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官(天文學術語)

星官(天文學術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星官,是古代中國神話和天文學結合的產物。古代中國天文學家為了便於認星和觀測,把若干顆恆星組成一組,每組用地上的一種事物命名,這一組就稱為一個星官,簡稱一官。唐宋後也有稱之為一座的。但這種星座並不包含星空區劃的涵義,與現今所說的星座概念有所不同。三國陳卓把石氏、甘氏、巫鹹三家星官合併組成一個283星官,共1465顆星的星官系統,為後代天文學家所沿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星官
  • 來源出處:天文學術語
  • 主要星官:三垣星官、四象星官
  • 其他星官天狼大犬座α星等
  • 來源:神話
主要星官,其它星官,星官系統,曜,五曜,七曜,九曜,十曜,十一曜,二十八曜,外國星官,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

主要星官

中國的古天文學之中辨別和劃分星區的方法自具一格,不同於西方的黃道十二星座的劃分方法,中國古代天文學中的星區劃分使用的是類似於西方的“星座”的“星官”系統,其中最系統的劃分方法是將星空中的一千四百六十四顆星分為“二百八十三官”。中國古代“星官”系統把天空分為“三垣二十八宿”以及其他星官。(如今可查的典籍中關於星官的最早的記錄出現在《史記·天官書》之中),“二百八十三官”中就含“三垣”、“二十八宿”等星官。
三垣星官
三垣指上垣(太微垣),中垣(紫微垣)下垣(天市垣)。“垣”指星的區域。
太微垣”,位於“北斗”的南方,包含十顆星。《三家注史記》中有注為:“太微宮垣十星”。
“太微垣星官”包括:
太微左垣 · 太微右垣 · 五帝座 · 五諸侯 · 謁者 · 三公 · 九卿
內屏·幸臣· 太子 · 從官 · 郎將 · 虎賁 · 常陳
郎位·明堂· 靈台 ·少微· 長垣 · 三台
紫微垣”,位於“北斗七星”的東北方,包含十五顆星,沿東西方向排列。
“紫薇垣星官”包括:北極 · 四輔 · 天乙 ·太乙 · 紫微左垣 · 紫微右垣 · 陰德
尚書 · 女史 · 柱史 ·御女
天柱 · 大理 · 勾陳 ·六甲 · 天皇大帝 · 五帝內座 · 華蓋
傳舍 · 內階 · 天廚 ·八谷
天棓 · 內廚 · 文昌 · 三師 · 三公 · 天床 · 太尊
天牢 · 玄戈 · 天理 · 北斗
天槍 ·輔 · 勢 · 相 · 太陽守
星官
天市垣”,位於“房宿”和“心宿”的東北方,包含二十二顆星。
“天市垣星官”包括:
市樓 · 車肆 · 宗· 宗正 · 宗人 · 帛度 · 帝座 ·天市左垣
屠肆 · 帝座 · 候· 宦者 · 列肆 · 女床 · 貫索 ·天市右垣
七公 · 天紀 · 斗· 斛
四象星官
四象星官即二十八宿星官,又稱“二十八舍”。再將“二十八宿”分為四大星區,分別用“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四靈獸命名,即是所說的“四象”又稱為“四靈”或“四陸”。可以理解為,“朱雀”、“玄武”、“青龍”、“白虎”是四個大規模的“星座”。
對於“四象”《史記·天官書》中解釋為:“東宮蒼龍……南宮朱鳥……西宮……參為白虎……北宮玄武……”,(蒼龍即青龍,朱鳥即朱雀)。
“青龍”涵: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
“朱雀”涵:井、鬼、柳、星、張、翼、軫七宿;
白虎”涵:奎、婁、胃、觜、畢、昴、參七宿;
“玄武”涵:斗、牛、女、虛、危、室、壁七宿。
《史記·天官書》中就有:“二十八舍住十二州”,是將天文與地理相聯繫了。“二十八宿”均分布在黃道和赤道帶上,日、月的相對運動會划過這二十八個“星官”。二十八宿分成四組,並與東、南、西、北四宮及用動物命名的四象相配,而每宿又以宿名以及按照木、金、土、日、月、火、水的順序與一動物相配。即:
  • 東方青龍 角宿 亢宿 氐宿 房宿 心宿 尾宿 箕宿
    對應動物 角木蛟 亢金龍 氐土貉 房日兔 心月狐 尾火虎 箕水豹
  • 北方玄武 斗宿 牛宿 女宿 虛宿 危宿 室宿 壁宿
    對應動物 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 虛日鼠 危月燕 室火豬 壁水貐
  • 西方白虎 奎宿 婁宿 胃宿 昴宿 畢宿 觜宿 參宿
    對應動物 奎木狼 婁金狗 胃土雉 昴日雞畢月烏觜火猴參水猿
  • 南方朱雀 井宿 鬼宿 柳宿 星宿 張宿 翼宿 軫宿
    對應動物 井木犴 鬼金羊 柳土獐 星日馬 張月鹿 翼火蛇 軫水蚓

其它星官

除了上面介紹過主要星官,我國古天文中仍有一些比較著名的“星官”。
  • 天狼”,大犬座α星,是全天最亮的恆星,光色淡藍。實際上“天狼”有一顆伴星,形成一個目視雙星系統,不過伴星比較暗,肉眼無法觀測。《史記·天官書》有:“其東有大星曰狼。”就是指天狼。
  • 北落師門”,南魚座α星,是秋季南方星空中唯一的亮星。
  • 天狗”,有星七顆,位於羅盤座。《晉書·志第一·天文上》中有“狼一星……北七星曰天狗”。
  • “北極”,又名“勾陳一”,小熊座α星。因為它距離北天極只差一度左右,且為較亮星,所以稱其為“北極”。《爾雅·釋天》中有:“北極謂之北辰”,所以“北極”又稱為“北辰”。“北極”其實也是雙星。
  • “北斗”函“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顆星,即大熊座α、β、γ、δ、ε、ζ、η星。其實確切的說應該是“北斗”八星,因為“開陽”星也是雙星,但由於“北斗”自古稱七星,今天仍然沿用原來的叫法。唐代詩人劉方平的《月夜》中有“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乾南斗斜。”這個的“北斗”就是指北斗七星,而“南斗”是指今人馬座的“南斗六星
  • 另外,還有一些亮星、星官。如“南極老人”、“軒轅十四”等;而“天河”、“天江”、“天船”、“天津”,剛好水、船、渡都全了;再,以“親屬關係”命名的,如“丈人”、“子”、“孫”;以動物命名的,如“狗”、“鶴”:還有官銜、身份、器物等等等等。
中國古天文的星官系統除了嚴謹外,用“華麗”“博大精深”等詞來形容也毫不覺得誇張。了解越多,其魅力亦無窮。

星官系統

說到中國古天文學,就要粗略了解一下“曜”、“垣”、“宿”的意義,以上已經結束了“垣”和“宿”,下面就專門說說“曜”。
“曜”本義為日光,後稱日、月、星為“曜”,可理解為明亮的天體。關於“曜”一字,中國自古以來就曾有“五曜”、“七曜”、“九曜”、“十曜”、“十一曜”、“二十八正曜”等之稱,下面對其作簡略說明。

五曜

五曜即“五緯”亦稱“五星”,即太陽系裡的水(辰星)、金(太白)、火(熒惑)、木(歲星)、土(鎮星)(此處按距離太陽由近及遠的順序排列,下同)“五星”的稱法最早大約出現在公元前四、五百年。
水星,古名“辰星”。是太陽系裡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從地球上觀測“水星”時,它一般都出現在太陽的兩側,距太陽的距離總保持在三十度內。這裡的“度”,為中國古代的單位,三十度左右約為一“辰”,《新唐書·志第二十一·天文一》中就曾有“十二辰”的說法,所以由運動距離來定“水星”名為“辰星”。“水星”用肉眼是比較難觀測到的,因為“水星”的公轉軌道半徑最小,是地內行星,一般都是隨太陽在天空中划過,太陽的強光蓋過了“水星”,每年只有很少的幾天的條件,才可成功用肉眼觀測到“水星”。
金星,古名“太白”。緣於其反射光為明亮的白色,是行星中最亮的一顆。其銀白色的亮光最亮時比淡藍色的“天狼星”還要耀眼。《詩經·小雅·谷風之什·大東》中有;“東有啟明,西有長庚。”這裡所說的“啟明”和“長庚”似乎為兩顆不同的星,其實兩者實際上都是“金星”,當其先太陽而出地平線時,就是所謂的“啟明”,而後太陽而出地平線時,就是“長庚”了。“金星”有厚重的大氣層,金星球體表面溫度很高,甚至可以融化一些低熔點的金屬。
火星,古名“熒惑”。由於“火星”表面的土壤及岩石都為紅色,所以其反射光為淡淡的火紅色,類似於螢光;另“火星”是第一顆地外行星,它與地球的相對運動,使其在地球上自視的運動方向會產生變化,令人迷惑,《後漢書·志第十一·天文中》就有“熒惑逆行”的記載,所以古人稱其為“熒惑”。“火星”是“類地行星”中與地球最相似的一顆,“火星”曾達到距離地球相當近的距離,給對其的觀測提供了良機。
木星,古名“歲星”。我國古代天文觀測認為“木星”的運行周期是十二年,如果將黃道帶分成十二個部分,每個部分稱為“次”(分別為:星紀、玄枵降婁、大梁、實沈、鶉首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則“木星”每年經過一個“次”,即所謂的“歲行一‘次’”。由此得名。我國漢代以後發展形成的“乾支紀年法”,其實就源於之前的“歲星紀年法”。“木星”為目前已知的太陽系裡最大的行星,其“木星大紅斑”曾經是天文界一項著名的謎題。
土星,古名“鎮星”。“土星”古人測其約二十八年繞天一周。平均每年行經“二十八宿”之一,輪流駐紮於“二十八宿”,即稱“歲鎮一宿”,得名。另也稱為“填星”,其中“填”同“鎮”,應為通假字。“土星”最初令人驚異的,就是它的“環”,從地球上觀測,似乎長了兩個“耳朵”一樣。
《史記·天官書》中記載:“天有五星,地有五行。”所以將“五行”分別與著五顆星相配,即為沿用至今的水、金、火、木、土的名字。這五大行星在天空中均衡向划過,類似於緯線,故古合稱“五緯”。“五緯”、“五星”也就稱作“五曜”。

七曜

七曜,古代也稱“七政”、“七緯”。是我國古代對“太陽”、“太陰”、“辰星”、“太白”、“熒惑”、“歲星”、“鎮星”的合稱。是古人以其同時在天空中運動且不同於其它恆星錯把太陽、月亮也當成了行星。
“七曜”,在古代所使用比較廣泛,李白的《大獵賦並序》中有:“文章森乎七曜兮,製作參乎兩儀,括眾妙而為師。”《晉書·卷十一·志第一》中為:“然則三皇邁德,七曜順軌,日月無簿蝕之變,星辰靡錯亂之妖。”國外很多地域,類似的以“七曜”代表一個星期的七日。公元前七百年左右,古巴比倫出現了一個星期分為七天的制度,四星期合為一個月。他們建造七星壇祭祀星神。七星壇共七層,每層一個星神,從上到下依次為日、月、火、水、金、木、土七個神。七神每周各主管一天。星期日稱“日曜日”;星期一稱“月曜日”;星期二稱“火曜日”;星期三稱“水曜日”;星期四稱“木曜日”;星期五,稱“金曜日”;星期六稱“土曜日”;(最早亦出現於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文明)。故,西方每星期是以星期日開始計算的,同中國習慣不同。“七曜日”的稱法在日本被普遍的使用著。

九曜

九曜指在“七曜”之外,再引入“羅睺”、“計都”兩“隱曜”,“羅睺”及“計都”均為梵語的音譯。在夜空中突然出現威脅著每個人的星稱為“計都”;搶奪太陽和月亮的光而引起日食的星稱為“羅睺”。
傳說“羅睺”本為統領眾魔的龍,曾與天神聯合對抗惡魔,但在高奏凱歌之際,他趁大家不備,偷喝了聖液,不料其罪行被太陽和月亮看見,就向眾神告發,天神趕去奮力將“羅睺”的頭切下,而此時聖液已在“羅睺”的體內發生作用,令其得以如同星體般永恆不滅,自此“羅睺”的頭以及他的身體——“計都”,即成為日、月兩曜永不妥協的敵人,只要環境許可,他們即試圖吞噬太陽和月亮,造成日、月食,而計都的尾巴有時亦會以彗星的行貌出現在世人之前。另一版本本為:“羅睺”是古印度神話中的惡魔,相傳為“達耶提耶王毗婆羅吉提”與“達剎之女辛悉迦”所生之子,他又被稱為“行星、流星之王”,西南方的守護神;他長有四隻手,下半身為蛇尾,好為非作歹。“天神”與“阿修羅”攪乳海之時,“羅睺”喬裝改扮,混在天神隊伍里偷喝甘露,結果被“日神”和“月神”發現,向“毗濕奴”打了小報告,“毗濕奴”當即用神盤砍下了“羅睺”的頭和手臂。但因為“羅睺”已經喝了甘露,所以他的頭長生不死,為了報仇,就經常吞噬太陽和月亮,從而引起日食和月食,此為日、月食的由來。“羅睺”星為一黑暗星,死掉的身體則化為“計都”星,皆不祥。
西天竺的《七曜攘災決》(公元九百年左右被翻譯傳入中國的)中具體介紹了“羅睺”、“計都”兩隱曜為:“羅睺,遏羅師者,一名黃幡,一名蝕神頭,一名復,一名太陽首。常隱行不見,逢日月則蝕,朔望逢之必蝕,與日月相對亦蝕……計都,遏邏師,一名豹尾,一名蝕神尾,一名月勃力,一名太陽首,常隱行不見。”
在中國“羅睺”之名普遍認為最早出現於公元七百一十八年所譯的《九執歷》中,所謂“九執”即是指“九曜”。“羅睺”、“計都”在唐末、以至五代時已漸為我國天文學家所重視。
而所謂“隱曜”,指人的視覺中無法看到的星曜,同行星及恆星的目視可見不同。實質上,“隱曜”是古天文學上的軌道術語,“在天只有氣而無形”就是描述“隱曜”相當準確的說法。中國古代天文中的“隱曜”,大多數與日、月所被觀測的運動有關。而“羅睺”、“計都”在天文學上是一種指代。
太陽在天球上進行移動的軌跡稱“黃道”,《宋書·志第十三·天文一》中有:“黃道,日之所行也。”而月球在天球上進行移動的軌跡(繞地公轉的軌道)稱“白道”。“黃道”和“白道”相交於兩點,分別稱為“月北交”和“月南交”。在中國“羅睺”和“計都”所指代的是“黃道”和“白道”的交點。
另有一以“羅睺”為白道升交點。“計都”為月球遠地點的說法,此說法曾傳入日本,現今日本尚存有兩幅早期以“九曜”位置占算星命的天宮圖

十曜

十曜是指(一般是相對少見)“時輪歷”中在“七曜”之外,還有兩個假想的天體,即“羅睺”、“劫火”(“羅睺尾”,此處未得詳細考證,不過筆者猜測為“計都”),再加“長尾彗星”,合稱為“十曜”。

十一曜

十一曜指的是在“羅睺”、“計都”之上復加“月孛”、“紫氣”兩“隱曜”,合稱“四餘”,與“七政”一起合稱“七政四餘”。“月孛”及“紫氣”兩曜,傳入我國的時間相對晚一些。明代天文學家邢雲路指出,“四餘”應出自於《都賴聿斯經》,此書中所提及“十一星”就是指“七政”、“四餘”。
“隱曜”是公認“四餘”是肉眼不可見的星曜,特殊的情形下,卻仍然認為可同“七曜”這樣的可觀天體一樣能夠進行觀測。除了“羅睺”、“計都”指“月北交”和“月南交”之外,古人認為當有妖孽出現時“月孛”也可以憑視覺觀見,“其星為彗星之屬”。但不同的是光芒四出,不同於一般只有一條慧尾的彗星,《春秋》記載:“孛見大辰”、“孛入北斗”。“王者德至於天”時,“紫氣”可見,形狀如同半月,通常出現於陰曆月未至月初,“助月為明”,這就是常說的“景星”或“德星”,《漢書·卷二十六·天文志第六》中就有:“景星者,德星也,其狀無常,常出於有道之國。”
另,有說法認為形成以下指代:月球沿白道由黃道南過升交點入北時,稱“羅睺”;再由黃道北過降交點入南時,稱為“計都”;月球沿白道運行至遠地點稱為“月孛”;運行至近地點時稱為“紫氣”。“四餘”“隱曜”都和月行軌道相關。

二十八曜

二十八曜又稱二十八正曜,指的是中國古代曾列出二十八“主星”。具體各“正曜”為:紫微、天機、太陽、武曲、天同廉貞、天府、太陰貪狼、巨門、天相、天梁、七殺破軍祿存、天馬、左輔、右弼、文昌、文曲、天魁、天鉞、火星、鈴星擎羊陀羅、天空、地劫。
有一說法稱其中“太陽”、“太陰”為“中天主星”,而“天空”、“地劫”即稱為“中天助星”。

外國星官

其實根據四大文明古國的古天文成就,可以發現,各文明古國的天文研究中,也不乏跟中國的“星官”相似的星區概念。

古埃及

由出土的星圖發現,古埃及人認識的星有北極、天狼(古埃及稱其為“天狗”)、牡羊、天蠍等。
古埃及恩的星區系統是將赤道附近的星分為三十六組,每組星數不等,涵蓋十天,稱為“旬星”。

古巴比倫

在今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即“兩河流域”一帶,又稱美索不達米亞(希臘語為“兩河之間的土地”),從公元前三千年左右開始到公元前後,始終使用楔形文字。他們取得的天文學成就中,關於星區的概念就有將黃道帶的恆星劃分為12個星座,即演變成今天的“黃道十二宮”。

古印度

古印度人劃分黃道的方法不同於古巴比倫,而是分成二十七部分,每部分均稱“納沙特拉”,翻譯過來就是“月站”的意思,這也稱“二十七宿”。
據記載“二十七宿”的全名最早出現在《鷓鴣氏梵書》里,第一宿為“昴宿”。而在《摩訶婆羅多》里則是以“牛郎星”為第一宿,即通稱的“天鷹星α星”,中國古稱“河鼓二”。後來又換以“牡羊座β星”即中國古稱“婁宿一”為第一宿。印度“二十七宿”上按等分劃分的,但由於客觀因素,各宿的起點不一定正好有較亮的星,於是他們就選擇該宿範圍內最高亮度的一顆星為各個宿命名。
印度也有跟中國古天文中“二十八宿”同名的劃分星區的方法,它位於“人馬座α星”即中國古稱“天淵三”和“天鷹座α星”間,名為“阿皮季德”,譯文為“麥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