小珠太平鳥、黃鶯、黑卷尾、灰喜鵲(豆腐賊,楝札子)、喜鵲、大葦鶯(葦扎子)、大山鵲(唧唧嘓)、畫眉、百靈、大嘴烏鴉、白鵪烏鴉、翠鳥、青絲、蝙蝠等。
獸類有狐狸、黃鼬(黃鼠狼)、刺蝟靈貓(野貓)、老鼠田鼠野兔錦蛇蝮蛇、花斑蛇等。
昆蟲類有青蛙、蟋蟀、蟾蜍、蜜蜂、蜻蜓、蜘蛛、土鱉、蚯蚓、蜈蚣、蠍、蝗蟲、蚱蜢、蟈蟈、蝴蝶等。
甲殼類有龜、螺、蝦、蟹等。
貝類有蚌、螺、蛤蜊等。
魚類有鯉、草、鯽、青鰱、鱔、羅非魚、武昌魚、泥鰍、鯰魚、鰻(白鱔)、青魚等等。

礦產資源

截至2018年,杜集區有煤、鐵、高嶺土、耐火粘土、白雲岩、大理石、石灰石等礦產資源20餘種。煤炭資源尤為突出,以焦煤、肥煤、氣煤為主,年產量1200萬噸,已探明原煤儲量約21億噸,石灰石儲量2.9億噸,水泥炭岩2.5億噸,鐵礦石1900萬噸。
杜集區是閘河煤田的主產區,截至2014年,有6對國有大型煤礦、4對地方煤礦,境內有煤、鐵、高嶺土、石灰石等礦產資源20餘種。截至2018年,有煤、銅、鐵、高嶺土、煤層氣、石灰石等13種礦藏。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0年,杜集區總人口34.1萬人,其中:高岳鎮66205人、礦山集鎮71334人、朔里鎮60067人、石台鎮38986人、段園鎮57318人。
截至2014年12月,杜集區總人口29.59萬人。
截至2017年,杜集區總人口33.9萬人。

民族

截至2017月,杜集區境內居民以漢族為主,有回族滿族壯族蒙古族侗族畲族傣族黎族朝鮮族布依族哈尼族土家族12個少數民族。

經濟發展

綜述

2011年,杜集區實現生產總值45億元,年均增長18.6%;財政總收入由1.6億元增加到5.39億元,年均增長28.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由0.46億元增加到1.92億元,年均增長33.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由7.3億元增加到75億元,年均增長6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6.5億元增加到15億元,年均增長18.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00元,同比2010年增長16%;農民人均純收入7150元,同比增長15%。
2013年,杜集區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6.8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5%;地方財政收入2.75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122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20%;農民人均純收入9835元,同比2012年增長13.4%。
2014年,杜集區全年實現生產總值70.2億元,比2013年增長14%;地方財政收入3.15億元,比2013年增長13.4%;固定資產投資160.2億元,比2013年增長2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4億元,比2013年增長12.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19元,比2013年增長8.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99元,比2013年增長11.6%。
2017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7.1%;財政總收入6.3億元,同比增長18.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1個百分點。累計完成地方財政收入3.2億元,同比增長7.3%;全年全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3.1億元,同比增長0.9%。全年全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億元,同比增長11.6%。2017年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25809元,同比增長9.0%。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28572元,同比增長8.7%,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2264元,同比增長8.5%。
2018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8.1億元。

第一產業

截至2011年,杜集區累計實現糧食總產30.58萬噸;完成東部荒山綠化1.7萬畝,新增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2個,完成新型農民培訓1.5萬人、農民工技能培訓1.26萬人,新增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1.2萬人。農田林網庇護率達94.6%,農田機械化作業水平90%以上,農田有效灌溉率90%以上。新建無公害蔬菜基地1.13萬畝,新增規模以上土地流轉3.34萬畝,新建標準化養殖場(小區)36個。
截至2012年,杜集區新增規模以上土地流轉1.6萬畝,新增蔬菜種植2600畝,新增經果林5000畝,新建標準化養殖小區(場)10家,新增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2個,培育省級農民專業示範合作社10家,全年糧食總產8.1萬噸。投資3600萬元完成龍岱河治理、農村飲水、農田水利等工程建設,新增和改善灌溉、除澇面積3萬畝。
截至2013年,杜集區全年糧食總產8.4萬噸,完成農田水利投資577萬元,有效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新增高效經濟作物栽培5200畝,新增規模以上土地流轉16420畝,培育市級農民專業示範合作社10家、家庭農場16家。
截至2014年,杜集區投入1350萬元加快高岳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段園葡萄”獲批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午季小麥畝產突破千斤,糧食總產8.2萬噸,7.3公里龍河治理二期工程全面竣工,12.1公里岱河治理工程開工建設。全年土地流轉6500畝,新增12家專業合作社。
截至2018年,杜集區新建4000畝綠色增產模式攻關示範片,投資440萬元實施小型水利改造提升工程,糧食總產4.6萬噸。高岳現代農業示範區加快建設,建成水果、蔬菜等標準化生產基地14個,金西域生態休閒農業項目成為全省唯一納入國家首批農業領域PPP項目。新增土地流轉面積2500畝,總數達6.1萬畝,占耕地總面積67%;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13家,總數達159家;新增家庭農場9家,總數達121家。段園葡萄順利通過國家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評定,段園葡萄採摘節入選全省十佳特色農業節慶活動。

第二產業

2007~2011年,杜集區淨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10家,總數達131家,工業化率從2006年的35.8%提高到2011年的59.2%;累計入園企業95家,實現產值116億元;“中國礦山裝備製造基地”累計入駐企業61家,實現產值32億元;杭淮紡織工業園實現1500台織機產業規模。
截至2012年,杜集區全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70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55.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3.2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38%;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1家,總數達151家。
截至2013年,杜集區全年新增民營企業290家,個體工商戶1580戶;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戶,總數達167戶;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1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20.6%。全區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3家,建成運營省級工程研發中心3家,在建國家級研發中心1家。全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達63.2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40%,增幅位居淮北市第一。
截至2014年,杜集區全年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34.9億元,比2013年增長17%;實現工業增加值57.9億元,比2013年增長18%;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9家,總數已達171家。
截至2017年,杜集區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8家。全年全區完成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1.8%,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同比增長17.0%。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7%,

第三產業

2011年,杜集區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10.8億元,比2010年增長6.9%,全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2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17.6%;
杜集區
2012年,杜集區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12億元,比2011年增長9.3%,全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6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15.9%;
截至2013年6月份,杜集區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8.9億元,比2012年增長13.5%,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5.4億元,比2012年增長9.7%,實現地方稅收1.25億元。
截至2014年,杜集區新增限額以上商貿流通單位11家,服務業完成增加值14.2億元,比2013年增長7.5%。
截至2016年4月,杜集區南山景區累計接待遊客2萬餘人次,遊客總量高於2015年同期。
截至2017年,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34.2億元,增長7%。全年全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億元,同比增長11.6%。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截至到2011年,杜集區先後建成1個國家二級文化館、5個鄉鎮綜合文化站、47個農家書屋、40個村(居)有線電視“村村通”等一批重點文化設施,全民健身活動工作連續兩年獲得省級先進。
截至到2012年,杜集區建成公共電子閱覽室3個、農家書屋47個,廣播電視“村村通”20個。《杜集區志》印刷出版。
截至到2013年,杜集區民眾文化系列活動“優秀文化進萬家”榮獲省“江淮群星獎”,杜集腰鼓由鄉土“小盆景”成長為全市乃至全省鄉村文化的“大風景”,榮獲全省第二屆社區文藝調演一等獎。
截至到2017年,杜集區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廣播電站1座。2016年,區圖書館全年辦證1368個,全年共接待讀者110005人次;讀者流通借閱圖書123400餘冊次。農家書屋更新圖書9000餘冊,每周開放時間不少於5天。“送戲進村”演出36場,電影放映385場。在全國第四次文化館評估定級工作中,我區文化館成功定級為“國家文化館二級館”;在全國第六次圖書館評估定級工作中,我區圖書館成功定級為“國家圖書館二級館”。

教育事業

截至2013年,杜集區有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72所,其中國小53所,九年一貫制學校4所,國中14所,完全中學1所,職高1所,在校生26087人,全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共有在編在崗教職工2576人,幼稚園18所(其中民辦8所)。
截至到2011年,杜集區累計加固校舍8.3萬平方米。
截至到2012年,杜集區積極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畫,完成9所公辦中心幼稚園、21個留守兒童之家建設。
截至到2017年,杜集區有各類中等職業教育學校2所,招生105人,在校生710人,畢業生377人。有普通中學22所,其中高中3所,全年招生1059人,在校生2993人,畢業生1357人,國中19所,全年招生2133人,在校生5994人,畢業生1995人。國小44所,招生2878人,在校生16161人,畢業生2369人。幼稚園32所,招生4403人,在校生10321人,畢業生4551人。國小學齡兒童入學率100%。

科技發展

截至到2011年,杜集區累計專利申請量達300件,認定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4家,省市級技術工程中心(企業技術中心)5家。
截至到2017年,杜集區“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15家,新增4家。全年全區發明專利申請量331件,授權25件。2017年,安徽省高端礦山裝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獲批省級試點。淮北市大莊葡萄博物館獲批安徽省科普示範基地。

醫療衛生

截至2013年,杜集區有9所醫療機構:杜集區人民醫院、高岳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杜集區朔里鎮衛生院、淮北市沈莊醫院、杜集區朔里鎮坡里衛生院、石台鎮衛生院、淮北市杜集區段園鎮衛生院、淮北市杜集區段園鎮牛眠衛生院、段園鎮大莊村、淮北市張莊醫院。
2011年,杜集區實現免疫規劃疫苗原“五苗”接種率90%以上,新增疫苗接種率80%以上的目標。
截至2017年,杜集區新農合參合11.24萬人,參合率高達152.9%,新農合參合率連續十年居全市第一。年內,全區參合農民門診統籌補償人次103218人次,門診補償金額521.8萬元;住院人數26739人次,住院總費用12427.83萬元,住院補償金額6155.09萬元。截至年底,全區已建立居民電子健康檔案27.35萬份。65歲以上老年人規範化管理人數36226人,高血壓患者規範管理32938人。糖尿病患者規範化管理7541人。傳染病疫情報告及時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衛生監督協管覆蓋率分別達到100%。

社會保障

截至到2011年,杜集區累計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參保規模分別達到 3.5萬人、3.2萬人、3.2萬人、1.2萬人,累計發放城鄉低保資金1.8億元。
截至2014年,杜集區全年發放各類社會救助金8476萬元,救助困難民眾2.5萬餘人。新增養老機構床位395張,總數達到2141張。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330人,城鎮新增就業10437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發放“老字號”群體生活補助207.8萬元。
截至2017年,杜集區城鎮職工“五險”即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4788人、7496人、8464人、7963人、7723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65825人,其中16-59周歲參保繳費人數35722人,繳費金額共735.61萬元,60周歲以上享受待遇發放30103人,累計發放金額2734.8萬元;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完成參保人數83728人。“八老”(老村幹部、老民師、老獸醫、老拖拉機手、老農民技術員、老公路農民代表工、老村醫、老放映員)1508人享受待遇,發放金額372萬。

基礎建設

截至到2011年,杜集區實施25項民生工程,累計投入3.6億元,其中區級配套3351萬元,惠及全區35萬人民,有效解決了6.94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基礎設施覆蓋面積達60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達30平方公里。
截至2014年,杜集區全年投入3.8億元實施26項民生工程。段園水廠管網延伸工程建成運營,解決了1.8萬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問題。
2017年,因地制宜編制了《杜集區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專項規劃(2017-2030)年》規劃。年內,分別實施了投資1.7億元的杜集片區污水轉輸工程、投資426萬元的杜集區開發區污水管網工程、投資390萬元的段園工業集中區污水管網工程,污水處理率達到80%以上。實施農村道路暢通工程5.81公里,5個項目,已完成交竣工驗收全部建成通車;完成農村公路養護工程大修1.6公里。

交通

杜集區北靠歐亞大陸橋,隴海鐵路;東臨京滬大動脈,徐阜鐵路;西接京九大通道。連(連雲港)—霍(霍爾果斯)高速、京(北京)—福(福州)高速交匯於此,徐阜鐵路和311國道在這裡交匯,距離徐州觀音機場60公里。鐵路、公路和航空組成立體交通網。高鐵淮北北站位於杜集區坡里村,距市區約12公里,於2017年12月28日正式運營。

旅遊景點

朔西湖景區
朔西湖位於杜集區朔里鎮境內,由於多年來的採煤沉陷,朔里鎮域中心形成近萬畝塌陷大水面即為朔西湖。
朔西湖天然生態良好,水面廣闊,水面南靠市北外環路,西接高鐵核心區,東依朔里小城鎮,淮北高鐵站近在咫尺,距離202省道3公里,距離連霍高速入口15分鐘車程,距離淮北市主城區20分鐘車程,地理位置十分優越,交通位置絕佳,開發潛力很大。
南山景區
南山景區位於東山旅遊規劃區的中心位置,有1.2萬畝石質山造林,3000畝壽桃核桃果園山場,6000餘畝杏、桃等雜果園,還有1300餘年的古“唐槐”、抱元洞、漢化石、清代鄭氏古民居等遺址。2015年南山景區被評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
杜集區
杜集區
淮北東湖濕地公園
東湖濕地公園位於淮北市人民路以北、淮海東路以南、龍山路以東、新湖路以西,治理總面積約697.74公頃,其中水域面積190公頃。公園內植物共一百餘科,已發現濕地植物就達三十六科、七十四種,各類候鳥二十多種,水生魚類十八種以及各種鼠、兔、草兔、黃鼠等濕地獸類,每年都有大量候鳥遷徙、棲息。
杜集區
2005年,東湖濕地公園被定為全國十大濕地公園之一。2008年東湖公園被列入國家礦山公園東湖文化雕塑園區,14幅雕塑作品於2009年完工。2009年,東湖公園被列為市級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2010年,東湖公園被批准為2A級旅遊景區。
2018年,淮北市第五屆段園葡萄採摘節8月8日在杜集區段園鎮大莊村開幕。段園“葡萄小鎮”經相關部門驗收,獲評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游深受市民青睞。
2018年,高岳現代農業示範園獲批國家3A級景區,加快了“大田園”向“大遊園”的華麗轉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