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狀體囊

晶狀體囊

晶狀體囊又稱晶狀體囊膜(lens capsule;crys-talline capsule)。完整地包圍在晶狀體周圍、厚度不均、透明而富有彈性的玻璃狀膜,系由晶狀體上皮分泌所產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晶狀體囊
  • 組成部分:晶體囊、晶體上皮等
  • 發病症狀:晶體部分或全部混濁
  • 運用:白內障手術
  • 拼音:jīng zhuàng tǐ náng 
  • 結果:部分或全部混濁
概述,發育超微結構觀察,在放大16倍的手術顯微鏡下觀察,光鏡觀察,電鏡觀察,臨床意義,

概述

囊膜各處厚薄不一致,前囊較後囊厚,周邊較中央厚(赤道部厚約16微米,前極厚約12微米,後極厚約3微米),前面距中心3毫米處最厚,為做白內障囊內摘出時用囊鑷夾住囊膜之處,後面距赤道部1毫米處最厚。前後極都薄而後極更薄些。最薄處約2微米,最厚處約20微米左右,可相差10倍以上,平均厚度約15微米。囊膜有屏障作用,一旦囊膜通透性改變,晶狀體蛋白便會受毒素、營養障礙、窒息等影響而變渾濁。晶狀體囊膜一般分為前囊膜、後囊膜和囊周膜。組織學上可分表層和本部。超微結構研究表明:透射電鏡下,囊呈均一的緻密層。上皮細胞內有少量細胞器。細胞邊界因膜皺褶而形成指狀突(interdigitations)。相鄰細胞間存在間隙連線(Gapjunctions)。掃描電鏡下,晶狀體囊是由纖維樣物質組成的板層結構。部分節段由於無形態基質存在而變模糊。前囊表面由立方上皮襯托而呈沙丘狀起伏,上皮高度向赤道區過渡而增加。指狀突為短棒樣外觀。囊下上皮細胞自中心向赤道部逐漸變小拉長,指狀突大小相當一致(直徑約0.2微米,長0.8~2.5微米)。中心區細胞表面有很多微孔和彈坑樣凹痕。

發育超微結構觀察

在放大16倍的手術顯微鏡下觀察

見分布於晶狀體囊後面的血管來自透明動脈。透明動脈自視盤中心點起向前穿行於玻璃體中,沿途發出8一10支細小動脈,各小動脈再次分支互相吻合呈網狀或叢狀覆蓋於囊的後面。血管網再發出小支呈輻射狀繞晶狀體的中緯線至前面呈柵欄狀排列。透明動脈的分支在胚胎第19周始逐漸減少,至第29周一31周大部分標本的透明動脈及其分支完全消失,32周以後所有例數均完全消失,透明動脈即遺留為透明系帶。晶狀體囊前面見到由虹膜小環發出許多小動脈走向晶狀體前面,這些小動脈分成5組,各組的支呈棒狀相連,相鄰組之間彼此有吻合,至20周后逐漸減少,第32周時己完全消失。晶狀體側面觀可見前後囊的血管彼此有吻合。

光鏡觀察

囊呈一片均勻透明質,無細胞結構,此乃上皮細胞分泌的基底膜物質。囊的厚度隨胎齡增長而增厚。

電鏡觀察

見晶狀體囊由細絲和細小顆粒組成。淺層疏鬆呈網狀,深層呈板層狀,隨胎齡增長其板層間隙變小,板層結構模糊。3個月一8個月胎兒晶狀體囊表面可見血管,管腔內見紅細胞。8個月後囊表面未見有血管,與手術顯微鏡下觀察是一致的。

臨床意義

胚胎第4周末與第5周初,覆蓋於眼杯表面的外胚層形成一個局部增厚區稱為晶狀體板,眼杯凹陷加深時晶狀體板即隨著突人眼杯形成晶狀體凹,以後凹逐漸加深,缺口關閉形成晶狀體泡,並與其表面的外胚層分離。晶狀體泡前壁的細胞終生保持立方上皮稱為前囊下晶狀體上皮。胚胎髮育過程如受到某些因素的影響,晶狀體泡未能完全從外胚層脫離,或晶狀體上皮細胞過渡增殖導致晶狀體上皮細胞直接與角膜接觸,眼前房形成太遲。出生後出現晶狀體混濁,即稱為先天性前極性白內障。晶狀體泡後壁的細胞分化為晶狀體纖維。晶狀體泡後壁的細胞,不斷地發育延長,細胞核前移,分化為晶狀體纖維。後壁上皮細胞分化為晶狀體纖維是在胚胎第4個月完成。晶狀體囊表面的血管發育,有報導在胎兒第4一8個月時可見,隨胎齡增長逐漸減少。囊後面的血管來自透明動脈。而囊前面的血管來血虹膜小環。晶狀體囊表面的血管是在胚胎第8個月後完全消失。如出生後囊後面的血管未消失,導致晶狀體混濁是為先天性後極性白內障;如囊前面的血管未消失則形成瞳孔膜殘膜。有研究者提出,分布晶狀體囊血管成分可能參與晶狀體囊的合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